宜農則農 宜商則商 武漢發展鄉特產業惠及近萬貧困戶

2020-12-22 荊楚網

農村新報訊(記者董園園、通訊員林建武)9月15日,武漢市新洲區三店街徐貴村千畝瓜蔞基地裡,中農瓜蔞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蔡若薇帶著20名村民忙著採摘瓜蔞,這些瓜蔞將銷往市內。該基地享受扶貧政策支持,帶動徐貴及周邊村50餘戶貧困戶增收,戶均收入過萬元,每年還給村集體分紅10萬元。

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帶動貧困戶增收,是武漢市扶貧攻堅的主要做法。

武漢貧困人口插花分布在蔡甸、江夏、黃陂、新洲4個新城區的22個街道(鄉鎮)。緊鄰千萬人口消費大市場,如何帶動貧困戶穩定持續增收?該市按照宜農則農、宜遊則遊、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原則,指導各區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養、加工、文化旅遊、電子商務、現代服務等鄉村特色產業。2018年,該市進一步明確產業扶貧以綠色化、特色化、精細化、品牌化為主攻方向,推動鄉村特色產業提檔升級、提質增效。

為幫助貧困村、貧困戶發展鄉村特色產業,該市配置各路資源予以支持。扶持新型主體帶動農民增收,明確用於扶持貧困村合作社的資金不低於市級扶持資金的20%,對扶貧龍頭企業最高給予50%的貸款貼息支持,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8473戶。加大科技投入推動產業升級,建立農技人員與貧困村結對幫扶聯繫機制,271個貧困村實現一對一技術指導服務全覆蓋。嚴抓產品質量促進品牌建設,2016年以來,引導貧困地區申報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179個。發展農村電商助推產業增效,依託市供銷社、市郵政公司等主體,建設貧困村電商綜合服務站271個、貧困鄉鎮電商示範網店26個。

武漢市扶貧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全市有勞動能力的14948戶貧困戶中,通過鄉村特色產業帶動9557戶脫貧,帶動率63.94%。

