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五院 龍頭學科群助推醫療服務高地崛起

2020-12-22 南方新聞網

日前,省衛健委公布了廣東省100個高水平臨床重點專科和10個精準醫療創新平臺。其中,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以下簡稱「中大五院」)醫學影像科、感染科兩個專科入選省高水平臨床重點專科,在全省範圍內展現超強專科實力。

學科實力躍升是醫院綜合實力提升的重要體現。近年來,中大五院在布局學科建設、加強人才引育、堅持醫學科技創新等方面持續發力,為醫院學科建設增添不竭動力。在國家、省市多重戰略布局下,珠海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醫療領域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謀事必先明勢。中大五院已錨定目標:定位於紮根珠海,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門戶城市、覆蓋珠江口西岸城市群、輻射「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國家級區域醫學中心。機遇在前,中大五院正以更大視野、前瞻布局、奮力拼搏的姿態謀求跨越式新發展。

●撰文:黃鶴林

實力躍升

瞄準前沿壯大優質學科群

今年初,中大五院獲批肝腎肺器官移植資質,開展了珠中江首例肺移植手術。作為外科手術中難度最大、風險最高的器官移植術,風險貫穿於手術的全過程。醫院只有在重症醫學、感染免疫、肝膽外科、胸心外科、泌尿外科、腎內科和呼吸內科等多學科領域均具備超強實力,才能降低手術風險,保障患者術後恢復效果。目前,中大五院已經開展24例器官移植手術。

「瞄準醫學發展前沿,中大五院正著力打造心腦血管疾病、腫瘤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器官移植和醫學影像五大優勢學科群。」中大五院副院長夏瑾瑜表示,在當前專科細分化、疾病複雜化的醫學背景下,以疾病為中心建立融合性大學科群,一方面可以提高疾病救治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交叉融合中通過優勢學科群帶動其他學科發展。

以醫學影像學科為例,目前該學科群涵蓋了放射科、超聲科、核醫學科、介入醫學中心、分子影像中心,為醫院各學科開展精準醫學、疾病篩查預警、臨床診斷等領域均有幫助。

去年,中大五院介入醫學及分子影像學團隊,從近500例血管畸形臨床病例中,發現了血管畸形致病基因,解開了一個家族四代均患遺傳疾病的疾病成因。基於這一重大研究發現,今年初,一名多發淋巴管瘤患者慕名而來,通過診斷後確診為血管畸形疾病,並針對病因進行靶向治療,讓這位患病長達十年之久的患者得以控制病情。

前不久,中大五院曹慶東教授完成的全國首例「單孔充氣式縱隔腔鏡聯合混合現實(MR)影像技術複雜縱隔腫瘤切除術」中,複雜的血管神經叢結構通過造影技術和三維影像重建,不同顏色的血管脈絡清晰可見,讓醫生如同有了一雙「透視眼」般輕鬆摘取隱藏其中的腫瘤。

依託醫學影像學的重大科研平臺和臨床實驗基地等,近年來該院引育了一批科研創新人員,其中僅分子影像中心就擁有一支百餘人的專職科研隊伍,推動學科群科研水平整體提升。今年,中大五院醫學影像科和感染病科,成功入選廣東省高水平臨床重點專科,兩大領域的學科實力領先珠海乃至珠江西岸地區。

「做精優勢學科、建設特色專科、發力新興學科,中大五院將整合多學科優勢,推動這所大型綜合性醫院整體水平邁上新臺階。」夏瑾瑜介紹,目前醫院正大力建設老年病科、全科醫學、風溼免疫科、精神心理科、心血管外科等特色專科,積極培育圍產醫學、生殖醫學等新興學科。「我們希望以優勢學科輻射帶動區域醫療水平提升,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機制引領

多學科協作全面提升臨床救治力

自2017年7月起,醫院力邀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宮頸癌診治單病種管理首席專家劉繼紅教授蒞臨查房、坐診。9月17日,中大五院聯合珠海各大醫療機構成立了珠海市婦科惡性腫瘤多學科聯合會診中心。

「我們希望通過多學科聯合會診的方式,聯合各領域權威專家為重病、疑難病的婦科腫瘤患者,提供最優的治療思路。」劉繼紅表示,目前平臺匯聚了婦科、腫瘤科、內科、放療科、外科等10餘個領域專家,「以多學科聯合治療的方式,讓患者獲得最優的治療效果。」

讓專家大會診,讓患者少跑腿,是踐行我國醫改理念「以患者為中心」的具體實踐。打破科室和醫院間的「壁壘」,既是一次醫療質量安全、服務流程、服務效率等全方位的制度重構,也是以機制改革激發優質學科群的革新之路。近年來,中大五院堅持以MDT(多學科會診)制度推動急危重症治療,不斷提升醫院整體臨床救治力。

