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據紅星新聞報導,近日,山東青島一名18歲的女高中生在網上發文稱,自己被32歲心理醫生性騷擾。截圖顯示,該心理醫生對女生表示,&34;,女生認為,醫生的行為對自己構成性騷擾,但該醫生解釋&34;
目前,青島市市立醫院成立專案組對該醫生進行停職調查,心理科相關負責人表示網友舉報為實際情況。
7月2日,18歲的小雨(化名)發文稱,&34;,並放上來了幾張對話露骨的微信截圖。
截圖顯示,該心理醫生多次把話題往性上聊,&34;
據小雨介紹,自己因患抑鬱症,2020年5月22日,開始在山東青島市市立醫院就診。&34;
小雨表示,自己對臨床心理門診科張醫生印象很好,&34;
小雨稱,第一次諮詢的放鬆效果比較好,於是張醫生就開了藥,但是回家後,藥物治療沒有效果,於是又反覆去看過幾次門診。
&34;,小雨稱,&34;
張醫生的指導,讓小雨對他越來越信任。
&34;
事情偏離正常軌道是發生在六月底,小雨回憶,&34;。
小雨表示,從此之後張醫生就會把話題往性方面引,出於對醫生的信任,小雨還會回答一些可能關於自己的心理問題,後來話題越來越&34;,她稱向醫生明確表示過不希望說這類話題。
隨後,張醫生越發猖狂,甚至向小雨發消息稱,&34;
小雨回復到,&34;
但該醫生並沒有收斂,反而說,&34;&34;
當事醫生:&34;
小雨表示,事情發酵以後,張醫生曾試圖聯繫她,撥打了多個電話,但被小雨拒接,張醫生表示,&34; &34;。
張醫生對自己的行為解釋稱,&34;
作為心理諮詢師同行我感覺我有必要就此事發言。
1、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諮詢師和來訪者會建立起親密的諮詢關係。來訪者經常會表現出一些看似莫名的情感,比如毫無必要的取悅、迎合,沒有根據的猜疑、防禦,或者難以控制的敵對情緒。這個精神分析心理學叫做移情反應。
這些情緒並非由諮詢師的言行所致,而是來訪者將童年家庭關係中被壓抑的感受投射在了諮詢師身上。移情同樣也會發生在伴侶關係中。
2、心理諮詢師也會因為來訪者出現的移情反應而出現而出現反移情。
反移情包括:被控制所引起的壓抑。被討好所引起的忽視,被無聲性慾所引起的性慾。等等。
幾乎每一次的諮詢都是一場肉搏戰。每一次諮詢中的移情與反移情的糾纏,諮詢師承受的痛苦,壓力,還有來訪者軀體化疾病的反移情,一句保持性的關注,說得簡單,要做到談何容易被帶起來的反移情,包括:「性、攻擊、身體的疼痛,被吞噬等等」。
所以我們要理解心理諮詢師也是個人,他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心理諮詢師是一個很痛苦的行業。所以,一個心理諮詢師他必須去做個人體驗,因為心理諮詢師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也有不被恰當的對待的早年,他也有一些認知偏差,他也有一些不恰當的行為應對。他也有自己的性心理髮育的固拙,他也有認同的偏差,他也有不恰當的防禦,他也有癥結與情結,他也有自己的創傷性體驗,他的情感也會在某種刺激下忍受不了。一個在專業的精神分析師或是心理諮詢師,他在下班的時候都會去想,如何把自己喜歡的姑娘騙上床,他如何提高收入,如何提高社會地位。
像某些心理諮詢師它與來訪者有非常親密的行為,甚至發生性關係,甚至結婚生子;隨意給被分析者做分析和催眠;提供上門服務;24小時隨叫隨到。甚至是結婚生子,你要知道他們不是故意的,他們是沒有能力的可以遵守這些設置與倫理的,再精神分析或是心理諮詢的情景中,如果心理諮詢師沒有好好的做個人體驗與自我覺察,那麼在相同的情感中,心理諮詢師也會退行,也會要求對方恰當的對待他,滿足他。
所以:
而接受個人體驗最大的好處就是你可以逐漸知道:
你能幹什麼;你幹不了什麼;風險在哪裡…,很多時候,知道你幹不了什麼比知道你能幹什麼重要的多。
沒有接受過個人體驗的諮詢師常常因為無法覺察到自身的問題,而讓自身的症狀和諮客的症狀交織在一起,變成一場合謀。最後倆人相愛相殺,發生性行為,牽手走進婚姻的殿堂,那還是心理諮詢嗎?
捫心自問我在個案經歷中確實有過,對來訪者動情,覺得她們好可憐, 是這樣的無助,這樣的無力,但是在動情時我會進行自我覺察(倫理培訓是沒錯,但時刻能在工作中提醒自己,能在交往中提醒自己是首要前提)
1、當下的我在刷自己的存在感嗎?我是在以來訪者為主體嗎?
2、為來訪者服務,使來訪者獲益,我當下這樣做的,是在是誰受益? 從價值互動角度來說,諮詢師的利益是要被拋棄的,只做基礎個人保護即可,全程是要為來訪者服務,我只是一個service
3、為了提醒自己這樣實施的重要性,個案結構化CBT的結構是非常重要的,我會把整個的個案資訊以時間軸講話,分出短期,中期和長期和來訪者充分溝通談好,每一個階段完成之後有一個空置期和冷靜期, 保持必要的諮訪關係距離是對諮詢師的保護,更是對來訪者的保護。
4、建立必要的有償服務金錢關係:說到這個點,可能會被多數人誤解,但是明確有償服務的金錢關係,即是邊界之一,反覆提醒當下的自己是基於什麼樣的動機去做什麼事情(既能提升助人的自我滿足感,又能獲取一定的經濟收益: 心理諮詢師不神話 ,說直白了就是拿人錢財 替人開解 提醒當下的自己在做什麼,如何做是非常重要的)
4、確實遇見過來訪者主動表露情愛的,會反思是自我的釋放言語有誤導(理解此時的來訪者像是一個正在溺水的人,急需救生圈,會抓住任何一個眼前給予救助的人),還是我的神態表情,展現了曖昧,心理諮詢師很有必要在自己的桌上放上一面鏡子,時刻關注自己的言行舉止,提醒自己在做什麼!
5、在我不能應對,我會找我的督導師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