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高潮
細嫩的米粉,搭配炸好的小魚、花生,佐以牛肉乾、魷魚乾、韭菜、酸菜、芫荽、魚餅,最後澆注一勺秘制的滷汁和酸湯,一碗正宗的陵水酸粉就出爐了,香、辣、酸、甜四味俱全,令人回味無窮。每當夜幕降臨,在食客雲集的海大南門夜市,蘇祝君和蘇月君姐妹倆嫻熟地配好一碗碗陵水酸粉,將原汁原味的海南美食送到食客面前。客人劉天成說,他經常吃陵水酸粉,那香辣酸甜四味俱全的味道讓他百吃不厭。
奧秘在於滷汁和酸湯
「給我來一份。」「酸要多一點嗎?」7月4日晚,海大南門夜市一家陵水酸粉攤位前,蘇月君熟練地抓起一把細嫩的米粉裝進碗裡,再放上炸小魚、花生等配料。她的姐姐蘇祝君再從一口大鍋裡舀出一勺滷汁,最後再澆上酸湯,將一碗陵水酸粉遞到食客手中。酸湯旁邊是海南本地黃燈籠辣椒醬,放一點到粉裡,別有一番味道。客人可根據自己口味選擇。
調出一碗陵水酸粉看著簡單,但背後的工序並不簡單。 「粉一定要用陵水當地的粉,我們先把乾粉煮熟變成溼粉,煮的力度要把握好,要熟而不爛,這是個技術活。」蘇月君賣的這種粉很細,不同於海南粉和抱羅粉,入口滑而不爛。
陵水酸粉味道好的真正奧秘在於滷汁和酸湯。滷汁製作大有講究,先將黃豆醬等多種配料炒熟後再用心熬製,有時要熬好幾個小時,保證滷汁濃稠入味。蘇月君說,每個攤主都有自製滷汁的秘方。
「之所以叫酸粉,足以證明酸的重要性。」蘇月君說,她家的酸湯是姐妹倆多年研製的成果,不能隨便透露。大鍋的旁邊,一瓶罐子裡盛放著色澤偏紅黃的湯料,上面漂著幾顆綠色的小金桔,這就是酸湯。
用心傳承傳統美味
據考證,正宗的陵水酸粉源自陵水安馬村一位胡姓男子之手,到了第二代轉到了王氏門下,然後就代代相傳,該村家家戶戶會做陵水酸粉,「陵水酸粉」之名慢慢就傳開了。如今的陵水酸粉,已經傳遍了整個海南島。
陵水酸粉的主料是米粉條,米粉條需要經過磨粉、擠壓、過濾等一系列工序後才能成品,配上牛肉乾、魚餅、花生、韭菜和香菜等,以及特製的滷汁。 隨著時代的發展,陵水酸粉的配料現在也變得多樣,但蘇月君姐妹倆為了保證口感正宗,堅持只賣傳統的配料,總共加起來8種,有小魚、魷魚、花生、牛肉乾、韭菜、酸菜、芫荽、魚餅。
此外,陵水酸粉的配料都是從陵水當地採購。每隔10天左右,蘇月君姐妹倆都要託陵水的親戚從當地郵遞新鮮的食材到海口。
「要讓客人吃到地道的美食,這樣才不會丟失傳統。」10年前,蘇祝君從陵水來到海口後,在海甸三西路上擺起小攤,開始把家鄉的地道美食帶到海口讓更多人品嘗。至今,姐妹倆共同沿襲傳統技藝,傳承傳統美食的味道。
蘇月君姐妹倆的攤位前,不時有食客光顧。食客中有海南本地人,也有外地人。蘇月君說,一碗陵水酸粉讓人慾罷不能。
海口居民劉天成說,如果他一個星期不吃陵水酸粉,就會特別想念那個味道。
湖北遊客王玉第一次吃陵水酸粉就喜歡上了這個味道。「出來旅遊,就是要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傳統美食是認識這座城市的一個窗口。」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