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中國》首開英文版 開啟文化交流「雙聲道」

2020-12-14 光明日報

在上海東華大學,有這樣一堂選修課圈粉無數,那就是為留學生量身定製的《錦繡中國》課程。3月15日晚,東華大學的教室裡坐滿了學生,升級打造的《錦繡中國》2.0全英文版,為文化交流開啟「雙聲道」。

近年來,上海高校陸續開設「中國系列」課程,上大課,講大勢,傳大道,受眾均為中國學生。而由於語言問題,許多留學生面對中文授課的「中國系列」課程普遍表示,「需要老師再講一遍」。為了讓留學生聽得明白、懂得真切,東華大學面向來華留學生首次開設全英文版「中國系列」課程。

課後,巴基斯坦留學生帥明能對「一帶一路」、紡織業發展的中國經驗侃侃而談,而在中國大學的課堂上英文版的通識選修課,讓帥明耳目一新,他告訴記者「課能讓我更全面地了解中國先進的思想和寶貴的經驗,超讚又超值。」

主講授課的海歸教授邱夷平教授告訴記者,他會把在海外留學、講學、帶國際學生的經歷作為課程的故事來源,從中國教授和留美學生的視角,來講述他眼中的中國故事。

記者了解到,《錦繡中國》全英文版搭載紡織、材料、設計等東華大學特色學科資源,涵蓋「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及其優越性」「中國與世界各國紡織科技發展」等主題。如今課程選修人數已超過120人,來自超過50個國家。

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副院長吳小軍說,來華留學生是中西文化交流新使者,也是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不可或缺的聽眾。學校希望通過課程,培育留學生共有的文化觀念。(光明融媒記者曹繼軍 通訊員 魏娜)

