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警察下班時間不抓小偷了?所以教師休息時間補課能不收費嗎?
補課不可以收費?
學校補課行為的普遍存在
學校的補課行為其實在很多地方都是存在的,比如利用周六,比如利用延時服務時間的補課,比如利用晚自習時間的補課等,即便是因為疫情的關係,大部分學校周六都正常上課的情況下,很多學校也都在儘量找出時間比如利用延時服務的時間在補課,當然學校補課也會相對的收些費用。
對於學校行為的補課,相關部門都是嚴厲禁止的,但是因為家長對於課外補習班費用過高的不滿,很多家長其實是贊成孩子在校內補習的,一方面是自己的老師,更加負責,也更了解情況,所以補課質量更好,另一方面則是學校補課收費相對低廉很多。
猶記得去年一篇雄文《南京家長已瘋》,一下子讓教育部門低調了許多,所以對於學校補課行為基本上是「民不告官不究」的態度。
所以,你可以到各個學校去看看,以往是利用周六,現在周六要正常上課,那麼很多學校就開始利用教師下班時間的延時服務時間給孩子們補課。
補課收費?警察下班不抓小偷嗎?
醫生下班不救人了嗎?
雖然說,大多數家長是支持學校補課行為的,並且對於學校補課收費行為也是理解支持的。但是,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家長都是理解支持的,之前某校發生的一件事就讓人哭笑不得:
某校在疫情形勢穩定的情況下,為了保證總課時任務的進度,在本學期利用延時服務時間進行補課。然而補課尚未收費,一個熱線電話就打過來了。
電話裡,家長表達出對教師隊伍的理解,對於教師下班時間補課非常支持,一方面教學任務確實很重,另外一方面孩子也不聽話,確實需要加把勁。
但是收費不?學校如實回答:會收取一定的費用。
然而家長立馬翻臉:費用不能收!為什麼呢?學校明確表示:這可是老師的下班時間啊,老師在利用休息時間給孩子補課啊。
沒想到家長來了一句:下班時間?警察下班時間就不抓小偷了嗎?醫生下班時間不救人了嗎?學校竟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回答這位家長。
補課可以,收費不行!這是要把孩子逼上補習班的節奏啊!
補課可以,不能收費?
警察下班時間遇到小偷也會抓,醫生下班時間遇到病人也會救,所以,教師下班時間給孩子補課就該義務奉獻?補課可以,不能收費?這是誰的規定?這個家長的話簡直就是強詞奪理!
首先,偶然與常態豈能相提並論?警察下班抓小偷,醫生下班時間救人,那是偶然現象。而教師在學校的補課行為是天天進行的,是一種常態行為!如果說是休息時間偶然性的補課、輔導孩子,這對於老師來說,簡直就是家常便飯,老師何曾得到過一分錢?
其次,延時服務的時間實際上是可以收費的!國務院、各省政府均有文件明確,可以根據課後服務性質,在財政支持前提下,通過收取服務性收費等方式來籌措經費。國家明確可以收費,怎麼到了老師這裡,就得要無私奉獻?
最後,行政手段的補課,老師能拒絕嗎?學校想辦好事,可是家長不認可!老師憑什麼既要受累還要受辱?對於學校的補課,其實老師們多不願意參與的,畢竟已經累了一天了,收費還阻力重重。何必呢?既然是家長不讓收費,我們的領導是不是可以考慮取消補課?這件事雖是孤例,但是亦反映出在很多地方,對教育的不滿意已經完全等同於對於教師的不滿意,繼而上升為對教師的極度的道德綁架。
教師休息時間輔導學生何止千萬,從來沒有要過一分錢費用,現在只是學校要求集體補課,收費就成了罪過,這和警察下班抓小偷醫生下班救人完全是兩個概念,可我們的家長竟能相提並論,真實反映出一些人對老師的道德綁架,只能奉獻,不能有所需求,有需求就是違反師德,就是師德不過關。
家長贏了老師,很可能會輸了孩子(轉給家長)曾有一位老師講過這樣一件事情:
有位老師班裡有個小男孩,爸媽屬於中年得子,非常寵溺孩子。在學校,這個孩子總是把衣服、東西扔地上。他就找家長談話,希望家長能夠培養孩子好的生活習慣。但沒想到的是,孩子沒改,孩子媽媽倒經常往學校跑,幫孩子收拾東西。和孩子媽媽再次溝通後的第二天孩子媽媽就把他告到了校長那裡,說他給她家孩子穿小鞋..