今年7月,醫院組織20多個科室,成功搶救了一名從16樓墮落的4歲幼童,孩子出院時健康如常;今年初,一名心肌梗死患者在心臟驟停50分鐘後,被送往醫院緊急搶救,該院聯合重症醫學、心內科、呼吸科等10餘個科室綜合救治,67小時後患者轉危為安;今年4月,重達5斤多的肝部腫瘤讓患者病情十分危急,幾度想放棄治療,在醫院肝癌MDT團隊聯合救治下,其體內巨型腫瘤順利摘除。

從爭分奪秒的搶救到協同診治的複雜病情,中大五院以MDT制度推動學科間融合、協作,為一系列重大疾病救治保駕護航。「從運行機制到組織架構,中大五院已經建立起以MDT制度為核心的『一站式』多學科診治模式,推動高水平臨床治療從而造福更多患者。」夏瑾瑜說。

目前,中大五院成立了珠海首個肺結節多學科門診、原發性肝癌多學科診療團隊、以MDT常態化機制推進行的鳳凰國際多學科門診等平臺,免去患者在多個科室間來回奔波、反覆排隊候診而耗費大量精力和財力,依託多學科綜合會診意見做出精準的判斷,為患者制定規範且個性化的診療方案。

學科建設為本,制度創新發力。去年,中大五院印發實施了數十份規範性文件,進一步完善關於高層次人才引育、專職科研隊伍建設、績效考核、器官移植、醫用耗材等領域的規章制度,全面引領醫院各大學科向更規範、更快速、更有序的道路飛速發展。

再譜新篇

開放融合強化區域醫療輻射力

縱觀珠三角發展版圖,在國家戰略深入推進下,一個加速融合的灣區圖景已經展開。珠海作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沿海經濟帶省域副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極點,正加快城市能級量級提升增強區域輻射力。

聚焦於醫療領域,與優質醫療資源匯聚的珠江口東岸城市群相比,珠江口西岸還缺少一個實力強大的醫療機構。作為中山大學在珠江口西岸唯一一所直屬附屬醫院,豐富的醫教研資源既為中大五院帶來了發展機遇,也讓其迎來挑戰:醫院應如何發揮優勢增強區域醫療輻射力?

因勢而動、明勢而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戰略定位之一,就是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科技創新將貫穿大灣區建設的始終。而臨床科研能力也成為衡量醫院攻克疑難雜症水平的重要指標。這為中大五院指明了發展方向:以打造大項目、大團隊和大平臺為動力,建設研究型醫院。

這一目標已初見成效。去年,由中大五院院長單鴻教授領銜的《基於實時高空間解析度和多模態圖像融合技術的食管癌臨床診療方案研究》項目,入選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精準醫學研究」重點專項獲批名單,該類項目全國僅6個單位獲批,領跑珠中江地區。

今年,中大五院肝膽外科主任李堅的《基於術中HCC和TAFs雙靶向成像的精準肝切除手術方法研究》項目,解決肝癌手術中缺乏精準定位病灶及切緣這一臨床難題,成功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大五院引進人才嚴志祥《基於代謝組學和宏蛋白質組學解析潰瘍性結腸炎腸道菌群代謝變化及機制》項目,獲批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數據顯示,近3年來,醫院各級科研課題立項近300項,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1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近30項,位列全國綜合性醫院100強。

與此同時,中大五院還創新科研協同創新模式,經廣東省科協批准成立院士專家工作站,聘任中國工程院詹啟敏院士、付小兵院士等專家為榮譽教授;與中山醫學院合作共建以臨床疾病為中心,構建科研共同體,探索臨床醫學和基礎醫學結合新模式,推動學科創新發展;在專業領域內建立學科聯盟,成立「粵港澳大灣區醫學影像聯盟」、落戶國家級肺癌防治聯盟等組織,以開放協作的姿態擁抱醫療領域新技術、新資源,不斷擴大醫院優勢學科在區域內的影響力。

隨著省生物醫學影像重點實驗室、省分子影像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功能與分子影像平臺和感染與免疫平臺等重大科研平臺的不斷完善,將會為一批臨床科研人員提供更大的科技創新平臺。數據顯示,在今年初公布的第二批廣東省醫學領軍人才和傑出青年醫學人才名單中,中大五院有10人上榜,居珠中江地區醫院入選人數首位。

