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工作隨筆:來訪者與諮詢師的關係

2020-09-23 我愛我心理原法卓

我愛我心理工作室諮詢師:原法卓

我從事心理諮詢工作二十多年,期間接待的來訪者數不勝數,還有部分來訪者幾年以來一直在我這裡做精神分析,他們中有的情況時好時壞,有的諮詢時斷時續,在心理痛苦幾經反覆糾纏中,最終理解並遵守諮詢設置。還有的來訪者中斷諮詢幾年,與我失去了聯繫,最後在網上找到我的工作室,打電話預約時間,再續不能結束的諮詢;還有的來訪者一邊正常工作、生活,一邊做心理諮詢,事業風聲水起,心理諮詢保駕護航……這麼說,似乎他們把我「封神」了。

然而無論來訪者把我當成他們多麼重要的人,無論他們多麼離不開我,需要我,當然我的心理也是有他們的位置的,但是我們始終是諮詢師與來訪者的關係。

作為心理諮詢師,我必須遵守心理諮詢職業倫理道德,恪守職業操守,嚴格按照諮詢設置開展諮詢工作,始終與來訪者保持一定的距離,包括心理、舉止行為、交往交流等各個方面。同時我也時常提醒員工不要與來訪者探討心理學知識,不要與來訪者建立除心理諮詢外的其他關係。

這麼做是因為諮詢師與來訪者如果邊界界限不清,與來訪者纏得太多,貼的太緊,來訪者對諮詢和諮詢師會有更多的想像,而這些無疑會阻礙諮詢的進程甚至起反作用,最終會功虧一簣。

心理諮詢是一個學習和等待的過程。有的諮詢幾次結束,有的諮詢需要持續幾百次,在漫長的諮詢工作中,我們等待來訪者內心成長,一直變得強大,有朝一日無意識說出:我的神經症狀也不過如此,負性情緒會隨機的來悄悄的走,不過如此,沒什麼大不了的時候。憂鬱、逆反的兒童青少年變得陽光開朗,自願學習、積極要求上進,與父母老師願意交流,親子關係融洽、家庭生活和諧。職場人員對自己認識全面客觀,職場規劃合理,工作目標可行,處理人際關係遊刃有餘,伴侶關係、親子關係、家庭生活和諧,等等。

我覺得這時候,再開始建立友誼,才是對來訪者的真正負責。

(完)

