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信貸服務上線在即,花旗中國副行長柏達仁談個人業務的數位化布局

2020-12-14 經濟觀察報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涵 「花旗信用卡在國內的規模還不是特別大,信用卡數量大概在100萬左右。對於中國眾多的大型發卡行來說,目前不用把我們當作有力的競爭對手。」花旗中國副行長、個人銀行業務總裁柏達仁(Darren Buckley)日前在接受經濟觀察網等媒體訪問時向記者坦言,「我們正在全力投入在數位化領域中。目前花旗中國的信用卡業務的數位化水平,超過了全球其他任何一個市場。」

這位在銀行業從業32年的資深銀行家,在倫敦、紐約、曼谷、東京、新加坡均有工作經驗笑談道:「現在我在上海,自從我第一次來到中國已經過去了30年。30年的職業經歷告訴我,現在中國市場的機遇,在花旗其它任何一個市場都是無法想像的,也是前所未有的。」

據記者了解,花旗中國近期個人業務的數位化布局分別在信用卡服務、即將上線借貸業務平臺以及二類帳戶等方面。

數位化獲客導流信用卡

信用卡業務是花旗中國全力投入數位化領域的一大縮影。目前,通過數字渠道獲得的信用卡新客戶量佔所有新客戶量的98%。

柏達仁介紹:「在過去兩年中,在信用卡獲客方面客戶淨推薦值(NPS),從過去的-6%增長到接近60%。我們正在努力打造整個客戶服務的完整數位化閉環。從客戶申請信用卡、到銀行審批、客戶激活開卡、在各平臺進行綁定、到真正使用信用卡,在完整的流程中不斷提升我們的數位化能力。」

今年截至目前,花旗中國新的信用卡獲客量同比增長了60%。相比2012年到2016年的傳統渠道,目前通過數位化獲得的信用卡客戶創造的平均利潤增長了2到3倍。諸如,至享卡、禮程卡主要針對花旗財富管理、全球視野的客戶,禮享卡和輕享卡這兩個信用卡品牌針對更年輕的消費者。

細緻來窺探,花旗信用卡的數位化獲客渠道,是直接與一些在線聚合平臺(如融360、挖財等)合作,將客流導入到銀行自身的數字平臺。「我們也在與第三方平臺討論,未來客戶可以通過第三方APP直接在上面申請花旗的信用卡。」柏達仁解釋道。

外資銀行在中國市場的目標客戶異常明確,提供個性化、定製化服務來獲得用戶信任。現實情況是,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的市場上所佔的市場份額不大,花旗中國自2012年獲得國內運營個人銀行業務的所有牌照後,佔主導的還是企業和機構客戶的業務。

柏達仁坦言:「不避諱地說,在中國市場上,各家外資銀行還沒有找到非常成功的個人銀行的業務模式。但我相信,這個狀況正在改變。」

即將上線數位化借貸服務

顯然,在中國市場的銀行業是面對數位化轉型、服務要求和期待是高於其他市場的。在花旗中國保持核心業務可持續增長的同時,對數位化能力的提升或許是花旗下一個發力點。

柏達仁透露,花旗中國已與中國本土一家巨大電子支付公司合作搭建借貸平臺,最快在7月初上線,「這是花旗第一次與第三方平臺合作開展借貸業務。即將上線的電子化平臺都是與中國本土的技術公司進行合作,不僅可以提高在中國市場的獲客量,還可以降低獲客成本,實現規模化發展,為客戶提供全面服務。」

同時花旗也看到無抵押貸款領域未來的發展潛力很大,但當前營收當中此項業務處於空缺狀態。

除此之外,柏達仁直言:「我們投資了新的數位化平臺,預計將會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上線,提供二類帳戶的數位化服務。未來的二類帳戶平臺,一開始開展的業務相對會簡單,主要是以大額存單和結構性存款產品為主。」

他向記者表示了更多未來的暢想,包括會與很多本地基金公司進行合作,提供更多元化的產品。在這個平臺上,計劃與保險業務的合作夥伴合作,也會上線一些保險業務。

財富管理客戶年增超三成

目前,中國不僅富裕人群和新富人群的數量激增,高淨值人群也在不斷增長。據了解,在中國可投資的資產在1000萬人民幣以上的高淨值客戶的數量已經達到220萬。花旗銀行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大連等八個核心城市重點提供財富管理業務,能夠覆蓋到全中國大約50%的高淨值客戶家庭。

