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技術鑑定結果有時並不影響維權

2020-09-15 醫療衛生健康法律服務

近日有很多患者朋友諮詢,發生醫療糾紛後說和醫院協商無果,投訴至當地醫調委。但是醫調委委託當地醫學會做的醫療事故技術鑑定認為不是醫療事故,患者擔心這樣無法維權了。其實不然。我們之前文章專門寫過幾種維權的方式的價值和利弊,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平臺後在後臺搜索關鍵字就行,比如「維權方式的不同」或者「幾種維權的區別」。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在我們看來,也只是患方參考的一個依據,但是目前醫學會鑑定機制的設定,有些會也有鑑定結論不清楚,不客觀的問題,所以並不是說醫療事故技術鑑定認為不是醫療事故就無法維權。在過去,我們遇到很多案件鑑定結果認為不是醫療事故,但患者最後找到專業醫療律師維權成功。

可以通過第三方醫療評估或司法鑑定的方式來更客觀判斷醫療維權的核心問題:

1) 醫院診療行為是否規範?

2) 醫院的診療行為和損害結果是否有因果關係?

3) 如果有因果關係,參與度的比例?

以上三個問題是醫療維權最關鍵的幾個問題,如果醫院確實沒有責任,那麼也不應該承擔責任,但是如果有責任了訴訟才有勝訴的可能性,我們見過很多患者發生醫療糾紛後就盲目訴訟,最終導致敗訴,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實在是沒有意義。所以遇到這種情況下,不要慌張,還是要找到專業的機構來進行分析判斷,解決了上面三個問題才能更好的判斷是否要訴訟。所以醫療事故鑑定結果並不是最終的結局,如果找不到專業的鑑定機構或評估機構,也可以退而求其次,找到專業的律師進行前期的判斷,注意我們這裡講的專業的醫療律師是指「有醫學背景+做過臨床醫生+律師+多年醫療訴訟案件經驗」。

