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自衛反擊戰,許世友罕見發怒:怕死先死,打不下來別回來見我

2020-12-23 三叔歷史觀

1978年12月,對於越南不顧我國多次警告,侵佔我國邊境領土行為,中央軍委決定進行自衛反擊,時任中央軍委主席的鄧小平親自點名,要許世友去指揮這場仗。

接到任務後,許世友十分激動,對他這樣一位「嗜戰如命」的猛將來說,戰場殺敵更能彰顯自己軍人的價值,當時,新中國剛成立幾十年而已,但發展勢頭以勢不可擋,韓戰結束後,敢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叫板的國家實在有限。

而今,越南一彈丸之地竟敢挑釁泱泱華夏之威,那麼這一戰,必將再次打出中國的威嚴,打出民族的威懾,而這一戰,也滿足了許世友多年的夙願——打最後一戰

早在韓戰期間,許世友就多次向中央申請入朝作戰,但都被駁回了,直到1953年,陳賡被調回國內擔任軍事工程學院院長,許世友才得以被派往朝鮮戰場。

但此時韓戰已經接近尾聲,五次戰役打完了,慘烈的上甘嶺結束了,猛將王近山也回國休養了,所以許世友在朝鮮的這一年(1953年3月入朝,1954年2月回國)基本無仗可打,唯一值得說的就是1953年的夏季反擊戰,但許世友還沒過足癮,戰鬥就結束了。

這一年,許世友已是74歲,接到命令後,許世友馬不停蹄趕往作戰室開會,向各部門傳達指令,並與參謀長研討戰略戰術,思維敏捷毫不弱於當打之年的參謀長,而其一番雷厲風行之姿,何來半點古稀老人之態?

初步作戰任務下達後,許世友便親自前往前線陣地視察,許世友對陣地工事要求極為嚴格,他曾說:「對部下要嚴格要求,不要姑息,累不死人,只會打死人。」

1979年2月17日,總攻開始,一輪30分鐘炮火齊射,敵方陣地防禦基本被摧毀,步兵隨之開始衝鋒,摧枯拉朽般將陣地佔領,之後各部隊穩步向前推進,捷報如雪片般傳來,莫隆防線被我軍攻破、布局防線被我軍突破、我軍已佔領水口大橋……

聽到這些捷報,許世友很高興,看來所用的「牛刀殺雞」戰術還是一如既往好用,最重要的是,部隊幾十年沒打仗,如今戰鬥力依然很高,這讓他十分欣慰。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前方部隊不斷傳來消息,已經按計劃攻陷了目標,這時許世友突然想起,負責攻打複合城的水口旅一直沒有消息,許世友向詢問了水口旅進展,得知,他們既沒有攻陷複合城,也沒有佔領公路要點,甚至還有部分隊伍撤了下來……

許世友聽後,雙目圓睜,兩眼冒火:「 到現在還打不下復和?還退了下來?真是廢物、孬種、怕死鬼!」

一旁的向仲華政委聽後也很著急,他向許世友建議將水口旅換下來,派別的旅上去,許世友聽後吼叫道:「 不行!開弓沒有回頭箭,非要他們打,打不下復和,叫他們不要來見我!怕死的先死!」

許世友滿面通紅,血氣直衝腦門,其餘人看到許世友發怒,大氣都不敢出,整個作戰室只聽到許世友喘粗氣聲,過了一會,許世友平靜下來對屋內眾人說:

「同志們,什麼叫戰鬥力?嚴肅的命令就是一種戰鬥力!紀律鬆弛的部隊是打不了勝仗的!這種部隊不能換下來,如果不聽從命令就換下戰場,那麼誰都可以藉機不上戰場。」

他說,如果將水口旅換下來,讓別的部隊頂上去,雖然可以完成既定的任務,但這樣卻開了一個壞頭,這個壞頭一開,會嚴重毒化我們的戰場風氣,會讓我們的部隊怯戰,戰鬥力是打出來的,只有讓他們在戰場上知道錯誤並改正錯誤,才會成為一支優秀的部隊。

