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片《國學大師張汝舟》幕後故事

2021-02-13 蔚然湖

袁雅璇說

非常感謝老師給我們這次鍛鍊的機會,說實話,起初接到為學校製作張汝舟大師宣傳片任務的時候,我們是既高興又有些焦灼:高興的是學校和老師對我們的認可;焦灼的是害怕做不好讓學校和老師失望,因為以人物紀錄片為形式的視頻製作我們從沒有嘗試過。不過在這期間,老師不斷的鼓勵和指導讓我和小夥伴信心倍增也更加有動力。

前期我和小夥伴討論視頻所需要的素材,上網查找有關張汝舟大師的資料,由於時間久遠,有關張汝舟大師的資料少之又少。好在在學校和老師的幫助下,張汝舟先生的弟子為我們提供了一些珍貴的照片和書籍資料以作參考,期間我們也拍攝了一些重要的視頻。

我們了解到國學大師張汝舟先生曾在滁州學院文學院任教,是文學院的學術驕傲,他生命的最後時光也是在滁州學院度過。考慮到這部宣傳片的重要性,以及是否能夠全面展示張汝舟大師的生平事跡和學術成就,宣傳片文稿由張汝舟大師的弟子張道鋒和滁州學院黨委辦公室王亞斌老師提供,這讓我們的視頻拍攝和剪接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

為了更好地完成學校和老師交給我們的任務,剪輯前,我們在網上查找觀看了一些名人紀錄片,學習總結人物記錄片製作的手法和經驗,同時考慮到有關張汝舟大師的影像資料缺乏的實際情況,我們也下載了一些有用的紀錄片空鏡頭作為素材。

在整個視頻製作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配音了。老師看完我們第一次製作的視頻後,說配音有些生澀、不夠穩重,和宣傳片文稿的厚重感不太搭調,要知道,人物記錄片的配音在全片中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具有飽滿感情的配音更能夠帶領觀眾了解片中的人物。為了讓視頻更加完美地呈現在觀眾面前,我們決定更換配音。第二次的配音和第一次相比,音色穩重了許多,感情也張揚有度,更加符合這部紀錄片的風格。

雖然在第二次配音過程中遇到了因為視頻源文件失效,我們不得不重新剪輯配音的窘境,但看到老師對我們極有耐心的指導和建議,我們下定決心自己絕不能懈怠,一定要做出一部令人滿意的宣傳片。

終於第二次修改的視頻完成,上交給老師後,我們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認可,學校也表示非常滿意。這實在是太開心、太滿足了!能夠參與製作一部有意義的、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人物宣傳片,作為學生的我們實在是驕傲自豪啊!

侯妮佳說

我和小夥伴接到王舒老師邀請,來製作張汝舟先生生平宣傳片時,還完全處於蒙圈的狀態,無處下手的原因有兩個:張汝舟是誰?這類宣傳片的切入點該怎麼找?

作為在滁州學院生活了四年的文學院學子,對於第一個問題,現在想來實在慚愧。張汝舟先生是從滁州學院文學院走出去的國學大師,是我們文學院的學術驕傲,應該被更多文學院後輩乃至國人熟悉並且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不易,作為與張汝舟大師同源生長的文院人,我們想儘自己最大的能力與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同在。

在張汝舟大師的弟子張道鋒和滁州學院黨委辦公室王亞斌老師的幫助下,我們獲取了張汝舟先生諸多著作的珍貴手稿,當我觸摸著陳舊的扉頁,第一次深刻而細膩地感受到了何為文學的溫度與厚重,那種距離的體會,帶給我的是跨越時空的親近感。在與張汝舟大師手稿與著作的接觸中,不僅讓我們對於人物的理解進一步升華,也為下一步的視頻創作找到了最為準確的創作情景與切入點。

張汝舟先生的個人資料在網絡平臺上是匱乏的,但對於剪輯一部時長六分鐘的名人傳記類視頻而言,豐富的素材和資料是視頻敘述完整的基礎保證。作為視頻初稿的剪刀手,我在觀看了幾十部名人傳記視頻後,截取了與張汝舟先生生平時代背景想契合的片段,作為我此次視頻的空鏡頭,以此彌補素材不足的問題。

視頻剪輯前,對照張汝舟先生生平介紹的文字,再結合自己的了解與情感,形成一定的剪輯語境,這是讓情感表達到位的關鍵點,基於對人物的準確把握,整個視頻創作都是極其順利的,也符合我預想的表達效果。

