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早知道:常見特徵有哪些?

2020-12-14 寶寶知道

腦癱是孩子出生前或出生時、出生後因感染發生的一種非進行性運動功能障礙,重者伴有智力低下、驚厥、聽覺與視覺障礙,行為異常。早發現、早治療對腦癱患者今後的生活自理有極大幫助。

在新生兒腦癱患者中,有近一半的患者是足月或近足月兒。儘管引起腦癱的危險因素迄今都不甚明了,但近期研究表明,這可能與絨毛膜羊膜炎(包裹胎兒的薄膜發生的一種炎症)有關。對於足月兒來說,預防絨毛膜羊膜炎成了預防腦癱的關鍵。

出生後第一個月:若嬰兒仰臥時雙下肢僵直,被動屈曲和外展困難,頭頸伸直,肩臂回縮,雙臂外展,這些都提示家長注意腦癱。大多數腦癱嬰兒在新生兒期並不出現痙攣的體徵,而以不同程度的肌張力低下為多。

3個月以後:如果小孩兩手握拳,拇指緊握在手掌中時,一隻手能張開而另一隻手則緊握,同時俯臥位時表現為抬頭困難,這些都能提示注意腦性癱瘓存在。6個月以內是認識腦性癱瘓最困難的時期,若有跡象,應速找專科醫生檢查。

7~8個月以後:不會爬,不會坐,這是腦性癱患兒最常見的症狀。

1歲時:寶寶如果常用一隻手去拿東西,而且表現不對稱自主運動,這提示有腦癱表現。

小兒腦癱一經醫療機構診斷確定以後,就應及早開展康復訓練。對腦損傷兒的幹預,主要是通過視、聽及皮膚感覺這3個大腦的主要輸入途徑進行適當的信息刺激,對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三個主要輸出表現進行比正常運動發育規律稍早一些的功能訓練。

在醫生指導下可進行如下訓練:

1. 為了加強寶寶頭部的控制,可使其俯臥位雙手支撐抬頭、抬胸或仰臥時雙上肢伸展,將其緩慢自仰臥位拉至坐位。當寶寶坐在床上時,應誘發其向前方、側方伸手取物,逐漸形成各方向的保護性反應,以增強坐位的穩定性。

2. 爬行訓練是腦損傷康復的重要方法。寶寶需雙上肢伸展支撐,下肢以膝關節支撐使軀幹與大腿成90°角。姿勢保持穩定後,可在寶寶面前放置帶有聲響、顏色鮮豔的玩具,誘發其向前交替伸手抓取,同時可向前推動寶寶足底,輔助其前行。

3. 對站立時足跟不能著地的寶寶,訓練者可在其仰臥時握住足跟,以手掌壓向足心,使足背向小腿方向背屈,足背與小腿之間角度儘量小於90°。還可以穿戴足踝矯形器,以利於矯正尖足,穩定踝關節,更好地進行站立、行走訓練。

4. 有的寶寶雙手握拳,不會抓物,訓練者要堅持做被動手指伸展活動,將其大拇指外展伸開,其他手指就容易伸開了。

5. 在運動訓練的同時加強語言訓練。以顏色鮮豔的玩具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力爭其模仿訓練者的發聲、發音。創造良好的言語環境,及時糾正異常的發音。

