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傾城:我寫《圍城日記》,是對事實誠實,對自己誠實

2020-12-17 中國青年報

散文適合以小見大,從點滴處探索行為背後的動機

徐芳:你可以說是一個高產作家,單是散文的主題,就涉及了日常生活方方面面,柴米油鹽兒女情長,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很多在散文寫作中的追求,往往是有關人生的悟識、智慧的凝聚、理性的思索,甚至指向寫作者自身的心靈愉悅。仿佛可以從心所願地擷取現實人生的一景一物,既在對象化的過程中昭彰主體,又在審美愉悅時用心於智慧。你不僅可以從自己身上看到(寫作)對象,而且也在對象中間找到自己,從而達到審美的「妙合」。在你看來,散文是否更富有生活實在性和思想性,強調一種普遍亦永恆的情感和精神?

葉傾城:有時候會想,我們並不真的知道寫作是什麼。

它肯定首先是一種「看到」,我「看到」了一景一物一人一事,很自然地記下來。但反過來,也許是它「看到」了我,我內心有所渴求、靈魂裡有些寂寞,我以為的「看到」其實是被「觸及」。我之所以留意到,認為它值得寫,就已經不是偶然的了。

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許寫作是一件獨立的事。是萬事萬物想要表達自己,只是藉助了我的眼、我的心、我的手。

我非常喜歡你說的「日常生活」這四個字,讓我想那句「太陽照常升起」。是呀,太陽照常升起,卻每天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歡愉。每晚如常睡去,心裡懷著的卻也總是不一樣的希望。

這樣的日子,我以為,是非常值得一過的。而能為每一天發聲,記錄每一個瞬間,讓它能以文字的方式永恆,是很大的福氣。

所以你說的是對的:我是在寫作中,找到了自己。

所謂「更」富有實在性和思想性,不知道是和誰比。小說嗎?小說有點像一個提取的過程,把橄欖榨成油,把黃豆磨成漿,到最後的成品,是高度被塑造的「虛構體」,它當然來源於生活,但與生活是不一樣的,你無法從一塊豆腐身上認出它的身世。

你可能讀《紅樓夢》,覺得與黛玉有知己之感,但你也確知,你不會遇見它。

而散文比較不一樣,它更像直接摘下一朵花插進瓶子裡,當然如何搭配也很見匠心,但玫瑰總是玫瑰。這就是它的實在性。

但是說到思想性,可能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我倒覺得小說適合探究更深刻銳利的人性,可以像解數學題一樣,把人放置在困境裡,一層層剖析。而散文適合以小見大,從點滴處探索行為背後的動機。

小說像刀,銳利雪亮;散文則像盤子,明淨優美,它們共同呈現我們所有的精神與情感。

如果說我對自己有定位,那就是:沒有定位

徐芳:你是解放日報朝花副刊的老作者,無論在遣詞造句還是謀篇布局方面,都具備了「快手」與「老手」駕輕就熟的「功夫」。我個人甚至認為,你的千字文作品的氣質,或就是報刊散文風格的標記之一。而中國現代散文的興起和其後的繁榮,確實與現代社會報刊業的發達密切相關。一些關於報刊散文研究的文章裡都提到過,比如《新青年》隨感錄中的一些文藝性的短論和雜文,為新文學早期現代散文開闢了道路。雜文經魯迅的運用,在新文學運動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1920年代,魯迅出版的雜文集有《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墳》《而已集》……由未名社出版了《朝花夕拾》等;應該看到形式更多樣了,出現了熔敘事、抒情、議論於一爐的報刊散文體,這也可以說多元地體現了現代散文在發展中的靈活與豐富性?作為曾經的報人和當下的作家,你是怎麼給自己的寫作定位的?

葉傾城:寫作至今二十餘年,從最初到現在,始終仰賴報紙副刊。它們曾是我最主要的園地,也是我汲取知識、了解動向的最大窗口。直到2010年前後,都可以說,我與大部分報刊副刊都是家人、親戚、密友的關係。

更不用說,我自己就在報紙副刊工作過,那段時間,我挖掘出不少作者,寫過很多專欄,我甚至還小試牛刀,幫報紙的影視版、評論版甚至體育版……客串過。我寫過體育專欄,誰信?

