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居住的「小區樓房」壽命到底有多少年?50年以後就不能住了嗎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們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現在很多人都住進了小區房,成為了小區的一分子,買過房的朋友都知道,在房屋產權證上會有個房屋年限,一般是50年或者70年,其實這個年限並不是空穴來風的,它和樓房的使用壽命存在很大的聯繫,而樓房的壽命又和建築材料有直接聯繫,那麼我們現在居住的小區,樓房到底能用多少年呢?是不是50年以後就住不了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我們都知道現在新建的小區樓房一般都是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我們很少看見用木頭、鋼材搭建的小區,畢竟混凝土已經逐漸取代了其他建築材料,成為了建造高樓大廈必備的材料。不過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也是有所區分的,不同的強度等級直接決定了樓房的使用壽命,現在的小區樓一般採用的都是C15的混凝土,這種混凝土結構強度高價格便宜,非常適合大面積使用。其實從理論上來說房屋的壽命是無限期的,因為房屋屹立在那裡就像一塊大型石頭一樣,只要沒有發生地震等自然災害,就可以一直使用下去。不過考慮到現實中存在風化、腐蝕、滴水等情況,房屋一般使用50-70年以後就開始逐漸變成危樓了。
在農村居住過的小夥伴都知道,農村的房子在質量上和城市裡的小區房質量存在非常明顯的區別,農村的房子大多是個人建造,建築用料七零八落,沒有形成統一的規範。因此農村的房子使用十幾年以後就非常容易出現裂縫,漏水等情況。而城市裡的小區房由專門的開發商投資、專業的施工隊建造,在房屋質量上可以得到很大的保證,而混凝土的壽命大多也是在50-70年左右,但是在沒有任何自然災害的情況下,混凝土建造的樓房甚至可以使用100年之久,世界上超過百年建造的建築業比比皆是。所以說就算到了房屋的使用年限,房子也是可以繼續住的,我們不用太多的擔心,只不過產權證到期了之後需要重新辦理而已。
最後校長總結一下,我們現代城市居住的小區樓房,壽命一般都在50-70年左右,當建築物的壽命達到了這個標準就會有專門的質檢隊對房屋進行檢測,如果房屋的各項指標都能達標,那麼房屋就可以繼續居住,但如果不達標成了危房,那就不能繼續住了,因為一旦發生地震,最先受災的就是危房了。
申明:本文由《校長科普說》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