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金字塔原理》:跟麥肯錫學習表達,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邏輯

2020-12-12 朕在讀書

這是朕在讀書的第3期分享

大家好,這是朕在讀書的第3期分享,本期和大家分享的書是《金字塔原理》。該書是國際管理諮詢巨頭--麥肯錫公司的首位女諮詢員芭芭拉.明託所著。該書的問世源於作者在麥肯錫的一段工作經歷。

根據作者自述:公司將作者委派至倫敦幫助那裡的員工提高英語寫作水平為契機,作者在研究寫作方面的資料時,因為缺乏寫作指導教材,便自我尋找總結,發明了金字塔原理,並向全世界推廣。該書共分為4個部分,分別為表達的邏輯,思考的邏輯,解決問題的邏輯和演示的邏輯。本文將逐一揭示這4種邏輯的核心內容。

在展開說明這4種邏輯之前,我們首先來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需要藉助金字塔原理來表達呢?首先,大腦具有對事物進行歸類組織的特性。大腦會自動將其認為有「共性」的任何事物組織在一起,而沒有共性的事物大腦將自動忽略。因此,採用金字塔結構表達,加強邏輯關聯,能讓我們的表達和溝通更高效。

為此,作者在本書中引用並列舉了奇妙的數字「7」,即大腦的短期記憶無法一次容納7個以上的記憶項目,但因人而異,有的人可以記住9個項目,而有的人只能記住5個,大腦比較容易記住的是3個項目。當大腦發現需要處理的項目超過4或5個的時候,就會自動開啟歸類模式,把有共性的項目歸為一類。由此可見,自動組建金字塔方便記憶是我們大腦原有的功能,只是我們忽略了而已。

其次,運用金字塔結構,可以讓自己的表達更有邏輯性。在金字塔結構中,各種思想之間只有非常少的幾種邏輯,可以讓我們更容易掌握這些通用邏輯規則並應用於記憶,思考,表達,解決問題等思維過程。

01

表達的邏輯

金字塔結構有助於我們表達更有邏輯,那麼金字塔的內部結構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應該怎麼構建自己的金字塔結構呢?

上面就是個基本的金字塔結構圖。在這個金字塔結構中,有縱向和橫向兩種邏輯關係。在縱向結構中,上一層思想統領下一層思想;在橫向結構中,每個思想是並列關係,一起支撐上一層思想。

在縱向關係中,可以引導一種疑問/回答式的對話,從而使聽者帶著極大的興趣了解你的思路,並跟隨你的表達邏輯。金字塔縱向結構的價值就在於你在表達之前要迫使自己理清思路,並利用疑問/回答式的表達邏輯來引發聽者的疑問並精心準備回答聽者可能的疑問。

在橫向關係中,每一個並列項都是對上一個層次思想的支撐,必須保證本層次的表述能回答上一個層次的疑問。該層的表述要有明確的邏輯關係,要麼是演繹推理,要麼是歸納關係。

除了縱向的疑問/回答式關係以及橫向並列式關係,還有一種序言的講故事式表達方式,該方式主要應用於我們的寫作。我們需要在構建金字塔結構之前考慮序言的書寫方式。因為,在我們試圖向讀者傳遞信息並引起他們問題之前,我們需要介紹清楚相關的背景資料,以此引導讀者了解你的思維過程,並且引起讀者的興趣。這種序言的講故事表達具備四要素:,序言的開頭應向讀者說明背景(situation)的時間和地點。在這一背景中發現了某件事情作為衝突(complication),使讀者產生疑問(Question)並由作者做出回答(Answer),即SCQA法則。

知道了金字塔的內部結構,我們該如何構建金字塔結構呢?簡言之:有兩種方法,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

自上而下

即從金字塔的頂端開始,向下逐步構建不同的層次。換言之,從文章的主題開始,一步一步擴展。主要步驟包括:

1 提出主題思想

2 設想受眾的主要疑問

3 寫序言:背景-衝突-疑問-回答

4 與受眾進行疑問/回答式對話

5 與受眾的新疑問,重複進行疑問/回答式對話

自下而上

當你在落筆前還不能確定文章的主題。列出你想表達的所有思想要點,找出各個要點間的邏輯關係,得出結論。一般來說有以下三個步驟:

1 列出你想表達的所有思想要點

2 找出各要點之間的邏輯關係

3 得出結論

02

思考的邏輯

兩種推理方式--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

演繹推理即三段論:大前提+小前提=結論

演繹是一種線性的推理方式,通常具有三段論的形式,即由一個大前提和一個小前提推導出一個結論的論述形式,一般分為三個步驟:

1 闡述世界上已經存在的某種情況

2 闡述世界上同時存在的相關情況。如果第二個表述是針對第一個表述的主語或謂語的,則說明兩個表述相關。

3 說明這兩種情況同時存在時隱含的意義

圖例:

歸納推理——概括共性: 小前提+小前提+小前提=結論

相比演繹推理,歸納推理需要創造性思維。在歸納推理時,大腦首先要注意到若干不同事物的共性,然後正確歸類。正確歸類時,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個能夠表示改組思想的名詞,而這個名字必須是單一名詞。

運用歸納推理時,由以下2個步驟組成:

1 正確定義該組思想。找到一個能夠表示該組所有思想共同點的名詞。

2 識別並剔除該組思想中與其他思想不相稱的思想。

圖例:

三種邏輯順序--時間順序,結構順序和程度順序

1) 確定前因後果——時間(步驟)順序

時間是最易理解的一種邏輯順序,如: 第一,第二,第三……但理清原因和結果卻很容易出現混淆,所以需要將具體的原因進行分組,定好小標題,再詳述每個分類(分組數目最好不要超過7個以上)。這個分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是,需要解釋某個隱含的邏輯過程,將信息精簡化,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提煉出來。

2) 將整體分割為部分,或將部分組成整體——結構(空間)順序

在進行結構化(將整體分割為部分)時,最好使用MECE原則: 各部分之間相互獨立(mutually exclusive),沒有重疊,有排他性。所有部分完全窮盡(collectively exhaustive),沒有遺漏。用結構順序概念檢查思路,以確保行文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3) 將類似事務按重要性歸為一組——程度(重要性)順序

將最重要的思想放在第一位。

以上3種邏輯順序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結合使用,但是每一組思想中都必須至少存在一種邏輯順序。因此,在思考時,必須檢查每一組思想中是否存在某種邏輯順序,最終得出一個合理的邏輯推論。

所謂的概括,並不是簡單地對思想組進行分組,而是需要在分組的基礎上,完成獨立思考,提煉,進行創造性地總結。重點是,我們需要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換言之,要學會正確的表達!

03

解決問題的邏輯

如果你經常發現自己被淹沒在大量需要分類和考慮的事實、數據、信息和想法中,卻無法決定哪些是你希望與人交流的信息,那麼首先需要面對的問題是,界定和分析問題,然後再將方案寫出來與人交流。

I. 界定問題的方法——連續分析法(統計學上稱為序列分析)

1) 判斷問題是否存在,通常要看經過努力得到的結果(現狀),與希望實現的目標之間是否有差距。由某一特定背景導致的某一特定結果,稱為非期望結果(R1, Undesired Result)。「問題」是指你不喜歡某一結果(比如單戀的對象不喜歡你),想得到其他結果(單戀的對象喜歡你),稱為期望結果(R2, 即目標,Desired Result)。解決方案則是指如何從現狀R1到目標R2。這種方法稱為連續分析。

2) 建立界定問題框架的具體步驟:

a. 展開問題的基本部分: 切入點; 困擾; 現狀,非期望結果(R1);目標,期望結果(R2)。以上四個要素講述了問題是如何被展開的戲劇性故事。

b. 你的解決方案處於哪一階段(已經解決了,還是已經被接受了)。

c. 提出適當的疑問。

d. 檢查序言是否呈現了界定的問題。

e. 檢查金字塔是否回答了疑問。

II. 結構化分析問題

為了有效地找到結論和行動方案,分析人員必須有意識、有條理地去收集事實,得出符合邏輯的發現。但多數情況,人們可能會收集該領域一切可以找到的資料,等到所有的事實和資料齊備時才正式開始分析。較好的方法是,建立診斷框架和邏輯樹指導,來分析和引導思維:

1) 建立診斷框架

a. 呈現有形結構

某個具體領域都應該有清晰的結構,即包括由不同單位組成的系統,各自完成某項特定的功能。畫一幅系統的現況或理想狀況的圖,可以幫助你找到和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

b. 尋找因果關係

在畫出結構的基礎上,尋找產生問題的因果關係。其中,結構圖包括: 財務結構,任務結構和活動(行動、措施)結構

c. 歸類分組——將產生問題的可能原因分類

把所有可能的原因按相似性分類,前提是這種預先的分類有助於綜合分析各種事實。

如何使用診斷框架——取決於你對所要分析的目標領域了解多少。一旦建立了診斷框架,就可以運用它從事實和概念上說明現狀:

· 該結構/系統導致R1。它的現狀如何?