但現在,紙質閱讀,會從我們生活中消失嗎?我不知道。

好像它已經多次報過瀕危。曾幾何時,收音機領一時之尚;又幾年,電視橫空出世,收音機淪落為老頭老太太們的消閒物,大家歡呼讀圖時代的來臨;也許紙媒的靜與慢,像靜定閒慢的老式女子,似乎不合時宜……

那些預演都貌似大片《2012》,網絡時代才是真正的洪水猛獸,我們轉眼就不再寫信了,忽然我們就適應了網絡閱讀及寫作。

讀書人的三處讀書聖地:枕上廁上馬上。偎在床上用手機,已經是很多人的夜生活;在候機室或者動車上,用筆記本瀏覽網頁、看電影,也司空見慣;拿著手機進廁所——再正常沒有了。

十年之後,會怎麼樣?我真的不知道。在王選的雷射照排發明之前,從來沒有人想過中文印刷可以告別鉛與火。我仍然喜歡買舊書,喜歡那種觸感分明的手感,一個字一個字在我輕輕的撫摸下成形,但我也明白,逝去的時代,永遠不會再來了。

而未來,無從預測,或者也不需要預測。歷史不會因為我的設想而改變。更何況,我的設想也未必那麼堅如磐石。我捨棄紙筆改用電腦,如「三嫌老醜換娥眉」般決絕;我多年沒有手寫過一封信,也沒有收到過手寫的信;我習慣用搜尋引擎找一本喜歡的書……我不是烈士,也算不得二臣,我只是順應時代。

而我的寫作是否也在這過程中漸漸改變了?

所以,適合報紙的千字小文我現在寫得不多了,但我還在寫,因為我寫來得心應手,也自覺它們的雋永有味,而且「草木有本心,不求美人折」。

寫作,大部分時間是取悅讀者,小部分時間是取悅作者——這些千字小文,是我送給自己的禮物。

我還在努力地,嘗試多元化的創作。

我寫兒童文學。去年出版了寫給一年級孩子的「陶小鯨系列」《你好啊一年級》,今年又將出版寫給中年級孩子的「谷小滿系列」《蝸牛座的谷小滿》。

趁這疫期,我想認真地練習長篇非虛構的寫作,想把疫區日記當作誠懇誠實的記錄。我不是史家,我只為我能夠得著的人與事立史立論。

我想寫小說,為武漢,這座千瘡百孔而美麗如斯的城市。它有太多故事值得寫下,是我漫不經心直到突然有一天,我意識到,我竟然可能「失去」它。

如果說我對自己有定位,那就是:沒有定位。

我寫,直到我不想寫不能寫。

活到老,讀到老,讀到最後一刻,是讀書人的樣子

徐芳:從字裡行間中,感覺你是個很愛讀書的人,閱讀是否已經成為寫作的重要經驗來源?或者也就是心靈營養的來源之一?而所有的工夫、文章做法、修為,或就是一個「養」字造就,就像我們養花養草養壺等,但「養」之難可能就在這裡嗎?前賢告訴我們「內以養己」,「養己」的境界有四個字——「安靜虛無」。《大學》曰:「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你的文字「輕功」(輕靈、輕盈),或者稱之為「筆調」,那也是「養」成的嗎?

葉傾城:齊邦媛有一句話:「我希望我死的時候,是個讀書人的樣子。」我一直銘記。

我知道齊邦媛的時候,已是2009年,她85歲,《巨流河》剛剛出版。到她90歲的時候,她總結自己的一生:「很夠,很累,很滿意。」教書育人、寫作、翻譯、提攜後輩……一生都在奉獻。

2014年,記者去採訪她,發現她桌上有牛皮紙袋,裝著「預立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向書」,靠牆放在顯眼的位置上。她坦然說到死亡:「我跟醫生講,萬一我被送來,請你不要攔阻。我對死亡本身不怕。怕的是纏綿病榻。我希望我還記得很多美好的事情,把自己收拾乾淨,穿戴整齊,不要不成人樣要叫人收拾。……不要哭哭啼啼,我希望我死的時候,是個讀書人的樣子。」

什麼是讀書人的樣子?

