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是一種重點突出、邏輯清晰、主次分明的邏輯思路、表達方式和規範動作。金字塔的基本結構是:中心思想明確,結論先行,以上統下,歸類分組,邏輯遞進。先重要後次要,先全局後細節,先結論後原因,先結果後過程。
金字塔訓練表達者:關注、挖掘受眾的意圖、需求、利益點、關注點、興趣點和興奮點,想清內容說什麼、怎麼說,掌握表達的標準結構、規範動作。金字塔幫助達到溝通效果:重點突出,思路清晰,主次分明,讓受眾有興趣、能理解、能接受、記得住。
搭建金字塔的具體做法是:自上而下表達,自下而上思考,縱向疑問回答/總結概括,橫向歸類分組/演繹歸納,序言講故事,標題提煉思想精華。
接下來詳細看看金字塔原理的內容和使用方法。
一. 了解金字塔原理
簡單點說,金字塔原理就是要先表明中心思想,再說論點、論據,然後層層延伸,狀如金字塔。如下圖:
聽著你會不會覺得有點像《道德經》裡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二. 利用金字塔原理理清文章邏輯
文章的條理清晰,才能讓看文章的人一眼明白你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我簡單解釋下上圖。
先看寫作要遵循的四個基本原則:
一篇文章必定只有一個中心思想。
任何一個層次上的思想都必須是下一層次思想的概括。
每組中的思想必須屬於同一個範圍。
每組中的思想必須按照邏輯順序組織。邏輯順序常見的有:時間順序(也可以是步驟,如:第一、第二、第三…)、結構順序(如:北京、上海、廈門…)、重要性順序(如:最重要、次重要…)。
我們工作中常寫各種匯報類文檔,基本是以開頭、正文、結尾的模式在寫。這裡的開頭,即序言,要表達清楚並吸引讀者注意,有三個要素:
情境(Situation):事情發生的時間和地點
衝突(Complication):中間發生了什麼事
疑問(Question):讀者產生了什麼疑惑
正文部分是對讀者產生的疑惑進行回答(Answer),綜合起來形成寫作的四要素:SCQA。在正文部分,一般會用到兩種邏輯推理: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
a. 演繹推理通常由大前提+小前提,推導出結論:
b. 歸納推理通常由若干個具有相似性的事件推導出一個概括思想。
三. 構建金字塔結構
最後,說說構建金字塔結構的方法。
自上而下法:
先拋結論,然後列出幾點來支持自己的結論,再層層詳細展開。
當自己心中對問題已有思路,就差清晰的表達出來時,適合用自上而下法。比如,寫年終總結時,基本知道自己要寫的主題是什麼,平時的成績、遇到的問題、下一年的規劃等也有個大概構思,此時,就可以採用自上而下法構建金字塔結構,條理清晰的表明自己的想法。
自下而上法:
當自己心中,對於想要表達的內容,思緒還比較混亂時適合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來構建金字塔。即:先歸類分組,然後概括每組思想,最後提煉主題,完善整個思考過程。如果要成文,建議思考時可以自下而上,文章還是採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寫出來,比較直截了當,易於理解。
結語
知識的價值不在於佔有,而在於使用。最快的成長方法,就是幫助別人成長。只有當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工作中,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才是真正的賺到。
金字塔結構,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掌握,需要我們在工作中不斷刻意地練習,才能發揮更強大的威力。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