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看不到孩子努力,成績卻一直頂尖!是天賦?還是後天努力?

2020-12-17 斌子講小學數學

都知道愛迪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賦,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可是為什麼有些孩子不用怎麼努力就能夠成績拔尖?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見過許許多多的學生,自己帶的過的,隔壁班的,學校裡特別出名的。各色各樣的都有,而有一類學生是所有人都會特別關注的,包括家長,老師,甚至校長。

就是你看這學生平時也是打打鬧鬧,作業也是吊兒郎當,可是每到考試,成績就特別突出,好像學習對於他來說就像喝水一樣簡單似的。

在小學階段這類學生會比較多,就我自己遇到的學生當中就有好幾位,上學遲到,上課睡覺,作業未完成的情況都有,可是考試就沒有見過一次掉鏈子。

而到了初中,這類學生有很大部分還是要從以前的學習方式中改變的,變的努力學習,端正認真,能保持看不到努力還能優異的學生就銳減了,如果到了高中還能保持這種情況,那老師也只能說:這孩子非常厲害!

基於好奇,我也對這些學生有了更多的關注和交流,了解他們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也跟他們嘮嘮嗑,聊聊天,從交流過程中也了解了很多信息。所以總結了一下在這裡跟大家分享分享。這些孩子可以分為以下四類:

1.第一類,孩子天生聰明伶俐。

這類學生學習在別人眼裡就是開掛一樣,作業做完基本看不到他們去預習,複習,天天抱著籃球足球滿操場的玩,放學回家也都是以玩耍為主,因為家庭作業他們也早早的在學校利用課餘時間做完了,有些甚至在課堂上就做完了。

所以回家之後也沒有什麼其他任務,電視,遊戲可勁的造,可是成績就是很好,同學們除了羨慕就剩羨慕了。我總結這類學生就是天生讀書的料,花別人一半的時間學別人兩倍,三倍甚至五倍的知識。

這類學生就像國寶熊貓一樣的稀少,奉勸所有孩子不要羨慕他們,做好自己,因為我知道我羨慕也改變不了什麼,雖然我也想自己的孩子和他們一樣,可光羨慕是沒有用的。還是要經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

第二類,聰明加方法正確

本身孩子很聰明,但是孩子會隱藏自己,我以前帶過一個學生,學校裡你基本看不到他下課時間做作業,刷題,但是回家之後他會把題目全過一遍,會做的題直接PASS,不會的題型繼續鑽研,專攻自己還有欠缺的方向,直到弄懂為止。

而且他還有一本厚厚的錯題集,每次做完錯題都抄錄在這本題集當中,每次臨近考試的時候就專門複習這本資料,效果非常的棒。

這是孩子爸爸教給他的方法,我也是後期跟家長溝通的時候家長告訴我們老師的,我覺得這樣提高了效率,孩子在家已經將自己的知識漏洞補齊了,課堂上又認真聽講,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所以學校裡你是看不見他努力的。

第三類,課堂效率超高。

這類學生呢上課腦迴路非常快,老師講一題他能想到很多題目,甚至可以找關聯題然後區分差別,能舉一反三,而且還善於總結。

我還記得14年我帶的一個班,我在講題,有一個學生直接提問我,老師,另外一題和這一類題很像,區別就在於什麼什麼之類的,是不是這樣規律。

我當時被孩子問的一時沒反應過來,因為他說的題目只是我在之前的課堂上偶爾提了一次,這種時候,你不得不佩服孩子的能力。

其實就是因為這種善於思考,善於總結,你就會發現他已經把每一個學習過的知識分析的透透的,理解也是透透的,並且能運用的實際題型中,所以對於各種知識,題型,他都做到爛熟於心,也就看不到他怎麼努力了。

第四類,基礎功底紮實。

這一類學生的成功可以說是家長和孩子共同的努力,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家長就給孩子嘗試學了各種內容,尤其是以低年級為主,很多小朋友在上小學一年級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各種學習,算術,識字,繪本,看圖寫話。

這類學生的識字量甚至可以超過中段的學生,而數學的計算,理解能力也已經到了遠超同齡的階段,生字掌握足夠之後對於寫作的提升那是毋庸置疑的,畢竟以他們的知識積累完全能適應小學低年段的學習。

所以說學習起低年級的課程,根本沒有難度,也就出現了你看不到這類學生努力,但是成績相當好。

不過這類學生如果低年級不保持正常的學習狀態,等到了小學中段,他們和大部分的孩子的差距就會不斷縮小,甚至被其他學生反超都是正常的,所以也沒有必要去羨慕他們,畢竟在你玩耍的年紀,他們已經開始了學習。

這幾類其實都可以看出孩子的聰明才智,絕對是出類拔萃的,區別就在於用的方法不一樣。

而不管哪一類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天賦好不代表結果就好,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有人比的也不是中間的過程,而是結果,是面對大抉擇時候的臨門一腳,所以在這我想跟大家說,不需要去羨慕別人,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努力還是很重要的,只有掌握了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成為學霸的關鍵。

周恩來總理曾經就說過這樣的話: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沒有好下場的。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當他們還在沉浸在自己非常聰明的自戀中時,我們已經悄然趕上了。

