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法用「典」 | 徽縣:送法於民 讓民法典家喻戶曉

2020-09-29 甘肅普法

題記: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這一法典的頒布實施,開啟了中國當代民事立法的嶄新篇章,使中國進入了民法典時代,這對於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規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父老鄉親們,當有人遭遇車禍而肇事司機不再支付醫藥費的時候,當您外出務工辛辛苦苦幹了一年要不來血汗錢但全家老小如饑似渴等你寄錢的時候,當同伴外出打工幹活過程中不小心受傷舉目四顧的時候,大家是不是很困惑,是不是和老闆因討要工錢翻臉,是不是甚至被非法拘禁,是不是因非法入侵住宅被警察叫去談話,是不是還把有理的事情弄成違法的事情……」「你們村有沒有喝點酒騎個摩託車被判刑的人?有沒有改裝射釘槍被判刑的人?究竟怎麼樣討薪才是正確的……」

這是近期隴南市徽縣民法典普法宣講團在宣講現場一次次講解的聲音,是講解也是叮嚀,是告誡也是囑託……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將中央、省、市、縣學習貫徹《民法典》的安排部署落到實處,將遇事找法的辦法教給群眾,進一步提升廣大群眾依法處理問題的能力和水平,按照徽縣委宣傳部、縣委政法委、縣委依法治縣辦、縣司法局工作安排,連日來,徽縣民法典宣講團在城關鎮巡迴開展法律大宣講活動6場次,參與群眾達到600餘人次,發放《民法典》《「陽光調解」案例彙編》《法律援助案例彙編》等書籍600餘冊,發放法律援助、掃黑除惡等資料1000餘份,開展現場法律諮詢10件。

大宣講活動中,宣講團成員以發生在縣域範圍內的鮮活案例,對農村多發的民間借貸、相鄰權、土地徵遷、拖欠農民工工資、醉酒駕駛機動車、非法改裝射釘槍等法律法規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引導教育群眾遇到問題千萬不可纏訪、鬧訪、辱罵毆打對方,更不能打橫幅、漫天要價,一定要通過合理合法的方式解決問題。

授課過程中,徽縣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律師羅平定講解了民間糾紛解決的途徑與法律援助實務,縣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務管理股股長杜瑞勇詳細解讀了鄉鎮村公共法律服務開展方式、訴求途徑和具體要求。甘肅普寧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城關鎮法律顧問張建君將《民法典》和當地語言結合起來,用地道的徽縣方言進行講解,生動幽默的語言引起群眾的共鳴。甘肅普寧律師事務所律師閆煒通過大量鮮活的案例,重點講解了《民法典》法律亮點,聽講群眾被這些亮點深深吸引,切實感受到了《民法典》是法治進步的典範。授課間隙,群眾爭相諮詢,律師現場解答,宣講活動取得了預期效果。

