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自衛反擊戰:許世友「撤軍」時做了什麼?讓黎筍看後有苦難言

2020-12-20 騰訊網

對越自衛反擊戰:許世友「撤軍」時做了什麼?讓黎筍看後有苦難言

時長聽老一輩的人們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年代,衣食無憂,沒有饑寒交迫。個人覺得這句話的分量過於沉重,非現在的年輕人能理解和體會。

天安門廣場的正前方,那在風中飄揚的一抹紅,是先輩用鮮血染紅的。除夕夜的爆竹炸出的火花,是祖先們回歸的引明燈。現如今的美好生活,是革命烈士們用軀體鑄造起來的。而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我們的祖國也經歷了戰爭的摧殘。

倘若是來自敵人的侵襲也罷,可恨的是我們遭到了自己兄弟國家的挑釁。作為中國的手足,越南一直與中國有著友好的關係,但因為領導人的錯誤決策,兩位好兄弟友誼出現裂縫甚至兵戈相見。

但是話說未來,作為兄弟手足,中國也一直在這段關係中起著「大哥」的作用,很多方面越南都在向中國老大哥學習,變相的越南的實力也遠不如中國,而那一仗,「打出了十年的和平」。

有意思的是,那一仗中,國人不僅潰敗越南,當時的將軍許世友更是做了一件讓越南總理黎筍怒火中燒的事,至於事實,讓小編帶大家一探究竟。

大戰初始

大戰初始,越南為博得蘇聯的好感,將雙方的友誼拋之腦後,同年越南在與美國的戰鬥中大獲全勝,導致越南過渡膨脹,誤認為自己有足夠的能力來對付中國,遂毅然決然與中國開戰。

至此,越南開始準備對中國的戰爭,先是對於東南亞地區不斷的進行騷擾,挑起各種事端。緊接著又對於我國的邊界進行不斷的嘗試,黎筍甚至曲解了對中國的印象,使得兩國的邊界一度緊張,最終唇齒兄弟兵戈相見。

小編認為,越南在這一戰完全是胡鬧,首先作為戰爭的發東方,沒有任何的目的,沒有資源掠奪,沒有政治矛盾,更沒有考慮到百姓;其次,貓是教會了老虎些許本領,但自始至終老虎也不會爬樹,越南實力始終抵不過中國,這一戰完全是自討苦吃。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有趣的是,節節敗退的越南軍,完全放棄廉恥心。竟然無視國際條約,在戰鬥中使用化學武器,也對我軍部隊造成了一定的傷亡和損失。而這,直接導致了許世友將軍對越南的憤怒,一聲令下,我軍部隊所到之處,皆夷為平地。

短短時間,越軍就敗退到涼山腳下。只等許世友將軍發號施令,我軍就可以一舉拿下涼山。但本著中華名族寬宏大量的精神,許世友沒有做進一步的進攻,在諒山停了下來。

至此越軍一直提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但似乎他們並沒有注意到我們退出的正真原因。我軍雖然撤了出來,但卻讓越南見識到了中國真正的的實力,也讓越軍徹底打消了對中國動武的念頭。

安南作為越南的前身,最早隸屬於中國的版圖,幾經波折,19世紀清政府與法國籤署不平等條約,支持放棄越南的宗旨權,19世紀初期,中越兩國共同革命共同建國,應該說,越南的獨立建國運動是和中國的大力協助分不開的,沒有中國,就沒有越南獨立,對越南的投資更是不計其數。

所以,中越一戰,越軍敗退諒山,許世友將軍立馬發號施令將物資全部撤回。並非中華子女記仇,只是撤回物資,能保證越南不會再次對中國有非分之想,同時拿會屬於自己的東西理所當然,不過這件事卻讓黎筍看後有苦難言。

華夏兒女飽讀四書五經,知書達理。可以原諒越南的愚昧行為,但絕不會對侵犯坐視不管。我們可以撤兵,可以不把事情做的絕對化,可以心胸寬廣,雖然這些物資遠不及當年中國支援越南是捐贈的多。但屬於我們的,除非我們願意,不然誰也拿不走。

經過這一戰,越南對自己有了重新的充分認識和定位,中國也得到一個真理: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越南因為中國,無論是經濟還是科技等多多方面都受益匪淺,卻因為一屆領導人的錯誤決定,兩國友誼出現裂縫,背後是一雙名叫「利益」的黑手。