相關焦點

  • 女研究生割雙眼皮割出疤 想維權鑑定不屬醫療事故
    最終,醫院為她做了免費修復手術,可效果依然不盡如人意,「問題反而變得更嚴重了,兩邊眼瞼仍舊嚴重不對稱,疤痕明顯,閉眼還出現魚鱗狀褶皺,疤痕凹凸不平……」維權 遭遇尷尬小穎向醫院提出退還手術費,並承擔她到其他醫院做修復手術的費用,但未能與醫院達成一致。期間,小穎還到成都醫學會做了鑑定,結果為不構成醫療事故。
  • 醫療事故技術鑑定書應當包括哪些內容
    發生醫療事故之後,為了將醫療事故內容給弄清楚,知道事故的原因、過程等等,就會通過技術鑑定對事故進行調查,鑑定後也會出鑑定書。那麼,醫療事故技術鑑定書應當包括哪些內容?怎樣鑑定醫療事故1、醫療事故鑑定的時效時效為一年,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損害結果發生後一年。如患者死亡的,為死亡後一年內應當提出鑑定申請;如損害結果在多年後發現,自發現後起算一年,但超過20年的法院將不保護,鑑定亦沒有實質意義。
  • 去什麼地方可以鑑定醫療事故,如何申請?
    在發生醫療損害之後,對於醫療機構的過錯、因果關係以及過錯參與度的認定,都要通過鑑定來解決。可以說,鑑定是醫療案件中最為關鍵的環節,這是醫療案件最大的特點,也是醫療案件專業、複雜的主要原因所在。那麼去什麼地方可以鑑定醫療事故,如何申請?  網友諮詢:  去什麼地方可以鑑定醫療事故,如何申請?
  • 律師指導醫療美容整形糾紛該如何成功維權
    王女士將該如何依法維權?如屬醫療事故,賠償額如何計算?如果醫院沒有整形資質,該醫院是否構成非法行醫?在手術後,如果認為造成損害,是要通過權威部門的技術鑑定來確認手術是否屬於醫療事故。若經鑑定為可修復,則應由該整形美容機構繼續幫助進行修復。如果整容失敗或無法通過修復改善,可通過法律程序進行追索要求賠償。」2.如果王女士的問題經鑑定無法恢復原狀時,其賠償額度如何確定?
  • 醫療事故技術鑑定書範文
    我們知道,生活中醫療事故是常有的事,親屬不願面臨慘痛的後果情緒難免激動,更甚者會引發醫鬧事件,如何阻止醫鬧採取合理的解決方法呢?這時就需要寫醫療事故技術鑑定書,今天小編就為您整理了醫療事故技術鑑定書範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醫療案例:生殖器延長術感染!四級醫療事故!院方錯失鑑定申請期
    該院在診療過程中造成趙某傷口感染,同年1月26日轉至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住院治療,醫療費用由昭通某生殖健康醫院墊付。2015年4月28日昭通市醫學會作出[昭醫會鑑字(2015)23號]《醫療事故技術鑑定書》認為:構成四級醫療事故,昭通某生殖健康醫院承擔完全責任。
  • 小狗做剖腹產手術死了 寵物醫療事故鑑定陷真空
    在她想為死去的愛犬討個說法時卻發現,目前沒有機構可以鑑定小狗的死亡原因,也沒有部門幫助協調解決發生在寵物身上的醫療糾紛,幫寵物維權成了難題。  □事件回放:  19日凌晨,鄒城劉女士發現自己的博美犬出現強烈的妊娠反應,眼看就要生產。
  • 醫療糾紛鑑定費用誰出
    這就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如果醫院提出申請,不管結果怎樣,都得出鑑定費;(二)如果患方提出申請,只有結論不是醫療事故時,才出鑑定費。由此可見,在出鑑定費問題上,患方似乎比醫方更有利。如果首次鑑定與再次鑑定就是否屬於醫療事故作出截然不同的結論,是不是兩次鑑定費用統一由當事人支付呢?專家認為,不能這樣處理。因為進行兩次鑑定的機構之間沒有隸屬關係,都是各自獨立進行鑑定,鑑定結論只是處理醫療事故的依據,就其效力而言,不存在高低之分。臨床醫學的複雜性之一,就是對疾病的認識有時會不一樣,判斷也有差異。
  • 醫療糾紛:藥物過敏亦可導致一級甲等醫療事故,醫院並不必然免責
    經x省x司法鑑定中心鑑定李某某死亡原因為在輸液過程中發生嚴重輸液反應後致呼吸循環衰竭死亡,並經x市醫學會鑑定,2019年11月5日作出《醫療事故技術鑑定書》,鑑定結果為李某某醫療糾紛屬於一級甲等醫療事故,x縣人民醫院負有次要責任。原、被告對醫療事故的責任分擔及費用承擔協商未果,訴至法院。
  • 遭遇美容醫療事故,該如何維權
    2018年8月3日,李女士至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檢查,結果為:鼻骨多發骨折、鼻中隔偏曲及右側上頜竇炎。2018年11月30日,李女士至昆明醫科大學第附屬醫院進行檢查,結果為:鼻骨及右側眼眶內側壁骨折及右側上頜竇性黏膜增厚。2020年5月7日至5月17日期間李女士至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再次治療。
  • 醫療事故鑑定書多久能出
    申請進行醫療事故鑑定的患者或其家屬,除了比較關心這個鑑定結果是怎樣的外,對什麼時候出鑑定結果也是比較關注的。那麼,醫療事故鑑定書多久能出什麼是醫療事故鑑定醫療事故鑑定,是指由醫學會組織有關臨床醫學專家和法醫學專家組成的專家組,運用醫學、法醫學等科學知識和技術,對涉及醫療事故行政處理的有關專門性問題進行檢驗、鑑別和判斷並提供鑑定結論的活動。
  • 屍體解剖法律法規與醫療糾紛鑑定
    屍體解剖法律法規與醫療糾紛鑑定 患者死亡的醫療糾紛案件需要明確死亡原因。死因分析是認定醫療糾紛是否存在醫療過錯的主要依據。而屍體解剖和病理學檢驗是病理學檢驗死因的金標準。  《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十條規定「凡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臨床診斷不能明確死亡原因的,在有條件的地方必須進行屍檢。屍檢應在死後48小時以內,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醫院病理解剖技術人員進行,有條件的應當請當地法醫參加。
  • 醫療事故罪之「嚴重不負責任」的認定
    實踐中,如果將其與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和法醫輕重傷鑑定結合起來,可以解決後果要件的判定問題。醫療事故罪的認定難點還是「嚴重不負責任」這一要件的判斷。   一、「嚴重不負責任」的界定   在2002年《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施行以前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規定中,將醫療事故劃分為責任事故與技術事故,兩者劃分的標準是事故的引起是由於不負責任還是技術水平低下。
  • 瀋陽醫療糾紛律師:醫療糾紛—醫療事故鑑定要去哪裡做
    在醫療過程中,如果患者遭受人身傷害,則需要及時處理。如果確定為醫療事故,則醫院需要承擔責任。當然,是否發生醫療事故也需要進行評估,並需要當地有關部門進行評估。以下小編將向您介紹有關在哪裡進行醫療事故識別的相關內容。
  • 律師提醒:遇到醫療糾紛,這幾個時間點很關鍵
    近日,有多位網友在紅網《百姓呼聲》《消費維權》等欄目反映遇到的醫療糾紛問題,引發眾多關注。對於如何進行醫療事故鑑定、合理合法維權,網友們表示了極高的關注。這種情況該如何維權?……針對網友們的普遍關注,紅網《百姓呼聲》聯動律師——上海天尚(長沙)律師事務所主任羅立志律師撰文進行了解答。醫療事故鑑定需要在什麼時間內提出?
  • 6萬元隆胸硬成石頭,醫療整容失敗怎麼辦?消費者該怎麼維權呢?
    對於這樣的方案,王女士表示,自己無論如何都不會同意的,並開始了艱辛的維權之路。一直以來,愛美乃人之天性。「美麗經濟」的背面,是頻發的整容事故。多數消費者投訴報案無門,維權異常艱難,嚴重影響著他們的生活。
  • 醫療事故處理方法是什麼
    醫療事故的發生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出了醫療事故建議以人身損害案提出訴訟後申請法定的司法鑑定機構鑑定,否則在醫學會鑑定一般很難得到公正的結論。那麼,醫療事故處理方法是什麼?接下來由小編帶您了解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護士致死醫療事故怎麼處理
    步驟二:當事人自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一年內,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步驟三: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的,由醫療機構所在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受理。步驟四: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醫療事故爭議處理之日起10天內進行審查,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
  • 對於交通事故碰撞痕跡鑑定結果不服怎麼辦?
    閱讀前,請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交通事故勞動爭議仲裁法律諮詢
  • 以患者的角度,醫療損害鑑定在訴前做,還是在訴後做更有利?
    在發生醫療爭議後,醫患雙方的解決途徑有很多,具體可以見本人文章( )。但是,由於醫療的專業性以及複雜性等原因,除了雙方自願協商外,其他途徑都避免不了要進行醫療糾紛的鑑定。醫療糾紛的鑑定包括醫療事故鑑定以及醫療損害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