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大頭娃娃」!父母們都該學會這兩招

2020-08-28 VidaReady

近日,在網上出現了一組關於「大頭娃娃」的視頻,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視頻反映的是湖南郴州永興縣的一家母嬰店,長期誤導多名家長給孩子喝某品牌的蛋白固體飲料,並謊稱這種飲料就是他們需要的胺基酸奶粉。多名孩子將這種飲料當主食長期飲用後,出現了顱骨突出、用手拍頭、發育遲緩等症狀,經醫生診斷均患上了佝僂病。

後來,當家長前去詢問時,該店店長竟然稱這款蛋白固體飲料是一款特殊奶粉,直到知道孩子的症狀後才連忙改口。目前當地市監局已成立調查專班,針對此事立案調查。

「大頭娃娃」事件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在2003年就已經發生過一次——安徽阜陽地區,很多嬰幼兒因飲用劣質奶粉而出現腹瀉,重度營養不良的情況,嚴重的甚至引發嬰幼兒腎結石乃至死亡。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也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出現此類事件確實令人揪心和心寒。

對於此次事件,我們除了譴責不良商家以外,作為家長的自己也要反思,尤其要多學習一點育兒營養方面的知識。

對於這次事件,家長們其實只要學會兩招就可以避免,那就是:① 看懂產品外包裝上的營養標籤;② 了解固體飲料、嬰幼兒配方奶粉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奶粉之間的區別。

現在的嬰幼兒食品的產品外包裝上,圖案、文字等內容很多,標註最醒目的往往都是廣告詞。而在食品外包裝上我們最需要關注的內容,其實是其中的營養標籤。

所謂食品營養標籤,是產品外包裝上用來指示產品所含營養成分的種類和含量的(即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見下圖)。這部分內容是國家對於預包裝食品的硬性要求,廠家生產的食品必須符合上述要求才能夠生產和銷售,是不允許誇大或虛假宣傳的。

在營養成分表中,我們可以看到有「蛋白質」、「脂肪」、「亞麻酸」、「DHA」、「牛磺酸」、「維生素A」、「維生素D」、「鈣」、「鐵」、「鋅「」等選項,這些都是孩子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成分,總的品種數量至少應在20種以上,另外「每100千焦所含營養素的含量「這個指標也非常重要,如果指標偏低,寶寶吃了以後會因為營養攝入不足而影響發育。此次「大頭娃娃」事件,就與這種奶粉中每100千焦中維生素D的含量偏低有關。

如果家長不清楚營養成分含量到底多少才能達到要求,可以找幾款類似的知名品牌的奶粉來進行比較——一般知名品牌的營養成分含量都是達到要求的。如果您找的這款奶粉的某些營養成分含量明顯偏低,顯然它是不適合給寶寶食用的。

另外,這次「大頭娃娃」喝的奶粉,從類別上講其實屬於「固體飲料」。依據國家強制標準定義,嬰幼兒配方奶粉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奶粉的能量和營養成分含量必須滿足嬰幼兒全部的營養需求,其中對普通奶粉過敏的嬰幼兒更應該遵醫囑食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奶粉。而固體飲料(含乳製品)不像嬰幼兒配方奶粉和特醫奶粉那樣對能量和營養成分含量有嚴格要求,很有可能達不到嬰幼兒的營養需求,不利於小寶寶們的健康成長,所以家長們應儘量避免給孩子食用。

在寶寶餵養方面,現在的年輕媽媽還存在一個認識誤區,總覺得給孩子餵了奶會影響自己的體型和產後的康復。其實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品,無論是從營養角度、抗過敏角度、還是提高免疫力角度,都是嬰幼兒奶粉難以匹及的。所以,還是要建議媽媽們,儘量在寶寶1歲以前進行母乳餵養,可能的話,最好餵養至3歲。