2020年9月23日

相關焦點

  • 心理心理諮詢師是如何進行心理諮詢工作的?
    心理諮詢是一個專業的助人工作,它的開展是一個有始有終的完整過程,這個過程由一系列不同的階段組成,大致分為以下4個階段。1、初診階段這一階段中,心理諮詢師與來訪者將初步建立諮詢關係,這裡需要特別注意,一個好的諮詢關係的建立對心理諮詢的效果至關重要。
  • 在心理諮詢中,來訪者可以給諮詢師送禮物嗎?
    根據大家的投票結果,可以看出選擇YES的票數多於選擇NO的票數,看來多數人認為來訪者是可以給諮詢師送禮物的。本周我們請來資深心理諮詢師,就這問題給大家做一個分享。我說這個問題換一種說法就是:「在心理諮詢中,諮詢師可以接受來訪者的禮物嗎?」在心理諮詢中,來訪者的言行是內在世界的呈現,送禮物便是形式之一。
  • 來訪者的移情與心理諮詢師的移情,心理諮詢師難以承受的愛恨交織
    1、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諮詢師和來訪者會建立起親密的諮詢關係。來訪者經常會表現出一些看似莫名的情感,比如毫無必要的取悅、迎合,沒有根據的猜疑、防禦,或者難以控制的敵對情緒。這個精神分析心理學叫做移情反應。這些情緒並非由諮詢師的言行所致,而是來訪者將童年家庭關係中被壓抑的感受投射在了諮詢師身上。移情同樣也會發生在伴侶關係中。
  • 餘春:為什麼心理諮詢師不能擁抱來訪者
    背景:拒絕來訪者的擁抱後,來訪者說:「歐文亞隆在書裡寫到:他會打破一些諮詢設置去擁抱來訪者、接受饋贈,或者給予更多諮詢設置以外的東西。為什麼你就不能?」有種說法,真正高水平的心理治療是不需要任何技術的,是靠治療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大師針對來訪者的任何超出諮詢設置的言行都有一個前提:對局面的把控,也就是我怎麼做都能收場(不會傷害到來訪者)。其次,我的自我定位:目前是一名合格的心理諮詢師(其實離優秀已經很近了,呵呵,這句沒說,因為我知道諮詢中該說什麼只有一個金標準:是否有利於來訪者的成長。
  • 心理諮詢(心理諮詢師)的諮詢範圍和精神科醫生的差別
    這個過程從雙方建立良好的諮詢關係開始,雙方一見面就覺得不順眼,互相排斥牴觸肯定沒法往下進行了,那麼什麼是一個良好的諮詢關係呢?比如來訪者聽這個諮詢師說話覺得挺靠譜的,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很專業,或者很親切,讓自己感覺很輕鬆,願意敞開心扉等等。而諮詢師覺得這個來訪者的問題自己願意去了解,並且自己有能力去處理等等。
  • 心理諮詢師的諮詢範圍
    第三章心理諮詢領域職位劃分,薪酬情況及發展路線上一章讓大家熟悉了不同機構及環境中的發展渠道,大家對進入應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基於自己能力的判斷。那麼,心理諮詢師的工作範圍會有哪些?本章中,我們將對心理諮詢師的工作範圍和這些領域中會出現的不同職位做個詳細的解析,以方便大家與自己衷情的方向對照或者去參考。
  • 從模擬諮詢來看心理諮詢師如何工作
    青少年心理諮詢和親子關係諮詢,是現在心理諮詢工作中比較大的一部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與家庭的矛盾格外凸顯。諮詢方案:小女孩因弟弟出生加上青春期情緒波動,產生焦慮導致身心反應,對於來訪者進行繪畫治療減壓疏導,同時留家庭作業繼續和全家人進行團體繪畫。合適的時候進行系統式家庭治療。
  • 心理諮詢中為何要避免雙重關係&中國心理諮詢師如何看待「雙重關係」
    例如一個諮詢師與某個來訪者除專業的諮詢關係之外,還存在師生關係,或者來訪者同時還是諮詢師領導的孩子,或者來訪者是諮詢師的同事、親戚、朋友等等。中國心理諮詢倫理守則明確規定不能與來訪者發展雙重甚至多重關係,相關規定如下:1、心理師要清楚地了解雙重關係(例如與尋求專業幫助者發展家庭的、社交的、經濟的、商業的或者親密的個人關係)對專業判斷裡的不利影響。
  • 子夫先生|心理諮詢師與來訪者彼此賦能
    在十七年心理學臨床工作中,見證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心理諮詢師如果想要真正的助人,自我修煉,自我成長是必須經歷的旅途。因為來訪者其實也是諮詢師吸引而來的,我們遇到哪位來訪者,或是有效持續幫助一位來訪者,它是需要有一種同頻共振的潛在互動。