「我相信再通過幾年的奮鬥,中大五院聚集的這批醫學人才,將會釋放他們的潛能,為醫院發展帶來更大活力和動能。」夏瑾瑜滿懷期待地說。

相關焦點

  • ...醫療機構|朱鵬景|南都|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珠海|中大五院|廣東...
    珠海市衛健局發布了《關於公布非新冠肺炎特殊患者醫療救治醫院名單的公告》,在抗擊新冠肺炎的同時,保障市民其它疾病的就診需求,按病種公布了就診醫療機構,請市民根據疾病需求選擇就診。血液透析醫院:珠海市人民醫院、中大五院、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遵醫五院、廣東省人民醫院珠海醫院(金灣中心醫院)、珠海市第五人民醫院(平沙醫院)、珠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醫院(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珠海醫院)。
  • 江門市婦幼保健院與中大五院加強住培管理工作交流
    隨後,中大五院來到江門市婦幼保健院進行專項評估檢查。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住培)是培養合格臨床醫師的必經途徑,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醫學教育改革的重大舉措。作為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住培協同單位,江門市婦幼保健院一直將人才培養作為重點工作,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抓手,積極探索,促進住培工作縱深發展。
  • 中午看病不用愁了中大五院推出午間門診
    時間:14日起每天12:00至14:30開診科目:內科外科婦產科和兒科中大五院推出午間門診時間:14日起每天12:00至14:30開診科目:內科外科婦產科和兒科14日起,為了給患者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解決患者中午到醫院就診等待時間長的問題,中大五院將開設午間門診,時段為每天(含雙休日和節假日)12:00至14:30,實現了上午下午無縫對接,有需要的市民可以選擇在午休時間前來就診。
  • 【高端訪談】中大八院院長沈慧勇:打造「頂天立地」全民健康服務...
    移交中山大學之後,尤其是近2年來,中大八院飛速發展,成為深圳醫療衛生領域的一匹「黑馬」,不僅在醫療、教學、科研、服務等諸多方面均呈現出長足發展的可喜變化,在深圳市公立醫院率先實施5G醫療應用服務,更在應對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戰役中,展現出「中流砥柱」的重要擔當,擦亮了中山大學的金字招牌。
  • 「高端訪談」中大八院院長沈慧勇:打造「頂天立地」全民健康服務...
    移交中山大學之後,尤其是近2年來,中大八院飛速發展,成為深圳醫療衛生領域的一匹「黑馬」,不僅在醫療、教學、科研、服務等諸多方面均呈現出長足發展的可喜變化,在深圳市公立醫院率先實施5G醫療應用服務,更在應對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戰役中,展現出「中流砥柱」的重要擔當,擦亮了中山大學的金字招牌。
  • 醫療器械新格局:全球巨頭停滯與中國龍頭崛起
    事實上,醫療器械行業不僅代表著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盈利,還承擔著從重大疾病口中「奪人」的重任。如果說生命是一場時間與技術的賽跑,那麼醫療器械行業就是一場關乎生命的超級賽道。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短期醫療器械龍頭邁瑞醫療有所回調,但在醫療器械回調的這三個月,邁瑞醫療股價僅回調2%。
  • 醫療服務投資展望:細分賽道龍頭軍團千帆競發衝刺IPO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浩悅資本,作者/策劃:浩悅資本醫療服務與智慧醫療行業組在浩悅資本8月發布的報告《醫療服務資本熱度逆勢回暖,龍頭醫院加速乘風破浪》中我們提到,在疫情對醫療服務行業影響尚未結束的今天,無論是細分龍頭企業上市的風光
  • 「高峰」「高原」「高地」並重 我國強化醫療服務體系布局
    原標題:「高峰」「高原」「高地」並重 我國強化醫療服務體系布局   據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國家衛生健康
  • 廣州日報數字報-珠海市人民醫院 努力創建大灣區醫療衛生高地
    集聚拔尖的醫學人才,擁有一流的醫學學科,建設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優勢明顯的醫學及相關學科群。  充分發揮重點建設醫院的龍頭引領和示範效應。  珠海市人民醫院自2016年啟動構建醫療衛生高地計劃以來,從醫技、人才、科研到醫聯體的建設,醫院先後落地珠海唯一的老年慢病醫養醫聯體單位牽頭單位、國家高級卒中中心、省級質控中心單位醫院、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落地單位、廣東省醫療高地建設中首批轉化創新平臺、全國首個5G智慧醫院海島基地等。
  • 珠海市婦科惡性腫瘤多學科聯合會診中心成立
    文、圖/羊城派記者 鄭達 通訊員 張嘉斌9月17日,中大五院聯合珠海各大醫療機構成立了珠海市婦科惡性腫瘤多學科聯合會診中心(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項目將整合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和港珠澳地區各級醫院的醫療資源,加強學科間及醫院間的相互協作,糾正目前存在的「醫療不足」與「過度醫療」的現象。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首席專家劉繼紅教授表示:「中心成立後,希望之後能夠更規範地診治病人,在規範化的基礎上給病人最先進、最權威的治療,也給比較難治的病人一個出路。」