相關焦點

  • 小兒腦癱常見症狀有哪些?廣州文明微創醫院翟向京主任:這些早期...
    腦癱對小兒來說是非常可怕的疾病,有可能一生都是腦癱患兒。那麼,小兒腦癱的常見症狀有哪些,為什麼會小兒腦癱嗯?小兒腦癱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小兒腦癱的症狀有哪些 越早做這些檢查越好
    原標題:小兒腦癱的症狀有哪些 越早做這些檢查越好   小兒腦性癱瘓又稱小兒大腦性癱瘓,俗稱腦癱。是指從出生後一個月內腦發育尚未成熟階段,由於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以姿勢各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症候群,危害巨大。
  • 小兒腦癱常見的症狀表現
    核心提示:小兒腦癱康復訓練腦癱能造成的功能障礙有很多,小兒腦癱患者是由於某種原因損傷了腦癱腦癱的病因患兒大腦的運動支配區,造成姿勢異常、運動障礙為主症的腦癱。腦癱患兒可伴有原發的聽、視覺障礙及癲癇、智力低下、行為異常等合併症。
  • 表情缺失、流口水是小兒腦癱?這5個症狀需謹記,早發現早治療很關鍵
    有哪些症狀呢?5、反射異常正常情況下,如果你去碰觸孩子或者給孩子說話,即使孩子比較小也會給出反應,或者視線朝自己轉過來,或者伸出小手揮舞,總歸是有反應的。如果孩子完全沒有反應,你去碰他,他不搭理,除了要警惕小兒自閉症以外,也要警惕是小兒腦癱。孩子得了腦癱,有沒有治療的必要呢?
  • 北京專業治療小兒腦癱
    核心提示:腦癱這種病的早期症狀表現的並不適合明顯,如果不仔細注意是無法發現的,腦癱發現早治療,孩子患上小兒腦癱疾病,病因是多發性的,很多因素都會造成孩子患上小兒腦癱疾病,小兒腦癱會給一個家庭帶來沉重的打擊,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一個孩子的健康與否會給家庭帶來很大的影響。那麼,寶寶輕微腦癱能治療嗎?下面請北京天使兒童醫院的專家來介紹一下。
  • 小兒腦癱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家長可根據這些表現來判斷
    小兒腦癱具體有哪些表現,家長應如何判斷? 首先,如何判斷小兒腦癱?具體有哪些表現? 1、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 這是肌張力低下的症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
  • 引起小兒腦癱的原因是什麼?小兒腦癱會遺傳嗎?聽聽小兒腦癱專家...
    近年來,隨著小兒腦癱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小兒腦癱也漸漸引起了不少父母的重視。可是關於小兒腦癱的原因,許多父母都知之甚少。 對此,廣州小兒腦癱腦病醫學研究院專家翟向京主任給大家做出了專業解答。
  • 怎樣判斷寶寶腦癱?孕媽如何努力避免小兒腦癱?
    對於孩子的健康問題,是每個做父母最操心的事情,從孕期到出生再到成長,家長在寶寶健康問題操碎了心,但是有些時候也不能避免孩子還是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小兒腦癱的問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於孩子來說,是能夠最大程度減少寶寶傷害的的方式。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出現腦損傷的問題呢?
  • 小兒輕微腦癱那冶療好
    核心提示:小兒腦性癱瘓又稱小兒大腦性癱瘓,俗稱腦癱。是指從出生後一個月內腦發育尚未成熟階段,由於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以姿勢各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症候群。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中樞神經障礙症候群,病變部位在腦,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癲癇、行為異常、精神障礙及視、聽覺、語言障礙等症狀。
  • 寶寶不會翻身是腦癱嗎?什麼是小兒腦癱?
    正解:寶寶不會翻身是不是腦癱需判斷寶寶的年齡段,寶寶正常的翻身時間是三個月,若寶寶翻身在三四個月,只是稍有遲緩,不一定是腦癱;若寶寶一歲後不會翻身,或持續引發坐立、抬頭、爬等行動遲緩或障礙,則患有腦癱的可能性較大。