· 該結構/系統導致R1。從邏輯上分析,它在過去是什麼樣的?

· 理想中的結構/系統導致預期的R2。它應該是什麼樣的?

2) 解決問題的診斷框架通常隱含在界定問題的序幕中。那些對所在領域有很深造詣的人才能提出創造性地解決方案,對那些沒有敏銳洞察力的人,則可以使用邏輯樹找到解決問題的可能方案:

建立邏輯樹——序列分析法

建立診斷框架的過程有時被稱為是「是非問題分析」,其關鍵步驟是按先後順序畫出該領域的圖解,表明每個階段的主要決策變量,包括影響每項獲得各個因素。然後,對這些主要決策變量如何影響目標的實現提出假設,並根據對目標實現有重要影響的主要決策變量,決定應該做出哪些決策。

04

演示的邏輯

I. 文章中的金字塔

理想的文章,應該讓讀者在30秒內理解作者的整體思維構架,包括序言、中心思想和關鍵句要點。此外,讀者還應當能了解整體構架下,各組思想觀點之間的相互關係。因此,重點是要突出顯示文章的框架結構。

寫作長篇文章時,在頁面上呈現金字塔層級的方法很多:

II. PPT演示中的金字塔

不同於書面表達的方式,採用PPT演講的是用視覺演示的方式介紹作者思想,為了吸引注意力,重點在於如何取悅觀眾。商業演示和其他任何娛樂形式一樣,需要藝術性。

設計PPT演示文稿的基本規則:

· 文字幻燈片應只包含最重要的、經過適當分組和總結的思想(觀點、論據、建議等)。

· 應圖文並茂,使用各種圖表相配合

· 演示文稿應呈現深思熟慮後的故事梗概和劇本

III. 思維中的金字塔

o 做到條理清晰需要經過兩個步驟:

首先決定要說明的思想或要證明的論點,然後用文字表現。構建金字塔結構,並重新檢查各組的思想觀點之後,你就確切知道了自己想要說明的思想或論點,以及說明思想、論點的順序。所有這些工作都是為了用文字把他們呈現出來。

o 學會用思維導圖: 我們是通過圖像而不是文字來進行理性思維的,因為這樣效率更高。圖像能把大量的事實綜合成簡單抽象的概念。

o 如何在思維中構建圖像:

為了理解和記憶,每次閱讀時必須在大腦中畫圖像。如果遇到一些難以想像的段落,而且提出的思想觀點非常抽象,可以用骨架結構代替圖像來說明。但無論如何,必須把段落想像成某種形式,讀者也必須能「看見」所說的內容,否則不能認為讀者已經理解了該段落。

o 以圖像形式儲存知識非常重要,因為閱讀是一個逐字逐句的過程,而且我們的頭腦只能容納有限的詞彙。通過從文字恢復圖像的方法,讀者不僅能大量傳遞知識,使頭腦更加有效地處理,而且能用清晰的圖像傳遞信息,便於回憶。