向政委聽後,立刻向水口旅下達命令,命令他們「振作精神,一鼓作氣拿下複合城」。水口旅接到命令,重新整頓了部隊,調整了部署,在響亮的衝鋒號聲中,奮不顧身地向復和城西面的高地攻擊前進。不久,便傳來了捷報,佔領了復和城。

許世友這次罕見的發怒,也是情有可原,十四年艱苦抗戰,一個貧窮羸弱的農業國家,對抗已是世界領先的工業強國,億萬國民可曾退卻?憑落後的槍炮甚至大刀就敢向前衝鋒,憑的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一腔熱血,國破之時,唯有死戰而已!如此才能堅持到抗戰勝利。

不但「家裡」的戰爭有敢死的信念,「家門」外的戰爭更需要這種信念,犧牲數千萬國人性命才換來的新中國,決不能再讓任何人跑進來破壞。

韓戰,美國想來,糾結了十七國聯軍,然後呢?五次戰役讓他們一退百裡,「三八線」不可越其一步,上甘嶺戰役志願軍戰士死戰不退,逼其老老實實坐回談判桌前,長津湖臥倒的「冰雕」戰士,更是讓敵人明白眼前的民族是何等強大?

中國志願軍在裝備差距巨大的情況下,打退了十七國聯軍,如今,面對一個彈丸之地,部隊竟然不敢衝鋒,甚至有「潰逃」,難怪許世友會如此動怒,好在,這支部隊及時糾正自己錯誤,成功地在戰場的血與火中完成鍛鍊,成為一支敢打、敢拼的強軍。

