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寶出生了,大寶好像越活越回去了

2020-09-04 白粥鹹菜

我家二寶出生4個月,大寶已經4歲。自從二寶出生之後,我發現家裡大寶有越活越回去的現象了。比如:二寶沒出生的時候,可以在馬桶上大小便。出生之後,隨地大小便;二寶沒出生的時候,垃圾會扔進垃圾桶,二寶出生後隨地扔;二寶沒出生前不吸奶嘴不要經常抱,出生之後又是搶奶嘴又是要抱抱……真有種越活越回去的感覺。有一種白教的感覺,手痒痒的想打他...

直到我了解到四歲寶寶的心理特徵—模仿

大寶和我們說話是一個小大人的模樣,但轉身又學二寶一樣賣萌求抱抱。其實這提醒我們我們大人需要多關注一下他。大寶看見大人都在逗二寶,他會覺得二寶的表現行為會讓父母更喜歡,他就會學,比如拉屎在褲子,嘴巴吐口水泡泡……。潛臺詞就是:爸爸媽媽,我也像妹妹/弟弟一樣可愛,快抱抱、親親我……


如果也有家長遇到這種情況,不妨試試這樣做:

耐心

很多家長會用:「你都4歲了,還這麼不懂事」,「再這樣,我就打你,打到你記住該怎麼做為止」。這樣只會增加孩子的恐懼。4歲的孩子處於叛逆期,你越說不要這樣,最後往往還是這樣了。過來人都懂的。得讓自己忍住脾氣,耐心的和他說:「你這樣子是不對的,媽媽陪你玩個講衛生的遊戲好不好。」寓教於遊戲中,寶寶會接受的更快。

以身作則

當大寶出現搶奶嘴、抱抱的情況。你就讓他吸個夠,他其實也是好奇而已。然後好好的抱一抱他,給他講講喜歡聽的故事,和他玩一玩他最愛的遊戲。總之就是:把一切放下來,陪他至少半小時。讓他感受到你們的愛。過段時間,你會發現他不搶奶嘴不搶抱了。因為你們關愛二寶也關愛他,他都能感受得到。他甚至會和你一起照顧二寶。

不亂說話

家裡人(包括爺爺奶奶)千萬不要說,「要/疼妹妹/弟弟,不要/疼你」。這個時候大寶處於敏感期。語言、理解能力發育的很快。著名心理學家認為:「小孩60%的腦發育在6歲前完成。」父母的每一個字,每句話他都可能會當真。「我媽媽/爸爸說的」這句話很多小孩子都說過,這反映的就是小孩對父母的依賴。在小孩眼裡,你們就是英雄一樣的人物。這裡要統一家裡人的思想,因為4歲的娃還不會分辨是非,正面教育比負面教育更能影響孩子。

