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住宅的設計壽命普遍是50年,除了一些具有重大意義的建築設計壽命達到100年之外,其他的都是100年以內。
其實我們可以很清楚的感覺到,只要房屋的建設沒有質量問題,那麼很多房子都是可以持續傳承下去得。就像一些老舊的廢棄廠區、一些歷史性的建築都是磚混的房子,幾十年還是在的並沒有倒塌。但是在城市當中很多磚混的房子最後也都淪為了棚改的對象。或者有些房屋十幾年也就成為危房了。所以說建築的壽命其實有很多因素在影響。不能簡單地說壽命到底有多久。
六層的磚混樓其實已經不算是老房子了。因為隨著建築設計的發展居民住宅的層數也是逐漸上去的。6層的磚混樓可以說還算是年輕了。那麼相對年輕的房子設計壽命也與現在的要求相差不都多。50年的設計壽命是一定要有的。
但是設計壽命並不代表建築最終的壽命,設計壽命應該是建築最低的服役年限。如果連設計壽命都達不到,那還叫什麼設計呢?只不過近些年來很多人看到房屋的拆遷和更新的規律,就希望從房屋的建設方面節約成本。最終節約成本之後也會讓房屋的壽命縮短。
房屋的壽命並不應該單純是房屋主體的壽命,還應該包括房屋內部管道、線路等等。但是這部分管道和線路卻很難長壽。因為隨著居民生活要求的變化,電氣設備越來越多,十幾年前的家庭用電負荷與現在是沒法比的,所以在線路上面會有加速老化的問題。管道也是如此,老房子很多都是鑄鐵的管道,維修難也容易鏽蝕。所以說單純來看6層的磚混房壽命也就在30年左右。而在30年以後如果不整體翻新內在的線路和管道,那麼這些房子也就真的不能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