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圖報」是個古老命題,但現實中「農夫與蛇」的故事不斷上演

2020-12-11 娛記小籠包

在1930那樣的亂世年代,富家小姐林語慧遭遇家庭變故,淪落為秦淮河畔的歌女。多年之後偶遇父親故友,被帶進新家庭,繼續忍辱負重生活著。期間她經歷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憑一己之力巧設計謀除去民族之敵,又以民族大義鼓勵未婚夫走上革命之路。

僅從劇名來看,會以為這是一部抗日熱血之作,其中還透著滿滿的懷舊氣息。但實際上,這部劇卻以我意想不到的方式,講述了一個真善美五好地主家庭被反派白眼狼花式團滅的狗血故事。

《金陵往事》董潔飾演女主林語慧

從小父母雙亡的高金榜,7歲時被老爺陳默人從鄉下帶回了家。雖然與爺爺高伯寄人籬下,但金榜與其他下人不同。他和少爺、小姐一起讀書,因成績出色,一直上到了大學。平日裡和老爺一家同桌吃飯,其他下人對他也都畢恭畢敬。

然而接受著新思想教育的他,最受不了爺爺成天耳提面命要報恩的話。當他得知老爺曾借世道艱難之說,有意讓他輟學;答應為他謀得一份與少爺一樣的公職,卻又故意調換二人成績致其落榜;因老爺想要女主林語慧做兒媳,而有意讓他退出時……一直備受老爺恩惠的男主,心態崩了!

《金陵往事》韓棟飾演男主高金榜

因落榜出走北平投靠林語慧的父親和大媽,再回南京的高金榜搖身一變成為了軍統的特工,並加入了汪偽政府。雖然口口聲聲說著不做對不起國家的事,卻不斷地犯下大錯。

不管是因為利慾薰心,還是為了明哲保身,高金榜徹徹底底走上了與民族反動的不歸路。

在這一過程中,為了自己的仕途,為了完成所謂的任務,高金榜不惜誘使曾深愛自己的陳家小姐暗殺日本軍官,導致其被亂槍打死;還因怕暴露詭計,親手掐死青梅竹馬並愛慕他的女僕阿芳;他誘騙一心想為妹妹報仇,待他如親兄弟的陳家少爺去炸毀日軍火庫,導致對方入獄差點喪命。

而那個曾經將年幼的金榜,從父母被殺的驚惶中救出並撫養長大的老爺,也終於死在了金榜的槍下。

《金陵往事》于榮光飾演老爺陳默人

劇中女主林語慧的乾媽,老爺的情人周淑慧很早就告誡過:「當你對一個人的恩情大到他無法回報時,這種負擔就會變成一種恨。」

高金榜接受不了高伯骨子裡自認低人一等的思想,也偏執地認為陳默人就是高高在上施捨他們。他自幼受人恩惠,世人皆知,他敏感又高傲,卑微又偏執。從小活得小心翼翼,努力與命運抗爭,因為太過渴望證明自己,最終導致人格扭曲。

然而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爺爺高伯出了問題只會責怪金榜,從不論對錯;老爺陳默人奈何子女不才,心有嫌隙卻還擺出姿態,做出暗地裡使壞的伎倆;兩位少爺和小姐,雖從小青梅竹馬,但骨子裡高人一等的氣息時刻散發著;至於女主林語慧,她與金榜看似同病相憐感同身受,也常常和老爺求情,但從來都是蜻蜓點水逃避根本。

《金陵往事》高金榜威脅林語慧

「知恩圖報」是個古老的命題,但現實中「農夫與蛇」的故事不斷上演。

2002年,正拍攝電視劇《玉觀音》的孫儷,無意間看到了節目中貧困學生向海清的艱苦求學經歷,決定資助其上大學。

經過四年時間,向海清通過復讀最終考入上海水產大學,孫儷和母親依舊資助他的學費和部分生活費。然而,向海清越來越頻繁地索要生活費,讓孫儷覺得資助已經變味,遂停止捐助。

