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國消失的9所世界級「教會大學」

2020-12-16 基督教資訊平臺

1925年度教會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人數)(圖:《教會大學手冊》)

金陵大學(圖:社會科學網)

震旦大學(圖:社會科學網)

嶺南大學(圖:社會科學網)

之江大學(圖:社會科學網)

燕京大學(圖:社會科學網)

聖約翰大學(圖:社會科學網)

輔仁大學(圖:社會科學網)

齊魯大學(圖:社會科學網)

東吳大學(圖:社會科學網)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的院系設置大規模調整,一批世界級「教會大學」退出歷史舞臺。

1807年,馬禮遜抵達澳門,成為基督教新教"來華宣教第一人"。隨後,一大批外國宣教士來到中國傳揚福音。

隨著1840年鴉片戰爭的爆發,中國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其中關於教育的條款使得外國人獲得在華興辦教育的權力。隨後,之江大學、燕京大學等一批教會大學陸續建立。對於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和福音傳播,教會大學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根據1921-1922年「中華基督教教育調查團」的報告,基督教教會學校(不包括天主教教會學校)在五四運動前夕有7382所,學生總數達214254人。天主教教會學校學生數為145000人(學校數不詳)。

雖然國內教會大學數量不多,但起點很高,天中學刊的文章《民國時期中國教會大學辦學特色簡析》中這樣講到。在鼎盛時期時教會大學共有21所,其中17所為基督教所創設,4所為羅馬天主教大學所創辦。

文章還指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特別是在20世紀20年代以後,教會大學在中國教育近代化過程中起著示範與導向作用。因為它在體制、機構、計劃、課程、方法乃至規章制度諸多方面,更為直接地引進西方近代教育模式,從而在教育界和社會上產生頗為深刻的影響。

浙江大學田正平教授曾在《教會大學與中國教育現代化》一文中講述了教會大學與與早期現代化的人才培養、近代女子教育以及教育現代化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文中講到,當時以金陵大學、燕京大學為代表的教會大學大多有著高水平的辦學質量和廣泛的社會影響,為近代各領域培養出了許多人才。特別是教育領域,許多教會大學都設置了教育學院,專門培養從事教育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員和科研教學人員,畢業生擁有的先進的教育理念、新穎的知識結構、生動的教學方法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成為推動中國教育現代化事業的生力軍。另一方面,在宗教課程取消之前,教會大學為教會培養了一大批牧師和相關工作人員,在一定程度上供給了福音傳播和教會發展的需要。

由此可見,教會大學史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不可缺少的重要篇章,它們為中國高等教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在1952年6月至9月,中央人民政府大規模調整了全國高等學校的院系設置,把民國時期的現代高等院校系統改造成「蘇聯模式」高等教育體系。調整的特點是除保留少數文理科綜合性大學外,按行業歸口建立單科性高校,大力發展獨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經過全盤調整後,全國許多高等學校被分拆,私立大學全部被裁撤。此項調整波及到所有教會大學,以下是當時國內被裁撤的9所「世界級」水平教會大學的一些情況:

燕京大學(Yenching University)是20世紀初由四所美國及英國基督教教會聯合在北京開辦的大學。是近代中國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環境最優美的大學,創辦於1916年,司徒雷登任校長,曾與哈佛大學合作成立哈佛-燕京學社,在國內外名聲大噪。在中國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調整中,燕京大學被撤消。中國大陸國民政府遷臺後,燕京大學在香港被併入香港中文大學的崇基學院。在中國大陸,其資產由中國政府接管後被整並,文科、理科多併入北京大學,工科併入清華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併入北京政法學院(今中國政法大學)。校舍由北京大學接收,現在其建築仍為燕京大學古蹟。

輔仁大學(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1925年由羅馬教廷創辦,20世紀初與北大、清華、燕京並稱北平四大名校,並馳名於海內外華人社會。創始人之一同為復旦大學的馬相伯先生。1952年在中國高校調整過程中被撤銷,其校舍劃入北京師範大學的北校區。人員與系所編制則分別併入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現輔仁大學舊址為北京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齊魯大學(Cheeloo University)正式校名為山東基督教共和大學,為1904年至1952年在中國山東省辦學的一所教會大學,由來自美國、英國以及加拿大的14個基督教教會組織聯合開辦。鼎盛時號稱「華北第一學府」,與燕京大學齊名,有「南齊北燕」之稱。大陸許多知名學者如老舍先生、歷史學家顧頡剛、墨學大師欒調甫、戲劇學家馬彥祥等紛紛到此執教。齊魯大學是當年外國人在中國創辦的13所教會大學之一,在1952年的院校大調整中被撤銷,原校址今為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其各學科分別被併入山東大學、山東師範大學、山東農業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