本文為安美普霖公眾號(ampl_USA)原創,轉載請註明。

相關焦點

  • 「大頭娃娃」捲土重來!電商平臺全面下架這兩款寶寶霜!
    好好的孩子怎麼會變成「大頭娃娃」?孩子的父母百思不得其解。 那麼,這瓶小小的寶寶霜裡到底藏著什麼呢?隨後,「老爸測評」從電商平臺和孩子爸爸手中分別將這款「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及廠家的另一個「開心森林」品牌的歐艾牌抑菌霜送到專業機構檢測,檢測結果讓「老爸測評」非常憤怒:他做這個行業這麼多年,寶寶霜中檢測出零點幾克的激素已是非常罕見,而這兩款產品竟然都含有30多(mg/kg)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脂)!
  • 「大頭娃娃」再現,國產奶粉不行了?4招識別「有妖奶粉」
    其實「大頭娃娃」這個詞,始於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以三鹿為代表的部分國產品牌,違法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導致長期食用的寶寶患上腎結石。 首先,這次的「大頭娃娃事件」和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有本質的不同。 2008年,確實是因為當時國家對配方奶粉的標準和監管不夠嚴,不少生產廠家投機取巧,導致了國產奶粉大面積出現問題。
  • 5月齡寶寶成大頭娃娃,激素寶寶霜要警惕!
    這兩天,「大頭娃娃」事件牽動著萬千家長的心。要不是曝光了,誰能想到寶寶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的禍首竟然是日常用的寶寶霜!真讓人有氣憤,又後怕!希望更多的人能知道這件事,提高警惕,避免讓寶寶受到傷害!1月7日,@老爸評測-魏老爸在微博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
  • 警惕「大頭娃娃」!徐州有涉事「嬰兒霜」銷售
    01 臉頰「肥大」,額頭汗毛濃密,江蘇現「大頭娃娃」 前幾天,一條新聞牽動了無數父母的心: 江蘇一名幾個月大的女寶寶柚子,因為使用某款嬰兒面霜,兩個月的時間,從一個漂亮的女娃,變成了臉頰
  • 溼疹濫用激素藥嬰兒慘變「大頭娃娃」!緩解溼疹維生素D或管用
    嬰兒溼疹是一種好發於嬰兒頭面部的過敏性皮膚病,可表現為面部紅斑、丘疹、滲液等症狀,並且伴隨瘙癢,令嬰兒感到不適,從而引起哭鬧、睡眠不安,令父母心急難安。治療嬰兒溼疹,最好是到兒科、皮膚科尋求醫生的幫助。不過,面對嬰兒溼疹,有的父母會到附近母嬰店,購買嬰兒面霜來塗抹。
  • 《動物餐廳》大頭娃娃怎麼解鎖 大頭娃娃解鎖方法分享
    導 讀 在動物餐廳手遊中大頭娃娃究竟該怎麼解鎖呢?它的作用又有哪些呢?
  • 湖南的「大頭娃娃」都喝了這款「假奶粉」!
    湖南的「大頭娃娃」都喝了這款「假奶粉」!#12日上午,#郴州大頭娃娃# 登上了微博熱搜,一時間引發輿論熱議。圖片來源:湖南電視臺《大調查》孩子的皮膚都出現不明原因紅疹。圖片來源:湖南電視臺《大調查》有的孩子甚至頭型變方,變成「大頭娃娃」。
  • 郴州「大頭娃娃事件」不止一起
    生產企業經營範圍無奶粉,曾捲入產品責任糾紛郴州「大頭娃娃事件」不止一起
  • 快評|「大頭娃娃」再現,誰之過?
    近日,湖南郴州多名家長發現孩子體重下降,有的孩子頭骨畸形好似「大頭娃娃」,這些孩子有個共同之處,都食用了一種名為「倍氨敏」的「奶粉」。13日,品牌方回應,產品質量合格,作為固體飲料出售,並非奶粉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奶粉,不知道銷售商將產品作為奶粉出售。
  • 「大頭娃娃」事件的負面標籤
    2008年3月,三鹿集團「三聚氰胺」事件,不但讓三鹿集團轟然倒下,也讓喝過三鹿奶粉的消費者談三鹿色變,因為這起比「大頭娃娃」更嚴重的奶粉安全質量事件,既涵蓋了嬰幼兒、也涵蓋了日常消費的小孩、中學生、成年人和中老年人。
  • 「大頭娃娃」奶粉事件重現!記住這幾招,專治黑心商家
    近日媒體報導,湖南郴州永興縣多位兒童家長投訴:自己的孩子顱骨突出成「大頭娃娃」,孩子總是起一身的溼疹,咳嗽,各項指標都不達標,甚至還有孩子出現止不住地用手拍打自己的頭部的異常情況。2019年7月固體飲料冒充特殊配方事件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今天下午「大頭娃娃「奶粉的生產方回應說:產品檢驗合格,沒有誇大宣傳
  • 兔小貝睡前故事《大頭娃娃和布丁鼠》