這是我第一次涉足人物傳記類視頻的創作,也讓我獲得很多嘗試新事物的機會,無論是在傳統文化的學習上,還是在視頻創作上,都有了不一樣的收穫。

感謝學校和老師在視頻製作過程中給予我們的幫助,給我們學習大師風採、實踐視頻創作的機會,並且幫助我們把作品呈現在更大的平臺上,讓張汝舟先生的成就綻放其時代之光芒。

相關焦點

  • 張汝舟先生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高校裡的國學講壇幾乎是該派的天下。學術界內圈的人都知道,這些老先生,許多都是帶著教授頭銜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差不多個個都是本校乃至國內泰鬥級的人物。東洋學者把他們的弟子趕到中國北京,有自知之明的首都的大學者又把一些人趕到章黃學派門下。對於經史子集,這些老先生雖然各有獨家之學,總不至於連天文曆法都不敢向我們這些連東南西北二十八宿都搞不清的弟子傳授吧?
  • 國學大師「饒宗頤的故事」 展現中華文化的生生不息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劉志敏):為紀念國學大師 饒宗頤 教授一生的成就,「饒宗頤的故事」展覽正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在本次展覽期間,記者專訪了饒宗頤的女兒、饒學聯匯創會會長饒清芬,聽她暢談和父親之間的親情故事、她最喜愛的展品背後的精神折射、她眼中傳統文化在香港的發揚傳承等等。
  • ...Quest: Your Legacy Awaits)》首部幕後宣傳片曝光!_遊俠網 Ali...
    《國王密使》系列開發商Sierra日前為旗下正在開發的冒險新作《國王密使:祖父的遺產(King’s Quest: Your Legacy Awaits)》公布了首部幕後宣傳片,官方計劃一共推出四部這樣的宣傳片,而這第一部則向玩家們介紹了遊戲的開發團隊
  • 國學大師
    《圍城》還好,但又不怎麼國學。,群眾誰能從中受益。而新一代國學大師,就不同了,他們自降身段,講《三字經》《百家姓》《素女心經》……很接地氣,為此我有感而發,寫幾句話歌頌他們: 盼望著,盼望著,國學大師來了,民族全面復興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 國學大師 master of Chinese culture
    國學大師 master of Chinese culture[ 2009-07-14 14:18 ]7月11日,我國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在北京與世長辭。季羨林先生一直被尊稱為國學大師,那麼國學大師的英文說法是什麼呢?請看《中國日報》的報導:Ji Xianlin, dubbed by many as the "master of Chinese culture" had died of heart attack. He was 97.
  •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官方宣傳片發布——南傳國際製作團隊的幕後故事
    秉承國際化人才培訓與中西方合作交流理念,南京傳媒學院國際學院受留服中心委託,為留服出國留學培訓項目量身打造中英文官方形象宣傳片。中文版宣傳片以《雕琢·未來》為主題,展現不同學子在留服中心項目專業化的服務流程和人性化的關懷下,不斷「重塑」、「雕琢」自己的人生軌跡。
  • 一個國學大師、中醫世家對中醫對觀點
    編者按:前幾天批判南懷瑾,順便指出那些近代、當代所謂的「國學大師」基本都是騙子。有人不服,那我就簡單說說「國學大師」。
  • 如何成為一名野生國學大師?
    大師懂不懂國學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大師的收入真的很高,比碼農都不知高到哪裡去了。如果理科生為了金錢,可以轉行做碼農,那我們文科生,為什麼又不能轉行做國學大師呢?左手弘揚傳統文化,右手實現財務自由,一箭雙鵰,豈不美哉?
  • 學生回憶張汝舟先生的教育教學(資料摘編)
    ——摘自張國光《在張汝舟先生誕辰百年紀念會上的發言》,見《張汝舟先生誕辰百年紀念文集》第11頁)寫幾個字就能講得頭頭是道1987年,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第四次年會在廣州舉行。在張先生給我們上古漢語不久,一位黨員同學跟我說,張汝舟老師原是一級教授,劃成右派後什麼都抹掉了,工資降到什麼級別都不是的月薪 90 元。他給我們上課時,頭上的右派帽子是否已摘掉,我不清楚,但他是貴州的大右派,盡人皆知,也就是說,他仍是處在逆境中的,至少是在輿論壓力的逆境中的。儘管身處逆境,他仍是,課——在認認真真地上,事——在認認真真地做,學生有問題需要解決,就切實給以解決。
  • 流沙河堪稱國學大師,為何反對國學?你看看他對《弟子規》的評價
    流沙河堪稱國學大師,為何反對國學?你看看他對《弟子規》的評價提起國學,現在滿大街都是國學大師,名聲最響的就是於丹,號稱「文化聖母」。其實,真正意義上的國學大師,從來不怎麼拋頭露面,非常的低調。流沙河堪稱當代真正意義上的國學大師,他對於國學研究的很透徹,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流沙河卻是旗幟鮮明地反對國學。流沙河為何會這麼反感國學?從他對《弟子規》的評價中,就能看出個所以然來。流沙河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詩人了,他創辦了我國第一個官方詩刊雜誌《星星》。可以說,一個詩歌愛好者,能夠在該雜誌上發表詩歌,意味著得到了認可。可見,流沙河對中國詩歌界的影響。
