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老師大班社會教案《勞動》

2020-10-15 屈老師教案課件

活動設計背景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條件,生活條件好了,在家裡個個都是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大有人在。其實只有從小參加勞動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確實,勞動不止是一種態度、一種習慣、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而我們都發現,現在的孩子對成人的依賴性日趨漸強,獨立生活的能力則越來越差,缺乏勞動的概念,更缺乏對勞動的體驗。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熱愛勞動,懂得勞動光榮,勞動辛苦的情感。

  2.進而懂得家人的付出及家人的辛苦。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孩子體會親自動手的樂趣。

  2.讓孩子真正懂得勞動的可貴。



活動準備

  小毛巾若干 小凳子若干 洗衣粉一袋 水盆10個

活動過程

  我先是以兒歌引出活動的主角「凳子」,我發現孩子們都很聰明,興致也很高,沒幾遍就能自己哼出兒歌來,我還要求每個孩子對自己坐的凳子說一句話,我本想讓孩子們說一聲謝謝,或者你辛苦了之類感恩的話,可剛開始,孩子們都不明白老師的意圖,所以說不出來.於是我就先示範,示範後孩子們能跟著我的思路擴散開來了。接著我和孩子們一起來了解凳子的各個部位,雖然孩子們經常看到凳子,天天坐凳子,但真正能說清楚凳子各個部位名稱的孩子還很少,所以先來認識一下還是很有必要的。

  認識完後我就從小朋友每天要洗澡引伸出凳子也要洗澡,並讓孩子們來幫忙洗。孩子們可激動了。當我問孩子們給凳子洗澡需要些什麼東西呢,孩子們紛紛聯想到自己洗澡時的東西,如毛巾、肥皂、沐浴露、水盆等說了很多,我強調:給凳子洗澡是用洗衣粉,它與我們小朋友洗澡是不一樣的。在第一次活動時,我把該怎麼洗,洗凳子的步驟示範了一遍,然後再讓孩子們洗;而我們不能單一的把自己的方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剝奪了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自主性,所以在第二次活動時我就讓孩子們自己去洗,洗完後再相互交流「你是怎麼洗的?」,並比比誰洗得乾淨,並給予鼓勵;孩子們給凳子洗澡的方法五花八門,而好多孩子都洗得非常乾淨。孩子們在自己動手勞動中獲得了快樂,懂得了勞動的可貴。

  在第一次活動後,我發現,由於對孩子們使用毛巾在水裡清洗後要擰乾的要求沒有特別提出,<文章.出自屈老師教案網.>因此就導致了有的孩子把水擰到了別的小朋友身上、鞋子上,還把地面弄得非常溼,所以在進行第二次活動的時候我就特別注意這方面的提醒:洗毛巾、擰毛巾一定要蹲下;沒擰乾的一定要盡力擰乾,人多就多等一會兒;不能亂佔位置,亂搶位置。所以第二次洗的時候就好了很多。孩子們在洗的時候,我一直在觀察,發現孩子們拿起毛巾,都很認真地給小凳子洗起澡來。「譁啦,譁啦」搓著毛巾,呼哧呼哧使勁擰乾毛巾,一會兒給凳子擦擦「背」,一會兒給凳子洗洗「腳」,幹得可帶勁可歡了,把凳子擦乾淨了,很多孩子都很聰明的把凳子放到了太陽底下曬一曬。看著他們一個個汗涔涔的,小臉紅撲撲的,我笑了,大家也都笑了。

  此次活動注重趣味性,做到了寓教於樂,讓幼兒在玩樂中,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樹立起了勞動光榮的思想。我還在設想,可以讓孩子每天入園後就先把自己的小桌子、小凳子擦乾淨,培養孩子們愛勞動的好習慣,一定會有不錯的效果!

教學反思

  孩子們在一種輕鬆的氛圍中學會了給小凳子洗澡,進而就可以擦乾淨桌子,在家裡洗乾淨碗,洗書包,小襪子,小手絹等等 ,這不正是這堂活動課想要的結果嗎?這不正是一種態度、一種習慣的養成、一種能力的體現嗎?這不正是熱愛勞動的表現嗎?不過因為孩子們還小,沒有一定的紀律性,場面有點無序且混亂。下次一定會在這方面更加注意。讓孩子們在一個既熱火朝天,又井然有序的環境中獲得勞動的快樂。