東吳大學(Soochow University)20世紀初中國第一所民辦大學。於1900年由基督教監理會在中國蘇州創辦,其法學教育在當時飲譽海內外,是中國第一所西制大學。1951年在臺灣復校,也是臺灣第一所私立大學。1952年中國院系調整時東吳大學與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江南大學數理系合併為蘇南師範學院,同年定名為江蘇師範學院,在原東吳大學校址辦學。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改辦為蘇州大學。經教育部和江蘇省省政府批准,蘇州蠶桑專科學校、蘇州絲綢工學院、蘇州醫學院先後於1995年、1997年、2000年併入蘇州大學。東吳大學在上海的法學院,併入華東政法學院(今華東政法大學),會計系併入上海財政經濟學院(今上海財經大學)。

聖約翰大學(Saint John's University)中國首個全英語授課的大學,以「光與真理」為校訓。有「東方哈佛」和「外交人才養成所」之雅稱,創下了民國教育的多項第一,尤其是在體育教育上遙遙領先。上海聖約翰大學前身是創建於1879年的聖約翰書院,1905年升格為聖約翰大學,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大學之一,也是在華辦學時間最長的一所教會學校。1952年,聖約翰大學被分拆至上海各大名校後解散,聖約翰大學原校址給華東政法大學,一代名校就此消弭於歷史長河。該校培育了林語堂、張愛玲、鄒韜奮、顧維鈞、宋子文、榮毅仁、劉鴻生、貝聿銘、施肇基等一大批影響中國歷史的傑出人物。

震旦大學(Aurora University)是法國天主教耶穌會在中國上海創辦的著名教會大學,是中國近代著名高校。由中國神父馬相伯於1903年2月27日,在徐家匯天文臺舊址創辦。所設學科有語文、象數、格物、致知四門。震旦是印度對中國舊稱,英、法文校名分別為Aurora和L'Aurore。1952年中國院系調整,將震旦大學各院系分別歸併上海市各有關高等學校(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

之江大學(Hangchow University)是基督教美北長老會和美南長老會在中國杭州聯合創辦的一所教會大學。也是中國的13所基督教大學之一,在中國高校中有一定歷史地位,林漢達、金仲華、朱生豪(翻譯家)等知名人士都是之大校友。1951年被浙江省文教廳接管,美籍教員離校回國。1952年因中國高校院系調整解散,院系拆分至浙江師範學院、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之江大學宣告結束。

金陵大學(University of Nanking)是美國基督教會美以美會在南京創辦的教會大學。教育家陶行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哲學家方東美、文學史家程千帆等著名校友均出自於此。是第一個向中國政府請求立案並獲批准的教會大學。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對外人在華所辦大學編類中,金陵大學是教會大學中唯一的A類,持有金陵大學學位的畢業生有資格直接進入美國大學的研究生院。是當時社會評價為「中國最好的教會大學」,享有「江東之雄」、「鐘山之英」之美譽。1952年中國高校院系調整,金陵大學撤銷建制,主體併入南京大學,其餘院系參與組建南京農學院、南京師範學院等高校。其歷史檔案劃歸南京大學。南京大學將校址從四牌樓舊址遷至金大鼓樓校址。

嶺南大學(Lingnan University)前身為格致書院,開創了中國華僑教育的先河,由美國基督教長老會於1888年在廣州創辦,當時以錢樹芬為首的一批愛國校友倡議接辦學校,同年7月經廣東政府批准,學校收歸中國人自辦,並正式改名私立嶺南大學,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南方著名的大學。1927年4月學校宣布停辦。1952年嶺南大學在院系調整中與國立中山大學及其他院校的文、理科合併,組成現在的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

