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胡育兒日記
「一月睡、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四月翻身、五月出牙、六月輔食、七月坐、八月爬,九月十月叫爸媽。」
在新生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寶媽會經歷很多的艱辛,尤其在剛帶娃的前幾個月,新手媽媽會比較沒有經驗,常常感覺寶寶好好的為什麼莫名其妙的哭了,寶媽也不知所以然,其實這就是老人口中的「二月鬧」。
「二月鬧,不睡覺」,做好這3點,寶媽不必再被寶寶「折磨」
小米剛生完寶寶沒有多長時間,在新手寶媽裡,小米自認為是做的比較好的,但是不知為什麼,寶寶只從進入了二月齡就開始不「安分」了。
與一月份的時候相比,寶寶在半夜總是醒來,而且吃完奶或者換完尿布也不會消停睡覺,每天都要折騰的小米好久,最後才可入睡。
搞得鄰居也開始有意見起來,畢竟寶寶的哭聲也很有穿透力,丈夫也經常抱怨,因為第二天還要上班的緣故,所以需要多多的休息。
但是每次半夜醒來,任憑小米怎麼哄寶寶,唱搖籃曲或者逗寶寶開心,寶寶還是不能夠停下哭聲,仍然在「無理取鬧」。
之前小米聽說過寶寶會有「二月鬧」,但是沒想到寶寶會這麼嚴重,不由得想自己的閨蜜琳琳「取經」,到底如何才能夠不在被寶寶的「二月鬧」所折磨。
琳琳卻道出了寶寶二月鬧的原因:
到了二月齡的寶寶會有「二月鬧」,是因為寶寶會很容易的脹氣,寶寶其實並不是「無理取鬧」,而是因為寶寶脹氣的時候肚子會疼,需要進行排氣,或者想要排便。
經過琳琳的簡單介紹,小米在照顧寶寶的時候會多一些耐心,不在認為寶寶是無理取鬧,反而變得更加的溫柔,每天晚上寶寶的哭鬧也減少了下來。
「二月鬧」這樣做,讓寶媽擁有乖寶寶
1. 對寶寶多一些耐心
「哎呀你怎麼還不睡覺,折磨死我算了。」
很多寶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都會有這樣的情緒產生,其實寶媽的情緒比較急躁激動也會影響到寶寶的情緒,抱怨只會讓寶寶哭鬧更加的嚴重,而起不到積極地作用,寶媽應該多注意自己的情緒管理,陪伴寶寶多一些的耐心,才會有利於寶寶的睡眠。
2. 「飛機抱」幫助排氣
很多寶寶因為肚子脹氣而有哭鬧的現象,嚴重的時候可以採取「飛機抱」的方式,將寶寶的身體放到寶媽的一個胳膊上,然後將寶寶的手放下來,注意寶寶的安全,讓寶寶的背部對著寶媽的臉部,然後用手進行撫摸,幫助寶寶進行排氣。
如果寶寶到了腸絞痛的地步,寶媽可以給寶寶做排氣操,幫助寶寶儘量的排氣。
3. 平時多讓寶寶趴著
在白天的時候可以讓寶寶趴著待會,有利於寶寶的腸胃蠕動,把氣排出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寶寶趴著的過程中,旁邊一定要有人進行看護,以免寶寶的口鼻被遮住,影響寶寶的呼吸。
除了「二月鬧」,寶寶在1歲前還要注意哪些問題?
1. 儘量不要帶枕頭入睡
因為寶寶的骨骼尚未發育完全,寶寶帶枕頭睡覺的話,不會利於寶寶的頭部骨骼發育,有些寶寶在睡覺的時候總是衝著一個方向,所以就會造成頭部的變形,影響了寶寶的健康發育。
2. 保持充足的睡眠
一歲以內的寶寶每天保持16個小時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會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與發育,也會讓寶寶更好的休息,寶媽也不用一直緊繃著神經。
3. 適當的吃些輔食
寶寶在6個月的時候就可以吃一些輔食了,但是寶媽在做輔食的時候需要多多的注意,有些食物是不適合寶寶進食的,例如海鮮、米湯、果汁等,對寶寶的健康都是有影響的,尤其對雞蛋過敏的寶寶,父母要尤為注意。
寶寶在「二月鬧」的時候要多多的陪伴孩子,不要用自己焦躁的情緒對話寶寶,用自己的母性去更好的陪伴寶寶,讓自己成為很好的媽媽,同時也會受到一個很棒的寶寶。
今日話題:寶寶「二月鬧」的時候還有其他的原因嗎?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