相關焦點

  • 屈老師大班語言教案《小兔找太陽》
    基本部分:  一、請幼兒欣賞大班小朋友表演的故事《小兔找太陽》  二、請幼兒欣賞動畫片《小兔找太陽》,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分段欣賞  1.分段欣賞《小兔找太陽》,理解故事內容。  師:小兔子在哪裡?它把什麼當成太陽了?它把怎麼樣的燈籠當成太陽了?它又到了哪裡?(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它把什麼當成太陽了?
  • 屈老師大班科學教案《摩擦力》
    大班科學活動《摩擦力》就是通過讓幼兒親身體驗、自主操作、想像創造等,了解摩擦力特徵,激發積極動腦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發現與成功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理解摩擦力。屈老師.教案網!當物體粗糙時,摩擦力就大,當物體光滑時,就拉不住紙筒了,摩擦力就小。  三、第二次實驗,感知  1、實驗要求:同樣的滑道,給紙筒穿上不同的衣服(衛生紙、瓦楞紙、毛巾),與光紙筒的比較。
  • 屈老師大班安全教案《消防安全》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34;是大班幼兒安全教育的重要內容,同時,我們幼兒園每年定期都要進行安全演習活動,可見安全對幼兒們健康成長的重要。  (2)配班老師敲鈴發出警告,演習開始。  (3)教師注意觀察幼兒們的表現,發現問題,以便在下一步討論環節中提出 3.用實驗的方法引導幼兒解決問題。
  • 屈老師大班數學教案《一分鐘》
    <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分別請小朋友談一談哪個一分鐘長那個一分鐘短。  (4) 穿珠子感受1分鐘。  先自由穿一遍幾下多少,在抓緊時間穿一次記下多少。為什麼數量不一樣?討論一下。  3、總結一下抓緊時間就會做更多的事。  4、 回家後讓父母幫忙記算時間做各種不同的1分鐘遊戲體驗珍惜時間的重要性。
  • 屈老師大班音樂教案《鴨子上橋》
    設計意圖:  這是一個音樂遊戲,由於大班孩子已具有初步的數序概念,同時,我們班孩子對表演有濃厚的興趣。因此,根據教材的內容,我改變以往傳統的方法,以遊戲的形式、操作教具(小鴨子)吸引幼兒,以直觀的形象激發幼兒歌唱的欲望。
  • 屈老師大班體育遊戲教案《好玩的椅子》
    <文章.出自屈老師教案網.>搭完後,迅速跑回來,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依次完成。看哪一組把高樓搭的最高,哪一組完成的速度最快。搭的高,完成的快的一組就是我們的勝利者。  四、放鬆運動  我們一起來放鬆一下。(打開水龍頭、小水譁啦啦、洗洗頭、搓搓背、捏捏胳膊、捶捶腿、伸伸懶腰、真舒服)。
  • 屈老師大班主題教案《水的知識》
    主題活動名稱:  水的知識  以「水」作為活動的依據(緣由):  對於大班幼兒而言,正處於一個各種能力逐步發展和提升的年齡段,其有意性行為開始發展,遊戲活動中的表徵水平逐步提高,對於事物的認識和認知都會有一個新的層次,他們會對我們日常見到的各種事物產生各種各樣的想法,當有人問某個事物的一些知識時,他們會不自覺地表達他們所認為的別人所不知道的一些方面
  • 屈老師大班社會教案《團結力量大》
    (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幼兒聽後回答教師提問:老國王去世的時候,心情是怎麼樣的?為什麼會這樣?  二、活動過程  1、請幼兒分別操作折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引導幼兒理解故事的含義。  教師引導幼兒折一根筷子。  教師引導幼兒折一把筷子。  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為什麼一把筷子不容易折斷?
  • 屈老師大班體育遊戲教案《我和沙包一起玩》
    教學意圖:  沙包是孩子喜歡的自製玩具,對於大班孩子來說是非常熟悉並經常玩的,大班的孩子們好奇、愛探索,為了充分發掘沙包的多種玩法,激發孩子們玩沙包的興趣,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於是,設計了這節體育遊戲活動《我和沙包一起玩》。在遊戲中體驗快樂。激發孩子的興趣啟發孩子的思維,體驗用身體保持平衡的方法。強化鍛鍊效果。
  • 屈老師大班主題教案《我長大了》