教育孩子,需要家長、老師、學校相互協作,但是有的家長卻經常把老師、學校的關係搞得劍拔弩張,逼的老師對他的孩子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只好放任自流。
以下 5 種行為,請各位家長自查下,不做毀孩子不手軟的家長;如果您是老師,也請分享到朋友圈,提醒更多的家長注意.
沒搞清楚之前,和老師吵鬧甚至動手
每一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家長一時衝動憤怒是很正常的。可是在去學校「討說法」之前,一定要先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
如果是自己孩子錯了,那就主動道歉;如果是別的孩子的錯,可以去和老師反應一下情況,讓老師來協調處理;如果是學校和老師處理不得當,可以先跟學校和老師協商下一步處理辦法。
在這個過程當中,家長要表現出理解和寬容的態度,這樣會給老師留下非常好的印象。如果在沒搞清楚狀況之前就去學校和老師大鬧,只會讓老師覺得家長無理取鬧。給老師留下這樣的負面印象,其實對孩子沒什麼好處。
不把學校、老師的規定當回事
對於學校和老師的規定,家長最該做的就是配合。比如很多學校會規定不讓學生帶手機,不管家長是否贊同,最好都要教育孩子遵守學校的規定。
如果家長對一些規定很有意見,默許甚至鼓勵孩子違反規定,這會讓學校和老師非常為難,也會給老師的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因為對於家長來說,只需要面對自己的孩子,但是對於學校,需要面對幾百幾千的學生。
很多家長看起來不合理的制度,其實都是出於保護和教育孩子的需要,家長多一分理解,才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不參加家長會、不和老師溝通
自己孩子的教育,第一負責人應該是家長,而且最了解孩子的也是家長,老師希望能和家長建立聯繫,及時掌握孩子的情況,好能及時調整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因此家長不管工作再忙,也一定要抽時間去參加家長會。如果實在無法抽身,也最好定期和老師溝通。否則老師不確定你是否對孩子的教育關心,也不確定你孩子出現問題後自己的處理方式你是否能接受,更不會知道孩子在學校出現的一些問題是否與家庭的問題有關。
孩子最終教育成什麼樣,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共同決定的。不與老師溝通,老師對孩子的教育沒有一個整體的把握,自然很難因材施教。
拿社會和整個教育的問題來評判老師
就像這個世界最想讓病人健康的是大夫,那這個世界最想讓孩子優秀的就是老師了。能把學生教得個個優秀,是每個老師最大的夢想。有些家長對孩子教育非常重視,一旦社會上出現一些教育事件,都會認為整個教育行業出了問題,對自己孩子的老師也大加指責。
不可否認的是,教育行業也存在一些問題,但是不能因此就否定老師這個群體。這會讓絕大部分懷揣教育理想,兢兢業業的老師們傷了心。
如果家長能對老師的工作多一分理解和體諒,老師自然也會報之以對孩子的寬容和鼓勵,這種良性循環,最終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以領導姿態面對老師
在幾年前做過這樣的一個調查:老師最厭煩那種家長?以領導姿態面對老師的家長排在了首位。
現在很多家長會覺得,教育是服務行業,我交了學費,老師就應該給我的孩子提供最好的服務。但是教育不是服務,它是心靈層面的引導和滋養。
對待老師最好的態度是尊重和信任,因為也只有這些才能激活老師內心最崇高的情感,才能讓老師用心去對待孩子,給孩子一份最優質的教育。如果我們社會最後一片淨土——教育,都抬不起頭了,那麼我們的社會還有什麼希望,孩子還有什麼希望?
每一個生命都是複雜的個體,一個孩子就能使一大家子人頭疼了。而一個教師要面對的是幾十個孩子、上百位家長還要面對生活工作中的其他種種。雖然他不能讓每位孩子成才,不能讓每位家長滿意,但是至少要相信他為了孩子,已經竭盡所能。所以請善待每位老師,特別是那些為您孩子好,對您孩子嚴厲的老師。
(來源:中小學校長教師之家、班主任寶典。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