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遊世界是現在許多人的夢想,我們大都不想整天被束縛在一個小小的方格間裡,世界那麼大,人生不能只停留在眼前的方寸之地。然而,夢想總是離我們太過遙遠,太多的東西我們無法放下,束縛著我們前進的步伐。
雖然如此,但是卻仍然有許多人完成了環遊世界的夢想。在上個世紀初,就有一位中國人依靠自己的一雙腿,獨自一人環遊了世界。他是首個獨步環遊世界的華人,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用雙腳丈量世界的人,泰戈爾都為他題詞,各國的總統都爭相接見他,他的名字叫做潘德明。
放棄餐廳環遊世界
潘德明出生於上海,畢業於上海南洋高級商校,畢業之後,他就自己開了一家餐廳,生意紅火。然而,這家餐廳並不是他的夢想。他從小就從各種書籍、報紙上了解了許多世界各國的風土人情,以及地理知識。因此,從小的時候就埋下了一個想要環遊世界的夢想。
1930年,他的夢想被一個年輕團夥喚醒。在這一天,幾個年輕人在《申報》上發表了一則宣言,他們稱要用自己的步伐,徒步走向亞洲,讓世界看看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氣節,顯示中華民族歷史的光榮,因此,他們成立了一個「中國青年亞細亞步行團」。
潘德明看到了這條消失,他火熱的心被再次喚醒。他決定,放棄自己生意火爆的餐廳,加入到這個步行團中。雖然等他趕到上海時,這個步行團已經出發,但是他卻沒有放棄,而是直接乘車追了上去,並開始了他環遊世界的旅程。
獨自一人環遊世界
步行團按照既定路線,一路南下,然而,現實總是比夢想殘酷,當步行團到達了越南的時候,全部的8名成員,就只剩下了潘德明自己,大部分人都選擇了放棄。最終,潘德明決定不放棄自己的理想,選擇了獨自一人環遊世界。
1931年,潘德明到達了越南的胡志明市,在這裡,他進行了補給以及對接下來行程的安排。最終,他買了一輛自行車,開始了自己的騎行環遊世界之旅。此外,他還製作了一本《名人留墨集》,打算讓世界各地的名流在上面題詞,留作這次環球旅行的紀念。
在這本《名人留墨集》的扉頁上,有這樣一句話:德明堅決地一往無前,表現我中國國民性與世界,使我中國是向前的,以謀世界之榮光。這句話不僅表現了他的決心,更加體現了他為中華民族正名的志向。
面見各國名人
準備完成之後,他就騎著一輛自行車,從越南出發,開始了環遊世界之路。他一路從越南走到柬埔寨,然後又去了泰國,經過了馬來西亞,一直到了新加坡。在新加坡,他遇到了第一個在《名人留墨集》上題詞的人——華僑巨商胡文虎。他在上面寫道:希望全世界的路都印著你腳車的輪跡。
很快,他的事跡已經傳遍了世界各地,許多人開始關注他, 還有一些人為他的環遊世界提供了資金。在新加坡華僑的資助下,他來到了印度,在這裡遇到了著名的詩人泰戈爾。泰戈爾同樣為他在那本《名人留墨集》上題詞:我相信,你們擁有一個偉大的將來。你們國家一定會站起來,亞洲一定會迎來一個偉大的時刻。
之後的潘德明,一路走過了亞洲、非洲,遊遍了歐洲,各國首相爭相接見。1933年7月,他到達了法國巴黎,在這裡,他受到了法國總統萊伯朗、總理達拉第的接見。萊伯朗送給了潘德明法國英雄拿破崙的一句名言:中國是一個多病、沉睡的巨人,當是當他醒來,全世界都會震動。在歐洲的旅行的過程中,潘德明見到了希特勒,和他談了兩天;見到了英國首相麥克唐納;見到了美國總統羅斯福,獲得了他贈送的一枚金牌……
回國抗日
在旅行過程中,他見到了無數的風土人情,同時也得到了一個消息,那就是抗日戰爭爆發了,最終,他結束了自己前往日本的計劃,而是直接改變了路線,從新加坡輾轉來到緬甸,進入了雲南,最終在1937年7月6日回到了上海。回到上海之後,不久七七事變就爆發了,他將各國華僑捐贈的十萬用來考察青藏高原的資金,全部捐獻給了抗日事業。
潘德明,是人類歷史上首個用雙腳完成環繞地球一周任務的人,他是一位中國人,他證明了中華民族是一個堅韌不拔的民族,總有崛起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