之後一封6000字的長文將孫儷推向了輿論的漩渦,向海清向媒體哭訴自己「不被支助」後的辛酸。而隨後曝光證明,這位學子在大學期間仗著有大明星的資助,談戀愛、亂花錢,心思不在學習上,大家才終於理解了孫儷的苦心。

孫儷拍攝《玉觀音》

好心資助,卻被「反咬一口」,這樣的「白眼狼」放大到國與國之間,也比比皆是。新冠肺炎期間,馬雲從中國為丹麥送去大量醫療物資緩解其燃眉之急,以德報怨的暖心之舉,卻並未獲得丹麥媒體的感謝,反而對幫助他們的馬雲和中國政府冷嘲熱諷,聲稱「這樣的做法是中國為了挽回因掩蓋新冠病毒疫情而受損的國際形象。」

或許,正如劇中林語慧最後對高金榜所言,「真正能夠打敗你的,只有你自己;真正可以拯救你的,也只有你自己。」世間多少煩惱都源於想不開,有的時候並不是問題有多大,而是自己的心能有多大。只有過了自己這一關,才能天高海闊,任鳥飛。

——end——

作者:小籠包,十年娛記一枚,80後單身狗,溫暖陽光。歡迎大家關注並轉發留言,你們的支持是我的動力,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更多有趣的娛樂故事。

