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舒服時,很多人都有一個意識:最近胃不好,還是忌忌口,多喝粥好了……
可是,這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胃不舒服的2大常見表現
常見的胃部問題可分為功能性及器質性問題,前者如消化不良,後者如胃酸倒流。
1消化不良
常見症狀:胃氣脹、打嗝、食欲不振等
消化不良與胃功能欠佳有關。正常情況下,人體進食時胃部肌肉會放鬆,擴大胃部容量以容納吞下的食物。待消化完畢後,胃部肌肉會慢慢收縮,將食靡向下推入十二指腸及小腸。胃部在空腹狀態下仍然會保持輕微蠕動,幫助排走胃內的液體。
消化不良的朋友因胃蠕動欠佳,進食時胃部沒有如常擴大,即使進食不多,也很快就有「飽腹感」;再加上胃部肌肉收縮緩慢,令食物長時間滯留在胃內,延緩飽滯的感覺;在空腹時,胃部肌肉也不懂收縮,經常感到胃脹。長期消化不良,會引致嚴重胃問題。
消化不良的成因:飲食不定時、缺乏運動、吸菸和酗酒、精神緊張等。
2胃酸倒流
常見症狀:火燒心、反酸、胸口疼痛等。
在食道和胃之間有一組肌肉,稱為下食道括約肌。它就像是一道活門,平時關著來防止胃液或胃內食物逆流回食道,只有在進食時它才會暫時打開讓食物通過,或在飯後偶然打開放出胃氣(即打嗝)。當括約肌出現異常,不尋常地「打開」讓胃液有機會逆流回食道,就會引起胸口灼痛、吞咽困難等症狀,即「胃酸倒流」。
胃酸倒流的成因:肥胖、時常吃得太飽、飯後立即睡覺、情緒及生活壓力太大。
二、喝粥舒緩胃不適,不完全管用
平常碰到以上2類情況,喝粥是很多人想到的第一個調整方式。
1喝粥確實有一定的養胃效果
粥易消化、助吸收,對一般人來說有一定的養胃效果。
一段時間大魚大肉、吃太多重口味食物、感覺不想吃飯時,喝點清淡的粥來調節下飲食,你的胃也可以得到休養。
但是個別人群不適合喝粥養胃。
2胃食管反流患者不宜多喝粥
喝粥刺激胃酸分泌,而這種流質食物也會加重胃食管反流;長期喝粥或者光吃稀粥還容易反酸。這樣一來,胃反而更加不舒服了。
若要喝粥,最好避免營養成分單一,例如可以五穀雜糧啥的混在一起煮,不要只喝白粥。
三、那胃不舒服時能吃什麼?
1胃不舒服時能吃什麼緩解?
吃刺激性食物出現隱痛或燒心症狀,喝點溫牛奶可以有效緩解;在外面吃錯東西導致噁心、嘔吐時,可以先喝粥或者其它清淡食物,來減輕胃的負擔。
注意,如果不適症狀持續較久或者比較嚴重,還是建議及時看醫生,以免耽誤病情。
2怎樣科學養胃?
養胃沒有捷徑,要靠大家自律。平時注意飲食衛生、規律飲食、營養均衡、避免暴飲暴食,這些老生常談的點,其實對胃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