2003年,作家蘇偉貞的丈夫張德模因食道癌復發再度入院,早知沒有離開醫院的可能性,他還要求妻子:「帶書給我看。」不是對未來時光有規劃,只是讀書人一生的日常模式,不打算因為囹於疾病就斷裂。

每天一疊書帶進去,看完了的一疊帶出來。

病情漸次危重,他把其中一本厚書擲出來:「這本不要了。我怕我來不及看完。」幾天後,他進了急救室再沒出來。妻子籤完所有的字,去整理他的遺物時,發現床頭柜上的書,還翻覆著,停在最後一次被讀到的地方。

死亡,割切時間,使其成為「生前」與「死後」,閱讀,又令時間永恆,永恆到一句話一條畫過的橫線。活到老,讀到老,讀到最後一刻,是讀書人的樣子。

2015年年初,93歲高齡的董鼎山給讀者寫了一封告別信:「『向讀者告別』——懷了無比沉痛的心情,我寫了上面五個字,向多年來的讀者們告別,結束將近80年(14歲開始發表文章)的『寫作癖好』(我說『癖好』,而不說『寫作生涯』)。」他老了,退休都三十多年。死亡一直在追他,那與死亡伴生的衰退、疲倦、軟弱、病痛……都在追他。

「我不但對寫作告別,也等於是向人生告別。到了93歲,生活小節都有困難;……我對報章、雜誌、書本、時事、電視、電影等也漸漸失去興趣,單靠一臺電腦與親友保持聯繫。」死亡漸漸追上他,握住他的衣袖,絆住他的腳,他再也走不動了。

作為讀書人的他,先行離去;他的肉身,在2015年12月,也安然靜默。

這是我能想像,身為作家,最體面優雅的死亡:結束最後一部連載、停下最後一個專欄、結束最後一部書的三校。不想出版的日記信件燒毀,想留存後世的交給助手。半生收藏的書籍有價值的移交給圖書館,其他的,你們誰愛看誰拿去。向所有人說過再見後,慢慢地,在近百之年,合上眼睛。

如果——死得是個讀書人的樣子,真是至大福氣。但願我有。

我經常在思考,是什麼讓這些前輩學人作家如此曠達從容,無非就是你說的「內以養己」。

如何養,以何養?以高貴的情操、以淵博的學識、以對世人的同情與愛。

這些才是真正的閱讀,比單純的文字閱讀更深入肺腑。

每個私人故事都是歷史,匯在一起,就是完整的史詩

徐芳: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散文往往是打開某個精神家園的鑰匙,因為散文文體的表達,可能更率真直白、更隨意自由,也更貼近生活,所以也就更能直抵心魂……湖北的散文,重點是武漢,比如方方的厚重深度、樸素真摯,池莉的平民化視角,陳應松的自然詩意或是詩人散文的激情與陌生化的語言等,應該說,都讓這一地域的創作,折射出絢麗又不同的色彩。就在今年1月23日,因為疫情武漢封城之後,很多作家拿起筆來記錄這段非常時期,似乎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日記體,或類日記體,就以你來說,你也寫了長篇的《圍城日記》,是以時間序列來結構,這是否有助於加強敘事的現實感?非人為的自然而然,而時間本身也是真實性的一個證明,可呈現一份難得的真實與真誠。作為散文,和作為日記體的記錄,是否可以遵循同樣的寫作法則?你怎麼看這一種「記錄」的意義?

葉傾城:我寫《圍城日記》,是因為這件事太突如其來,我一時不知道該如何結構——我看不到結局,所以當然不知道中心在哪裡,我連怎麼開頭的也搞不清楚。所以,我只能非常自然地,用時間先後順序來記錄。

我並不是有意要加強敘事的現實感。而是每一篇文章可能都有內在的邏輯,讓它只能有一個最合適的方式呈現。

寫散文,或者寫日記,我都希望能秉承同一個原則:誠實。

對事實誠實,對自己誠實。

我會想,我寫得不好,我看到的事物非常有限,我的誠實一定包含了偏見——但這不也是一種記錄嗎?

當歷史在不由分說地發生,身在其中的人什麼也做不了,後世子孫才能去整理得失檢討是非——他們以何為憑據?無非以「史」為憑。

什麼是史?每個私人故事都是歷史,匯在一起,就是完整的史詩。

我聽見窗外有布穀在唱歌(不是文學語言,是真的,第一次,它們叫得這麼早)。作為寫作者,就像是城市裡的一隻布穀鳥,大部分時候,你聽不見它的聲音,它被淹沒在車聲人聲裡,但確確實實,它們記錄了春天。

