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為確保城區主幹河道及支流全面、快速、有序掃尾完工,以完整面貌開放給廣大市民,以9月30日為節點,我市正開展為期60天的全面攻堅行動。本月30日前,完成49條支流的徵遷掃尾工作;國慶節前,完成除三江口片區外的86條主幹河道及20條支流建設,逐步開展驗收,並拆除圍擋,開放給市民。
86條主幹河道國慶前全面開放
13日下午,記者在浦上河畔看到,經系統治理,這條昔日黑臭的河道,已是水道通暢、顏值盡顯。生態駁岸兩側,美人蕉、鳶尾、翠蘆莉等植物鮮豔亮眼,市民在步道上漫步。
在洪灣路楊周路口,浦上河改造工程最後一座串珠公園正在緊張建設。陽光下,施工人員忙著平整綠化和鋪設景觀石。「這是座建在調蓄池上的公園。」在現場人員的指引下,記者看到,河畔多了幾處透明「陽光房」,處理初期雨水和入河汙水的調蓄池就「躲」在下面。本月底,這座串珠公園就將建成。9月30日前,5座串珠公園串起的濱水景觀帶將全面開放。
除浦上河外,按60天攻堅行動的節點,各水系包都行動起來,解放溪、樹兜河、陳厝河等市民關注的重點河道隨處可見忙碌的建設場景。
「攻堅掃尾期間,繼續採取『捲地毯』模式,按時間節點全面倒排,確保國慶節前除三江口片區外的86條主幹河道建成開放。」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說,針對沿河截汙系統、濱河綠地系統建設,各水系包必須做到「四到位」,確保汙水收集、管道輸送、管道接駁、隔斷設施等發揮作用;針對濱河綠地系統,圍繞大樹種植、園路鋪裝、服務設施、景觀照明等細節一一落實。
目前,6個水系包中,已基本建成開放的77條主幹河道正圍繞零星節點全速衝刺,確保9月30日完成,剩餘9條主幹河道中,陳厝河、紅旗浦河8月30日完成,白馬河、新西河、龍津河、躍進河、白湖亭河、螺城河、臚雷河9月30日完成。
49條支流年底前完成治理
除了主幹河道,我市還採取「9+5」、「3+X」、填埋換管等3種方式,分批治理49條支流。其中,本月底前完成10條、9月30日完成10條、10月30日完成7條、11月30日完成9條、12月30日完成最後的13條。目前,新港河、躍進河4號支流、躍進河5號支流、白湖亭河李氏宗祠1號支流、白湖亭河李氏宗祠2號支流、馬洲河2號支流、臚雷河5號支流、螺城河2號支流、螺城河3號支流等9條支流已完成治理,牛蹄溪本月底前也完成治理。
盯緊工程掃尾的同時,城區各河道的智慧水務建設也馬不停蹄。記者了解到,各河道沿線將「住」下24小時在線水質監測點、水文監測點、視頻監控點等,待年底全面建成後,可實時監測水質波動、對河道情況精準分析預警,讓治水管水精細化、智慧化。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福州新聞網-福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