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之間的「暗號」,患者眼中的「天書」

2020-12-11 澎湃新聞

原創 編輯部 柯柯 常笑健康

上面的病例你看得懂嗎?

反正小編是看不懂的。

醫生寫字太狂放,一直都是被大家吐槽的點,很多人都在網上曬過醫生寫在自己病曆本上的「狂草」。

據說這是羅紅黴素藥膏,不要問為什麼,藥師說的。

這像不像泰語?其實這是中國醫生寫的,想不到吧。

這是哪國語言,小編也分不清了。

網友們的花式吐槽也是十分精彩的,「這絕對是一種新的字體,就叫醫生天書體」「這是中國醫生版摩斯密碼嗎?」「是不是醫生醫術越高超,字就寫的越爛啊」......

而更有趣的是,本來我們以為只有中國醫生才會寫天書。

結果天書不分國界,全世界的醫生都一樣。

這是法國醫生寫的,但這看著不像法語啊!

這厲害了,俄羅斯醫生寫的,看不懂吧,看不懂就對了。

醫生把字寫那麼醜是不是故意的?

01陰謀論:字寫草一點,將來出了事好賴。

有些人認為醫生們是故意把字寫那麼醜的,這樣在涉及醫療糾紛的時候,方便醫生推卸責任。

但是事實恰恰相反。

2014年11月,2歲男孩在北京某三甲醫院住院後不治身亡,父母起訴醫院索賠,因為病歷字跡潦草,難以辨別,導致司法鑑定機構在進行醫療過錯以及因果關係的鑑定中無法識別。最後法院判醫院賠償40萬元。

也就是說,如果在醫療糾紛中,因為病歷字跡潦草而導致影響鑑定的,法庭會將責任推定由醫療機構承擔。

所以說,醫生字寫的太草,更容易在醫療糾紛中承擔責任。

那麼為什麼醫生們總是寫天書呢?

02醫生太忙了,寫快了就飛起來了。

中國醫生有多忙,大家都知道的。

尤其是大醫院,每天的看診量巨大,醫生們經常忙到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如果再慢騰騰的一筆一划寫病歷,字是寫清楚了,但是後面排隊的病人要有意見了,所以只能加快速度,快點寫。

而且只要是人,字就有好壞。我們不能要求所有醫生都能寫一手好字,畢竟他們完成自己專業知識的學習已經很辛苦了,不能再苛責他們字寫得醜了。

03護士、藥師看得懂就行了。

其實病歷最主要的作用要讓護士、藥師、同科室的醫生們看的。因為是寫給同行的,所以裡面會涉及到許多專業名詞、英文縮寫。

本就涉及了專業醫學知識,一般人即使看懂了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再加上醫生寫得草,就更加看不懂了。

但是,護士藥師們因為長期看一個醫生的字,已經看出門道來了,所以對於醫生的「天書」,都是心裡有數的。

04保護性策略:獨門秘方不可外洩。

這種猜測在相對吃經驗的中醫方面更有說服力。一些獨門「秘方」如果沒有天書的保護,豈不是隨便來個阿貓阿狗花了5塊錢掛號費就能騙走了。

但是這種猜測醫學界一直是否認的,因為所有醫學生在學診斷學課程時都要學會病曆書寫,要求掌握規範的病歷格式,以及常用的醫學專用名詞、藥名。也就是說大部分醫生都是可以看懂的同行的病歷的。

還有一種更好玩的說法,醫生的「天書」過於個性化,以至於只有和自己長期搭檔的藥師才能看得懂,這樣病人就不能拿著醫生的處方去外面藥房買藥了,這樣就間接保證了醫院的收益。

找到竅門,醫生的天書還是能看懂的。

醫生天書之所以看不懂,一是因為醫生的字不好看,二是因為裡面包含了各種專業名詞、藥物名稱以及英文縮寫。

所以小編精心挑選了幾張相對能看的病歷和處方,給大家分析分析醫學界的「暗語」。

這個病例比較簡單,大概內容是:

1、建議查頭顱MRI,腦電圖

2、考慮:癲癇失神發作

3、丙戊酸鈉以0.2 Bid po

其中大家可能看不懂就是「頭顱MRI」和「Bid po」了

MRI就是我們常說的「核磁共振」,頭顱是位置,連在一起就是做一個頭部的核磁共振。

Bid是英文bis in die的簡稱,意思是「一日兩次」,代表的是服藥的頻次。同樣類型的還有:

Tid:ter in die,一日三次。

Qid:quater in die,一日四次。

Po是拉丁語per os的簡稱,意思是「口服」,整個連在一起就是,口服丙戊酸鈉0.2,一日兩次。

TIPS:

除了po,其他給藥方式也有自己專屬的英文縮寫:

常見給藥方式英文縮寫

ID

皮內注射

H

皮下注射

IM

肌肉注射

IV

靜脈注射

ivgtt/ivdrip

靜脈滴注

這張處方寫得很清楚,也就不用小編翻譯了。其中需要解釋就只有Rp、Sig、qd了

首先Rp的意思是處方,是拉丁文「recpt」的縮寫,有的時候醫生們還會直接簡寫成「R」。

除此以外,「Rx,recipe」也是處方的一種形式。

Sig(原文Signa,Signetur),意思為使用方法。

而qd能講的東西就很多了。首先qd為quaque die /every day ,意為一日一次。

那麼由q就衍生出了一系列的q氏家族,比如qh、qm、qn、qod了

qh

quaque hour/ every hour,每小時一次

q2h

quaque two hour,每2小時一次

q4h

quaque four hou,每4小時一次

qm

quaque morning,每晨一次

qn

quaque nocte,每晚一次

qod

quaque omni die/ every other day,隔日一次

這張處方乍一看沒有一個字認識的,但是實際上很簡單,這只是打一針破傷風而已。

TAT是破傷風抗毒素的英文縮寫,全稱是Tetanus Antitoxin。像這樣格式的常見藥物縮寫還有:

GS:glucose solution,葡萄糖溶液的英文簡稱,分別有5%、10%、50%幾種濃度,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糖水」

NS:normal saline,生理鹽水的英文簡稱,0.9%NS就是我們掛水用的最多的「鹽水」了。

PG:peillin G,青黴素的簡稱。

醫學名詞縮寫千千萬,在這裡小編只是舉例了常見的一些較為簡單的名詞而已,希望能幫到大家看懂醫生寫的病歷。

並不是所有醫生字寫的都醜的

醫生愛寫天書的思維在人們心中根生蒂固後,導致大家都覺得醫生們寫的字都不好看。

這裡,小編就要搬出一位醫學泰鬥來為醫生們正名了。

(上面兩張圖為林巧稚大夫所書寫的病歷部分拍攝照片)

這份病歷寫於1946年,是我國現代婦產科泰鬥林巧稚大夫,在坐診北平中央醫院的時候寫下的,整個病歷一半中文、一半英文,兩相對照,簡明扼要,句句都是重點。

雖然照片已經模糊,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看的出來,這種「細節見真章」的風範。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不乏字跡工整的病歷。

所以並不是所有的醫生寫的都是天書的。

現在隨著病歷和處方的電子化,醫生的手寫病歷已經漸漸遠離了大家的視線。

藥師不用為了醫生們寫的天書而頭疼;

醫生們也不用每天承擔那麼多的書寫工作;

醫院對於醫生病曆書寫的規範也是越來越嚴格;