    而且,可以大大增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聯繫與交流。兔小貝睡前故事專為幼兒創作有愛、積極、生動的故事內容,通過柔和親切、情感充沛的語言述說動人故事,給孩子營造溫馨的睡前氛圍,讓寶寶帶著滿足感和歡悅的心情進入夢鄉,還能促進寶寶語言和想像力發展,陶冶心靈,啟迪智慧。
  • 寶寶霜讓嬰兒變「大頭娃娃」,你家嬰兒用品安全嗎?父母能做什麼
    近日,自媒體「老爸測評」發布了一段視頻,檢測出一款含激素的嬰兒霜,導致了一名幾個月大的嬰兒長成「大頭娃娃」,這一視頻引發了廣泛關注。愛子心切的父母,應該怎麼做?有皮膚科的醫生朋友告訴我,他們科室接待過大量來看溼疹的嬰兒。這些患兒的父母大都視「激素」為猛虎,一再強調「不要開激素藥」,結果一經詢問,發現他們都在用那些母嬰店或是微商安利的,號稱「純天然」藥膏的三無產品。這讓醫生們感覺很無奈。朋友們,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吧。
  • 央視評:「大頭娃娃」是最沉重舉報信 對疑似寧過度勿麻木
    來源:央視原標題:熱評丨「大頭娃娃」是最沉重舉報信,對疑似寧過度勿麻木 18年前劣質奶粉導致的「大頭娃娃」事件在公眾心中留下了沉重的陰影,此次「大頭娃娃」幾個字一出來,立刻喚起公眾的痛心記憶和本能警惕。微博測評博主「老爸評測」近日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
  • 五個月嬰兒現「大頭娃娃」症狀,抑菌霜成罪魁禍首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之前因劣質奶粉導致的「大頭娃娃」事件,最近,有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浮出水面。1月7日,測評博主「老爸測評」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一名五個月大的寶寶在使用「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後,出現了一系列如發育遲緩、臉部、多毛等「大頭娃娃」的症狀。據孩子父母表示,經過南京兒童醫院的檢查後懷疑,是該抑菌霜導致的,於是立即停用,孩子症狀隨即出現好轉。
  • 湖南郴州「大頭娃娃」惡性奶粉事件持續發酵
    這名 主要負責人 還表示 ,已於12日聯繫 了一名 患者 父母 ,13日將再次 與其它 父母 會面 ,並對患者 進行 體檢 。「大頭娃娃 」惡性事件 最開始 由湖南 當地 媒體報導 。 媒體報導 稱,永興縣 多位 患者 父母 發現自己孩子 發生 溼疹 、體重 情況嚴重 下降 ,頭骨 畸形 酷似 「大頭娃娃 」,還有 不停 拍頭等 異常現象 。
  • 蛋白固體飲料冒充奶粉喝成大頭娃娃,父母才是孩子最後的防線
    事起今年3月份及5月份湖南郴州發生兩起大頭娃娃事件。家長因為孩子出現牛奶過症狀,到當地醫院看病後,均被醫生告知需要服用「特醫奶粉」,但在服用了醫院指定母嬰店售出的「特醫奶粉」後,嬰兒卻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
  • 大頭娃娃"再現!如何分辨真假奶粉?這4招現在知道還不晚
    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再現大頭娃娃事件。多位家長發現自己孩子因吃了「問題奶粉」出現體重下降,頭骨畸形,不停拍打頭部等異常現象,後被醫院診斷為佝僂病。經調查,「問題奶粉」其實就是一種固體飲料。然而,就在2019年郴州也發生過另一起「大頭娃娃」事件,同樣是固體飲料。
  • 「熱點」再現「大頭娃娃」假奶粉事件 誠信經營是根本
    近日,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多名患者家長發現孩子身體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還有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經媒體調查發現,這些患兒被醫院確診為「佝僂病」,且都食用了一款名為「倍氨敏」的「特醫奶粉」。
  • 「大頭娃娃」事件,告訴家長們買奶粉要注意這件事
    這兩天,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出現一起「大頭娃娃」假特醫奶粉事件,引起家長們和網友們的熱點關注。事件是這樣的:一位家長的孩子由於喝牛奶過敏,醫生就建議家長給孩子吃胺基酸奶粉。事件一經曝光,不少在該母嬰店購買同款「特醫奶粉」的家長們,紛紛表示,自己的孩子也出現了諸如無辜敲打自己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