二胎後,你的大寶有越活越回去的現象嗎?各位寶媽是怎麼做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大寶精養,二寶散養,為啥娃越多,養育方式越不講究
    現在我們國家放開了二孩政策,之前因為怕違反國家規定,不敢生二寶的寶爸寶媽們,這回可以放心大膽的要二寶了。但是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不少寶爸寶媽表示養孩子太不容易了。身心精力不足,二寶完全散養,不像大寶當時那樣金貴。
  • 二寶出生後,大寶怎麼了呢?
    其實二寶出生之後,大寶的變化主要可以歸類為以下的三類,第一類我們稱之為退行行為,有一部分的大寶有可能會重新尿床,重新想吃媽媽的母乳,或者不願意和媽媽分床睡覺。其實在這個時刻父母越不糾結,那麼孩子的分床就可以越自然越順利。
  • 大寶PK二寶
    大寶PK二寶 如果家中剛好有一個喜歡小孩的大寶,那就太幸運了。但是如果大寶不喜歡二寶,無奈也不要過於的緊張、焦慮、或者驚訝,因為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我們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大寶的情緒,就會給孩子以後的生活帶去很大困擾,甚至會影響兩個孩子之間的相處。 千萬不要小瞧孩子處理變化的能力,心理學上認為,對於變化來說,孩子會處理的比大人好得多。越是年紀大的人學越難以學習一種新的知識或者適應新的環境。
  • 他們說我越活越年輕,真的嗎?
    昨天下午4點娃睡醒了,開始帶他出去溜了,順便買點菜,剛走到小區樓下,對面窗簾店的老闆娘就站在她們家店門口,順便跟他打個招呼,站著聊了下,她說我越來越年輕了,心裡像裝了蜜一樣甜,但是這是不可能的事呀,像我這個年紀只能說越來越老了吧,又不是還在18歲,越活越年輕呢?你說對吧。
  • 二寶出生後,大寶這句話讓媽媽哭了一宿
    臨出門時大寶哭鬧了好久,一直喊:「媽媽別走,媽媽別走!」琳琳當時忍住沒哭,但回到家,自己直直地哭了一宿!「難道自己不應該生老二?」回想起大寶聲嘶力竭哭鬧的樣子,琳琳的心像刀割一樣疼!【當二寶出生時,大寶是什麼感覺?】舉個媽媽能深切體會到的例子。
  • 二寶出生,父母對大寶的態度決定了孩子們是爭風吃醋還是友好相處
    第一步:愛的信物我在去醫院之前給大寶精心準備了一份禮物,我把這份禮物放在了我的待產包裡。當二寶出生的時候,大寶去醫院看二寶的時候,我把這份禮物送給了大寶,大寶打開禮物好開心,我對大寶說:這是弟弟送給你的禮物,他給我說他最喜歡哥哥了,他出生了他想給哥哥一個驚喜。
  • 二胎時代,大寶和二寶有區別
    我記得大寶小時候1歲以內都沒有生過病,可是這個二寶才6個月三天兩頭感冒發燒,真是愁人!」家長您知道老二容易生病的罪魁禍首是誰嗎?是老大!為什麼呢?主要是因為老大出生時家裡就一個寶貝,家長們百般呵護,一歲以內接觸病原的機會相對較少。
  • 家有二寶,不是要讓大寶讓著二寶,而是多尊重大寶
    我家也有二寶,兩個孩子帶給家庭不只有幸福,更有衝擊,本應是手足情深的二寶,經常會演變成了你掐我打打,互不相讓。 《童年不缺愛》的作者心心媽,家中也有兩個女兒,她明確的提出了二胎的家庭,想要更和諧少爭吵,不是要讓大寶讓著二寶,而是多尊重大寶。
  • 二胎時代,大寶和二寶有區別!
    主要是因為老大出生時家裡就一個寶貝,家長們百般呵護,一歲以內接觸病原的機會相對較少。二寶出生家裡兩個寶貝就開始忙了起來,忙完二寶陪大寶,大寶上幼兒園或小學交叉感染的機會比較多,老大一生病家裡就多了一個親密傳染源,即使老大不生病也會把外面的病原體帶回家,二寶幼小對病原的抵抗能力還不夠強大,那就追隨者大寶的生病節湊開始生病。
  • 二寶出生後,大寶從「乖孩子」變成「小搗蛋」:全因媽媽厚此薄彼
    但唯獨忽略了對大寶的關注。很多有關「大寶不滿二寶出生」的新聞層出不窮:大寶離家出走、怨恨父母,甚至走上迷途。據他介紹,在一個家庭中,當二寶出現時,大寶會故意製造麻煩,鬧得家裡雞犬不寧,這是孩子出現心理疾病的一種徵兆。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家庭環境下的孩子,在面對二寶問題時,會表現出不同的過激行為。有些大寶會選擇用不上學來進行反抗,有的會偷家裡的錢進行揮霍;又或者因為二寶要跟父母睡一起,大寶被迫分開,於是進行一定的自殘行為,如拔頭髮,咬指甲,喝墨水等等。
  • 二寶剛出生,大寶跟誰一起睡更好?三種不同安排,你家屬於哪一種