花旗中國為了能夠服務這部分客戶,「我們也在不斷的努力,向監管部門獲得最後一些審批許可,預計今年第三季度將開展花旗私人客戶的業務。」柏達仁稱。

在過去兩年當中,花旗中國的財富管理業務不斷受到認可。同時提升了Citigold花旗財富管理的價值主張,花旗財富管理的新客戶數年均增長30%。儘管目前全球市場波動,尤其外匯市場領域,但財富管理市場的整體發展勢頭良好。柏達仁透露,我們的財富管理業務也在不斷增長。包括資產管理金額,以及新進的資金量也在不斷的增長。花旗中國有信心持續保持增長,並預見未來的發展速度會更快。

據記者了解,Citigold財富管理客戶主要是針對可投資資產在人民幣100萬以上。花旗私人客戶的可投資資產在人民幣1000萬以上。不光提供國內的產品,還可以通過QDII為客戶提供海外的產品,為客戶提供一些國際市場的投資機會。

「花旗的物理網點所覆蓋的城市,對於市場來說太小了,我們不期待成為中國消費者唯一的、主要的銀行服務提供商,花旗可能會作為他們第二、第三選擇。」柏達仁如此認定。

相關焦點

  • 數位化賦能信用卡業務嘗到甜頭 花旗中國衝刺線上消費借貸業務
    「花旗在中國看到的獨特的發展機遇,是在其他國家或者之前的中國市場中前所未有的。這一機遇得益於中國金融市場的不斷開放,以及各類政策紅利的釋放,更得益於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花旗中國副行長、個人銀行業務總裁柏達仁(Darren Buckley)近日在接受上證報採訪時表示。
  • 外資銀行花旗進軍消費信貸,聯手支付寶還是微信?
    6月19日下午,花旗中國個人銀行業務總裁柏達仁在媒體交流會上分享了花旗中國的數位化變革,並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導等媒體採訪。柏達仁指出,花旗中國的數位化布局聚焦在三個方面,分別是信用卡服務、借貸業務平臺以及上線二類帳戶數位化服務。柏達仁於2017年8月來到花旗中國,負責個人銀行業務,此前曾在花旗泰國、花旗日本擔任行長。
  • 花旗在蓉打造全數位化信用卡客戶體驗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23日電 (賀劭清 陳一井)記者23日從花旗中國獲悉,花旗銀行在蓉打造全數位化信用卡客戶體驗,客戶可足不出戶完成在線申請、激活、使用等完整流程
  • 看好中國財富管理市場花旗銀行瞄準中國個人銀行業務
    在7月16日的採訪中,花旗中國個人銀行業務總裁柏達仁表示,「放眼看一下今天在中國所有的外資銀行,擁有個人銀行業務的銀行屈指可數。中國市場屬於全球個人銀行發展的前沿,所以就我個人而言,有幸能夠在這個市場中學習。」瞄準中國市場的花旗銀行,致力於成為傑出的外資財富管理諮詢銀行,同時以數位化信用卡產品側重提供個人信貸服務。
  • 花旗銀行在蓉首家打造全數位化信用卡客戶體驗
  • 中國電信上海公司助力花旗銀行開啟金融服務新裡程碑
    據知名諮詢機構IDC預測,到2020年,全球數位化轉型的相關行業增加值將達到18萬億美元。在全球有46%的企業將促進數位化業務發展,作為未來一年內的首要業務優先級,而在中國這個比例數值是69%。大數據作為一種信息資產,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中都顯現出廣闊前景和無限潛力。以金融行業為例,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創新能力的興起,為金融行業的精準服務、用戶體驗管理、風險控制等提供了新模式、新方法。
  • 大數據賦能:中國電信上海公司助力花旗銀行開啟金融服務新裡程碑
    據知名諮詢機構IDC預測,到2020年,全球數位化轉型的相關行業增加值將達到18萬億美元。在全球有46%的企業將促進數位化業務發展,作為未來一年內的首要業務優先級,而在中國這個比例數值是69%。大數據作為一種信息資產,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中都顯現出廣闊前景和無限潛力。以金融行業為例,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創新能力的興起,為金融行業的精準服務、用戶體驗管理、風險控制等提供了新模式、新方法。
  • 花旗中國升級零售支行打造專屬財富管理中心
    10月22日,花旗中國古北支行煥新揭幕,以滿足客戶對花旗財富管理服務屢創新高的需求。此前花旗中國已進行了一系列的投資,以進一步增強其個人銀行的業務。  升級的支行坐落於上海古北社區,經過整整九個月徹底的翻新,讓本來傳統運營模式的支行搖身一變成為「無現金」 的現代化財富管理中心。
  • 花旗銀行全方位取經中國金融科技 個人銀行業務突破複製全球
    該行在中國市場通過數位化渠道獲取的信用卡新客戶佔96%,幾乎所有新客戶均開通數字銀行服務。這位花旗中國個人銀行業務總裁履新不久就學會了給自己的員工發紅包,儘管那需要花費不少時間。直至微信紅包在2014年1月27日突然出現。「這簡直太棒了」,柏達仁說。
  • 花旗發布新一代掌上銀行 APP助力復工復產
    為了更好地滿足了個人客戶個性化的需求,為全社會復工復產助力添翼,花旗中國近日發布了新一代掌上銀行APP。  花旗新一代掌上銀行APP的全新設計帶來流暢體驗。數字證書、生物認證識別、一次性口令等科技多重守衛,全面保障帳戶安全。專業化設計的登錄界面,有中文與英文的雙語選擇,並展示了每日財經市場動態資訊及權威投資研究剖析,為財富規劃全方位賦能。
  • ——訪花旗中國行長兼執行長林鈺華