一直被大家詬病的醫生天書體也會漸漸消失。

最後,小編想說的是

在醫學界,從來就不存在字寫得越爛,醫術就越好的說法。

中國醫生很辛苦,字寫得醜一點,也不要緊。

原標題:《醫護之間的「暗號」,患者眼中的「天書」!》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男女之間曖昧的暗號,男女之間曖昧的小動作
    男女是戀愛中最美好也最折磨人的時刻,你們之間,若有似無情愫,真的讓人心痒痒的不行,就是因為你們還是不男女朋友,所以聊天互動的過程中,難免會想試探一下對方,畢竟太直白可能會把對方嚇走,那男女之間曖昧的暗號有哪些呢?
  • 淄博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患者醫院過生日 醫護暖心送祝福
    中國山東網11月18日訊 「祝您生日快樂,祝您生日快樂……」11月16日下午,淄博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心血管病科的一間普通病房裡異常熱鬧和溫馨,科室醫護人員和患者家屬一起同唱生日歌,為患者朱奶奶送上90歲生日的祝福,科主任王忠彩和護士長翟濤代表全科送上了真摯的祝福
  • 醫生眼中的自己 VS 患者眼中的你
    患者眼中的影像科醫生 患者眼中的醫生 患者眼中的醫生
  • 普通人眼中的抑鬱症患者
    這裡的「普通人」只是作為抑鬱症患者的相對面來進行描述,即沒有患上抑鬱症的人、準確的說是不具有抑鬱症典型特徵的人群。畢竟,有些人可能已經步入絕境了,自己還不知道的,是大有人在。在這些人眼中,看到抑鬱症患者的第一句心裡話,可能是:「多大點事兒,把你刺激的。」我們除去站著說話不腰疼的那一種,這暴露了人的過度理解。
  • 認真耐心對待每位病人,他是患者眼中的好醫生
    從醫十五載,他認真耐心對待每位患者,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在許多患者眼中,他像是無微不至的親人,總是予人春天般的溫暖,耐心細緻。而在荔灣區中醫醫院醫生麥顯峰心目中,他只是做好了本該做的事情,履行了作為一名醫生的職責。
  • 寧波姑娘護理的這位患者,之前感染過14名醫護
    她救治過那名因手術感染了14名醫護人員的腦垂體瘤患者,五味雜陳;她精心照料的一位同行從一動就喘氣到如今還能幫她們搭把手,倍感欣慰;她見過武漢空無一人的街頭,每天獨身一人從醫院、酒店之間往返,不管是上午7點還是凌晨1點......就算那個下著雪的深夜,也從未讓她覺得寒冷。
  • 患者手寫感謝信給醫護人員致謝
    圖為患者手寫的感謝信。紅網時刻6月22日訊(通訊員 劉彬 楊豔)「護士,我要回家了,我這人嘴笨不會說話,寫了一封信給你們,請收下吧。」6月21日下午,湖南省胸科醫院內四科醫護人員正在病房忙碌著,患者小羅靦腆地走過來,交給護士一封信。原來,小羅病情康復即將出院,為了表達謝意,特意手寫了一封感謝信,送給科室的醫護人員。小羅今年22歲,參加工作不到一年,正打算大幹一番事業的他,在一次體檢過程中,無意間發現患有肺結核,逐漸消瘦、乏力,身體每況愈下,後來不得不離職接受治療。
  • 為什麼醫生都愛寫「天書」?
    至於醫生跟患者之間的溝通,多以面對面講述為主。  因為是寫給同行看的,所以病歷裡常會雜有大量專業術語和拉丁文簡寫,有時普通人即使看懂了每一個字,但也看不懂意思,於是問題更多了……這種情況下,醫生是不厭其煩的無視後面排隊的病人詳細解釋呢,還是選擇另一種更省時省力的辦法?
  • 醫生寫字潦草難認引吐槽 「天書病歷」怎麼治?
    錢夙偉(浙江 職員):「天書病歷」難絕,有醫生表示是出於無奈。但如網民所說:「工作忙就可以胡亂地書寫嗎?如果醫生連寫病歷都缺乏耐心,那問診又怎麼能夠做到心平氣和呢?」實際上,書寫病歷,本身就是看病的一部分。病歷也是寫給患者看的,如果患者看不明白,醫生就是做了無用功,是不稱職的。  主持人:「天書病歷」最大的問題在哪裡?它僅僅是字體潦草這樣的表面問題嗎?
  • 患者看不懂,藥劑師卻能看懂,原來是這樣
    對於普通人來說,稱之為天書也不為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說說,為什麼醫生寫的字如此潦草,像天書一樣難以讀懂呢?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何醫生的字如此潦草?患者看不懂,藥劑師卻能看懂,原來是這樣特點:首先醫生寫的病歷單,上面的字體主要特徵就是潦草,但是這種潦草和傳統草書並不相同,草書潦草,但是有規則可以幫助識別,但是醫生的字體風格確實讓人難以琢磨,還各不相同。
  • 那些秘密的暗號,你知道嗎?
    不過你或許明白這是一種暗號,提醒工作人員車站某處發生緊急狀況,其目的不僅在於避免引發乘客恐慌,而且能將信息傳達給相關人員以解決問題。本周那些不為人知的暗語成為社交新聞網站紅迪網(Reddit)的討論話題,網上列舉出數千個例證,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暗語和暗標到底是什麼呢?首先從醫院的緊急暗號開始吧。這些暗號與顏色詞連用,加拿大一家健康中心已經將它們發布在網上。