相關焦點

  • 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後,許世友為啥被免職?這其實和他年齡有關係!
    對越自衛反擊戰 這個自稱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越南也太不要臉了。 由此,在1979年,我們開始了對越自衛反擊戰。 不過咱們今天講的不是這次自衛反擊戰的過程,而是作為這次反擊戰的總指揮許世友。 對於許世友將軍,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因為出身於少林寺,所以人稱「許和尚」,據說武功超群,咋說在少林寺學過梅花樁、鐵砂掌、鷹爪功、羅漢舉、金剛拳,另外還有硬氣功。
  • 對越反擊戰中,許世友看到越軍據點中「中華」牙膏,遂下令剷平諒山
    1979年2月17日,中國正式開始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在戰爭中已經74歲高齡的老將軍許世友,再次臨危受命,擔任東線廣西方面的總指揮。許世友作為一個身經百戰的將軍,他早在開戰之前,便秘密登上中國和越南邊境的金雞山,這裡居高臨下,站在山頂可以看到中越邊境房源數十裡的地形情況。
  • 對越自衛反擊戰勝利,慶功宴許世友敬酒來者不拒,最後不知喝多少
    但是對於軍人來說,只要是例行公事,那自然是不能喝酒的,喝酒會讓自己不清醒,做出判斷的時候也會受到影響。但是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位軍人,相當嗜酒,平時在軍營裡面的時候也沒少喝酒,這個人就是許世友將軍。許世友將軍履歷輝煌,少林寺所學的一身武藝都被他發揮在了戰場上,也是憑藉赫赫戰功,他成為了開國英雄,受萬人敬仰。
  • 對越自衛反擊戰:許世友「撤軍」時做了什麼?讓黎筍看後有苦難言
    對越自衛反擊戰:許世友「撤軍」時做了什麼?讓黎筍看後有苦難言 時長聽老一輩的人們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年代,衣食無憂,沒有饑寒交迫。個人覺得這句話的分量過於沉重,非現在的年輕人能理解和體會。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普通人:他們沒有光輝事跡,但同樣是英雄
    1978年12月8日,為了打擊越南侵擾中國邊境的氣焰,中央軍委下達了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命令。人民解放軍以第41軍、第42軍、第43軍、第54軍、第55軍和第50軍為東線兵團,由許世友指揮,從廣西方向出擊;以第11軍、第13軍、14軍和第50軍149師為西線兵團,由楊得志指揮,從雲南方向出擊。
  • 真實的對越自衛反擊戰遠比電影《芳華》要殘忍
    隨著電影《芳華》炒作,對越自衛反擊戰這段已經遠去了三十多年的歷史,再次浮現在我們眼前。對於這段歷史,70後,以及此前出生的人記憶很深刻。80後因為當時還是孩子,所以雖然知道這段歷史,但最多就是看個熱鬧,至於這段歷史背後的一些玄機,則根本不清楚,至於90後,00後,除非特意研究這段歷史,恐怕僅僅知道有這麼一檔子事。
  • 美國最高禮儀接待鄧小平,回國後中越自衛反擊戰爆發,蘇聯不敢動
    鄧小平成功訪美對「中越自衛反擊戰」有哪些重大意義呢?鄧小平訪美回國後,第12天中越自衛反擊戰爆發,那麼,中越自衛反擊戰又是如何進行的呢?越南方面遭受了哪些打擊呢?本篇文章將著重講述以上的內容。鄧小平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引起整個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許多國家都在揣測中國政府如何處理對越關係,會不會懲罰越南?是否顧及蘇聯而忍讓越南?一些國家媒體專門分析中國所面臨的困境。
  • 對越反擊戰中,中央為何派遣74歲的許世友出徵,而不是粟裕?
    1979年的對越反擊戰,便是對我國將領以及軍隊實力的一次完美見證。由許世友將軍領導的我國軍隊大獲全勝直達越南首都,然而此時的許世友將軍已有74歲的高齡了,為何國家仍然派遣許世友將軍帶兵出徵呢?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世友在越南做了一件事,讓敵人頭疼不已
    為了支援柬埔寨的反侵略鬥爭,同時為了維護邊界安全,中國政府下達了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決定和命令。命令下達後,我解放軍分為東線和西線兩支作戰部隊,軍事指揮官分別是熟悉越軍戰法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和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說到底,越南的軍事實力畢竟不是很強大,遠遠沒有達到自己所吹噓的那樣。
  • 血戰越南:許世友將軍說了一句什麼話?嚇得越軍後退十裡地!
    在這期間,越南當局在蘇聯的支持下,對中國採取敵對行動,派兵侵佔我國邊境部分地區,並打死打傷我邊境群眾,給我國西南邊境造成了社會不穩定的情況。1979年2月17日,中國《人民日報》發表一篇《是可忍,孰不可忍——來自中越邊境的報告》的文章,向全世界公布越軍在邊境做出的殘忍罪行。
  • 對越自衛反擊戰撤退時,分辨敵我的關鍵竟然是方言
    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確實進軍神速,一個月的時間左右就攻佔了越南北方20多個重鎮,同時也殲滅了大量的越南士兵,給越南猴子又一次給予了沉重的打擊。但是話說回來越南真就是一個打不改的猴子,除非整個國家滅亡,不然絕對不會吸取戰爭的教訓,1975年越南戰爭剛結束沒多久就又挑釁我國,結果被我軍打的屁滾尿流,當然我軍的損失也不少。