    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實施,越來越多的家庭加入了生二胎的行列,但此時隨著二寶的出生圖文均無關二寶出生當二胎出生後,由於寶媽要照顧小寶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照顧老大,或者考慮到老大要上學,為了不影響到他休息,就會選擇讓大寶自己睡。
  • 二寶駕到,如何搞定大寶的心理建設?
    可唯獨她的大女兒看到剛出生的小弟弟,卻一直悶悶不樂。她有些不知怎麼辦才好?按她的內心,兩個寶貝都是她的「心頭肉」,她一個都不想冷落,卻一個不小心傷害了大女兒。她來問我,怎麼辦才好?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好像大寶還沒有從心底接受二寶。我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曾經也是這樣無意中傷害了我的大寶,直到我看到資深家庭教育專家吳向麗寫的《會愛才是真愛》這本書中。
  • 有了二寶後,大寶卻對媽媽冷漠,二胎家庭如何處理跟孩子的關係?
    自從二胎政策開放之後,許多家庭都選擇開始生二寶了。我們常說多子多福,確實我們中國人都自古至今都崇尚兒孫滿堂,但是隨著二寶的到來,問題也隨之而來了。二胎媽媽胡蘭就有了這個困擾,自從懷了二胎之後,發現大寶對自己愛答不理了。
  • 當大寶不同意要二寶,父母應該怎麼辦
    一、大寶的心理特徵1、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不想改變。其實不管家長眼中的孩子多善良,可愛,通情達理,多數孩子都不希望父母再多要一個孩子,這與孩子自私與否無關,更與善良無關,只是出於本能的佔有欲。孩子對父母的依戀度越大,這種佔有欲就越強烈,他們想要父母全部的愛,不想與人分享,不希望被打擾。
  • 生完二寶,大寶的心理變化會是怎樣?
    可是,大家好像並沒有看到大妞的變化,於是大妞的眼淚再也忍不住了,哇哇地哭了起來。最後,表哥表嫂一個勁兒地安慰,大妞才肯罷休。自從國家鼓勵生二胎,大寶、二寶的矛盾也就來了。那麼,大寶為什麼這麼反感爸爸媽媽再要二胎呢?我們又該如何處理倆娃之間的關係呢?
  • 二寶出生後,大寶現幾種反常父母需安撫,決定大寶以後如何對二寶
    有一天,看著小寶被奶奶包裹在襁褓裡抱著,大寶也要求要睡進襁褓裡,被家人抱著睡覺,無奈之下,家人只能給大寶做了一個量身定製的襁褓。其實,現實生活也常有類似的案例,很多大寶在弟弟或者妹妹出生後,可能會出現一些反常行為。
  • 大寶一靠近剛出生二寶,二寶驚慌哭泣,媽媽打開襁褓後臉色難看
    但是二孩家庭也面臨著很多問題,越來越多「大寶將二寶扔下樓,姐姐帶妹妹跳海」等讓人害怕的新聞出現,所以父母如何平衡兩個孩子,在二胎家庭非常重要。但是妹妹好像有些怕哥哥,哥哥一靠近就驚恐的放聲大哭,開始的時候寶媽只是覺得妹妹可能還不熟悉哥哥,熟悉熟悉也會喜歡哥哥,但是一次兩次三次,每每哥哥一靠近妹妹就撕心裂肺的哭,這讓王女士起了疑心。
  • 二胎時代,如何平衡大寶和二寶?
    聽了奶奶的話,大寶哭得更兇了:「這是我求了媽媽好久,媽媽才跟我買的!嗚嗚嗚……我討厭奶奶……嗚嗚嗚……我討厭小寶……嗚嗚嗚……」事後,鄰居跟我說,她把生二胎想的太輕鬆了,她以為大寶會很開心的,可是並沒有,而且大寶和二寶的生物鐘不一樣,經常大寶也睡不好,二寶也睡不好。
  • 二寶出生後,四歲大寶開始咬指甲,別急著糾正行為安全感是關鍵
    媽媽想起朵朵小時候是沒有這種行為的,而是在二寶出生回家以後才開始的。為什麼在二寶出生以後,大寶會出現咬指甲的行為呢?1、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是「退行」,就是當人們遇到挫折、打擊、嚴重焦慮的時候,出於自我保護,在行為模式上會退回到早期生活的某種行為模式。
  • 有了二寶,大寶這樣說
    之前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再要一個,畢竟現在養孩子還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的,當我們猶豫不決的時候是大寶給了我們答案。那天,大寶放學和同學玩了一會回來的路上,他不開心,我問他怎麼了,他說在家裡不好玩,我說家裡這麼多的玩具,還有爸爸媽媽陪著你,怎麼會不好玩呢?他說沒有朋友陪他一起玩,我說,要不媽媽給你生個弟弟或者妹妹吧,他先是瞪大了眼睛,然後說,好也,這樣就有人陪我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