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作業時,家長是否要坐在邊上陪著?為什麼?你怎麼看?

2020-12-20 敏西園長

孩子做作業時,家長要不要坐在邊上陪著?家長真的不用坐在邊上陪著,而且還不能坐在邊上陪著寫作業。

可能馬上會有很多家長可能會說:

不坐在邊上陪著,他會不認真寫,會磨磨蹭蹭拖延更多的時間。

有時候坐在邊上盯著,他都不認真,何況如果不坐在邊上,那不是更不放心!

家長說的都是事實,但是我的觀點還是堅持不能陪,就是因為家長從一開始坐在邊上陪著寫,「陪壞了」,習慣沒養好,所以才會出現這麼多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的問題。

我的閨蜜嫁到了日本,她說日本孩子寫作業,家長從不坐在邊上陪,而且日本的小孩從三歲上小班開始,無論在家還是在幼兒園都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收牛奶盒子等,服務班級同學。

我兒子的同事是個韓國人,他經常到我家來做客,聊起孩子的教育,他也說到了韓國孩子的教育跟我們也是有區別的,家長不像我們的家長那麼焦慮,而且孩子從小都要參與家務勞動。

孩子參與家務勞動,有責任感,對孩子寫作業有幫助,孩子會知道寫作業是自己的事情。

我們小區有的家長陪孩子寫作業陪出了高血壓、心臟病,近日網上還看到一個媽媽陪孩子寫作業,媽媽竟然陪得在床上大哭,孩子在邊上也哭,做家長的真苦呀!很多家庭為孩子寫作業搞得是「雞飛狗跳」的,讓人心裡堵得慌,也難怪很多家長為孩子的學習、作業提起來神經都是痛的。

這個追根溯源還是孩子從小的習慣沒有養好造成的,幼兒時期,孩子的各種習慣,如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等生活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是家長想著孩子小就給包辦代替了,似乎這些與學習沒有直接的關係,但這些都是在培養孩子的習慣,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哪些事情是自己的,那一定自己要去做,孩子從小就有這種意識,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而且在這個年齡段必須是要學習,孩子就會從小養成責任意識,到了上學就沒有這麼累了!

還有一個不能坐在邊上陪的原因就是:當家長的似乎是個「監工」,孩子開始沒有自主感,後面慢慢習慣了就會依賴家長了。

家長想想看,如果你做飯、或者做個什麼事情,你喜歡有人站在你邊上看著你做嗎?有人看很不自在是不是?孩子也是這樣的!但是孩子因為年齡小「拗不過」父母,所以任你陪著,為什麼孩子會拖延磨蹭?有時候就是一種逆反!

你陪習慣了,你覺得陪才放心,慢慢的孩子就會依賴了,形成了習慣,你不陪他就會更不自律,所以孩子寫作業很多不良習慣還是因為家長的教養方式不妥造成的。

大家想想看,我們小時候上學,晚上回家寫作業,有哪個父母陪寫?父母一天在外工作忙碌、在莊稼地裡勞動,根本顧暇不及,晚上甚至還要為一家的生計多做一些勞作:如剝玉米、納鞋底、編竹筐、織毛衣等等。

大人做大人的事情,孩子做孩子的事情,好像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該要做什麼!各司其職!有的家長連自家孩子上幾年級都不知道?

有的家長文化不多,但是每個家庭的孩子學習的自覺性很高!也考出了很多優秀的大學生!(我老公媽媽一個字都不認識,但是她慈祥溫柔,他培養出了4個優秀的本科大學生,現在個個都是單位的精英骨幹)

孩子從小的習慣培養很重要,良好的生活習慣、自己動手做事情的好習慣,通過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孩子的責任感這些都會為孩子學習種下一顆好種子!