    一個充滿陽光的午後,在坐落於金融街的花旗銀行北京辦公室內,到內地履新2年多的林鈺華——花旗中國行長兼執行長,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向記者介紹起花旗銀行在中國改革開放浪潮中的「成長故事」:經過多年的蓄力與發展,花旗經歷了業務快速搭建到不斷深化的轉變,目前在中國的經營網絡已拓展到國內主要重點城市,營業收入持續增長。
  • 花旗中國商業銀行業務發展快又好
    花旗中國商業銀行業務發展快又好新經濟領域客戶貢獻大幅提升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者:記者周軒千 發布日期
  • 浦東30年·花旗中國前副行長:難忘大壺春和小紹興相伴的「初代...
    2014年1月,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宣布攜手羅氏中國,將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建立第一個全自動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帶領團隊完成這一創舉的,是當時擔任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行長兼財資與貿易金融部中國區總經理的裴奕根。
  • 搶佔富人市場:花旗銀行的雙向策略
    與此同時,花旗中國副行長、個人銀行業務總裁柏達仁(Darren Buckley)向記者透露,明年上半年花旗會推出一個二類帳戶的數位化平臺,這個帳戶一旦推出就可以服務更廣闊的客戶群體。言外之意,這個平臺將服務於門檻更低的客戶群體。中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私人財富市場。中國有多少富人?
  • 評估新業務機會 花旗中國積極布局金融開放
    花旗中國執行長、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林鈺華日前在接受包括《經濟參考報》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金融市場開放提速,花旗不僅受益於這一開放進程,相關業務量有所增加,且也在積極評估一些新的業務機會,「比如本地基金託管和期貨業務,都是我們比較感興趣的。」她說。
  • 花旗銀行(中國)副行長陸烜任職資格獲批 曾任上海分行行長
    8月15日,從銀保監會官網獲悉,花旗銀行(中國)擬任陸烜為副行長的申請獲得批覆。批覆顯示,上海銀保監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57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國銀監會令2015年第7號)和《中國銀監會外資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中國銀監會令2018年第3號)的有關規定,核准陸烜花旗銀行(中國)副行長的任職資格。
  • 周報|花旗將與某支付巨頭合作借貸業務,馬上消金累計放款2178億
    央行增加再貼現額度2000億元、常備借貸便利額度1000 億元;9、監會龐雪峰:消費金融公司要做實資產質量,轉變發展理念;10、央行向中國銀聯頒發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行業及機構動態【銀行動態】央行:徵信系統累計收錄9.9億自然人,每日平均查詢550萬次零壹財經報導,6月14日,國新辦舉行覆蓋全社會的徵信系統建設情況吹風會,央行副行長朱鶴新表示,目前,徵信系統累計收錄
  • 花旗中國對公業務數位化服務成果顯著
    (記者朱永康)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花旗中國」)加快採用數位化渠道和功能平臺,今年以來推出多項數位化服務以滿足對公客戶的應急業務需求,顯著提升應用便利性和客戶體驗,在推動復工復產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獲得廣泛認可和好評。
  • 陸烜擬任花旗銀行(中國)副行長的任職資格獲批
    來源:金融界網站8月15日,上海銀保監局發布公告稱,陸烜擬任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行長的任職資格獲批。批覆顯示,上海銀保監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57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國銀監會令2015年第7號)和《中國銀監會外資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中國銀監會令2018年第3號)的有關規定,經審核,現批覆如下: 一、核准陸烜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行長的任職資格。
  • 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崔勇:數位化轉型打造農行信用卡「五心」體驗
    來源:中國證券報 張玉潔通過近兩年的數位化轉型,中國農業銀行在信用卡產品創新、營銷推廣和服務體驗等各方面亮點頻出。從近兩年各項指標來看,農行信用卡業務穩健增長,取得了不俗的業績。2019年,農行信用卡發卡量、消費額、分期交易額等主要業務增速均位列可比同業首位。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累計發卡量已近1.3億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