  • 現如今,在世堪稱國學大師的還有幾位?
    首先我們要看看國學大師的定義是什麼。第一個,在國學的領域,除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以外,他一定是長壽的,因為現在來看,只有年紀夠大,才能做到德高望重,一個五六十歲的人很難被人認可為國學大師,所以,我們只能往80歲以上的人群中去尋找了。
  • 中國最後的國學大師——南懷瑾
    作為中國歷史中最後一位集儒、釋、道為大家的國學大師。在他的論述中有很多不被現在人所接受。可是作為一個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在與現代文明最後的碰撞中,有這樣的論調也是無可厚非。如果說中國的一部分晦澀的儒、釋、道傳統文化被一步步塵封了,那南懷瑾就是在塵封前儘自己的能力拍去它的塵土,讓他重見世間,然後再被封起的大師。
  • 近現代公認的四大國學大師書法
    20世紀以來「國學大師」這個稱呼有點泛濫,稍有點名氣的文化人,會被各種人稱之為「國學大師」,其實「國學大師」這頂帽子真不是誰都能戴的。「國學」是對中國學術的簡稱,「大師」係指人們對在學問或藝術上有很深造詣者的尊稱,「國學大師」則是指其學問在「國學」研究之範圍內屬於出類拔萃者。同時,「國學大師」不能光看其學問,還要看其道德即人品、文品,看其文品與人品是否統一,即是否屬於融人品與文品於一體的「道德文章」者流。近現代的章太炎、梁啓超、王國維、胡適是公認的國學大師,擅書是其基本功夫,不過書名必為學術所掩。
  • 民國以來十大國學大師排行榜
    民國以來十大國學大師排行榜19世紀末,面對西學和「歐化主義」的刺激,日本學界從世界文化格局中反思和重識本國文化,發出了提倡「國粹」、「國學」的呼聲,從此「國學」一詞在近現代流行開來。這就自然感染並刺激了處境相似的中國學人。1902年秋,流亡海外的梁啓超曾與黃遵憲等人商議,在日本創辦《國學報》。
  • 七十而立張中行 ——兼評國學大師南懷瑾
    其實,關於「負暄」,古代還有一個寓言故事:說得是從前宋國有一個農夫,穿一身破衣爛衫,經常冷得半死,有一次在地裡幹活,太陽曬在身上,感到很暖和,於是就對妻子說,原來曬太陽可以馴寒,我如果把這個發現告訴國君,他肯定會給我很多的獎賞吧。
  • 中國傳統文化之近代國學大師
    梁啓超堪稱20世紀中國最傑出的「國學大師」。章太炎,1869年~1936年初名學乘,字枚叔。後改名絳,號太炎。浙江餘杭人。 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學家,小學大師,樸學大師,國學大師,民族、。著名學者,研究範圍涉及小學、歷史、哲學、政治、佛學、醫學等等,著述甚豐。
  • 「國學大師」章太炎講授國學的三十年 │ 溫故
    但當其應江蘇省教育會的邀請,於1922年4至6月間在上海再度講演「國學」時,卻已時過境遷。這一系列講演共計十場,分為「概論」、「國學之派別(一)——經學之派別」、「國學之派別(二)——哲學之派別」、「國學之派別(三)——文學之派別」與「結論——國學之進步」五章。曹聚仁全程聽講,並以白話文記錄了講演的全部內容,結集為《國學概論》一書。
  • 國學大師章太炎正手足無措時,有人說杜月笙能辦成此事
    大家好,我是燕歸來,喜歡看歷史故事的女子,就是想把自己知道的講出來,如果您也喜歡歷史歡迎關注我,可以讓我知道更多獨特的歷史知識。 章太炎是清朝末年著名的學者,他的一生也是起起伏伏,清末時期因為參與維新運動被通緝,流亡日本。後來又因為給鄒容的《革命軍》一書寫了序而惹怒朝廷,最後被捕入獄。
  • 「國學大師」曾仕強:享年84歲,多次主講《百家講壇》!
    「國學大師」曾仕強:享年84歲,多次主講《百家講壇》!提起曾仕強,大家不會陌生,他曾多次主講《百家講壇》,為我們普及了一代人的國學。他無愧於「國學大師」,一生為普及傳統文化而奔波。他除了是我國「國學大師」,還是中國式管理之父,尤其是對於職場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的一些真知灼見,深深地影響著一代人。奈何天妒英才,享年84歲。他的一生有著怎樣的傳奇經歷呢?小編為大家說說,「國學大師」曾仕強弘揚傳統文化之路。曾仕強走進國人的視野,還是因為此前曾在《百家講壇》中多次主講。
  • 陳寅恪:踽踽獨行的國學大師
    陳寅恪在助手黃萱協助下正在著書(攝於1957年)陳寅恪:踽踽獨行的國學大師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關於陳寅恪的傳奇故事,就一直在清華園裡流傳著研究院的宗旨是用現代科學的方法整理國故,培養「以著述為畢生事業」的國學人才。當時的清華是個留美預備學校,留美預備學校來辦國學院,這本身就是要吸收西學來建設自己的文化。新成立的國學研究院有四大導師:第一位是開創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國維;第二位是戊戌變法的核心人物,著述等身的梁啓超;第三位是從哈佛大學回來的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三位導師性格各異,但都大名鼎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