所以,不管是你的天賦如何,也不管是周圍的環境如何,作為學生,老師希望你能夠堅持自我,意志堅定,不受外界影響。孟子有雲: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希望我們要意志堅定。要知道學習和我們生活一樣,辦法總比困難多,遇到難題想辦法一步一步克服,只要我們堅持不懈,總有一天,你也會成為學霸

本文作者:斌子老師

作者介紹:一位從業十一年,喜歡研究小學數學解題技巧,解題思路和分析學生心理的小學數學老師,喜歡斌子老師文章的朋友們可以收藏,點讚,評論,轉發,非常感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天賦重要還是後天努力重要?愛迪生早在100多年前就給出了答案
    老師和家長們也經常用這句話來勉勵我們努力學習,告訴我們努力比天賦重要。當長大之後才知道,原來這句家喻戶曉的名言還有後半句——」但這一份靈感恰恰是最重要的!」加上這短短的半句話後,整句話的意思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難道這麼多年來真的是我們錯了?努力了半天還是比不上天資聰穎的人嗎?
  • 站在金字塔頂端的2%成績優秀學生,靠的是天賦還是努力?
    有人說「天賦決定人的上限,勤奮決定人的下限」。站到金字塔頂端的2%成績遊戲學生靠的是天賦還是努力?很多人都認為,平時不學習考前看看書就能考高分的學生就是天賦高(學霸),一看就明白一學就會的學生就是天賦高(學霸);而聞雞起舞挑燈夜讀考試成績卻不理想的學生就是天賦低(學渣),乍看一頭霧水苦思冥想才似懂非懂的學生就是天賦低(學渣);天賦是基因決定的,天生的,無法逆轉。
  • 天賦與努力:沒有天賦該怎麼努力
    愛因斯坦曾說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賦。關鍵是,如果沒有那百分之一的天賦。所有的努力都要被稀釋。你百分之百的努力根本抵不上別人百分之一的天賦。從小到大都有這樣的現象。同一個班裡,同一個老師。
  • 排名在前 1% 的高中生靠天賦還是努力?
    在他們看來,面對同樣的問題,一看秒懂就是天賦高,苦思冥想也一頭霧水就是天賦低。在他們看來,天賦完全是基因決定,生而有之,不可逾越,永久保留的。天賦低的人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彌補這種差距。天賦是勤奮的功率。總而言之,很多人的學習觀就是成績=天賦×努力;天賦=成績÷努力;努力=成績÷天賦,這套簡單的公式。
  • 開學第一課,考上985、211的學生是靠努力還是天賦?都不是
    ,智商高的人能很容易學懂,進而得高分,而天賦低的人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彌補這種差距。三、只要你想,你也能成為學霸看到這裡,你還會覺得成績好就一定是智商高嗎?成績好都離不開習慣、努力、環境、經歷、方法等諸多因素,總的來說,決定你學習效率仍是後天習慣。
  • 為什麼不好好學習的孩子,成績不好卻埋怨自己對學習沒有天賦?
    要立身於世,就必須學習,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但是總有一孩子不努力學習,卻把成績不好的原因歸納到沒有天賦上,其中的大部分孩子這樣一味地歸納到是自己沒有學習天賦的想法是不對的,是為自己的不努力學習找的一個藉口,一個搪塞老師的的話語,自欺欺人,同時也是欺騙父母的理由。只能說這些人在學習的階段並沒有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學習上而已。
  • 為什麼有些老師總弱化天賦對學習的重要性,而跟學生強調努力?
    有天賦的人學習起來一點就通,而沒有天賦的人學習起來,哪怕再好的名師可能成績也就及格而已。那麼,既然學習需要天賦,為什麼老師們總要去弱化天賦的重要性,而強調努力呢?可是對於絕大多數孩子來說,他們頂多是有點悟性,他們理解能力快,學習東西快,可是僅靠悟性支撐要保證成績一直優秀,卻很難,他們需要依靠努力和勤奮來維持優異,所以,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努力在學習中的作用是很大的。這是老師們要不斷強調努力的原因。
  • 章子怡說演員如果沒天賦,後天再努力也沒意義,這話講得有些過頭
    在最近的《我就是演員》第三季中,章子怡關於演員天賦重要還是努力重要的論斷,引發了很大爭議。章子怡認為演員的天賦最重要,如果天賦不行,後天再怎麼努力也無濟於事。
  • 不憑藉天賦,我能否憑藉努力可以考上985大學嗎?
    有人說「考985靠天賦,考211靠努力」,我覺得這句話並不準確。我們常常能夠看到這樣的現象,一些孩子學習特別的拼,但成績卻很一般;而一些孩子看起來學習並沒有那麼的勤奮刻苦,而成績卻特別的優秀。世界上很多事沒有天賦是絕對做不到的。比如奧林匹克競賽沒有天賦怎麼努力是不可能的。當然比如說英語這個學科,我就沒有天賦,怎麼努力學習,成績也考不到110。
  • 學習鋼琴找準自己的定位,清楚天賦和努力的重要性
    此時各行各業頂尖的人士成為了我們學習的榜樣,激勵我們不斷進步。那如何能像他們一樣呢?天賦和努力這兩個詞就顯得尤為重要。其中相當一部分家長們很是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像貝多芬,莫扎特那樣的天才鋼琴家。縱觀整個鋼琴歷史,成名的鋼琴家著實不少,但是我們細細劃分,這樣的鋼琴家少之又少,百年難得一個郎朗,而且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與天賦並存才能夠達到,具備這樣條件的人我們身邊能有幾個?
