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寶字輩相聲藝人卻和文字輩同行拜把兄弟!相空一起打的好角!

2020-12-11 相聲迷

「相空一起打」本是相聲門裡的一句話行話,意思是藝人在臺上論使哪塊活,能讓內行和外行都看出好來。「相」是指相家,內行;「空」即是空碼、血空,外行的意思。要做到「相空一起打」不僅表演上要求收放自如不著痕跡,還得肚囊寬綽多知多懂。放眼當今中國相聲界,能稱得上相空一起打的好角可能也就剩下今天聊的這位了......

一代相聲宗師張壽臣不僅是第四代相聲藝人的門長,更培養出眾多相聲界的中流砥柱,像「小蘑菇」常寶堃、單口大王劉寶瑞、捧哏大師朱相臣以及康立本、於世德、袁佩樓、馮立樟、穆祥林......等等,門下弟子出師後獨闖江湖都可稱得上不辱門風。如今,觀眾們最熟悉的莫過於張壽爺的關門弟子田立禾。

田立禾出身中醫世家,雖自幼雖耳濡目染,卻沒有從小立志行醫,而是一門心思都在說相聲上。恰好田立禾的父親田寶琛與張壽臣私交甚好,於是在1951年,剛滿16歲的田立禾在父親的引薦之下找到了張壽臣。此舉也讓張壽臣左右為難,一方面與其父有交情;另外一方面,自己早在多年前就在行內公開表示不再收徒。思量再三,最後張壽臣還是決定收下這個小徒弟。

由於張壽臣在相聲門的輩分太高,很多先入門的寶字輩、文字輩藝人都比田立禾歲數還大,再開山門收徒勢必招來同行晚輩們的極力反對。無奈之下,張壽臣才想出了名義上讓田立禾拜自己師弟富壽嚴為師的辦法。這段往事,很多老觀眾都有所耳聞,再此不再贅述。拜師之事幾經波折後,總算是讓大多數相聲同行承認了這段師徒關係。

據田立禾回憶:有一年過春節,按照門裡的規矩徒弟要去給師父磕頭拜年。那天到了師父家給師父磕完頭剛起身,正巧趙佩茹也來給張壽爺拜年。趙佩茹師從焦少海,但張壽爺是他乾爹,所以一大早也來給乾爹拜年。等趙佩茹給張壽臣拜完年,沒想到這時師父發話說「去,給你師哥磕頭!」師父有令,田立禾自然畢恭畢敬的跪下給趙佩茹磕頭行禮。這種看似不合常理的要求,卻也暗含著張壽臣對這位小徒弟的愛護。因為趙佩茹是寶字輩藝人的門長,聲望高說話有分量。讓平輩的田立禾給他磕頭,也是間接逼著趙佩茹承認田立禾的輩分。

到後來,相聲界同行總算承認了田立禾第五代相聲藝人的輩分。不過恩師張壽臣一直告誡他:要緊的是學好活,輩分不重要,以後要和大家搞好關係,不可攀大。田立禾也謹記恩師教誨,面對同行總抱著虛心請教的態度。

不過,畢竟在寶字輩相聲藝人中田立禾不是門裡出身,歲數又小,像文字輩的蘇文茂足足比他大了六歲,但輩分上論也得管田立禾叫師叔。為了避免這種尷尬以及因輩分給自己在行內樹敵。田立禾在進入天津南開區相聲隊後,主動提出跟幾位管自己叫叔的同行拜把兄弟。看似主動降輩的舉動,卻讓他在同行之間贏得了好人緣。最終在張振圻先生的主持下,田立禾與李伯祥、魏文亮、王文進等人正式結拜為把兄弟。

事後,也有人問過師父張壽臣對此看法,張壽爺的回答依然流出對愛徒的呵護,「這是他自己走的藝術道路,我不幹涉!」這樣的回應也讓一些故意挑撥是非之人最終沒能得逞。而田立禾也用孜孜以求的態度和精湛的表演技藝證明了自己足以配得上應有的輩分。

