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生產中,磷肥是不可或缺的肥料,適量施用磷肥,對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有很好的作用,有的農民朋友便誤認為磷肥施用越多越好,其實過量施用磷肥不僅無益,而且害處很多。那麼過量使用磷肥有什麼後果?過量使用磷肥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一、施用磷肥過量,會使作物從土壤中吸收過多的磷素營養。
施用磷肥過量,會使作物從土壤中吸收過多的磷素營養。過多的磷素營養會促使作物的呼吸作用大大增強,從而消耗作物體內貯存的糖分和能量。
二、誘發土壤缺鋅。
過量施用磷酸鈣後,會使土壤裡的鋅與過量的磷作用,產生磷酸鋅沉澱,作物無法吸收,使作物出現明顯缺鋅症狀;過量施用鈣鎂磷肥等鹼性磷肥後,會使土壤鹼化,使鋅的有效性降低,影響作物對鋅的吸收。
三、過量施磷會使作物得磷失矽。
據研究,過量施用磷肥後,還會造成土壤中的矽被固定,不能吸收,引起作物缺矽,特別是對喜矽的禾本科作物的影響更大。如喜矽作物水稻,若不能從土壤中吸收到較多的矽元素就會發生莖稈纖細,倒伏及抗病能力差等缺矽症狀。
四、過量施磷會使作物得磷缺鉬。
適量施用磷肥,會促成作物對鉬的吸收,但過量施用磷肥,卻會使磷和鉬失去營養平衡,影響作物對鉬的吸收,表現出「缺鉬症」。
五、造成土壤中有害元素積累。
磷肥主要來源於磷礦石,磷礦石中含有許多雜質。其中包括鎘、鉛、氟等有害元素。而且施用磷肥會引起土壤中鎘的增加,其年增長量分別為0.15%和0.08%,且這種鎘有效性高,易為作物吸收,給人畜造成危害。
六、過量施磷肥會造成土壤理化性質惡化。
過磷酸鈣含有大量的游離酸,連續大量施用,會造成土壤酸化。鈣鎂磷肥含有25%-30%的石灰。大量施用會使土壤鹼性加重和理化性質惡化。
如何確定磷肥的施用量
一、根據土壤供磷能力,掌握合理的磷肥用量。
土壤有效磷的含量是決定磷肥肥效的主要因素。一般土壤有效磷(P)小於5mg/kg時,為嚴重缺磷,氮磷肥施用比例應為1:1左右,有效磷(P)含量在5~10mg/kg時,為缺磷,氮磷肥施用比例在1:0.5左右,有效磷(P)含量在10~15mg/kg時,為輕度缺磷,可以少施或隔年施用磷肥。當有效磷(P)含量大於15mg/k時,視為暫不缺磷,可以暫不施用磷肥。
二、掌握磷肥在作物輪作中的合理分配。
在旱地輪作時,由於冬、秋季溫度低,土壤磷素釋放少,而夏季溫度高,土壤磷素釋放多。故磷肥應重點用於秋播作物上。如小麥、玉米輪作時,磷肥主要投入在小麥上作基肥,玉米利用其後效。豆科作物與糧食作物輪作時,磷肥重施於豆科作物上,以促進其固氮作用,達到以磷增氮的目的。
三、注意施用方法。
磷肥施入土壤後易被土壤固定,且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動性差,這些都是導致磷肥當季利用率低的原因。為提高其肥效,旱地可用開溝條施、穴施;水田可用蘸根等集中施用的方法。同時注意在作基施時上下分層施用,以滿足作物苗期和中後期對磷的需求。
四、配合施用有機肥、氮肥、鉀肥等。與有機肥堆漚後再施用,能顯著地提高磷肥的肥效。但與氮肥、鉀肥等配合施用時,應掌握合理的配比,具體比例要根據對土壤中氮、磷、鉀等養分的化驗結果及作物的種類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