如同伊索寓言中《農夫與蛇》的故事一樣,我們可以用自己慈悲為懷的心去感化,去幫助弱小國家的發展和成長,但也必須要保證自己的切身利益,絕不會讓蛇反過頭來咬我們一口。

相關焦點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世友在越南做了一件事,讓敵人頭疼不已
    為了支援柬埔寨的反侵略鬥爭,同時為了維護邊界安全,中國政府下達了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決定和命令。命令下達後,我解放軍分為東線和西線兩支作戰部隊,軍事指揮官分別是熟悉越軍戰法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和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說到底,越南的軍事實力畢竟不是很強大,遠遠沒有達到自己所吹噓的那樣。
  • 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後,許世友為啥被免職?這其實和他年齡有關係!
    這還不算啥,你知道越南當時做了什麼嗎?在我們解放軍撤出越南後,越南「恬不知恥」地也宣布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對越自衛反擊戰 這個自稱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越南也太不要臉了。
  • 對越反擊戰中,許世友看到越軍據點中「中華」牙膏,遂下令剷平諒山
    1979年2月17日,中國正式開始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在戰爭中已經74歲高齡的老將軍許世友,再次臨危受命,擔任東線廣西方面的總指揮。許世友作為一個身經百戰的將軍,他早在開戰之前,便秘密登上中國和越南邊境的金雞山,這裡居高臨下,站在山頂可以看到中越邊境房源數十裡的地形情況。
  • 對越反擊戰爆發時,越南「親華派」在幹什麼?
    這就導致了著名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發生。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根本原因還在於中國和當時的社會主義大哥蘇聯之間糟糕的關係。當時越南實現全國統一之後,親華派的代表在越南領導人的寶座爭奪中失敗,使得作為「親蘇派」代表的黎筍上位。作為「親蘇派」的代表黎筍一向非常聽從蘇聯的指示,而因為之前70年代初中蘇關係的惡劣化,蘇聯早已不滿中國的態度。
  • 血戰越南:許世友將軍說了一句什麼話?嚇得越軍後退十裡地!
    血戰越南:許世友說了一句什麼話?嚇得越軍後退十裡地!(文:淺色夏末)上世紀70年代末,世界格局已形成冷戰局面,以蘇聯為首的部分國家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歐國家進行對抗。面對越南當局的玩火行為,我國在先後多次警告照會無效的情況下,被迫在1979年年初向越南發起自衛反擊戰。在中央軍委的命令下,我30萬英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東西兩線,同時向向越軍發起攻擊。在第一階段的作戰中,中國陸軍某部僅僅只用了3天時間,就攻克了越南的老街市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越軍據點。
  • 真實的對越自衛反擊戰遠比電影《芳華》要殘忍
    隨著電影《芳華》炒作,對越自衛反擊戰這段已經遠去了三十多年的歷史,再次浮現在我們眼前。對於這段歷史,70後,以及此前出生的人記憶很深刻。80後因為當時還是孩子,所以雖然知道這段歷史,但最多就是看個熱鬧,至於這段歷史背後的一些玄機,則根本不清楚,至於90後,00後,除非特意研究這段歷史,恐怕僅僅知道有這麼一檔子事。
  • 美國最高禮儀接待鄧小平,回國後中越自衛反擊戰爆發,蘇聯不敢動
    鄧小平同志的回答巧妙地回應了中國對越態度。緊接著,記者詢問中國部隊已經開始向中越邊境調動時,鄧小平饒有深意地回答:「必要的軍事調動是有的,這點你們應該清楚,至於部隊可能採取什麼行動,我只能回答大家拭目以待,我們中國人說話一向是說到做到!」
  • 對越自衛反擊戰勝利,慶功宴許世友敬酒來者不拒,最後不知喝多少
    真正學會喝酒還是在舊軍隊的時候,1981年春天許世友將軍安排了酒局招待幾位在"特殊時期"中受迫害的老將軍,當天許世友將軍正在興頭上,有人問他什麼時候開始喝酒的,又究竟能喝多少酒?他就將自己之前在吳佩孚部隊裡面喝酒的事情講了出來,當時本來他要被槍斃,心想自己也要死了,就把送來的酒都喝光了,那個時候他並不擅長喝酒,喝了之後整個人熱乎乎的,雖然喝了很多,但是並沒有醉。
  • 對越反擊戰,我軍繳獲越軍軍用背囊,看了裡面的食物,表示很費解
    1979年2月17日,中國又發生了一件大事,當時近50萬的解放軍整裝待發,對越軍展開了自衛反擊戰。這場戰場一經開始,就受到了一些圍觀國家的關注。備受關注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當時解放軍已經幾十年沒打仗了,另一個是美國的原因。從1972年尼克森訪華後,兩個國家度過了一段和平共處時期。而相對的,一直跟中國表現得很友好的蘇聯,這回倒開始看中國不順眼了,於是中國跟蘇聯的關係降到了冰點。
  • 1979年,中國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給越南帶來怎樣的影響?