相關焦點

  • 相聲界輩分趣聞:八零後文字輩藝人各有奇葩
    在相聲界裡人小輩分高的人比比皆是,但爭議都很大,還有一部分也會主動降輩分,保持跟同行的友善度,比如高德亮就主動降輩到壽字輩,他那一支也跟著被拉低,否則于謙就應該是郭德綱師叔,郭麒麟是郭德綱師弟了。而現在相聲界仍然有一部分年齡很小,但輩分很高的藝人。比如文字輩藝人裡面,就有不少八零後的年輕人,理論上他們都是郭德綱師叔。
  • 相聲界在世的十一位壽星都是誰?七位寶字輩四位文字輩
    郝愛民,文字輩,師父侯寶林,師爺朱闊泉。他是話劇轉行進入中央廣播說唱團說相聲,他說相聲偏文偏溫,有話劇範,託師父和單位的福曾被選入十大笑星。郝愛民容貌頗顯年輕,讓人意識不到他都八十歲了。
  • 相聲界八零後大輩,文字輩謝金不算什麼,他才是大出了圈
    德雲社的謝金,1982年生人,由李文山代拉師弟,拜入已故寶字輩相聲藝人王世臣門下,按照輩分來說,他應該是郭德綱于謙的師叔。刨開有爭議的文字輩謝金,實際上還有一個同樣是八零後,而且可能是寶字輩的藝人。他就是劉雄,湖南曲藝家協會相聲演員,劉雄本人名氣並不大,真正牛叉的是他師傅,也就是被稱為「一人佔三輩」的薛永年。
  • 相聲演員和小品演員如何論輩分,郭德綱憑啥喊潘長江大哥
    或者雙方關係好拜過把子什麼的就更容易單論了。這種單論別人也不能說什麼,只不過在公共場合時得注意一下,避免出現爭議。比如說方清平在東方衛視上節目就叫郭德綱師叔,而不是叫兄弟,因為那個場合不太適合論兄弟。而連闊如和袁闊成又都是評書闊字輩,因此小連先生只能相當於文字輩,她收明字輩的王玥波和李菁當乾兒子也沒亂輩分。至於郭德綱和潘長江之前論平輩,有人說是因為郭德綱學過評劇,而潘長江的父母都是評劇藝人,因此郭德綱是按照評劇界的輩分和潘長江論兄弟。
  • 他被諷相聲界的專職司儀?李伯祥和劉文亨的兒子都是他帶拉師弟!
    李金鬥時光荏苒,寶字輩、文字輩老藝人健在的已所剩無幾,作為明字輩的第八代相聲藝人如今已成為行業內的中流砥柱。在京城相聲界,以王謙祥、李增瑞、李金鬥、崔金泉等人為代表的明字輩藝人均早已成為一代相聲名家。其中,李金鬥在業界內外都享有很高盛譽,除了在藝術上獨樹一幟,在行內的人緣口碑也是為人稱道。但凡京津兩地相聲同行要舉辦擺知拜師的儀式,十有八九都要請李金鬥來做司儀主持。如此高頻率的出鏡,反而讓一些觀眾認為李金鬥除了代言虛假廣告就是走穴做主持司儀。
  • 他是壽字輩最後一位去世的老藝人,師哥一手捧紅相聲大師侯寶林!
    當然這其中還包括今天要聊的這位壽字輩相聲前輩張春奎先生。張春奎師承「相聲八德」之一的劉德智。在這八位中劉德智的歲數較小,聲望也不及萬人迷、周德山、馬德祿等人,但要論身上的能耐也絕非泛泛之輩。當初「相聲八德」的說法,正是從第三代相聲藝人中推舉出的八位業界翹楚。
  • 第七代相聲藝人曾以李伯祥的「伯」字排輩!張壽臣反對沒被叫響!
    聽齡更長的朋友們大多還聽過當年相聲宗師張壽臣主張的「德壽立仁義」的排字。作為壽字輩門長的張壽臣,在業內不僅表演水平登峰造極,且擁有極高威望。當時,他最先在行內提出給後輩藝人賜「立仁義」三個字代表其相聲門裡的輩分。從張壽爺給門下眾弟子賜名上可見一斑。例如:大師哥常立桐(常寶堃)、劉立棠(劉寶瑞)、康立本、馮立樟、葉立中以及關門弟子田立禾等等。
  • 他是德雲社碩果僅存的文字輩高人!說相聲卻遠不及父親和師父
    一來,逗哏的高、捧哏的矮在同行中就是少數派,二來,雖然說相聲對身高沒有硬性要求,但身材過高的確會對表演造成一定的限制。而謝金似乎成了當今相聲界絕無僅有的第一高度,這樣的身材站在臺上顯得格外突兀。可以說,身高是制約其相聲表演的一個短板。但話又說回來,說相聲終歸靠的是說。只要嘴裡乾淨利索,臉上有買賣,加上自身的努力以及郭德綱的力捧,謝金逐漸在德雲社站穩了腳跟。
  • 馬三立再傳弟子硬是把文哏相聲使成鬧活!相聲園子裡的文字輩奇葩
    馬氏相聲發展至今已有一百三十餘年歷史,行內早就流傳「無派不宗馬」的說法,可見馬氏相聲對相聲藝人們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廣大觀眾對於馬氏相聲的推崇和敬意更是在相聲界達到了無可企及的頂點。以相聲泰鬥馬三爺為代表的一脈傳承之所以在行內外受到極高讚譽,關鍵在於其通俗而不庸俗,幽默而非滑稽的表演風格。馬氏相聲素以文哏和貫口著稱,《對春聯》、《西江月》、《文章會》、《開粥廠》早已成為不可複製的經典。不過,馬三立生前也經常告誡自己的徒子徒孫「學文哏也好,學貫口也罷,一定要有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