  • 「孩子學習很努力,成績就是上不去?」專家:智力要靠後天培養
    我孩子學習很努力,但是為什麼學不好?專家:智力要靠後天培養為什麼孩子學習很努力,但成績就是上不去?關於孩子智力與學習成績的關係,一直是富有爭議的話題,曾有一位專家對哈佛500名學生進行深度調查,最終得出結論:這些孩子之所以能考上清華,核心原因並不是家庭條件,也不是個人努力,而是他們的智力!
  • 排名在前 1% 的高中生是靠天賦還是靠努力?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一起擺攤--這是澄彤之家的第58篇文章--排名在前 1% 的高中生是靠天賦還是靠努力?遇到這個問題,一般人都會覺得,應該是成績=天賦 * 努力的結果吧。自己也從來沒有進入過Top 1%以內,也無法判斷和給出正確答案。就像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一樣,這個答案每個人想的可能都不一樣。
  • 上985,是靠天賦還是努力?211與努力相關,985與智商相關
    我有話要說:所謂的天賦高指的是什麼,在面對學生的時候,往往能發現一個問題,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說過:這孩子聰明是聰明,就是不好好學習,那就可以肯定一點,這個孩子聰明,有天賦,可是就是學習不好,原因說白了學業枯燥,無法讓孩子有興趣,有熱情的投入學習中去,這種情況天賦再高,也沒用。
  • 我孩子學習很努力,但是為什麼學不好?專家:智力要靠後天培養
    我孩子學習很努力,但是為什麼學不好?專家:智力要靠後天培養為什麼孩子學習很努力,但成績就是上不去?關於孩子智力與學習成績的關係,一直是富有爭議的話題,曾有一位專家對哈佛500名學生進行深度調查,最終得出結論:這些孩子之所以能考上清華,核心原因並不是家庭背景,也不是個人努力程度,而是他們的智力!這些人的智力都在125-130之間。
  • 天賦比努力重要嗎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會說一句話「天才是99%的汗水和1%的靈感組成的。我們用此來激勵孩子好好讀書、做事情要努力盡全力。眾所周知,這句話是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所說,也都知道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後半句為:1%是最重要的,甚至比前面99%還要重要。
  • 知乎高贊:你以為的天賦和努力,在「習慣霸權」面前不值一提
    在他們看來,面對同樣的問題,一看秒懂就是天賦高,苦思冥想也一頭霧水就是天賦低。在他們看來,天賦完全是基因決定,生而有之,不可逾越,永久保留的。天賦低的人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彌補這種差距。天賦是勤奮的功率。總而言之,很多人的學習觀就是成績=天賦×努力;天賦=成績÷努力;努力=成績÷天賦,這套簡單的公式。
  • 知乎高贊:你以為的天賦和努力,在「習慣霸權」面前不值一提
    題圖:《社交網絡》排名在前 1% 的高中生是靠天賦還是靠努力?    既不是天賦,也不是努力。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在十幾年間由成長環境,出身階級,教育資源等因素潛移默化形成的「習慣霸權」。在他們看來,天賦完全是基因決定,生而有之,不可逾越,永久保留的。天賦低的人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彌補這種差距。天賦是勤奮的功率。總而言之,很多人的學習觀就是成績=天賦×努力;天賦=成績÷努力;努力=成績÷天賦,這套簡單的公式。這是一種非常膚淺的學習觀。
  • 天才也需後天的努力才能綻放異彩
    再好的天賦,也需要後天的培養和努力,才能綻放異彩。這句話很好詮釋了,這位來自塞爾維亞的16歲天才畫家DusanKrtolica的傳奇經歷▼3歲時,Dusan畫了一頭鯨魚並沒有引起父母的注意,當他開始大量用紙,從早到晚不停地作畫時父母開始發現他的異常。
  • 高中不努力學習的人,憑什麼能考上頂尖985高校?
    期末考試前,我提醒學生用心去學,努力提高效率,而不僅靠打時間戰、疲勞戰,然後我就舉了那位女生,說大家要學學她的效率,結果很多學生當場就哄堂大笑。可事實是平時看似乎不努力的該女生不僅期末成績考得出色,高考時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直接被頂尖985高校錄取。而很多看似很努力的學生高考成績自是平平。
  • 「學習主要靠天賦,還是靠努力與方法?」「沒有天賦其他免談!」
    為什麼有些人始終不願意承認學習主要靠天賦,而是反覆強調努力和方法?這個問題很好理解,因為有多少家長肯承認自己的基因不好呢?就像商家賣出的任何一款商品,出了問題絕不會先承認質量不好,而會質疑顧客的使用方法不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