相關焦點

  • 一個誠實的人有哪些體現,誠實的根本是什麼?
    一個同事在工作上發現了一個問題,無意間寫了一個bug,但又不想讓他人知道,想偷偷摸摸地改掉,可又沒有上線權限。終於線上出問題了,找到他,他卻說問題不在他這裡,聲稱自己完全是按照需求做的。查代碼,找到bug,事實擺在眼前,他又說可能是自己疏忽了,但測試應該測出來的!
  • 中考作文「做個誠實的人」考生認為不難寫 誠實真的好寫嗎?
    昨日上午,九年級初中畢業學業考試舉行,11時第一門語文科目考試結束,作文題目為《做個誠實的人》,相比較於2018年的《陽光》、2017年的《會玩,才好》,今年中考作文難不難?語文考試結束後,華商報記者邀請兩位初三語文老師對今年中考作文進行點評。
  • 兒子很誠實,但我不知道過於誠實是優點還是缺點
    童言無忌有時候真讓人很難堪,所以我和他媽媽總是叮囑再三,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但兒子總是記不住,而且也不服:我不能說謊啊!如此這般,搞得我倆很無奈,漸漸地,我們也發現,誠實是兒子的天性,因為哪怕明知會給自己帶麻煩,他依舊選擇實話實說:兒子,今天考試答完題後檢查了嗎?。。。。沒有。說多少遍了?答完題後必須檢查,為什麼記不住?
  • 誠實的孩子作文500字15篇
    在班會課上,黃老師說:「同學們也各抒己見,非常踴躍地說出自己的感想,有很多同學還勇敢地把自己做過的不誠實的事情說出來,我不敢在班上說出自己的錯,所以現在我把它寫出來,表示我也有改正的決心。」有一次,我很嘴饞,可是又沒有東西吃,於是我就偷偷地拿了媽媽的2元錢,在市場上買了一包瓜子和一包薯條,很開心地吃起來。一直到現在,媽媽都沒有發現自己的錢不見了。
  • 做一個對自己誠實的人
    當人們感嘆誠信危機、世風日下的時候,是否問過自己的心:我對自己誠實嗎?事實上,人們總是自欺比欺人要容易得多。曾經有一個被稱為魔鬼城的地方。在600年時間裡,凡是走進小城的外地人,沒有一個不上當受騙的。然而,自從一位智者來到這裡,這個說法就被打破了!
  • 誠實的孩子究竟會不會吃虧
    近十年前,廣東省某知名機構公布的一次關於「廣東省家長最關心的10大家庭教育困惑」網絡調查結果中,「誠實的孩子會不會吃虧」高居榜單的第三位。作為一名初中班主任,在跟家長接觸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這個問題依然困惑著部分家長。
  • 誠實的人是傻瓜。雖然是好心,但最終還是自己吃虧了
    誠實的人是傻瓜。雖然是好心,但最終還是自己吃虧了。————莎士比亞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主宰者!手機,平板電腦,艾派,遙控車,自動擋車等等一些生活用品都是網際網路的產物!人們線下經營的實體店,轉眼成了一部手機或者電腦便能把自己的生意做到天南海北,五湖四海!做就做了,並且還做得風生水起!
  • 讓誠實帶給孩子內在力量與信心
    我們都希望孩子成長為一個具有優良人格品質的人,而最最根本的就是讓孩子成長為一個誠實的人。誠實包括對別人、對團體、對社會和對自己誠實,這是一種由真誠、可靠和正直孕育出來的內在的力量和信心。想要孩子擁有誠實的人格品質,當然離不開家長的教育。教育孩子誠實可能會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因為你給孩子做出的榜樣,以及你對孩子行為的一貫反應,都對孩子有極大的影響。
  • 為什麼我是老實人,因為誠實
    為什麼我是老實人,因我誠實,請別用你的有色眼鏡來看我,我雖然不愛說話,但我懂得言多必失,雖然我埋頭苦幹,但我知道付出總會有回報,我不在意別人的說法,那是我問心無愧,如果你覺得我為人老實,就給我一個深情地擁抱,我會感激你的理解!我雖然老實,但是我不傻。
  • 誠實是一個人成功的路標
    這節課剛下課,小張慌裡慌張跑進辦公室裡,來給我告狀:小劉同學把教師門口消防栓玻璃碰壞,我信以為真,馬上去落實情況。這時,圍觀的學生都說是看見小張推小王,小王碰到站在消防栓玻璃邊的小劉,導致小劉把玻璃撞碎。小張留馬上跑到辦公室,聲稱小劉把教室門口消防栓玻璃撞碎,和他互不相干,說話時,面不改色。平心而論,作為老師的我們也時常犯錯,何況一個幾歲的孩子呢?
  • 《我是餘歡水》:誠實勇敢的男人,更容易贏得女人的芳心
    想了解更多的情感內容,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文|美玲日記(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人在步入社會以後,習慣將真實的自己偽裝起來,用虛假的性格與人相處,這樣做可以讓他們和同事相處得很好電視劇《我是餘歡水》裡的主角餘歡水在被查出「胰腺癌」之前,經常撒謊,騙家人、騙同事。比如,餘歡水騎摩託車被撞,卻告訴警察,當時是他的朋友李大壯騎的摩託車;電話盲音,卻假裝在談生意;被上司罰掃廁所和打掃衛生,卻告訴他老婆甘虹在公司開聯誼會;在公司拿地送給客戶的79元錢一瓶的紅酒,卻告訴家人2000多元錢一瓶。