相關焦點

  • 現實版農夫與蛇,孫儷養「白眼狼」四年,他卻不知恩圖報
    其中有個學生叫向海清,是一名高一的學生,家境十分貧寒,連上學的費用都有點困難,孫儷被向海清的命運所感動,於是就通過節目中的熱線傳呼得到了向海清的聯繫方式,就這樣,孫儷開始資助他的學業。當然,所有的花銷都是孫儷在向海清不知情的情況的下資助的。向海清起初在接受資助後如願以償考上了心儀的大學,孫儷也表示很欣慰。但當向海清知道自己所資助的人是明星孫儷之後,他就開始飄飄然了。
  • 賈躍亭與許家印上演現實版「農夫與蛇」!誰是蛇、誰是農夫?
    但是,對於吃瓜群眾而言,鑑於賈躍亭已經先後創出了「下周回國」、「負責到底」等網絡熱詞,人們從心裡就開始默認,賈躍亭再次上演了現實版本的「農夫與蛇」,並且賈躍亭是「蛇」,而恆大許家印是「農夫」。有意思的是,對於唯一能夠立即辨出黑白的補充協議,無論是FF還是恆大,二者都十分默契地三緘其口,不肯透露絲毫。
  • 阿衰:「農夫與蛇」故事超強改編版——衰農夫篇
    《農夫與蛇》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隻農夫救活了一直將要凍死的毒蛇,沒想到毒蛇活過來後卻反將農夫咬死。在動漫《阿衰online》中,小衰穿越到寓言故事中,化身衰農夫,開始了救蛇的故事,情節爆笑有趣,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如果您是農夫,會救蛇嗎?且看現實版的農夫與蛇
    農夫與蛇,這則出自《伊索寓言》的故事幾乎盡人皆知,但是您知道嗎?在真實的歷史當中確曾發生過現實版的「農夫與蛇」,讓人深刻體味人性之複雜。公元1125年初,金滅遼。眼見無力回天的遼皇族耶律大石,率部西走,重建遼朝,史稱西遼。
  • 懂得知恩圖報,滴水之恩銘記於心的4大生肖,必有大福氣賺大錢
    懂得知恩圖報,滴水之恩銘記於心的4大生肖,必有大福氣賺大錢 當然,如果別人幫了他們,他們也會義不容辭,懂得知恩圖報的幫助別人,算是還彼此的一個人情。對於真心相待的朋友,一定會特別珍惜彼此的情誼,雖然可能話會比較少,不是很懂得表達,但是他們的付出都會讓別人看在眼裡。這樣的他們,懂得知恩圖報,往往都會是最有福氣的人。
  • 助人為樂與知恩圖報都是美德
    助人為樂與知恩圖報都是美德 發表時間:2012-03-23   來源:成都商報其實在現實中,拾金不昧,拒絕酬謝的例子比比皆是。那種施恩不圖報的心靈愉悅,真的是一種既平凡又高尚的境界,可謂一種人生的幸福。  說到助人為樂做好事,有一句西諺說得很好:你右手做的好事不要讓左手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做好事者應以心靈的愉悅為目的,而不是大肆宣揚,以便從中博得什麼好處。但是在某些國人的意識裡,卻認為好行為一定要受到一定的報答,否則對方就是沒有良心。
  • 「敲鑼的我」並不是「蛇」,寫日記的人更不是「農夫」
    不久之後,在各方共同的努力下,在各地醫療隊伍不斷的馳援之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當地的醫療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做到了「應收盡收,應治盡治」,自然敲鑼的人的家人也得到了妥善的救治。後續,不計其數的逆行者冒著生命危險,血汗融匯,譜寫了偉大的篇章。很多患病的人紛紛痊癒,病魔被戰勝,這其中也包括敲鑼者的家人。
  • 故事《農夫與蛇》新編,大家不要對號入座
    近段時間,童話故事《農夫與蛇》被很多網友提起。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故事,就是說一個老好人救了一條毒蛇。但是毒蛇不但不知恩圖報,反而恩將仇報,咬死了農夫。故事告誡我們,救人要看對象,有些人是不能救的。用另一句話來說,就是「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 馬山街道:知恩圖報,回贈社會
    心懷一顆感恩之心,知恩圖報,讓生活充滿人性,讓社會充滿和諧。(原標題《馬山街道:知恩圖報,回贈社會》原作者黃葉華。編輯顧蓉佳)
  • 農夫和蛇的故事,你真的讀懂了嗎
    我們可能在很小的時候,都聽過或讀過《農夫和蛇》的故事:一個農夫見到路上一條凍僵的蛇,便心生憐憫,將它放入懷中。待蛇甦醒過來後卻狠狠咬了農夫一口,農夫臨終時感慨蛇是害人的東西,不該憐憫它。我們先不必討論故事的真實性,就現實生活來說,也經常發生一些本出於慈悲、善良的發心幫助他人,卻反遭誣陷、訛詐的事件,讓世人覺得好人不得好報,因而退失慈悲心,不願再施善舉。其實《農夫和蛇》的故事是要告訴我們行善要有智慧,而非不要行善。 善業只會引發將來善果的成熟,而已發生的果報卻並非當下之因成就的。