相關焦點

  • 葛劍鋒:確立「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副則副、宜商則商」發展思路
    葛劍鋒:確立「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副則副、宜商則商」發展思路 發布日期:2018-07-11 17:22 來源:省扶貧辦 字體:[大 中 小] 確立「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副則副、宜商則商」發展思路,盤活存量土地150畝,新改擴建標準廠房5萬多平方米,10多家歐美高端企業入駐,村每年增收1000萬元。2013年,爭取國家財政項目補助600萬元,建成冬暖式大棚160餘個,全村200多閒散勞動力實現就業。在陝西延安和新疆和田等成立九個水果、苗木種植基地,總面積超2500畝。
  • 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 長清加快沿黃灘區生態經濟建設
    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 長清加快沿黃灘區生態經濟建設 2020-09-01 1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宜農則農、宜商則商 射陽海通鎮「因人施策」助脫貧
    今年以來,海通鎮把扶貧開發工作作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內容,實行因戶因人制宜的扶貧措施,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的原則,逐一對接幫扶,真正做到小康路上不讓一戶群眾掉隊。產業扶貧讓貧困群眾走上綠色致富路。南洋居委會建設16座智能連體蔬菜大棚,組織該居委會和周邊13戶貧困戶在大棚內打工;扶持貧困戶栽植經濟苗木,促進增收。
  • 宜農則農 宜商則商潢川縣談店鄉精準施策引領農戶脫貧—信陽晚報...
    信陽消息(陳彥明)潢川縣談店鄉在精準扶貧脫貧工作中,立足精準扶貧主戰場,以群眾增收脫貧致富為落腳點,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堅持「宜農則農、宜商則商、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百花齊放」的思路,精準施策,產業引領,找準方位,始終把產業扶貧到戶,增加農民收入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舉措,為貧困戶全部脫貧奠定了堅實基礎。
  • ...一是要堅持錯位發展,按照「宜糧則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
    【辛國斌:推動重大產業轉移項目落地實施 促進產業布局優化和高質量發展】2020年10月15日至16日,2020中國(鄭州)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在鄭州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出席開幕式並致辭。辛國斌提出四點要求,一是要堅持錯位發展,按照「宜糧則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的思路,聚焦主導優勢產業,補鏈、延鏈。
  • 漢宜農超對接籤下20億大單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曹磊 通訊員李文茜)11月23日,第16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舉行了漢宜農商農超對接暨宜昌市優質農產品推介會。宜昌市副市長劉洪福對宜昌優質農產品進行了推介,現場共有24對企業完成籤約對接,籤約總金額達到20.3億元。
  • 「宜農」扶貧在丹寨 金融科技公司點亮精準扶貧之路
    老李與宜農貸的牽線人是李光智,丹寨縣朵往頌創新農業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朵往頌合作社」)法人代表,2013年回鄉創業,帶領當地有志青年成立合作社,搭建起「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目前覆蓋成員200餘戶,2016年開始與宜農貸合作。「宜農貸對我們合作社的成員在資金上提供支持,同時也幫助我們銷售農產品。」
  • 龍泉這個鄉宜旅宜農又宜居,你去過嗎!
    蘭巨鄉擁有 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 省級生態鄉 省級農家樂特色鄉…… 10個省字號榮譽 是名副其實的宜旅宜農宜居蘭巨之鄉
  •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產業扶貧大調研】銅川宜君:「宜農股一...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陝西臺記者 夏飛 銅川臺 王平 付寧濤 宜君臺 張鑫)銅川市宜君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為了最大限度發揮扶貧專項資金的收益,當地探索出「宜農股一股三帶49歲的黃雙喜是銅川市宜君縣南塔村的貧困戶,如今,他既能在家門口掙錢,又能照顧上年邁的母親。而在過去,因為腿腳殘疾無法外出打工,家裡僅靠種植的8畝玉米地為生。2017年8月,宜君縣投入748萬元成立了林海綠韻林業有限公司,為貧困戶設立「宜農股」每戶一萬元的參股企業入股分紅,建設了1680畝的綠化苗木花卉繁育基地,通過宜農股分紅幫扶了524戶貧困戶。
  • 宜農貸獲MIT普惠創新獎
    (MIT通過官網向全世界展示宜農貸)扶貧先扶志。宜農貸通過網際網路,藉助農村地方的婦女發展協會以及其他形式的線下小額信貸助農機構,將廣泛的社會愛心出借人士與貧困農村婦女聯結起來,給農村貧困母親一根「魚竿」,幫助她們自己動手致富。
  • 宜農則農、宜建則建 我國啟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
    自然資源部明確在編制鄉鎮國土空間規劃時,就要進行統籌安排,按照宜農則農、宜建則建、宜留則留、宜整則整的原則。特別是鄉鎮政府負責組織統籌編制村莊規劃,確保整治區域內耕地質量有提升、新增耕地面積不少於原有耕地面積的5%左右,並做到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生態保護紅線不突破。
  • 助力三農,宜農以農機金融響應精準扶貧
    來源:中國網近年來,隨著金融支持鄉村發展戰略力度不斷加大,農村金融改革逐步深化,金融支撐作用發揮良好,有效支持了農村供給側改革、提高了農民收入,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作為首批進入該領域的創業公司,宜農融資租賃(天津)有限公司已深度服務了京津冀地區數百家農機經銷商,惠及近千戶農民家庭。下沉縣域服務,宜農首創農業生產場景金融縣域作為農村和城市的連接點,在促進農村和城市的經濟發展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 整治廢棄礦山「宜農則農、宜建則建、宜林則林」——
    整治工作按照「宜農則農、宜建則建、宜林則林」的原則,在保留礦山風景的同時,對周邊進行整治,主要通過土石方場平工程、綠化工程、道路工程、坡面清除危巖工程、採礦影響區農業開發利用工程等方式進行。  在2016年底,該工程一期完成,整治恢復低效生產力耕地280畝,恢復可供利用建設用地149畝,整治恢復綠化景觀用地99畝。
  • 宜信宜農貸榮獲新浪網2018金融扶貧新媒體傳播獎
    她通過講述宜農貸在「讓公益有效果,讓公益能傳遞,讓公益更好玩,讓公益看得見」等四個方面的創新傳播實踐,向此次扶貧論壇的眾多金融企業嘉賓分享了宜農貸九年來的扶貧傳播成效。 2017年,宜農貸成立了愛心助農委員會,其公益使命是通過公益金融、社區建設等可持續的公益模式,推動城市有愛心人士關注和支持中國農村發展。
  • 公益宜農貸實為變相吸儲 員工自爆公司沒有牌照
    此外,劉先生還透露,宜信最重視的公益宜農貸,也是其變相吸儲的工具,他說,宜信以宜農貸的名義收到的款項多數出借給城市居民、公司等,並未投放給農民。  【「公益」貸款】  「助農扶貧」宜農貸,農村高利貸?
  • 科技賦能公益 宜農貸入圍2018年MIT普惠創新大獎
    憑藉其「科技+公益」的獨特模式與業務表現,宜農貸成功突圍成為亞洲三甲,獲得由谷歌、埃森哲等國際知名公司提供的獎勵。 宜信高級副總裁、宜農貸負責人徐秀玲受邀前往泰國,並發表演講。她表示,此次宜農貸獲得的獎金也將會用於繼續推動中國普惠金融事業。
  • 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要做到「六宜」
    王琪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系統,要從黃河各地區的實際出發,做到「六宜」。  一是宜水則水、宜山則山  黃河上遊,從河源到內蒙古河口鎮,河段長3472公裡,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地,特別是三江源地區,被譽為「中華水塔」。
  • 宜人金科:貴州丹寨宜農萬裡行,金融有溫度,公益有價值
    這一次,我們來到了農戶家,傾聽年輕的村書記給我們講述農戶家通過愛心助農獲得的改變。這些需要支持的農村借款人,大部分為農村婦女。在當地,除了種植糧食外,做小生意改善家境是農村婦女最為普遍的做法,而一筆五千到兩萬的小額借款對她們能否啟動生意至關重要。宜人金科母公司宜信旗下宜農貸的出現,無疑使這種「幫助」變得更加迅捷和方便。
  • 農特微商引領生鮮水果供應鏈(圖)
    2015年,新晉媽媽苗苗,帶著3名同事在四川省蒲江縣開始了農特微商創業之路。2016年6月,他們註冊成立成都市金手指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不到半年時間,其公司線上銷售的蒲江獼猴桃就高達20萬斤,銷售額超200萬元,2017年其線上業務更是飛速增長,年銷售額超千萬。  在創業之前,苗苗還是一個朝九晚五的文員,同時是「一件代發」蒲江獼猴桃的兼職微商。
  • 「樂遊東臺灣前進宜花東」 臺灣三縣來滬推介農旅產品
    原標題:「樂遊東臺灣前進宜花東」,臺灣三縣「抱團」來滬推介農旅產品新民晚報訊(記者 李一能)昨天,宜蘭縣長林姿妙、臺東縣長饒慶鈴及花蓮縣長代表唐玉書組成的「娘子軍」19日率領代表團到訪上海,舉辦「樂遊東臺灣前進宜花東」推介會,三縣「抱團」行銷旅遊和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