相關焦點

  • 東華大學《錦繡中國》課程開設英文版 「雙聲道」講好中國故事
    &nbsp&nbsp&nbsp&nbsp東華大學《錦繡中國》全英文版課程現場。&nbsp&nbsp&nbsp&nbsp據了解,《錦繡中國》全英文版搭載紡織、材料、設計等東華大學特色學科資源,涵蓋「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及其優越性」「中國與世界各國紡織科技發展」等主題。
  • 滬高校"中國系列"課程首開英文版,"雙聲道"開講中國故事
    3月15日晚,東華大學《錦繡中國》新學期首課在松江校區開啟「雙聲道」,中英文版課程同時開講。
  •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滬高校「中國系列」課程首開英文版 講中國...
    通訊員 供圖   【新民網·最新報導】「兩會」、「一帶一路」、紡織業發展的中國經驗……今晚(3月15日),東華大學專門面向留學生量身定製的《錦繡中國》全英文版課程開講,紡織學院海歸教授邱夷平帶著巴黎學術會議的最新資訊主講首課,題為《「一帶一路」與中國及世界紡織業的發展前景》,一個個鮮活的中國故事在留學生中圈粉無數。
  • 濱江豪宅的盛典|萬科錦繡濱江「錦繡堂會」恢弘首開
    科錦繡濱江【錦繡堂會】12.23日恢弘首開,萬科錦繡濱江以藝術視角呈現高端豪宅私家會所【錦繡堂會】,其源於設計大師於昭(中國著名室內設計師,於舍 YU STUDIO 創始人)親自執筆,讓一種生於渝中、高於渝中的生活範式就此開啟。
  • 錦繡濱江重慶萬科致敬重慶的封面豪宅即將首開
    陸海國際中心(在建中)和萬科錦繡濱江效果圖(重慶萬科供圖)萬科錦繡濱江重慶豪宅樣本放眼整個重慶,較為具備豪宅基因的,首先就是渝中「母城」。渝中區實景圖(重慶萬科供圖)如今,重慶主城區已經擴容,由中心城區9個區和主城新區12個區組成。而渝中區,堪稱重慶這座城市的心臟。
  • 打造中國文化和國際交流品牌
    大鵬所城(左圖)、錦繡中華·民俗文化村(右圖)「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分別揭牌。深圳僑報記者 張珊 攝 本報訊 (深圳僑報記者 張珊 通訊員 張漢江) 近日,「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揭牌儀式分別在深圳市大鵬所城、錦繡中華·民俗文化村舉行。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僑辦副主任、市僑聯副主席劉昕出席揭牌儀式並致辭。
  • 《江蘇符號》英文版書籍推介會在雪梨舉行
    人民網雪梨12月10日電(盛楚宜) 10日,《江蘇符號》英文版書籍推介會在澳大利亞雪梨中國文化中心舉行,新南威爾斯州上議員王國忠、雪梨中國文化中心主任趙立以及中澳兩國政商界、文藝界代表出席了活動。 此次文化推介會上,主辦方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呈現了《江蘇符號》英文版書籍、大型紀錄片《長城:中國的故事》以及音樂劇《錦繡過雲樓》中的精彩華章,為澳大利亞華人和當地居民帶來了一場中國文化的饕餮盛宴。 王國忠在致辭中表示,很多人一聽到江蘇就聯想到其民間文化、園林建築中值得回味欣賞的一些符號。此次的推介會不但讓我們從文化藝術上走近江蘇,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江蘇。
  • 王洛勇開啟雙語教學 英文版《觀滄海》驚豔登場
    原標題:《同一堂課》王洛勇開啟雙語教學 英文版《觀滄海》驚豔登場 王洛勇帶領《同一堂課》的小學生們來到海洋館,開啟中英雙語教學。課堂上,他鼓勵學生們朗讀英文版《觀滄海》,並吹笛為學生們伴奏,在學生心中播下將傳統文化帶向世界的種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讓我們一起看看。
  • 《文史哲》英文版首發式 學者共探中國文化走出去
    楊曉衛 攝    6月25日,「方法與路徑: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學術研討會暨《文史哲》英文版創刊號首發式在青島舉行。圖為《文史哲》英文版創刊號。 楊曉衛 攝   中新網青島6月25日電 (楊曉衛)「方法與路徑: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學術研討會暨《文史哲》英文版創刊號首發式25日在青島舉行。
  • 用好亞洲文化旅遊展平臺 推動「錦繡瀟湘」走向世界
    中外嘉賓共同開啟亞洲文化旅遊展。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陳獻春在湖南展臺了解參展情況,並在日、韓等國際展臺進行市場調研。新湖南客戶端5月18日訊(通訊員 王一行 記者 田甜)5月16日上午,作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文化和旅遊部主辦的「亞洲文化旅遊展」在北京隆重開幕,30多個亞洲國家和地區組團參展。展會以「交流互鑑與共融發展」為主題,展示亞洲各國文化旅遊發展成果,促進中國與亞洲各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 《中國國家地理》英文版即將上市聚焦中國文化