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上半葉,更多想到的是帝國主義列強發動的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傷痛和恥辱。從另一方面看,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下,神通過他的百姓給這個國家帶來了福音,為中國教育、醫療等多方面的現代化作出了重要貢獻。雖然一批世界級「教會大學」消失了,但是它們所帶來的貢獻和影響仍在,教育家和學者至今仍然會通過歷史中的教會大學來研究和思考教育的改革。

相關焦點

  • 中國已消失的9所世界級大學 多是教會大學
    中國在建國前有許多大學是由基督教或天主教會創辦,可以說是當時的世界級大學。不過,在1952年中國院校大調整中這些教會大學也集體消失了。燕京大學(Yenching University)是20世紀初由四所美國及英國基督教教會聯合在北京開辦的大學。
  • 中國 已消失的九所世界級大學
    以前,中國有些大學由基督教或天主教會創辦,其中有幾所稱得上當時的世界級大學。 1952年院校大調整中,這些大學逐漸融入其他大學,它們的名字也隨之成為時代記憶和歷史一頁。 身邊所識的最讓人高山仰止的先生們,多與這些名字有淵源。
  • 中國已消失的九所世界級大學,是拆分還是合併,被哪些大學接收了
    上世紀,中國有很多大學由基督教或天主教等教會創辦的,還有幾所稱得上當時的世界級大學。在1952年我國院校大調整中,這些教會大學有些被拆分,有些合併到了其他大學,隨著學校被融合它們的名字也隨之成為時代的記憶。
  • 中國已消失的九所世界級大學
    點擊上方"企業家收藏"↑免費訂閱精彩內容以前,中國有些大學由基督教或天主教會創辦,其中有幾所稱得上當時的世界級大學。1952年院校大調整中,這些大學逐漸融入其他大學,它們的名字也隨之成為時代記憶和歷史一頁。
  • 「組圖」中國已消失的九所世界級大學
    以前,中國有些大學由基督教或天主教會創辦,其中有幾所稱得上當時的世界級大學。 1952年院校大調整中,這些大學逐漸融入其他大學,它們的名字也隨之成為時代記憶和歷史一頁。遷到四川的金陵大學,齊魯大學,光華大學 中國已消失的九所世界級大學 - 1 燕京大學
  • 大學消失榜: 中國已消失的20所世界級大學
    這些大學很多可以算是當時的世界級大學不過在中國院校大調整中這些教會大學被分拆合併集體消失了1.
  • 中國已消失的9所世界級名校
    建國前中國有許多大學是由基督教或天主教會創辦的,其中有幾所稱得上當時的世界級大學。在1952年院校大調整中,這些教會大學逐漸融入其他大學,它們的名字也隨之成為時代的記憶和歷史的一頁。燕京大學(Yenching University),20世紀初由四所美國及英國基督教教會聯合在北京開辦的大學。
  • 中國已消失的9所世界級大學
    >是20世紀初由四所美國及英國基督教教會聯合在北京開辦的大學。1952年在中國高校調整過程中被撤銷,其校舍劃入北京師範大學的北校區。人員與系所編制則分別併入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現輔仁大學舊址為北京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正式校名為山東基督教共和大學,為1904年至1952年在中國山東省辦學的一所教會大學,由來自美國、英國以及加拿大的14個基督教教會組織聯合開辦。
  • 中國1952年院校大調整中集體消失九所世界級大學:燕京、輔仁、齊魯、東吳、聖約翰…(5k字)
    《中國新聞周刊》曾經刊文《盤點中國已消失的九所世界級大學(組圖)》,網文《不堪回首:在中國已經消失的9所世界級大學》,《1952中國,被消失的9所世界級大學》都做過介紹。本文搜集更全歷史資料,通過簡介和小80張照片一窺中國第一批世界一流大學。
  • 這些已消失的九所世界級中國大學,你記得幾所
    遷到四川的金陵大學,齊魯大學,光華大學 中國已消失的九所世界級大學 1 齊魯大學是當年外國人在中國創辦的十三所教會大學之一,在1952年的院校大調整中被撤銷,原校址今為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
  • 中國九所老牌的世界級大學
