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正如它的副標題所講——是一本講解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的書籍。而這本關於寫作及邏輯思維的讀物被奉之為麥肯錫40年經典培訓教材,其作者——巴巴拉·明託 ,也是第一位麥肯錫的女性顧問。
全書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篇主要對金字塔原理的概念進行了解釋,介紹了如何利用這一原理構建基本的金字塔結構。目的是使讀者理解和運用簡單文書的寫作技巧。
那麼,金字塔原理是什麼呢?
任何事情都可歸納出一個中心論點,中心論點可由三至七個論據支持,這些論據本身也可以作為分論點來列明,被三至七個論據支持,如此延伸下去,狀若金字塔一般。巴巴拉·明託的金字塔原則是一項層次性、結構化的思考及溝通技術,可以用於結構化的寫作過程。
簡單概括,即重點突出、邏輯清晰、主次分明。
第二篇介紹了如何深入細緻地把握思維的環節,以保證使用語句真實、明確地呈現出你希望表達的思想。書中列舉了許多實例,突出了強迫自己進行「冷靜思維」對明確表達思想的重要性。
思考邏輯的關鍵在與應用邏輯順序,根據問題的性質選擇使用時間順序、結構順序還是程度順序。建立並使用清晰的分析與思考結構,是保證思考邏輯的關鍵。將思考結構化,利用框架分析問題,可以明確思考的路徑。
思維包括兩個方向:發散思維與收縮思維。發散思維可以將問題進行全方位思考,不遺漏任何因素,可以用思維導圖來解決,類似於麥肯錫的MECE原則;收縮思維是將信息範圍縮小,排除無關或次要因素,保證思維的重點。
(MECE分析法,全稱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也就是對於一個重大的議題,能夠做到不重疊、不遺漏的分類,而且能夠藉此有效把握問題的核心,並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三篇主要針對的對象是需要寫研究分析報告的人士,以及需要對複雜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結論供決策使用的人士。
這一篇介紹了如何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使用多種框架來組織分析過程,使寫作者的思維在實際上進行了預先組織,從而能夠更方便地應用金字塔原理。
一般來說,解決問題的程序包括:
界定問題結構化分析分析並找到解決方案組成金字塔與他人交流
提高解決問題效率的秘訣在於界定問題的準確性和搜集數據的條理性,這兩個內容都離不開結構化分析。
結構化分析是解決問題的核心步驟,常用的結構化分析框架主要有流程圖、甘特圖、思維導圖等。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要先思考產生問題的原因,再進行資料搜集,這樣可以減少資料搜集時間,提高資料搜集效率。
第四篇介紹了一些演示技巧,能夠寫作者在以幻燈片等書面形式演示具有金字塔結構的思想時,能讓讀者或觀眾感受到金字塔結構的存在。
一般說來,理想的PPT是圖表佔90%,數字佔10%。在進行演示時,要遵循以下原則:
每次只演示一個論點論點應使用完整的陳述句而不是標題性語言文字儘量簡短,不要長篇大論使用簡單的數字或詞彙,並加以突出字號選擇適中,直觀簡潔具有趣味性,包括演講者本身、動畫使用等
《金字塔原理》是一本不錯的思維指導書,它指出了我們思維方式存在問題並告訴我們如何去建立合理的金字塔思維結構。同時,也是一本有效的方法論書籍,能夠培養思維邏輯。
希望大家看完這本書後,都能有所啟發,做到自上而下表達,自下而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