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參考獲獎的名家經典
如果一本繪本得過以下獎項,那麼不要猶豫,可以迅速納入書單。這些獎項和繪本經過長時間傳承,更加具有閱讀性和傳播性,在繪本的世界裡都是當之無愧的佼佼者。其中凱迪克大獎、英國格林威大獎、國際安徒生大獎是繪本界的三巨頭。
凱迪克大獎:美國最具權威的繪本大獎,被喻為是圖畫書的「奧斯卡」獎,是為了紀念19世紀英國繪本插畫家倫道夫·凱迪克。獲獎繪本:《大衛,不可以》、《菲菲生氣了》等。
英國格林威大獎:由英國圖書館協會於1955年創立的獎項,是與「凱迪克大獎」齊名的重要獎項,為了紀念19世紀偉大的童書插畫家凱特·格林威女士。獲獎繪本:《南瓜湯》、《大猩猩》等。
國際安徒生大獎:是全球兒童文學界的最高榮耀,它是兒童文學的最高榮譽,被譽為「兒童文學的諾貝爾獎「,而且安徒生大獎一生只能獲得一次,曹文軒是第一個獲得該獎的中國作家。獲獎繪本:《我媽媽》、《我爸爸》、《月光男孩》等。
布拉迪斯國際插畫雙年展大獎:是專為兒童、青少年讀物所舉辦的國際性繪本原畫展。獲獎繪本《不一樣的小豆豆》、《討厭下雨天》等。
義大利波隆那國際兒童書展「萼拔獎」:規模龐大,參與國家眾多是它的特色。獲獎繪本:《彩虹魚系列》、《雲朵麵包》等。
德國繪本大獎:是歐洲相當重要的、且最具權威的繪本大獎。獲獎繪本:《華夫先生!》、《森林大熊》等。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兩年評選一次,旨在推廣優秀的華文原創兒童圖畫書。獲獎繪本:《最可怕的一天》等。
信誼圖畫書獎:是臺灣地區出版界最具指標性的幼兒圖畫書獎項。獲獎繪本:《跑跑鎮》等。
2、 根據孩子的特點,不拘一格
不同年齡的孩子,適合不同的繪本。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徵和主題愛好,才是最優秀的繪本,同時也要注意,不要讓同一個內容的主題過度重複。
0-3個月的孩子:0-3個月是寶寶是視覺發展的關鍵期。這一時期的寶寶喜歡看輪廓鮮明、熟悉漂亮、色度對比強烈的圖形,並且他們對周圍的聲音,顏色氣味也逐漸有了認識,可以利用寶寶對周圍環境的興趣,加強寶寶的認知能力,從小培養他的品格。《驚喜連連翻》系列,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叢書一共六本,可以向上翻、向下翻,讓寶寶驚喜連連。
4-6個月的孩子:4-6個月的寶寶,在認知能力已經有了很大進步。隨著他的觀察力的提升,他開始會認人了,見到熟悉的面孔就高興,生面孔就會哭。《各種各樣的身體》告訴孩子們,雖然每個人千差萬別,但身體的構造都完全一樣。書內還有一副人體骨架圖,讓寶寶對人體結構一目了然。
7-9個月的孩子:7-9個月的寶寶能夠更好地理解成人語言,此時父母要和寶寶多對話,常和他說熟悉的話語,努力讓他理解這些話語的含義。當寶寶能簡單地回答你的問題時,多讚揚他會讓他更加喜歡與你用話語交談。《小熊寶寶繪本》系列,基本是每個孩子的必備圖書,畫風溫馨簡單,涉及洗澡、刷牙、上廁所、排隊等,可以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隨著孩子年齡的變化,孩子的興趣發生了變化,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興趣,把主動權交還給孩子。父母的愛好不是孩子的愛好,更不能別人的孩子讀什麼,自己就給孩子買什麼。比如:有些孩子對紅色特別敏感,有的孩子特別喜歡小動物,女孩和男孩喜愛的主題也不一樣,所以不妨帶著孩子一起挑選。
3、 擯棄功利的心理
很多父母給孩子買繪本是想讓孩子認字的,因為讀書不就是用來識字麼,繪本字那麼少,為什麼還要買呢?
其實,繪本還真的不是用來認字的,在初期繪本的作用是:誘發兒童閱讀興趣,激發孩子的想像和萌發情感,使孩子逐漸領悟詞意神韻,為孩子今後的廣泛閱讀打下基礎。到了後期,繪本能促進親子間的情感交融,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及獨立閱讀能力,發展孩子的想像及思維的連續性。
知乎上有位媽媽說自己走進了「誤區」,就是帶有功利性的讀繪本。繪本成了萬能「小管家」,有問題、搜繪本、買繪本、講繪本已經成了帶娃的固定模式。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給孩子買了根本不符合他年齡的科普類、傳統故事類、數學類繪本,期待他能夠自主學習。
帶有目的的讀繪本,讓孩子很累,他更喜歡翻讀的是初期的那些繪本,而不是後期帶有明顯「目的性」的繪本。媽媽期待孩子通過閱讀繪本懂得更多,但是卻忽略了孩子正常成長軌跡。孩子喜歡「無壓力」的閱讀,享受和父母在一起通過繪本「玩玩鬧鬧」。所以,家長要擯棄功力性的目的,不要賦予繪本更多的意義,否則繪本也會覺得不堪重負。
讓孩子讀出繪本的經典,挖出其中蘊藏的寶藏,就首先要給孩子挑出屬於繪本的「礦山」。封面封底有故事,環襯裡面有秘密,圖畫文字有分工就是一本優秀的繪本,優秀的繪本能把孩子帶入閱讀的世界。蘇霍姆林斯基說:「所有的那些又教養、品行端正、值得信賴的年輕人,他們大多出自對書籍有著熱忱的愛心的家庭。」你希望讓孩子成為這樣的人嗎?那就讓他閱讀繪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