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藥品怎麼存放並不覺得是件難事,比如家中備的一些常用藥物,不管是哪一類藥,都可以放在一起;再比如這次沒吃完的藥,下次用只要在保質期內,仍可以繼續服用……但這樣的家庭藥品儲存方法正確嗎?如何科學存放藥品,一起聽聽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臨床藥師高華怎麼說。
1 溫度溼度都要考慮
「藥品的存放方式與溫度、溼度有關。銀川的空氣溼度適宜,符合藥品儲存的溼度要求,但不同的藥,對於溫度的要求是有區別的。」高華介紹說,比如有的藥需要冷藏保存才能保持藥效,有的藥常溫下儲存即可。
「這裡說的冷藏,是2~8攝氏度的低溫環境。比如最常見的,就是所有胰島素的製劑都需要放在冰箱保鮮層冷藏,不能冰凍。」高華提醒說,有患者喜歡把藥品靠放在冷藏室內壁,一旦內壁結冰凍住藥品,也會使其失效。「需要注意的是,沒開封的胰島素必須放在冰箱保存,但已經開封的胰島素是不能再放進冰箱保存的。因為胰島素注射液反覆置於冷熱環境中,容易導致失效。」
2 有些怕光有些怕氧化
高華還提醒,一般常用藥都要放在乾燥、相對密閉、通風的環境下,不能放在過於潮溼的地方。有些藥怕受潮,吸收水份,會發生化學變化。比如阿司匹林,受潮會生成水楊酸和醋酸,患者在服用後會產生胃黏膜損傷等藥品的不良反應,引發胃病。
「還有一些藥怕氧化。比如維生素C,如果和氧氣接觸,藥品會快速氧化,顏色會變黃;另外,有些藥需要避光,比如硝酸甘油、麝香保心丸等,還有一些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病人常用藥,這些藥曝曬會變質。」高華強調,很多人為了方便,會把一天的藥片都分好量放在小藥格裡,這樣的作法並不提倡。」
3 保質期的真正意義
對於藥品的科學儲存,高華說,保質期也是重要的指標。但對於保質期的認識,大多數公眾是有偏差的。他舉例說,比如有一些藥的保質期是到2020年11月,那麼就代表該藥品在10月底是有效的,11月後就過期了。而不是大家以為的11月都在保質期內。
高華強調,還有一點需要注意,藥品所標註的保質期,是指沒有開封的狀態下,當打開服用後再保存,有效期就不能再按藥品包裝上的標註來衡量了。比如糖漿類的藥品,因為內含蜂蜜,開封後很容易變質;還有像眼藥水這類外用藥,打開後也儘量在一個月內使用完;再比如胰島素,不開封的狀態下保質期可達3年,但打開後沒用完的保質期就很短了。
高華說,最後要注意的是,有一些家庭覺得藥盒佔地方,會把藥盒連同說明書一同扔掉,這樣的做法也是不建議的。因為每一種藥品的包裝盒和說明書都有最全的使用信息,包括有效期、用法、用量、儲存方法等,下次再吃,才能查看核對,否則在不清楚的情況下服用,有一定的用藥安全風險。「另外,家中藥盒存放藥品,有一個大的原則,就是外用藥和內服藥分開存放,外用藥有的具有刺激性、腐蝕性,最好用顯著標籤加以區別,避免用錯。」
特別提醒
防潮保存
有些藥品在潮溼的空氣中,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出現溶化、發酵、粘連。常見易吸水的藥品,如阿司匹林、APC、酵母片、維生素B1、還有一些含糖多的糖衣片、衝劑、中藥丸劑以及各種膠囊劑等。
防止風化
有些藥品暴露於空氣中極易風化(與空氣接觸失水),需密閉保存,如硼砂、硫酸鎂、奎尼丁等。
防止揮發
有些藥品容易揮發而失效,如酒精、樟腦、碘酒、藥酒以及各種酒精製劑。
避光保存
在光線作用下,有些藥品會變質或毒性增強,應放置在棕色瓶中並置暗處保存,如奎尼丁、奎寧、氨茶鹼、維生素C、硝酸甘油等。
記者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