相關焦點

  • 高中生要不要家長陪寫作業?這種孩子,最好陪著!
    那麼三年後,看著別人高考成功金榜題名時,咱們真的不後悔嗎?這世上最令人後悔的事情之一就是:想當年沒好好學習考大學!高考絕對是一條不錯的出路,如果不是實在沒有辦法,絕不能放棄。當孩子懵懵懂懂想學習定力又不夠時,家長一定要站出來,一定要站在他身邊指引他!
  • 為什麼陪著孩子做作業,就做得很好,不陪著就做得一塌糊塗
    家長一定有這樣的體驗:陪著娃一起做作業,娃做作業的準確率會大大提高,若是讓娃單獨做作業,錯誤率明顯上升,即使做過的題目,孩子還是會做錯。這種現象不僅出現在上小學的孩子身上,就是讀幼兒園的小朋友,同樣有這樣的問題。
  • 家長是否應該給孩子批改作業?
    工作限制了大部分的成年人,學生時代時間都交給了學校 ,工作後時間都交給了工作,孩子上學後,更是連下班之後的時間都要拿來陪孩子寫作業 ,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夠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很多家長看到「家長退出微信群」的消息後可能會感覺大快人心,但下班後基本上還是坐下來乖乖地陪孩子寫作業(可以「坐下來」而不是「跳起來」的家長可能還算是幸運的!)。
  • 孩子做作業時,家長不要一直盯著看!該怎麼做?
    看似歪理,但有不少家長表示被這個真實又酸楚的詞說到心坎了,引發無數共鳴!關於陪娃寫作業,無論你是家裡有娃親身感受,還是暫時無娃憂心忡忡,總之,這都是一個你絕對無法迴避的「史詩級」社會現象。因為,無論你看與不看,相關新聞就在那裡,層出不窮漫天飛舞;如果你有娃,無論你想或不想,作業本就在書桌上,摞起一堆,攤開一片。
  • 這些家長不適合輔導孩子寫作業,陪得越多,傷害越大
    「病友」提問:孩子做作業時,家長是否一定要坐在邊上陪著?為什麼?這個階段家長陪在邊上的重中之重,就是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寫作業習慣。另一個重要的作用,則是當孩子遇到疑難時,能及時予以輔導。有很大一部分家長都沒能很好的完成前兩項「使命」,他們之所以坐在孩子身邊,更多是因為擔心孩子磨蹭、偷懶、走神……他們坐在那兒,以審視的姿態,時不時催促孩子「快點做」、「寫好一點」、「發什麼呆呢?」
  • 你孩子的老師是否有要求「家長檢查作業並且籤字」?你如何做的?
    就算是真的不懂、不會,但是可以問啊,老師、同學家長、網絡……問題的關鍵很多時候根本不是你能不能做得到,而是做家長的想不想做!事實上,哪怕就是我們在一旁默默的陪著孩子學習,對孩子的學習質量都會有積極意義的——最起碼我們可以提醒孩子「坐好」、提醒孩子「抓緊時間」、提醒孩子「注意抬頭」……所有這些小細節是不需要我們多麼有文化的,但是卻都能夠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學習質量不是嗎?
  • 怎樣才是陪孩子做作業的正確姿勢?
    相信很多有孩子的家庭都有過陪孩子做作業的經歷。也許有的家長會說,不需要啊,我們小時候也沒人陪著做作業,不是也好好的嗎?或者說,做作業本來就是孩子自己的事,無需家長費心,有不懂的可以去問老師。但事實上現在孩子的作業量,學習的深度和廣度遠不是我們小時候可以比擬的,孩子學習壓力要比我們小時候大得多。對於少部分特別聰明的孩子,或者家長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但不可否認的是對於絕大部分孩子,特別是還沒有養成學習習慣的低年級孩子,父母適當的陪做作業還是十分有必要的。
  • 孩子寫作業時,家長要怎麼「陪」?幾個小招數省心省力
    孩子上學後,家長們也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學習,回家後還會選擇陪著孩子一起寫作業。但是陪娃做作業,娃聽話省心還好,如果孩子磨磨蹭蹭,不認真對待,那陪寫作業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往往伴隨著雞飛狗跳,大人暴跳如雷,孩子哭泣委屈。
  • 孩子做作業時,家長應該這麼做孩子才會專注,家長過來看
    父母愈來愈注重孩子的學習,在孩子回家了之後,許多父母都是會陪著孩子一起寫作業。那麼孩子寫作業時,父母該做些什麼呢?1.:做作業前先陪伴孩子複習。父母還能夠和孩子一塊兒記憶力,並且進行比賽。看誰記得快。孩子會勁頭十足,並且父母在記憶的時候還能夠尋找到孩子記憶力的弱點,幫助他尋找到正確的方法記憶力。知識要點把握了,做作業效率就高。
  • 孩子寫作業,家長是否應該陪伴,怎麼陪?
    確實,看了孩子坐沒坐相,拿著筆就是不動的樣子,著實令人生氣。他總是能有無數個辦法勾起你內心的火苗,最終一拍兩散,分道揚鑣!首先,家長需不需要陪寫作業呢?我的答案是需要!那應該怎麼陪呢?所以對於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並不需要要求他們每天必須完成多少作業,只需要每天寫一寫,每天能夠靜下來坐一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足夠了。低年級的孩子寫作業都會遇到的一個普遍現象就是:他非常容易被不想幹的事物吸引,一會吃零食,一會上廁所,一會想畫個鴨子,一會想拿著恐龍。而面對這樣的現象,往往會令家長失去耐心,拖拖拉拉、浪費時間,要不就快點寫,要不就別寫了。