  • 他是被師父常寶堃「寵壞」的徒弟,一輩子的摯愛就是相聲和麻將!
    在文字輩相聲藝人中能被賦予「文哏大師」的殊榮,足以證明盛名之下無虛士。歷數相聲界名家前輩,偏愛使文哏活的大有人在,但唯獨蘇文茂成為了觀眾們最認可的那一位。倘若把今日的成就完全歸於祖師爺賞飯,天賦使然,顯然是不客觀的。更多還是得遇名師指點和「山後練鞭「下的苦功。
  • 嚴格來說于謙相聲輩分高於郭德綱,那郭麒麟和郭德綱豈不成平輩?
    另外從他是郭德綱的兒子這一點來說,他也應該就是郭德綱徒弟們這一輩,這沒有什麼問題。祖輩演員當年自降過輩分作為相聲演員的後代,按照規矩即使他也從事相聲行業,他也不能拜自己的父親為師,即使父親可以教他如何說相聲。
  • 五代「寶」字輩相聲大家謝天順去世,郭德綱帶德雲社全體頓首悼念
    五代「寶」字輩相聲大家謝天順去世,郭德綱帶德雲社全體頓首悼念師勝傑老先生剛剛去世不久,現在「寶」輩相聲老藝術家謝天順也駕鶴西去了。根據謝天順老先生的家人表示,是因為突發心臟病搶救無效,在昨天下午3:50分離開了人世間,離開了曲藝和相聲這個行當。他從小現在曲藝世家出生,祖父就是單弦兒大家——謝芮芝。喜歡聽岔曲兒朋友都應該知道有一曲《贊菊》,這就是謝老父親當年創作的。對於「寶」字輩來說,到了謝天順這裡已經是第五代了,當年在郭榮啟的門下,和老藝術家楊少華兩個人是同門。
  • 嶽雲鵬為何喊欒雲平師兄,非年齡原因,相聲老規矩,張雲雷例外
    離咱們比較遠的例子就是常寶堃,常寶堃拜師張壽臣時才九歲,但他是第一個拜的,他就是大師兄,後來拜張壽臣的劉寶瑞比常寶堃大7歲,朱相臣比常寶堃大14歲,都得管「小蘑菇」叫師兄,這就是規矩。離咱們比較近的還有劉寶瑞的徒弟,王文林出生於1947年,1955年8歲時拜劉寶瑞為師。
  • 相聲門最純血脈?馬三立回憶相聲祖師爺,當時要拜長鬍子唐明皇
    細算起來,德雲社的班主郭德綱是相聲門「明」字輩,而張雲雷等人目前還沒有相聲門的大排行字輩。相聲起於哪朝哪代?有人考證,春秋戰國時代的宮廷小丑俳優,就是相聲界的老祖宗;也有人說,漢朝善於講笑話的東方朔是相聲界的祖師;還有人說,相聲是清鹹豐年間,落魄北京的文人朱紹文(綽號「窮不怕」)創始的。
  • 相聲世家謝天順因病去世,郭德綱攜德雲社全體頓首百拜
    10月5日晚,相聲前輩謝天順去世,享年72歲。據悉,謝天順是德雲社唯一一個「寶」字輩的相聲藝術表演家。在去世當天,德雲社多位相聲演員發布微博致哀。說起謝天順,很多老一輩的人都非常的熟悉。謝天順出生於曲藝世家,幼年學藝,後來便拜入了郭榮啟先生門下。在相聲生涯期間,帶給觀眾不少的作品,其中包含《白事會》、《拴娃娃》、《報菜名》等相聲。、在2007年的時候,謝天順前輩開始在德雲社演出,作為德雲社而言,當時謝天順前輩算的上的德雲社的頂梁柱。後來還為德雲社培養新人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謝天順前輩在德雲社的地位是相當高的。
  • 中國相聲最年輕的「大輩兒」畢業保送德雲社!網友:別人家的孩子!
    在中國相聲界的師承關係中,人小輩大的情況屢見不鮮,例如位列寶字輩的少馬爺,1945年生人的馬志明比1929年生人的蘇文茂還大著一輩。再往上追溯,像著名「張傻子」張杰堯,從師承門戶上看是高聞元先生的弟子,與「相聲八德」同輩分(暫不考慮被壽爺降輩的問題)。
  • 為什麼謝金在參加《相聲有新人》之前一直名不見經傳?小編告訴你
    《德雲社》就有這麼一位最年輕的「大輩兒」,他就是最近參加《相聲有新人》之後圈粉大火的謝金謝少。身高1.93米的謝金,出身曲藝世家,著名寶字輩相聲演員謝天順之子,單弦名家謝芮芝曾孫。從出身看,真可謂是名門之後,於2009年由李文山先生代拉師弟拜入已故的先生王世臣門下,成為文字輩相聲演員,一脈傳承下來,謝少就成了德雲社目前輩分最大的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