    人民網北京11月6日電 作為中國大陸首開先河走向國際的主要期刊之一,《中國國家地理》英文版即將上市,由總部位於香港的知名媒體投資公司智睿集團隆重推出。  《中國國家地理》英文版聚焦中國地理和文化,面向渴望尋根的海外華人、頻繁往來於中國的國際商業精英,以及所有熱衷於中國豐富多彩文化和地理的人群。
  • 超喜歡英文版《中國文化讀本》
    英文版《中國文化讀本》今天公主號「高齋翻譯學堂」雒老師Joy推送內容適合MTI,CATTI和考研英語備考學習,一起來學習。雒老師Joy有話說:最近在看葉朗、朱良志所著的《中國文化讀本》以及它的英文版,這本書真的很好,涵蓋了中國文化的很多方面,而且內容也是大家都感興趣的。19年全年班會講解這本書,大家一起學習,感受語言的魅力,一起進步。《中國文化讀本》鑑賞
  • 中國第一個主題公園 錦繡中華30周年
    —— 不忘文化初心 再繪未來藍圖11月22日,是中國第一個主題公園——錦繡中華30歲生日,景區舉辦了「錦繡30 再出發」錦繡中華30年輝煌成就 · 未來藍圖發布會。中國旅遊集團總經理杜江,華僑城集團總經理姚軍,華僑城集團老領導張整魁,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吳志偉,深圳市委統戰部民宗局民族處處長方少鴻,深圳市旅遊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宋強,深圳市南山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歐偉濱,香港中旅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蔣洪,香港中旅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深圳錦繡中華副董事長吳強,華僑城旅遊研究院院長、深圳錦繡中華董事長王剛,以及深圳錦繡中華全體經營班子出席了活動
  • 一日遊遍中國:深圳錦繡中華民俗文化村,中國知名景點匯聚
    那麼要是出去旅行的話,如何做到一日遊遍中國呢?給大家安利一個景點:深圳錦繡中華民俗文化村。這是國家5A級旅遊景點。作為深圳華僑城重點旅遊項目,錦繡中華民俗文化村同世界之窗和歡樂谷一樣在深圳知名,幾個景點之間距離也很近。附上打卡攻略。
  • 中國傳統文化|英文版《你好,中國》:Introduction to China
    Hello China 英文版《你好,中國》是由中國國家廣電總局主辦、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高等教育出版社聯合策劃實施的大型多媒體系列文化項目。Hello China 英文版《你好,中國》( Hello, China )選取了100個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漢語詞彙,從不同側面反映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國外民眾對中國和中華文化的了解。《你好,中國》( Hello, China )圍繞這100個文化詞彙,即:100集電視系列片。
  • 紮根中國二十載的「洋夫子」 願做中西文化交流使者
    「痴迷」中國文化的孟巍隆,1998年來到中國留學進修漢語,並選擇繼續攻讀最具挑戰性的古文獻學。圖為山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類學術期刊《文史哲》雜誌英文版和孟巍隆翻譯的書籍。 趙曉 攝「漢語自帶的『風味』,有獨特吸引力。」近日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的孟巍隆回憶說,他與中國文化的「邂逅」緣於接觸漢語。
  • 中國音樂劇《錦繡過雲樓》亮相愛丁堡
    原標題:中國音樂劇《錦繡過雲樓》亮相愛丁堡  新華網愛丁堡7月31日電(記者郭春菊)大型中國原創音樂劇《錦繡過雲樓》7月31日在愛丁堡國際會議中心亮相。雅致的舞臺背景、優美的唱腔和樂曲以及中國江南地域文化深深吸引了觀眾。   這部被譽為中國版「戰爭與和平」的音樂劇由江蘇省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出品、江蘇省演藝集團演出。
  • 從英文版歌劇《紅樓夢》看中國文化走出去
    這部由華裔藝術家「夢之隊」準備3年有餘,中、韓、美歌唱家聯袂主演的英文版歌劇《紅樓夢》,此刻成功完成了首演,開創了一個文化標誌性先河。這不是平常意義上的「走出去」——我們通常所說的「走出去」,是指國內團隊去國外演出;而眼下英文版歌劇《紅樓夢》的產生,其原創地卻在美國,創作者只是「選擇」了中國經典文學作為歌劇題材,做了一次「中國文化輸出」的嘗試。哪些「中國元素」最容易輸出?舉凡中醫書法武術美食等等,都是婦孺皆知。但文化的輸出,也有難易、深淺之別。
  • 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體驗中心開啟「發現體驗館...
    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體驗中心開啟「發現體驗館」雲端趣遊 2020-05-28 12:07:00來源:央廣網
  • 中國首屈一指的地理和文化雜誌走向國際
    -- 智睿集團即將推出廣受歡迎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英文版 上海2008年10月15日電 /新華美通/ -- 總部位於香港的知名媒體投資公司智睿集團今天宣布 -- 即將推出廣受歡迎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