以上就是對《金字塔原理》的解讀,朕在讀書的第4期將繼續為大家解讀一本新書,橋水基金創始人Ray Dalio的書《原則》,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金字塔原理:麥肯錫40年的諮詢標準,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的邏輯
    「金字塔原理不僅是麥肯錫公司的標準,甚至成了諮詢行業的實際標準,並被眾多國際知名企業和世界知名院校用來進行培訓的內容。金字塔原理其實和高中議論文的寫法差不多,歸納一個中心論點,再由3-7個論據支撐,而每一個論據又可以被3-7個小論據支撐,如此重複的模型就像金字塔一樣,這就是金字塔原理。首先,金字塔原理強調要「結論先行」。
  • 《金字塔原理》教你怎樣用思考和表達提高效益
    《金字塔原理: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的邏輯》一書,作者芭芭拉.明託。職場中必備工具書,建議收藏。企業的效率最大化說白了就是花最少的錢辦更多的事。所有這些都是個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本身也是需要耗費很大的成本。金字塔原理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
  • 經典的高效思考和表達的思維模型——金字塔原理
    我們經常遇到思考問題的時候頭腦裡一團亂麻,寫文章的時候越寫越亂,或者說話演講時,說了半天不知道在說什麼,這些問題都可以歸結為思想缺乏合理的組織和結構。麥肯錫公司的首位女諮詢顧問芭芭拉 · 明託,在《金字塔原理》一書中介紹了金字塔結構的思維方式,這是一種層次分明、結構化的思考和溝通技術,可以幫助我們高效地思考和表達。
  • 金字塔原理:怎樣讓表達變得有邏輯?
    所謂金字塔結構,就是如下圖的思考和表達形式:位於最上層的是中心思想,第二層是支持中心思想的論點,第三層是支持二層思想的論點,以此類推。整個組織架構就像一個金字塔。需要注意的是:位於金字塔結構每一層的思想,都必須是對其下層思想的提煉和概括。所有列入同一組的思想必須具有某種邏輯順序。為什麼我們需要金字塔?作者在書中講述了金字塔原理的由來。
  • 還在煩惱職場寫作、溝通和表達?快學習《金字塔原理》(附資源)
    職場的溝通、寫作和表達,與學校寫論文不一樣,與寫小說網文不一樣,都應該是重點突出、直達主題與核心思想的,畢竟大家都挺忙的,尤其是越高級的領導越忙,用來處理各類文檔的時間就越短,所以各位職場白骨精更要好好學習如何提高職場寫作、職場溝通和職場表達能力。有的朋友會說,我的表達能力是渣渣,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救嗎?
  • 金字塔原理,你絕對不可錯過的麥肯錫核心思維方法!
    金字塔原理——思考、寫作和解決問題的邏輯 .ppt 金字塔原理是麥肯錫公司的公司標準,公司理念和規範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金字塔原理能夠幫助人們以書面形式組織和表達思想;可適用於確定問題、分析問題的過程;從宏觀角度說,金字塔原理可以對整個寫作、思考和分析問題的過程進行指導。 條理清晰的文章肯定都具有清晰的金字塔結構,而條理不清楚的文章則肯定不具備金字塔結構。
  • 金字塔原理之表達的邏輯,如何構建基本的金字塔結構
    我們都希望在思考、溝通交流、管理下屬和解決問題時,重點突出,思路清晰,層次分明。我們希望在表達(寫作、講話和培訓)時,能說到點子上,正面回答受眾(讀者、聽眾和學員)的問題。我們還希望,組織中的全體成員能用統一的邏輯、結構和方式交流,快速產生共鳴,達成共識,那麼是否有規範可尋?
  • 《金字塔原理》:讓我們的思考更清晰,表達更準確
    我們對自己說話雜亂無章的表達懊惱不已,害怕當眾發言、演講,甚至懷疑自己得了社交恐懼症。其實,我們只是沒有掌握金字塔原理這個知識點。它會讓我們在表達核心的觀點,有理有據、條理分明,讓我們擺脫說話沒重點的標籤。那麼什麼是金字塔原理呢?
  • 碎片化時代,如何有邏輯的思考和表達?
    我們都希望自己在表達時重點突出、邏輯清晰、層次分明,可是怎麼才能做到呢?金字塔原理提供了一條可能的道路。 什麼是金字塔原理?金字塔原理訓練表達者要關注、挖掘受眾的意圖、需求點、利益點、關注點和興趣點,想清楚說什麼(內容),怎麼說(思路、結構),掌握溝通的標準結構和規範動作。金字塔最終所要達到的效果是觀點鮮明、重點突出、思路清晰、層次分明、簡單易懂,讓受眾有興趣,能理解,記得住。
  • 《金字塔原理》結構化思維:解決問題和表達想法的超級武器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知名諮詢顧問巴巴拉~明託,她是1961年哈佛商學院錄取的第1批女學員之一,1963年成為麥肯錫國際管理諮詢公司有史以來的第1位女性諮詢顧問,1966年他被公司派往英國倫敦,負責提高麥肯錫公司日益增多的歐洲員工的寫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日積月累,她領悟了金字塔結構對於思考和表達的深刻影響,於是提出了金字塔原理的概念。
  • 《金字塔原理》:思路不清?邏輯混亂?看這本書就夠了!