  • 中大五院成功搶救76歲危重症病例
    劉晶教授與廣東省首例成功治癒的危重病人。2月5日,在出院現場,中大五院醫務人員進行了介紹。 廣東省首例成功治癒的危重病人出院 中大五院副院長李中和表示,這位危重病人來了以後,隨著病情的進展,出現了胸悶和呼吸衰竭的症狀
  • 懷化將打造國內治療風溼疼痛醫療高地
    在招商引資重點項目籤約儀式中,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文建平與湖南正清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飛馳籤訂了合作協議,承接劉良院士專家工作站的科研優勢,實現科研機構、醫院、企業三方的優勢互補,提升懷化地區的臨床科研能力,打造國內領先的治療風溼疼痛等免疫類疾病的醫療高地。
  • 中國音樂學院進行「五院一地」正式授牌
    北京商報訊(記者 程銘劼)12月12日,中國音樂學院進行了「五院一地」授牌儀式。中國音樂學院校長王黎光為中國音樂學院中國音樂理論研究院院長畢明輝、中國樂派研究院院長劉嶸、中國聲樂藝術研究院院長王士魁、中國音樂學院教育學院院長郭彪、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院院長王萃頒發聘書。
  • 構建現代化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加快把深圳打造成醫療衛生高地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綦偉)7月17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偉中主持召開市醫改領導小組會議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強調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引,踐行新發展理念,按照中央、省的部署,加快構建起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人民需求相適應、健康深圳相適應的現代化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 歙縣全域旅遊助推綠色崛起
    一時間,有著「霧裡山村」美譽的坡山,成了都市人追逐的樂園,關注的焦點,休閒避暑的仙境……近年來,歙縣立足獨特的旅遊資源,聚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著力實施「旅遊+」戰略,點線面布局、一盤棋統籌,開闢了全域旅遊助推綠色崛起的新路徑。
  • 中國音樂學院「五院一地」授牌儀式舉行
    12月12日,中國音樂學院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大會暨「五院一地」授牌儀式在學校國音堂音樂廳舉行。 中國音樂學院於1964年創建,素有「中國音樂家的搖籃」「中國音樂的殿堂」的美譽,2017年成為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20年5月獲批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 ...南虹橋醫療服務業顯山露水 北虹橋崛起醫療器械研發與產業化基地
    記者從虹橋商務區獲悉,這裡正在崛起以南部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為龍頭的大健康醫療服務業集群和以北部上海康德萊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為龍頭的醫療器械研發與產業化基地。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傑介紹道,市衛健委為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制定了「1+2+10+X」社會辦醫發展規劃,即1個醫技共享服務平臺、2家國際綜合醫院、10家高端專科醫院、X家綜合或專科門診部。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規劃用地100公頃,其中一期用地42公頃,二期用地58公頃。預計到「十三五」末,將率先有5家專科醫院建成。
  • 甘肅深化校、院醫學教育合作,助推全省醫療服務邁入更高水平
    9 月 9 日下午,為進一步深化醫教研協同創新,推進臨床醫學教育創新與發展,深化校、院醫學教育合作與改革,強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質量,著力培養臨床一線醫學人才,助推全省醫療服務邁入更高水平,甘肅中醫藥大學與甘肅省人民醫院共建第一臨床醫學院協議籤約暨揭牌儀式在甘肅省人民醫院舉行
  • 我省全力打造醫療健康產業高地
    加強頂層設計、推進機制體制創新、改善營商環境……我省全力打造醫療健康產業高地亮點2018■ 本報記者 符王潤引進內地首批九價宮頸癌疫苗、開展10餘例全國首創的手術……剛剛過去的2018這一年,以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試驗區為龍頭,我省持續推進產業集聚,構建「一核兩極三區」的健康產業發展格局。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提出:「現代服務業是產業發展的趨勢,符合海南發展實際,海南在這方面要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高精尖技術託起婦產科醫療高地
    這就意味著,作為該院婦產科的重要組成部分,產前診斷中心將為惠州市出生缺陷防控和廣大家庭的優生優育繼續提供高質量的產前診斷服務,為惠州婦產科醫療高地的建設增添力量。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在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婦產科發展的長河裡,這只是高水平專科建設邁出的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