  • 兒童醫院醫護暖心呵護細心照顧 蒲城小患者畫簡筆畫表謝意
    兩名小患者畫的簡筆畫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看到患者康復、痊癒,醫護人員也會為此感到欣慰。近日,西安市兒童醫院呼吸二科,就收到兩份小患兒送來的特殊禮物,讓醫護人員心裡倍感溫暖。昨天,三秦都市報記者從西安市兒童醫院了解到,這兩個可愛的小患者,前段時間均因肺炎入住兒童醫院呼吸科。入院後,護士們每日呵護著他們,溫柔的語氣、專業的技術打動了兩個患兒及其家長。為了感謝護士阿姨對自己患病期間的細心照顧,兩個小患兒把內心的感激化做簡筆畫,用這種特殊的方式,表達對護士阿姨們的謝意。
  • 「宮頸管消失了」,孕媽順產差點鬧笑話,這些產房暗號你懂幾句?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引言:醫生之間的相互溝通,為了能夠更加的簡便和快速,所以經常會有一些暗號,有的人開玩笑說,這就跟「黑話」一樣,外行人根本聽不懂最明顯的一點,就是醫生每次開藥,單子上的字只有藥劑師看得懂,我們看就跟天書一樣。想必很多生產完的媽媽之前在產房的時候也都會遇到過這個問題。對醫生的這一些話不懂的話,只能夠躺在床上跟著醫生的節奏,心裡總是揣測不安的,不知道醫生在說什麼。
  • 醫護傳聲丨「這個患者我來管!」
    醫護傳聲丨「這個患者我來管!」 因為我們醫療組成員只有我一人是重症醫學科的,診治過婦產科患者,平時也進行換藥、拆線工作,其他醫生都是呼吸科的。所以這個患者一轉入,我就跟醫療組同事說:「這個患者我來管,評估傷口、換藥、拆線我能幹了!」 我先細緻詢問患者的手術情況,了解到手術是宮腔鏡做的,又提前查看了傷口包紮的情況,專門請醫院調來了換藥包和換藥用貼等相關用品。
  • 醫護在防護服上寫字相互加油,患者為他們點外賣送水果
    因為穿了衣服認不清誰是誰,這群可愛的醫護人員們在背後寫上了名字並互相打氣加油!為因疫情而格外緊張的氣氛增添了一絲人情味。"為什麼你們背後要寫文字呢?""因為我們大家穿得都一樣,從頭包到腳,誰也不認識誰,在背後寫上名字方便我們大家互相認識,也是為我們自己加油鼓勁!"
  • 看不懂「天書」病歷? 來聽聽醫生怎麼說
    「天書!」有人這麼回答。近日,網友曬出一張寫於整整70年前的手寫病歷,引發圍觀。這份病歷上的字,寫得十分工整講究,字跡端正整潔,內容緊湊凝練,中英文對照一絲不苟。有人開玩笑,以前只知道有一種「天書」叫做病歷,現在才曉得還有醫生能把病歷寫得像字帖。是否現在的每個醫生都把病歷寫得像「天書」呢?未必。
  • 以簡筆畫表達謝意 小患者畫畫感謝醫護人員
    小患者與醫務人員合影。紅網時刻2月12日訊(通訊員 雷利 楊芳)「謝謝你們,我們一起加油!」2月10日,在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一名小患者晴晴(化名)將一幅自己畫的畫送到了護士周婷的手中。圖案雖然線條簡單略顯稚嫩,卻充滿了童真和溫情,讓周婷等醫護人員感動不已。周婷是長沙市第四醫院的一名護士,一位兩歲孩子的寶媽,疫情發生,她就主動請纓要到一線——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馳援。2月4日接到馳援通知後,儘管對家人有許多的不舍,但她還是毅然前往。「一想到還有那麼多病人等待援助,我覺得這是自己作為白衣天使該奉獻的時候了。」出發前,周婷對家人說。
  • 聾啞危重患者進食難 醫護人員畫圖與其「對話」
    聾啞危重患者進食難 醫護人員畫圖與其「對話」 2020-03-08 16:43:15
  • ...疫一線看望慰問醫護人員時說:再接再厲不負重託,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13日中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王兆力到哈爾濱市第六醫院,看望慰問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並代表市委向全市正在參與醫療救治工作的廣大醫護人員及其家屬表示衷心感謝和致以崇高敬意。
  • 通過六種方法,醫護人員可以更了解腫瘤患者的心理
    版權聲明:本文摘選自於保法教授書籍《腫瘤患者心理變化及探索》,版權所有,請勿轉載,謝謝。人的心理現象都有其發生發展的規律,心理是在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心理可影響人的外部行為,外部行為反映人的心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