來源 | 徽縣司法局

相關焦點

  • 民法典與我 | 以民立典 與法同行
    民法典與我 | 以民立典 與法同行 2020-09-11 15: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學法用「典」營造良好氛圍 麒麟區深入學習宣傳民法典活動綜述
    細分領域 實施靶向普法自2020年6月以來,麒麟區通過召開學習貫徹民法典工作學習會、舉辦民法典專題法治講座、專題知識競賽、開展民法典巡迴宣講、媒體集中宣傳、網絡視頻授課、公益廣告展播等活動,掀起學習宣傳民法典的熱潮。
  • 學法用「典」 | 臨夏:確保人手一冊民法典 人人熟悉民法典
    8月24日,臨夏州政府第122次常務會議組織會前學法臨夏州政府分管領導對民法典物權編的通則、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佔有等分編做了系統講解。強調,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具有基礎性的民事法律規範。民法典按照黨中央提出的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的要求,進一步完善了物權制度。物權編規定了各類財產關係的物權制度,在民法典各分編中排在第一編,非常重要。
  • 學法拿紅包!17萬人這樣get民法典知識
    ……民法典審議通過後,這些問題都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熱議。如何快速get民法典知識?法妹兒隨機採訪了成都的三位選手,來聽聽他們的參賽心得吧。成華區司法局普法和依法治理科科長牟雪琴:「在體驗參與了民法典網絡知識競賽後,我認為無論是題目選擇還是參與形式都十分符合我們日常開展線上普法宣傳活動的要求,接下來,我們將動員全區各司法所,結合工作實際組織發動各自轄區單位、社區、學校及重點對象參與到民法典學習中,擴大民法典在基層的傳播力,提升大眾學法用法熱情和法治意識。」
  • 送法進企業:四川省高院赴中國五冶集團宣講《民法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為進一步加強《民法典》的普法工作,提高社會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和水平。8月25日,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一級高級法官劉楠來到中國五冶集團開展《民法典》宣講,向企業幹部職工講授了一臺精彩的普法教育課。
  • 學法用「典」 | 蘭州:開學第一課 民法典護航青少年
    題記: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在課堂上,工作人員針對同學們的年齡特點和理解能力,用深入淺出、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學生們闡述了民法典知識。
  • 湖北英山縣司法局開展律師「送法進軍營」活動
    本網湖北英山訊(通訊員鄧光曙) 為進一步提高部隊官兵的法治意識和法律素養,10月22日下午,湖北省英山縣司法局組織律師事務部分黨員律師赴鹹寧市駐地某武裝部隊開展「送法進軍營」活動。這次英山縣司法局組織湖北畢升律師聯合支部、湖北罡澤律師事務所、湖北泛愛眾律師事務所、湖北耿信律師事務所等部分黨員律師參加了此次活動。
  • 廣泛掀起《民法典》宣傳熱潮 讓民法典走進群眾心裡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市委關於深化民法典普法宣傳教育的相關要求,學好、用好、宣傳好民法典,蓬江區多措並舉,在全區範圍內掀起了學習宣傳民法典的熱潮。推動領導幹部和公職人員帶頭學法用法把民法典列入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內容,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邀請專家學者開展《民法典》講座,推動領導幹部和公職人員形成《民法典》學習的頭雁效應。
  • 「典」亮居民學法路,民法典遊園會寓「法」於樂
    「典」亮居民學法路,民法典遊園會寓「法」於樂 2020-11-24 1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院開展「民法典學習宣傳月」活動「這樣的法治課學得會用得上」
    前不久,在戰略支援部隊某基地,解放軍蘭州軍事法院審判員馬飛正熱心解答官兵的涉法困惑。「法官你好,前幾年我和家人湊錢買了一套期房,現在房子蓋好了,旁邊又新建了所重點學校,附近房價漲了很多,開發商至今不交鑰匙,還要解除合同,只補償定金,我該怎麼辦?」勤務站戰士王凱從戰友手中接過話筒,向馬飛諮詢。
  • 學法典、用法典、惠民生,這個知識競賽有「典」厲害!
    按照《民法典》規定,購買期房如何保障權益?甲乙雙方通過郵件訂立了一份買賣合同,該合同的成立地點為?展示大家知識庫的時間到啦~人在法中,法在心中11月26日,一場緊張激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知識競賽在街道鄰裡匯舉行。
  • 【學用民法典】每日一「典」:合理限度的正當防衛免責
    【學用民法典】每日一「典」:合理限度的正當防衛免責 2020-08-03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送法進企業,仲裁助發展
    為深入學習運用《民法典》,進一步增強法律意識,營造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8月20日上午,城投開元與臨沂仲裁委員會辦公室開展「送法進企業 仲裁助發展」活動,臨沂仲裁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馬靜、臨沂城投集團副總經理王飛蒞臨參加。
  • 學法用「典」 |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院舉辦民法典宣講會
    題記: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這一法典的頒布實施,開啟了中國當代民事立法的嶄新篇章,使中國進入了民法典時代,這對於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規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 【「典」讀民與法】第三期——字字千鈞 如何讀懂民法典草案裡的「民」和「法」?
    和「法」?數字會說話:據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大會發言人張業遂介紹,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先後10次通過中國人大網公開徵求意見,累計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條意見和建議。10次,42.5萬人,102萬條。用一句話表達數字熱度的背後是:民之所呼,法有所應。說一個「呼」「應」的細節。
  • 豐臺法院與區檢察院聯合開展「法檢共學民法典」活動
    頒布與施行的重大意義,提升民法典實施的水平和效果,9月1日,豐臺法院聯合豐臺檢察院開展「法檢共學民法典」活動。民事審判四庭法官助理倪端結合民法典對於智慧財產權客體保護的規定,深入解讀了民法典的頒布對於我國智慧財產權法律制度的影響,以及對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價值推動作用。
  • 連城縣「多樣式」普法讓《民法典》走進群眾
    「法豸文化」宣傳青年志願隊隊員、律師和社區幹部把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普及給大家,積極向過往的學生和家長發放《民法典》讀本、《民法典50問》及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龍巖市地方性法規等相關宣傳材料,讓群眾真正用時找得到。
  • 1000冊民法典,築牢海島軍民情
    9月18日,長海縣司法局聯合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赴長海縣駐地某部隊,開展「送法進軍營,共譜軍民魚水情」——《民法典》進軍營活動,推動全縣普法宣傳工作深入開展。活動首先進行了捐贈《民法典》儀式,捐贈《民法典》以及相關彙編本一千餘冊。
  • 「財經翻譯官」眼裡的民法典:什麼是「典」?
    回溯甲骨文中的「典」字,是由兩部分組成,上部是「冊」字,意為編連在一起的、用來書寫的竹簡;下部是一雙手,合起來會意為用雙手恭敬捧著書冊,足見其重要性。而《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這樣的:典為常道、準則,進而引申出制度、法律之義。
  • 王利明:民法典姓「民」
    第三次由於剛剛改革開放,制定一部完備的民法典條件還不具備。按照「成熟一個通過一個」的工作思路,確定先制定民事單行法。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則,起到了「小民法典」的作用。到了2002年12月,民法典草案第一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但因為條件不夠成熟,決定先制定物權法、侵權責任法等單行法,之後再以這些法律為基礎,研究制定完整的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