    以前,中國有些大學由基督教或天主教會創辦,其中有幾所稱得上當時的世界級大學。1952年院校大調整中,這些大學逐漸融入其他大學,它們的名字也隨之成為時代記憶和歷史一頁。身邊所識的最讓人高山仰止的先生們,多與這些名字有淵源。放些簡單介紹和歷史圖片(原諒我們就不加太多文字注釋了)。
  • 中國已消失的九所世界級大學
    1、燕京大學燕京大學是1916年,由美國及英國共四所教會聯合在北京創辦的大學,校長為司徒雷登,曾經與哈佛合作創辦哈佛-燕京學社,在當時國際上名噪一時,是我國近代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環境最美的大學。1952年高校調整中被撤銷,校舍成為北京師範大學的北校區,工作人員和系所則合併入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
  • 已消失的九所世界級大學,讓人惋惜!
    已消失的九所世界級大學-1燕京大學燕京大學(Yenching University),20世紀初由四所美國及英國基督教教會聯合在北京開辦的大學。有「東方哈佛」和「外交人才養成所」之雅稱,創下了民國教育的多項第一,尤其是在體育教育上遙遙領先。上海聖約翰大學前身是創建於1879年的聖約翰書院,1905年升格為聖約翰大學,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大學之一,也是在華辦學時間最長的一所教會學校。1952年,聖約翰大學被分拆至上海各大名校後解散,聖約翰大學原校址給華東政法大學,一代名校就此消弭於歷史長河。
  • 大學教育系列 | 中國已消失的九所世界級大學
    在近代史上,中國現代大學起源於西方,有些由基督教或天主教會創辦,其中有幾所稱得上當時的世界級大學。在1952年院校大調整中,這些大學逐漸融入其他大學,它們的名字也隨之成為時代記憶和歷史一頁。(Yenching University),20世紀初由四所美國及英國基督教教會聯合在北京開辦的大學。
  • 中國曾經的九所世界級大學
    中國以前有許多大學是由基督教或天主教會創辦,可以說是當時的世界級大學。不過,在1952年中國院校大調整中,也因著歷史背景和信仰處境,這些教會大學也集體消失了。這些曾經的世界級大學,給中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如今,它們的名字也隨之成為時代的記憶和歷史的一頁。
  • 中國大陸已消失的九所世界級大學,你知道幾個?
    以前,中國有些大學由基督教或天主教會創辦,其中有幾所稱得上當時的世界級大學。
  • 中國已消失的9所著名大學
    建國前中國有許多大學是由基督教或天主教會創辦的,其中有幾所稱得上當時的世界級大學。
  • 看完淚流滿面:消逝的九所中國世界級大學
    中國教育最本質的問題在哪裡?中國以前有許多大學是由基督教或天主教會創辦,可以說是當時的世界級大學。如今國人一提到教會大學,都會一臉茫然。因為,本國根本就沒有一所教會大學,自然也就沒聽說過這名詞了。不過,在民國時期,教會大學可是有十幾所。當然,國人恐怕聽了也會一臉不屑,教會辦的大學,不就是學怎麼信上帝的麼,有什麼用!或者有人乾脆就認為那是西方的精神鴉片或文化入侵。
  • 那些消失的教會大學
    除此之外, 燕京大學的社會系和新聞系,齊魯大學的農科和醫科,聖約翰大學的外語和醫學……很多名牌專業培養了一大批專業人才,影響著社會歷史的進程。  如金陵大學,從這所位於南京的教會大學走出來的著名校友可以說數不勝數,如教育家陶行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哲學家方東美、文學史家程千帆等。恰如胡適所言,民國時期的農業研究中心在南京,南京農業研究中心在金大。
  • 那些享譽世界的中國教會大學集體消失始末
    1919年10月,上海舉行中國大學校長會議,十四所中國教會大學悉數出席,他們還獲得了一個統一的稱號——「在華十四所」。早在1903年,馬相伯在上海徐家匯天文臺舊址創辦震旦大學,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私立大學。「震旦」一詞出自梵文,意即中國,在英語中,亦有黎明、曙光的含義。馬相伯將震旦學院喻作旭日東升,擔負著以教育開啟中國曙光的重任。震旦大學同樣是中國近代著名教會大學,曾經有「東方巴黎大學」的美譽,是中國第一所開展研究生教育並授予博士和碩士學位的學校,擁有中國第一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