    不過越南實在是太有"勇氣",步步緊逼,直到1979年小平同志訪美歸來以後,宣布對越南發動自衛反擊戰,《人民日報》告誡越南"勿謂言之不預也"。 那麼,中國為何會選在這個時間節點動手呢?這場戰爭又給越南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 對越反擊戰中,中央為何派遣74歲的許世友出徵,而不是粟裕?
    1979年的對越反擊戰,便是對我國將領以及軍隊實力的一次完美見證。由許世友將軍領導的我國軍隊大獲全勝直達越南首都,然而此時的許世友將軍已有74歲的高齡了,為何國家仍然派遣許世友將軍帶兵出徵呢?
  • 對越自衛反擊戰,許世友罕見發怒:怕死先死,打不下來別回來見我
    1978年12月,對於越南不顧我國多次警告,侵佔我國邊境領土行為,中央軍委決定進行自衛反擊,時任中央軍委主席的鄧小平親自點名,要許世友去指揮這場仗。但此時韓戰已經接近尾聲,五次戰役打完了,慘烈的上甘嶺結束了,猛將王近山也回國休養了,所以許世友在朝鮮的這一年(1953年3月入朝,1954年2月回國)基本無仗可打,唯一值得說的就是1953年的夏季反擊戰,但許世友還沒過足癮,戰鬥就結束了。
  • 中越戰爭我軍撤兵後,許世友下了一道令,讓越南發生了什麼變化?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越之間發生了一場戰爭,中國官方稱為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官方稱為1979年北部邊界戰爭或越中邊界戰爭。我軍是入越南境內作戰,短短一個月,在取得壓倒性勝利的時候,我軍選擇了主動撤軍。
  • 對越自衛反擊戰給越南最後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1979年解放軍在中越邊境打響了對越自衛反擊戰,這次舉世矚目的戰役,從一開始就註定了越南方面的失敗,面對自己曾經的「宗主國」,越南又回想起了被中國神秘手段支配的恐懼。 對越自衛反擊戰後,越南人加大了對此次戰爭中所有戰役的研究,同時加緊了向中國學習的步伐,不管是在軍事建制、武器裝備或者是在作戰理念上,都在不停的偷師中國,顯而易見的是,這也是一個戰爭後遺症——越怕什麼就是要越學什麼,恐怕這也是越南政府治不好的病。
  • 中越戰爭我軍撤兵後,許世友下了一道令,令越南發生了什麼變化?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越之間發生了一場戰爭,中國官方稱為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官方稱為1979年北部邊界戰爭或越中邊界戰爭。我軍是入越南境內作戰,短短一個月,在取得壓倒性勝利的時候,我軍選擇了主動撤軍。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普通人:他們沒有光輝事跡,但同樣是英雄
    1978年12月8日,為了打擊越南侵擾中國邊境的氣焰,中央軍委下達了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命令。人民解放軍以第41軍、第42軍、第43軍、第54軍、第55軍和第50軍為東線兵團,由許世友指揮,從廣西方向出擊;以第11軍、第13軍、14軍和第50軍149師為西線兵團,由楊得志指揮,從雲南方向出擊。
  • 對越自衛反擊戰時,越軍女兵投降後做這樣的事,手段甚是殘忍
    那年,我國剛剛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代,這方中越邊境卻戰火重燃,由於越南對我國的挑釁,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炮聲響起了。 在我軍炮兵團強大的攻勢下,反擊戰部隊戰士們從廣西和雲南兩省出發,攻勢勢如破竹,對越南侵略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 面對越南軍隊放出豪言,許世友將軍就說了三個字:「狠狠打」
    大家都知道在我們新中國加緊建設的時候,邊境地區經常受到騷擾,其中越南最為嚴重,直接影響了我們邊境人民的正常生活,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我國決定進行對越自衛反擊戰。許世友將軍當時的許世友將軍負責東線的進攻,而諒山地區成為了當時阻礙我國解放軍的一道屏障,只要越過這個地區,那麼後面就是一片平原,再無險可守,而且諒山地區距離越南首府河內,僅僅130
  • 對越反擊戰中我軍炮火有多強?打服越軍,給他們的陰影比美國還重
    越南和中國挨得很近,近代前的歷史上兩國也沒出現什麼矛盾,而且可以說是關係友好,所以談不上有什麼歷史積怨。進入近代以後,在胡志明統治期間,越南也很親近中國,而且還把毛澤東思想當成了自己的指導思想。可惜的是在胡志明去世後,越南的領導人變成了黎筍,而且他們沒過多久就開始四處發動侵略戰爭,還不斷騷擾中國。我國也是忍無可忍無需再忍,於是選擇了武力還擊,你知道在對越反擊戰裡解放軍的炮火有多猛嗎?打服越軍,給他們的陰影比美國給的還重。
  • 對越自衛反擊戰撤退時,分辨敵我的關鍵竟然是方言
    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確實進軍神速,一個月的時間左右就攻佔了越南北方20多個重鎮,同時也殲滅了大量的越南士兵,給越南猴子又一次給予了沉重的打擊。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時越南的兵力已經很少了,長達20年的越南戰爭已經快把士兵消耗完了,所以在對越自衛反擊戰時越南制訂了一項政策,就是後來我們說的全民皆兵政策,這個政策不用多說就是為了阻擋我軍的猛烈攻勢。當時在越南作戰的解放軍在越南所謂全民皆兵的政策上吃的虧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