  • 孩子寫作業時,家長該幹什麼?
    但是陪孩子做作業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今天這位媽媽的建議,簡單又高效!建議老師們轉給家長!前段時間,有個很火的視頻,視頻中一位爸爸正陪自己的孩子做作業,孩子有道題不會,無論這位爸爸怎麼講,孩子都不明白。爸爸剛開始的時候還是一副自暴自棄的模樣,隨後嘆了口氣,重新給孩子講題。
  • 孩子寫作業不自覺?家長可以這樣做
    發脾氣只是一種無能的表現,所以家長們在對待孩子做作業的問題上,最好不要發脾氣,用對方法很重要。>孩子做作業拖拖拉拉,不配合家長的安排,這就意味著家長在跟孩子日常的接觸過程中,孩子已經養成了不配合和拖拉的習慣。
  • 改作業不是家長的事!兩會建議:給家長減負!你怎麼看?
    範小青在之前的調查中發現,除了完成課本知識方面的作業題,家長還要陪著孩子做其他許許多多的「作業」,比如手工課的作業,美術課的作業,有的甚至要求小學生做APP。回家作業家長籤字,是看學生是否完成作業,而不是檢查對錯,批改作業是老師的事情。有些「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問題到底出在了哪?有些「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被不少家長吐槽。
  • 為什麼孩子在學校認真聽講,可一寫作業就錯誤多多呢?
    很多家長說孩子在學校上課很認真,可是為什麼回到家做起作業來就錯誤連篇呢?所以很多家長才會為輔導孩子作業而崩潰。那我們來分析一下原因。為什麼在學校上課很認真,回答問題也很積極?2、家長需要很有耐心,你的耐心會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本來孩子做錯就已經很受挫了,可是家長在邊上看著孩子做錯又生氣,生氣時情緒就會失控,就會發脾氣,這就成了惡性循環,孩子被家長訓的稀裡糊塗,腦子裡已經一團漿糊了,再做還是錯。
  • 孩子做作業時,父母該做這個
    ,很多家長都會選擇陪著孩子一起做作業。首先是家長想著自己陪在一邊,孩子做作業會認真一些;其次是當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時,家長還能給孩子講一講;最後是家長想要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了解孩子在哪些知識點上面需要再加強學習。
  • 怎麼看家長陪孩子寫作業?這種做法是有利還是有害?
    首先,為什麼要陪孩子寫作業?第一,剛開始坐不住。在小學低年級,尤其是剛上小學的孩子,需要一個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在幼兒園的時候多數時間以遊戲為主,進入小學的時候,剛開始有很多孩子坐不住,這時候需要父母幫他們靜下心來。
  • 孩子在學校做作業很快,為什麼在家就不行?
    這位家長您好,感謝您的信任,相信這個問題也困擾著很多家長。孩子在學校的作業都能夠按時按要求完成,可是一放學到家,書包一甩,作業仿佛就跟他沒關係了。你催他吧,他一會兒說學校很累了,要休息一會兒;一會兒說餓了,先吃點東西。磨磨蹭蹭就到吃晚飯的時間了,吃完飯還是一催再催。
  • 孩子做作業磨蹭被打「聾」,90%的家長輔導方式都錯了!
    然後想起來自己要寫作業了,剛把作業本拿出來,打開文具盒,又開始擺弄起了鉛筆和橡皮!一支鉛筆要用卷筆盒削到筆尖足夠細才行。過了大半個小時,終於開始動筆寫作業,卻怎麼也坐不住,東摸摸西摸摸,真正寫作業的時間也就那麼幾分鐘,最後和奶奶說要上廁所離開了……群裡媽媽紛紛表示和自己家孩子一模一樣!原來孩子做作業磨蹭拖延是普遍存在的。
  • 孩子做作業時,聰明家長都這樣做!(建議收藏)
    這麼簡單都會錯,你怎麼就這麼笨呢!」造成的結果就是:家長氣得頭昏腦漲,血壓飆升,孩子嚇得瑟瑟發抖,思緒全無,作業寫得亂七八糟,孩子的成績也一塌糊塗。家長越盯著,孩子越緊張,越緊張就越容易出錯,家長就越火冒三丈,孩子就越緊張,這就是一個死循環。哪怕你心平氣和的指正孩子的錯誤,其實也是在打斷孩子的思路。
  • 幼兒園的手工作業,究竟是孩子做還是家長做?
    孩子的媽媽和他在一起上班,晚上下班也經常十點以後。兒子催促孩子快點做,他好拍照片發給老師。我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跟兒子說,你把其他孩子的圖片發給我,我看人家都是怎麼做的。因為之前,我在網上見過類似的事情,意思就是討論有關孩子做手工的事,真的是眾說紛紜。有的孩子做的圖片很好看且有創意,一看就是家長代勞,這還有什麼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