  • 北京有哪些腦癱醫院_北京治腦癱的醫院
    北京有哪些腦癱醫院_北京治腦癱的醫院 時間:2020-12-19 09:24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 語言發育遲緩在腦癱兒童中比較常見,甚至連吞咽和吸奶能力都沒有,北京正規腦癱醫院,北京天使兒童醫院坐落於北京政治文化中心,臨近CDB,總建築面積近15000平方米,採用請進來
  • 小兒腦癱早期症狀有哪些?如何讓寶寶避免患上腦癱?蔣貴明主任給出...
    每位準媽準爸都渴望生一個健康的寶寶,但不幸的是,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不健康的寶寶出生,如小兒腦癱。 小兒腦癱早期症狀 1.太鬧人:易怒、持續哭泣、睡眠不安等。 2.太安靜:對外界不感興趣,不理不睬。 3.太難餵:吃奶困難,嘔吐頻繁。
  • 小兒腦癱孩子做腦電圖檢查有作用嗎?
    小兒腦癱孩子是由於在母體內,或母親分娩時,孩子長期處於缺氧狀態,導致腦部細胞和神經受損,從而患有小兒腦癱。 小兒腦癱主要以是運動障礙、姿勢異常為主的疾病,與孩子的智力水平並無直接關聯。所以小兒腦癱≠傻子。
  • 產檢正常一定能避免寶寶腦癱?兒童腦性癱瘓有哪些原因?
    當一個女孩子知道自己懷孕之後,這十月懷胎期間,生出一個健康的寶寶成為每位準媽媽心中最美好的期盼,新生兒的降臨時刻是整個家庭最最期待的瞬間。為了寶寶能夠健康,孕媽們努力保持心情讓自己開心,逼自己吃不想吃的東西,一次不落的做產檢各種檢查等等,做了很多很多的努力,但是仍然有有產檢一切正常看,但出生後卻有腦癱跡象的寶寶,成為了一個家庭最痛苦的事情,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產檢不是都正常嗎?
  • 腳尖著地走路是小兒腦癱嗎?
    核心提示:腳尖著地走路是小兒腦癱嗎?踮腳腳尖著地走路確實是小兒腦癱的症狀之一,但是究竟是不是一定就是小兒腦癱的症狀,這仍然需要我們家長在臨床上求證。那麼,在臨床上應該怎麼樣診斷小兒腦癱呢?   腳尖著地走路是小兒腦癱嗎?
  • 小兒腦癱跟缺鈣有關嗎?怎樣判斷我家寶寶是否是腦癱呢?
    其實,約有70%的腦癱患兒會被家長誤認為「缺鈣」,這極大的延誤了患兒治療的最佳時機,很多患兒因此而遺憾終生。所以,早期識別缺鈣和腦癱是很有必要的,這兩者在本質上是不同的。小兒腦癱跟缺鈣有關嗎?腦癱又稱大腦性癱瘓,簡稱腦癱,是指患兒在出生前或出生後一個月內,受到各種損傷因素的刺激引起的腦細胞受損,從而出現上運動神經元損傷。而小兒缺鈣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導致鈣磷代謝異常的一種慢性營養性疾病,與腦癱有本質的不同。
  • 腦癱孩子的主要症狀有哪些?
    腦癱孩子的主要症狀有哪些?在小兒腦癱的康復治療中,首先要強調的就是早期發現,因為腦癱會對患兒的正常成長發育造成很大的影響,這能為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礎。對於小兒腦癱的主要表現為發育落後,姿勢異常。   腦癱孩子的主要症狀有哪些?
  • 家長們須知道:誘發小兒腦癱的原因是什麼?兒科主任這樣說
    引起腦癱的病因很複雜,很多的原因都會導致腦癱的發生,比如孕婦在懷孕期間有嚴重的感染,特別是病毒感染。孕婦在妊娠期有嚴重的營養缺乏、妊娠糖尿病,在懷孕期間接受大劑量放射線的照射等等,都會影響到胎兒的腦發育而導致腦部永久性的損傷。
  • 小兒腦癱的早期症狀有哪些表現?廣州文明微創醫院翟向京主任為你...
    最近,很多家長都來向我們諮詢有關於腦癱兒童他們在初期會有哪些症狀的問題,不管您家長是否有腦癱患兒,還是需要進行提前了解的,都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了解其症狀,這樣才能做到最好的一個預防,提早發現,儘早治療。那麼腦癱兒童的初期症狀都有什麼呢?
  • 家有腦癱寶寶怎麼辦?怎麼幫助小兒腦癱患者成長?蔣貴明主任:科學認識
    這些不良的態度和採取的錯誤方法對腦癱小兒的治療康復是十分有害的。家長不要被「腦癱」二字嚇壞,而是要儘早開始並堅持正確的幹預。這時需要全家人在短暫的時間之內,迅速地能夠恢復理智和心態,調整情緒,接受事實,積極面對。如果家長能在第一時間讀到此書,對正確認識小兒腦癱及選擇科學方法幹預,肯定會有幫助。 腦癱和感冒等其他疾病一樣,可以較輕,也可很重,不是都要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