  • 諮詢師與來訪者對話中的心理動力
    VS兩個諮詢師 來訪者在治療過程中,也有可能尋找另外一位諮詢師,並且與這兩個諮詢師同時進行工作。,其實呈現的是諮詢師與來訪者的平行關係。 當諮詢師與兩個督導師之間呈現出三角關係時,是否也同樣反映了諮詢師與來訪者之間也存在著三角關係?
  • 來訪者如何簡單快速識別心理諮詢師是否合格?
    △心理諮詢行業特點之一就是並非拿著心理諮詢師證書的人就一定能做心理諮詢工作,事實上一個真正的心理諮詢師沒有近十年的學習、督導和自我成長是做不了心理諮詢工作的,這一點讓有心理諮詢需求的人很難辨別禁止心理諮詢師對這類疾病做心理諮詢,也是從另一層意義上對諮詢師的保護,避免因諮詢無效與患者發生糾紛,也防止因諮詢無效讓諮詢師產生職業挫折感而受到心理傷害。
  • 心理諮詢的常見誤區|學員諮詢師推薦
    在個體督導支持下提供低價心理諮詢。早年自詡為資深來訪者。本文從個人視角表達作者觀點和想法,不涉及學術討論。  誤區1:以為諮詢師會提供解決方案 這大概是我從事心理服務(EAP行業)工作以來聽到的可以排名第一的誤區了。不僅是來訪者們,或沒有接觸過任何心理諮詢常識的「素人」們。
  • 心理諮詢從業人員的基本功:心理諮詢師的自我探索與覺察能力
    而且要學會理解諮詢過程,它既是一個心理諮詢師終身都需要回答的&34;人性問題的常年旅行,也是心理諮詢師要始終記住:諮詢的核心就是給來訪者提供講述他們故事的機會或環境的一個過程。在這個我與來訪者傾聽式溝通的進程中,需要改進什麼?我對來訪者的期待是什麼?
  • 如何選擇心理諮詢師,怎樣做好諮詢?
    >前段時間心理諮詢圈內爆出壹點靈的某Top10諮詢師缺乏專業性的事情,他不了解心理諮詢的基本設置問題,當然更不要提專業性了,諮詢師在諮詢中犯了很多的錯誤而不自知,另外對心理諮詢的專業流派也表現出盲目的輕視。
  • 心理諮詢師用認知行為治療技術,建立來訪者的案例概念化
    如何建立案例的概念化,建立概念化是心理諮詢師的一個基本功能,也是區別專業心理諮詢師和業餘心理諮詢師幫助來訪者的差別。幫助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提供幫助,比如安慰、傾聽等。但是專業心理諮詢師會用專業的治療理論形成一個對來訪者問題的理解,從而形成案例的概念化。
  • 心理諮詢室裡的「聊天」,諮詢師都做了什麼?
    心理諮詢師的首要工作是協助來訪者清晰、準確的表達他們對所經歷事件的主觀體驗、情感、觀點,以此協助來訪者整理出該事件給自己帶來的影響,並達到一定程度的情緒宣洩作用。 來訪者:我很難受(模糊感受)心理諮詢師:很難受是怎樣的狀態?(澄清情緒)來訪者:心裡不高興,很委屈,煩!
  • 心理諮詢師工作守則
    1、遵守國家法律及社會規範,諮詢中不涉及國家政治、經濟等; 2、愛崗敬業,熱愛心理諮詢工作,努力鑽研業務,不斷提高諮詢技能; 3、諮詢態度熱情、尊重、真誠、共情、積極關注; 4、工作認真負責,做好諮詢記錄,定期進行案例督導和工作總結;
  • 朋友是心理諮詢師,可ta拒絕給我諮詢|說說諮詢倫理的那些事
    」 很多人感覺心理諮詢師很溫暖,在諮詢室內被理解後自然希望和心理醫生成為朋友。但很可惜的是,一旦你們成為朋友,你們的工作關係立馬就產生了變化,甚至還會對彼此造成傷害。 可能你覺得有點誇張,且聽我和你慢慢道來。
  • 心理諮詢師運用催眠技術,幫助來訪者處理情緒的宣洩
    心理諮詢師說:好的,你繼續往前走、往前走,在一片樹蔭下,你看到一個木頭搭建的小木屋,裡面很黑,你推開門,看到了什麼?來訪者說:是孩子,兩個孩子。她們在說話。心理諮詢師說:她們在跟你說什麼?來訪者說;她們叫我媽媽。心理諮詢師說:你現在是什麼感受?來訪者說:是開心,但又好慌亂、好難過。
  • 心理諮詢師能看穿人心,來訪者在他面前是「透明」的嗎?
    我說,心理諮詢的那些事兒!聽說:上周我們發起了一次投票,關於「心理諮詢師能看穿人心,來訪者在他面前是「透明」的嗎?」這個問題,大家踴躍參與投票,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在這裡感謝大家的支持!我說:有些時候,來訪者會感覺在諮詢師面前是「透明」的,原因是來訪者會將很多無法對別人講的人生故事和感受在諮詢中向諮詢師講述。對來訪者來說,諮詢師可能是那個「最理解」TA的人,也是「最了解」TA內心最真實感受和想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