  • 天堂信差:致敬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犧牲的英烈,祖國不會忘記你們
    他的故事還要從四十多年前的那場西南邊境自衛反擊戰說起。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解放軍坦克部隊1979年2月17日,面對越南軍隊在我國邊境地區的不斷挑釁,中國軍隊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奮起反擊,對越自衛反擊戰正式爆發。
  • 面對越南軍隊放出豪言,許世友將軍就說了三個字:「狠狠打」
    大家都知道在我們新中國加緊建設的時候,邊境地區經常受到騷擾,其中越南最為嚴重,直接影響了我們邊境人民的正常生活,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我國決定進行對越自衛反擊戰。開戰僅僅十天,我們的西線部隊就已經到達了越南的沙巴地區,當時許世友將軍率領的軍隊直接向諒山地區進軍,當時守衛諒山地區的越軍的是第三師,隨著戰鬥的進行,守衛諒山的越軍兵力達到了2萬多人。
  • 對越反擊戰前,王必成為何被調離昆明軍區,是不是因為許世友?
    前言對越反擊戰前夕,王必成身為昆明軍區司令,已率部準備工作兩個月,為何卻突然將其調離?臨陣換帥不是兵家大忌麼,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低頭不見,抬頭見許世友和王必成將軍,都是極具個性的傳奇將軍,兩人之間有著很深的淵源。兩人都出生於湖北省麻城市乘馬崗鎮,所在的村子相距不遠。
  • 「陸軍少將」韋昌進:八一勳章獲得者,曾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
    「陸軍少將」韋昌進:八一勳章獲得者,曾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對越自衛反擊戰打了斷斷續續十年,中國一代軍人得以在實戰中得到鍛鍊。在這一場神聖的自衛還擊戰中,冉冉升起了不少將星。比如原東部戰區司令員劉粵軍上將、西部戰區司令員趙宗岐上將、武警部隊司令員王寧上將、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上將等,都是從對越自衛反擊戰上走下來的名將。陸軍少將韋昌進也曾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並且還是八一勳章獲得者。那麼,韋昌進有著怎樣驚心動魄的戰鬥故事?他又是如何實現了「將軍夢」?韋昌進是江蘇溧水人,於1965年11月出生。
  • 多少人不知道對越反擊戰名字由來?德國人給出解釋,別再叫錯了
    大家好,我是想想學歷史,我會用最新奇的觀點,給大家分享優質原創內容,期待跟你們共同進步!多少人不知道對越反擊戰名字由來?德國人給出解釋,別再叫錯了!我們的文字很有意思,僅僅一字之差,就能改變一場戰爭的性質,那麼你知道,這場戰爭,為何會叫對越自衛反擊戰呢?德國人給出的解釋,很能說明問題,以後別再叫錯了。每一場戰爭都有它獨有的性質,針對不同的主體,叫法也不一樣,這就好像我們常說的語法,有主動和被動之分。
  • 對越自衛反擊戰給越南最後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1979年解放軍在中越邊境打響了對越自衛反擊戰,這次舉世矚目的戰役,從一開始就註定了越南方面的失敗,面對自己曾經的「宗主國」,越南又回想起了被中國神秘手段支配的恐懼。拋開電影內容不談,這一段對於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戰鬥環節還原的還是非常到位的,越方的突然襲擊完全源自於解放軍的運動戰中的穿插戰術。 這一套戰術讓美國人在朝鮮戰場吃了苦頭,又讓美軍越南戰場摔了跟頭,在中國援助越南抗擊美軍時期,中方軍事援助人員無條件的將這套戰術教給了越軍,而越軍卻用這套戰術來「回饋」中國。
  • 對越自衛反擊戰時,越軍女兵投降後做這樣的事,手段甚是殘忍
    那年,我國剛剛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代,這方中越邊境卻戰火重燃,由於越南對我國的挑釁,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炮聲響起了。 在我軍炮兵團強大的攻勢下,反擊戰部隊戰士們從廣西和雲南兩省出發,攻勢勢如破竹,對越南侵略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 許世友悼念儀式:軍區司令的花圈擠不進大廳,一輓聯上寫30個人名
    許世友在60年戎馬生涯中,戰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經歷、特殊貢獻的特殊人物。 1905年2月28日,湖北省麻城縣許家窪(今河南省新縣許窪)一個貧苦家庭誕生了一個男嬰,他便是許世友。八歲時,跟隨拳師進入嵩山少林寺,既是學武也是謀生。
  • 上將李作成,對越自衛反擊戰打出來的名將,首任解放軍陸軍司令員
    提起發生在我國近代史上的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肯定是一個繞不過的話題。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不僅磨礪了我軍將士的意志,更為我軍提供了豐富的實戰經驗。與此同時,在這場戰爭中,我軍湧現出大批戰鬥英雄和優秀將領,上將李作成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