  • 《農夫與蛇》從來都不是電視劇!
    從張乖乖激情犯錯,無理要求徐姑姑為其腹中孩兒買單,到別墅表姑奶奶一家霸佔別墅強行分錢、潘貴雨無休止的勒索房似錦、向公館林茂根無視房似錦努力,私下跳單....一樁樁涉及家庭、親情、利益等現實題材的故事在劇中上演。今天,寧馨跳單又一次登上了熱搜!
  • 教會孩子感恩,懂得知恩圖報,是父母的職業之一!
    閆福興從小是個放羊娃,沒上過一天學。雖然他家境貧寒沒錢讀書,可是卻非常熱愛大自然。每天放羊,他都要來到一棵樹下,聽小鳥叫、學小鳥叫。十歲那年的一天,他躺在樹下睡覺。突然,一陣急促的小鳥的驚叫聲把他從睡夢中驚醒。從夢中醒來的他發現,一條蛇挺著身子,伸著紅信子,要吃樹上的的小鳥。同福興勇敢地抄起根樹枝,猛地制蛇打去。小鳥得救了。以後這棵樹上的鳥越來越多。
  • 素材新解之寓言故事——《農夫與蛇》
    故事的中心是說,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惡,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對那些惡人即使仁至義盡,他們的本性也是不會改變的。——百度百科新解1:農夫的角度——無知的代價,應尊重事物的客觀規律當冬天氣溫開始下降變冷時,蛇的體溫則隨之下降,蛇體的功能減退。當氣溫下降至10℃時,蛇停止一切活動,開始進人冬眠。在冬眠期間,蛇不吃不喝,新陳代謝降到最低水平,靠體內積累的脂肪消耗提供能量,以維持其生命活動的最低需要。
  • 現實版「農夫與蛇」,男子欲放生卻被反咬,一怒之下做出驚人舉動
    2020-06-17 05:02:02 來源: 育兒必懂 舉報   說到農夫與蛇的故事
  • 汶川地震失去右手女孩高考625分,知恩圖報,我們學到了什麼?
    正如茅盾所說:我從來不夢想,我只是在努力認識現實。時間是轉換器,轉眼間十二年已然過去,「偉大」的朱家青已不再年輕,小欣雨也已經成長為一個知恩圖報,陽光開朗的女孩。她沒有辜負大家的希望,去年高考考分超過本一分數線,但她不滿意,復讀一年後終於如願以償。
  • 劉姥姥:精於世故是為生存,知恩圖報皆因不忘初心
    但你不得不承認,生活中,精於人情世故的人,很多時候都更吃得開,且精於世故與知恩圖報並不矛盾。劉姥姥是個積年的老寡婦,是富人眼中的村老嫗,雖然過了一輩子苦日子,大字也不識幾個,但於世路上卻是經見過的。就像我們村裡的那些爺爺奶奶,也許他們一輩子都沒怎麼出過遠門,但見識一點也不比那些讀了書,出過遠門的人少,他們一肚子的陳年故事和人情世故。畢竟,活了大半輩子的人,什麼沒見過?什麼沒聽過?我們回過頭來想想,如果劉姥姥不是個精於世故的人,你覺得她能從賈府借到錢嗎?
  • 人們都知道農夫和蛇的故事,但似乎把作者給忘了!
    提起伊索,也許熟悉的人不多,但提起《農夫和蛇》、《狼和小羊》、《鷹與螂》、《農夫和兒子們的爭吵》等,也許大家都就不陌生了。《農夫和蛇》的故事是這樣的:一個農夫在冬天看見一條蛇凍僵著,很可憐它,便拿來放在自己的胸口上。那蛇受了暖氣就甦醒了,等到回復了它的天性,便把它的恩人咬了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傷。農夫臨死的時候說:「我憐惜惡人,應該受這個惡報!」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決不要憐憫像蛇一樣的惡人。
  • 少兒英語故事:新版農夫與蛇
    這個故事叫做農夫和蛇。有一個農夫,每天到城裡去賣他自己種的花和農產品,賣完以後就回家。有一天,他很早出門,來到城門時,因為還太早,城門還沒開,所以他就先躺在那邊睡覺。當他醒過來時,看到他裝農產品的瓶子都空空了,裡面多了一塊黃金的錢。雖然瓶子裡的東西不見了,不過那塊黃金的錢已經很多了,所以他還是非常高興。他想大概有人拿走他的東西,然後放錢在那邊,於是就快樂地帶著錢回家了。
  • 《安家》老洋房故事就是農夫和蛇的演繹,切記幫人可是個技術活兒
    還別說,故事情節是有原型的。真實的老洋房故事發生於2013年,位置是徐匯區,旁邊是空軍大院和宋家故居。老洋房的主人灝澤要賣自己的老洋房,當時的掛牌價是2.2億,電視劇裡面是1.5億。白住很多年的遠方親戚,揚言拿不到8千萬不走。不過灝澤強行將違建拆掉,把一家人拖出來,最後結果就是有人受傷,賠了一些醫藥費就了事了。
  • 被這個故事暖到了:一個樂於助人,一個知恩圖報
    杭州有個85後女老闆,她想開幾家分店,於是來寧波考察,也不知那天是她沒吃早餐呢,還是天氣太熱中了暑,或者別的什麼原因,總之,她突然在一個地鐵站裡暈倒了。結果,一個小夥子見狀,二話不說,立馬把她橫抱了起來,往附近的醫院飛奔。這小夥怎麼說呢?人品簡直好到沒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