    《金字塔原理》正如它的副標題所講——是一本講解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的書籍。而這本關於寫作及邏輯思維的讀物被奉之為麥肯錫40年經典培訓教材,其作者——巴巴拉·明託 ,也是第一位麥肯錫的女性顧問。
  • 邏輯混亂表述蒼白?掌握金字塔原理,提升結構化思維(乾貨文)
    序言:麥肯錫的經典教材《金字塔原理》作者是美國作家芭芭拉明託,麥肯錫管理諮詢公司第一位女性諮詢顧問。本書在1973年首次出版以來,暢銷歐美市場,被麥肯錫視為最重要的管理教材。正如本書的副標題「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的邏輯」,本書致力於訓練結構化思維,使表達呈現邏輯性,廣泛應用於職場寫作、問題解決、口頭/書面表達等領域。本書適用於所有高、中、基層職場人士,用來提高表達邏輯、講話藝術、寫作水平。
  • 《金字塔原理》:孩子表達不清,邏輯混亂?用這3點鍛鍊邏輯能力
    孩子面對複雜問題的時候,往往會不知所措甚至求助於身邊的人。這時候父母培養孩子"金字塔"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幫助孩子將問題化難為簡,用發散的思維模式去解決問題。第二:能夠幫助孩子提高思考、表達能力利用"金字塔原理",孩子可以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複雜的問題往往關係錯綜複雜。
  • 為什麼你的表達不清晰、不深刻、不吸引人?書籍解讀:金字塔原理
    找領導匯報方案,半天也說不到重點;給朋友講故事,自己笑得前仰後合,朋友卻聽得一臉懵逼;又或者寫了個文案發給主管,主管卻說邏輯不清楚……如果您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那今天這本書會給您一些幫助。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本書名字叫做《金字塔原理》,副標題是「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的邏輯」。
  • 大名鼎鼎的麥肯錫公司是如何思考問題的-麥肯錫筆記思考法
    簡單介紹今天主要是想給大家介紹一種思考問題的工具或者方法-麥肯錫筆記思考法。麥肯錫筆記和其它筆記最大的不同是他是為解決問題,幫助你思考而誕生的。通過發現問題,做出假設,驗證假設,得出結論這幾個步驟,幫你分析和解決問題。
  • 3分鐘秒懂《金字塔原理》,寫作、培訓、思考,1個邏輯全搞定?
    自從開始學寫作,《金字塔原理》這本書,就不定期會出現在耳邊,它的神秘和價值在我這就被蒙上了超級實用的色彩。作者芭芭拉·明託是麥肯錫從哈佛招聘而來的第一名女諮詢師,她的作品《金字塔原理》,在麥肯錫成為經典培訓教材已達40年,應用範圍之廣,得到各界人士追捧。寫作、講話、提高思考能力、培訓、管理及解決問題,它都是一份非常實用的工具,通過反覆鍛鍊,可以讓人成長為邏輯清晰,條理清楚,效果好,效率高的超能人士。
  • 從支支吾吾到口若懸河,高效表達的奧秘在金字塔原理
    麥肯錫公司的第一位女諮詢顧問芭芭拉·明託,因為非常擅長寫作,被派去倫敦分公司指導其他的員工寫報告。在多年的工作中,她總結出了一套邏輯清晰、重點突出、層次分明、簡單易懂的思考表達方式和規範動作——金字塔原理,寫成了《金字塔原理》這本書。
  • 《金字塔原理》:孩子表達不清,邏輯混亂?用這3點鍛鍊邏輯能力
    利用&34;能夠幫助孩子擁有正確的邏輯思路,藉助金字塔模型來解決問題,分析問題。孩子面對複雜問題的時候,往往會不知所措甚至求助於身邊的人。這時候父母培養孩子&34;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幫助孩子將問題化難為簡,用發散的思維模式去解決問題。第二:能夠幫助孩子提高思考、表達能力利用&34;,孩子可以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
  • 金字塔原理·助力您的表達、寫作、解決問題
    金字塔原理的影響力:1、麥肯錫公司的公司標準,公司理念和規範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2、進一步發展成為管理者和諮詢業的實際行業標準,並在包括哈佛商學院在內的世界著名商學院傳授。金字塔原理的作用:1、在思考、溝通交流、解決問題和管理下屬時,重點突出,思路清晰,層次分明。2、表達的時候能說到點子上,正面回答聽眾、學員等問題。
  • 如何邏輯清晰地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學會這個技巧就夠了!
    可現實中,我們說話做事經常出現邏輯混亂,想到哪說到哪,不能很好地突出重點,層次分明的把一件事情說清楚,這往往會限制、阻礙了我們的發展。面對這些問題,如何才能突出重點、邏輯清晰、主次分明的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呢?學會「金字塔原理」就夠了!金字塔結構的大概內容,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但知道的不夠系統,特別是在很多細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