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雅璇說
非常感謝老師給我們這次鍛鍊的機會,說實話,起初接到為學校製作張汝舟大師宣傳片任務的時候,我們是既高興又有些焦灼:高興的是學校和老師對我們的認可;焦灼的是害怕做不好讓學校和老師失望,因為以人物紀錄片為形式的視頻製作我們從沒有嘗試過。不過在這期間,老師不斷的鼓勵和指導讓我和小夥伴信心倍增也更加有動力。
前期我和小夥伴討論視頻所需要的素材,上網查找有關張汝舟大師的資料,由於時間久遠,有關張汝舟大師的資料少之又少。好在在學校和老師的幫助下,張汝舟先生的弟子為我們提供了一些珍貴的照片和書籍資料以作參考,期間我們也拍攝了一些重要的視頻。
我們了解到國學大師張汝舟先生曾在滁州學院文學院任教,是文學院的學術驕傲,他生命的最後時光也是在滁州學院度過。考慮到這部宣傳片的重要性,以及是否能夠全面展示張汝舟大師的生平事跡和學術成就,宣傳片文稿由張汝舟大師的弟子張道鋒和滁州學院黨委辦公室王亞斌老師提供,這讓我們的視頻拍攝和剪接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
為了更好地完成學校和老師交給我們的任務,剪輯前,我們在網上查找觀看了一些名人紀錄片,學習總結人物記錄片製作的手法和經驗,同時考慮到有關張汝舟大師的影像資料缺乏的實際情況,我們也下載了一些有用的紀錄片空鏡頭作為素材。
在整個視頻製作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配音了。老師看完我們第一次製作的視頻後,說配音有些生澀、不夠穩重,和宣傳片文稿的厚重感不太搭調,要知道,人物記錄片的配音在全片中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具有飽滿感情的配音更能夠帶領觀眾了解片中的人物。為了讓視頻更加完美地呈現在觀眾面前,我們決定更換配音。第二次的配音和第一次相比,音色穩重了許多,感情也張揚有度,更加符合這部紀錄片的風格。
雖然在第二次配音過程中遇到了因為視頻源文件失效,我們不得不重新剪輯配音的窘境,但看到老師對我們極有耐心的指導和建議,我們下定決心自己絕不能懈怠,一定要做出一部令人滿意的宣傳片。
終於第二次修改的視頻完成,上交給老師後,我們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認可,學校也表示非常滿意。這實在是太開心、太滿足了!能夠參與製作一部有意義的、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人物宣傳片,作為學生的我們實在是驕傲自豪啊!
侯妮佳說
我和小夥伴接到王舒老師邀請,來製作張汝舟先生生平宣傳片時,還完全處於蒙圈的狀態,無處下手的原因有兩個:張汝舟是誰?這類宣傳片的切入點該怎麼找?
作為在滁州學院生活了四年的文學院學子,對於第一個問題,現在想來實在慚愧。張汝舟先生是從滁州學院文學院走出去的國學大師,是我們文學院的學術驕傲,應該被更多文學院後輩乃至國人熟悉並且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不易,作為與張汝舟大師同源生長的文院人,我們想儘自己最大的能力與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同在。
在張汝舟大師的弟子張道鋒和滁州學院黨委辦公室王亞斌老師的幫助下,我們獲取了張汝舟先生諸多著作的珍貴手稿,當我觸摸著陳舊的扉頁,第一次深刻而細膩地感受到了何為文學的溫度與厚重,那種距離的體會,帶給我的是跨越時空的親近感。在與張汝舟大師手稿與著作的接觸中,不僅讓我們對於人物的理解進一步升華,也為下一步的視頻創作找到了最為準確的創作情景與切入點。
張汝舟先生的個人資料在網絡平臺上是匱乏的,但對於剪輯一部時長六分鐘的名人傳記類視頻而言,豐富的素材和資料是視頻敘述完整的基礎保證。作為視頻初稿的剪刀手,我在觀看了幾十部名人傳記視頻後,截取了與張汝舟先生生平時代背景想契合的片段,作為我此次視頻的空鏡頭,以此彌補素材不足的問題。
視頻剪輯前,對照張汝舟先生生平介紹的文字,再結合自己的了解與情感,形成一定的剪輯語境,這是讓情感表達到位的關鍵點,基於對人物的準確把握,整個視頻創作都是極其順利的,也符合我預想的表達效果。
這是我第一次涉足人物傳記類視頻的創作,也讓我獲得很多嘗試新事物的機會,無論是在傳統文化的學習上,還是在視頻創作上,都有了不一樣的收穫。
感謝學校和老師在視頻製作過程中給予我們的幫助,給我們學習大師風採、實踐視頻創作的機會,並且幫助我們把作品呈現在更大的平臺上,讓張汝舟先生的成就綻放其時代之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