    主題生成  近來幼兒在上大班後常規較差,部分幼兒自控能力較差、做事情滷莽,很少幼兒能去主動的關心、體諒他人,在家裡也事事以自己為先,對家裡的大小事情都莫不關己。於是進行「我長大了」這一主題探究活動。活動目標  1、能明白遵守紀律的重要性,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 屈老師大班語言教案《兩棵樹》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喜歡交朋友,願意和朋友一起玩,但是他們也常常鬧矛盾,但通常他們過一會兒就會和好如初。孩子間的這種淳樸的感情,是多麼的難能可貴。繪本《兩棵樹》是一個純美溫馨的小故事,它用詩意的語言敘述著兩棵樹的相守,為孩子們講述了友愛與夢想,讓幼兒學會感受友誼的珍貴。讓幼兒從故事中真正理解「什麼是友誼」。
  • 屈老師大班語言教案《熱鬧的春節》
    二、生活講述  1.老師知道春節大家都拍了照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好嗎?  大家把春節照的照片拿出來,然後找朋友,一起看。  (小朋友自由結伴互相觀賞)  2.幼兒講述自己在春節時的有趣的事情。  三、交流討論  1.你們想不想把自己的照片貼到主題牆上,(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讓大家一起來欣賞呢?  我們都來看看小朋友的照片,了解春節有趣的事吧。  四、活動延伸  幼兒邊看邊講述自己過春節的有趣事。
  • 屈老師大班社會教案《正確使用筷子》
    活動設計背景  本次活動選自大班(秋期)健康《正確握筷子》,筷子是幼兒比較熟悉的一種餐具,他們每天都能看到,用筷子進食是我國的一大特點。常言道,心靈手巧。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細協調動作。用筷子夾食物時,不光是5個手指的活動,腕、肩及肘關節也要同時參與。
  • 屈老師大班遊戲教案《跳繩》
    (2)教師發現幼兒有好的的玩法時,<屈.老師.教案網出處>就請該幼兒示範演示,並請其他幼兒學一學。  (3)教師參與幼兒跳繩,並與幼兒配合進行雙人跳,請其他幼兒觀察。  (4)幼兒結伴嘗試雙人跳,教師提示兩個人要動作一致,可嘗試通過喊拍子的方法實現同步跳。  3、放鬆活動:跳繩遊戲。
  • 屈老師大班社會教案《好朋友》
    2.自由閱讀  老師發小圖書,並提出問題  1.大膽猜測故事發生了什麼事?  2.故事是在什麼時間發生的?  3.理解閱讀  老師和幼兒一起閱讀大圖書,  1.故事裡的三個好朋友叫什麼? 出示頭飾:小豬、老鼠、公雞,  2.他們在玩什麼遊戲?怎樣分工的?
  • 屈老師大班語言課教案《老鼠嫁女兒》
    2.引發對故事的想像(兩名助教老師抬著花轎上場,並進行簡單的情景表演)。  師:這是什麼,它是做什麼用的?  幼:花轎,結婚用的。  師:對,這是結婚用的花轎,今天花轎裡坐的新娘會是誰呢?你們想不想知道?(老鼠新娘坐著花轎並進行自我介紹:大家好,我是漂亮的老鼠新娘,你們猜一猜我的新郎會是誰?)  幼:小老鼠、大花狗等。
  • 屈老師大班語言教案《小貓的故事》
    (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在活動中小朋友能從圖片的內容了解到故事內容,並進行講述,對故事中的動物形象也觀察的非常仔細,同時他們也能大膽的發揮自己的想像,能說出自己對圖畫的不同理解。在創編故事的情節中,幼兒能夠積極動
  • 屈老師大班美術教案《美麗的花》
    最近學習的主題是美麗的花卉,我和錢老師在準備一些區域材料的時候,總有一些孩子會圍在身邊,指著我們折的各種花問這問那的,很多孩子對摺紙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有的孩子還問我能不能教一教他折這些好看的花,為了滿足孩子的探索欲望,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活動目標:  1.學習簡單的摺紙方法,學會摺疊三瓣花。  2.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 屈老師小班社會教案評價《我愛老師》
    (如:安慰孩子,帶孩子活動)班上老師的照片各一張,各種手工製作材料。(老師的單人錄像)T:你們看到誰?(×老師)她們是哪個班的老師?有幾位老師?  T:老師在幹什麼?  T:你們喜歡不喜歡這些老師?為什麼?  (二)引導幼兒說:老師還幫小朋友做了哪些事?
  • 屈老師大班語言教案《雨中的森林》
    (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教師事先提出問題:「請小朋友在聽的時候要聽清楚:哪些小動物到森林裡去玩了?它們是怎樣躲雨的?有誰幫助了它們?」  A 「哪些小動物跑到森林裡去躲雨了?」  B「都是誰幫助了這些小動物?是怎麼樣幫助的?」  C「雨中的森林真美,小動物在森林裡躲雨真開心,它們還做了一些什麼開心的事呢?」  (3)第三遍配樂散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