  • 國王的誠實
    國王給每個孩子發了一粒花籽,讓他們種在自己的花盆裡。並宣布:三個月後,誰能用這些種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誰就是他的繼承人。  三個月過去了,孩子們一齊來到國王面前,他們一個個都捧著一盆花,有紅的,有黃的,有白的,都很美麗。  可是,國王看著這些孩子,卻皺起了眉頭,一句話也不說。他邊走邊看,忽然看見一個孩子手裡捧著一個空花盆,低頭站在那裡,顯得很傷心。
  • Honesty——誠實
    一個投資顧問決定自立門戶,成立她自己的公司。因為精明和勤奮,她的生意很快就越來越紅火了。於是不久,她就意識到她得請一個專門的法律顧問。這個投資銀行家就開始面試一些年輕的律師。  「我相信您一定能理解,」 她對第一個申請者說,「做我們這種生意的,個人信譽必須是毫無疑問的。」她往前湊了湊說,「Mayberry先生,您是個誠實的律師嗎?」  「誠實?」
  • 臨淄三中:誠實守信 從我做起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了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鍛鍊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宣傳和擔當意識,近日,臨淄三中初四二班的同學們走進南馬社區,進行誠實守信宣講活動。活動開始前,班主任邊萍老師講解了本次活動的目的和意義,並且對活動過程中的安全進行了強調。
  • 論誠實信用與自由裁量權
    隨著時間的流逝和認識的進步,「一般條款說」己成為通說被寫進多數民法教材中。  在「語義說」與「一般條款說」的論戰塵埃落定之後,由於我國與拉丁語族國家法學交流的加強,2001年,我國又產生了關於誠信原則的第三種理論:「兩種誠信說」。該說認為,誠信原則是適用於全部民事關係的民法基本原則,它又分化為客觀誠信和主觀誠信兩個分支,前者要求人們正當地行為;後者要求人們具有尊重他人權利的意識。
  • 《做個誠實的人》作文600字,小學做人要誠實優秀作文
    從現在起,做個誠實的人,不要欺騙身邊最愛你的人,也不要欺騙你最愛的人,更不要欺騙那些與你接觸過的人。因為他們需要你的信任,你需要他們的信任。  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個人的立身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誠實」就是言行一致,不弄虛作假;「守信」就是講信用,言而有信,說到做到。誠信是美麗的外衣,是心靈最聖潔的鮮花。
  • 現代人缺什麼(四):誠實,是一種力量
    齊白石70多歲的時候,對人說:「我才知道,自己不會畫畫。」人們齊聲稱讚老人的謙遜。老畫家說,我真的不會畫畫。人們會越發稱讚,當然沒有人相信他說的話。齊白石從古人與造化中看出自己能力的細微,是接近真理時的謙遜。巴金也曾經說過:在我不會寫作……聞者驚詫不已,巴金不會寫誰還會寫呢?
  • 什麼是謊言,什麼是誠實
    相信吧,也許是安慰自己,不相信吧,可能背後真相更殘酷。善意的謊言具有神奇的力量,鼓舞你一次再一次地做著進步的努力,為了心中的夢想絕不輕言放棄。因為未來的道路完全被歡樂的心情照亮,生活因此變得更加美好。 如果開誠布公直截了當是一種錯誤,我選擇謊言。 如果真情告白坦率無忌是一種傷害,我選擇謊言。
  • 逆向營銷—你是如何理解「誠實的人更可信」?
    而本文將要說的「誠實的人」,更多是指營銷層面、人們心目中那個「誠實的人」,而不是客觀存在的誠實、不說謊的人。所以,想要被別人信任,重點並不是糾結於「我該如何做一個誠實的人」,而是「我該如何讓別人認為我很誠實?」那麼,在別人心裡,誠實的人都具有哪些屬性呢?
  • 中考滿分作文:《做個誠實的人》
    【2019年中考陝西省作文試題】閱讀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50分)誠實這美德要用行動詮釋請以「做個誠實的人」為題目,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作文。要求:①文體自選;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③不得透露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