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機遇下的亞非語言學科發展:口徑和內涵需要更加明確

2020-12-25 閩南網

­  如何在「雙一流」建設及「一帶一路」這兩大歷史機遇下定位、布局亞非語言文學學科的發展,成為重要議題。

­  日前,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布,為新的歷史時期建設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社會主義大學指明了目標和發展方向。其中,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入選的6所高校為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南京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湖南師範大學和延邊大學。在這樣的建設背景下,作為外國語言文學學科下設的二級學科,亞非語言文學的布局和發展被納入探討視野。由於歷史和現實等諸多因素,亞非語言文學學科的發展長期以來處於較為邊緣的位置。近年來,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出臺落實,沿線涉及了大量亞非國家與地區,其語言文學及與此相關的歷史、宗教、政治等研究也愈發引起學界內外的關注。因此,如何在「雙一流」建設及「一帶一路」這兩大歷史機遇下定位、布局亞非語言文學學科的發展,成為重要議題。

­  亞非語言文學學科的口徑和內涵需要更加明確

­  亞非語言文學學科涵蓋亞非語言學、文學、翻譯學、國別和區域研究、比較文明與跨文化研究五大研究領域,其中亞非語言學涉及亞非國家數十個官方或重要民族語言的本體研究和應用研究。亞非文學研究主要圍繞作家與作品研究、文學理論與思潮研究、文學翻譯研究、文學交流及影響研究四個領域,關注亞非文學與文化傳統的傳承與發展,以及中國—亞非文學交流與影響。這種以語言學、文學為主體的研究正不斷擴展到翻譯研究、國別和區域研究、跨文化研究,從而形成語言、文學、文化和文明研究相互滲透的態勢,跨學科和新興交叉性研究趨勢也在凸顯,學科內涵不斷拓展,學科輻射力不斷提升。

­  考慮到亞非地區歷史與現狀的獨特屬性及當代發展問題的複雜性,學科還應特別注重打造有中國特色的亞非語言文學理論體系與知識工具。著眼於學科發展的現實運用價值,該學科應特別關注當代中國與亞非各國在追求現代復興與發展進程中所開展的發展合作與文明交流,探討和比較中國與亞非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文明復興方面彼此相關的一些共同命題。還應著眼於21世紀人類發展前景,以一個更為廣闊的文明史的視野,對亞非社會傳統文明遺產的現代重建、對當代人類文明的多樣性以及不同文明平等對話與交流等理論與現實問題,做出本學科的獨特探索與思考,從而實現亞非語言文學學科的發展與國家重大戰略急需有機對接,為國家制定發展戰略和對外政策提供智力支持、理論依據和決策參考。這是語言文學學科建設的重要創新性、拓展性領域,也是著眼於中國全球發展戰略亟須承擔的重大學術使命。

­  尋求完備的亞非語種群作為學科建設支撐

­  縱觀亞非語言文學學科領域的全球知名院校,亞非語種群的建設相對而言都較為完備,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這些院校所開設的外語語種不僅數量眾多,且覆蓋範圍較為廣泛。例如,美國哈佛大學開設有90多種語言,英國倫敦大學開設有80多種,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開設有90種,俄羅斯莫斯科大學開設有120多種,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和大阪大學開設有60多種,其中大量語言涉及亞非語種群。

­  相比之下,我國與以上國外院校的建設差距較為明顯,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亞非語言文學學科的發展,不僅如此,亞非語種群的建設與完善也關乎國家語言能力建設以及與國家發展攸關的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等諸多方面。因此,如何遵循語言分布演變的特點,從學科發展和國家戰略層面出發,合理規劃和布局建設亞非語種群專業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成為影響亞非語言文學學科建設的關鍵因素之一。此外,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及亞非語種群的逐步發展健全,也應著手探索非通用語種建設和發展新模式、新路徑、新方法,並將其上升至原創性理論研究層面。

相關焦點

  • 「雙一流」下亞非語言學科路向何方
    如何在「雙一流」建設及「一帶一路」這兩大歷史機遇下定位、布局亞非語言文學學科的發展,成為重要議題。日前,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布,為新的歷史時期建設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社會主義大學指明了目標和發展方向。
  •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關鍵詞:雙一流;外語人才;培養模式「雙一流」建設的背景意義和深刻內涵1.背景和意義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日趨加快,知識經濟迅猛發展一些世界一流大學一直維持較小規模,但卻以鮮明的特色辦出一流水平的教育,如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以外語人才培養為主的高校,在學校規模和學科綜合實力上都無法與綜合性大學相比,但可以堅持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差異化發展,以其鮮明的特色、小而精的高質量在某些學科領域爭創世界一流。「雙一流」建設應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 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非雙一流學科算雙一流?
    首先,從國家雙一流定義上講,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所有的學科都算是一流,特別是雙一流建設高校中的A類高校,在全國範圍內的考公(含選調等)、保研、就業的認可度都極高。但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突出的是學科,而非突出的高校,因而個人覺得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非雙一流學科是不算雙一流的,這裡又涉及另一個概念,就是雙一流學科是指的一級學科,一級學科下面的二級學科都屬於雙一流學科(二級學科可簡單理解為通常所說的專業,但不是一一對應),比如南京郵電大學入選的電子科學與技術是雙一流建設學科,因此南京郵電大學的本科招生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是雙一流專業,另外電路與系統、物理電子等二級學科也算是雙一流學科
  •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支持中北大學率先發展和衝擊「雙一流」
    針對學校在當前整體發展態勢良好的基礎上,如何邁入發展的快車道,沈書記強調了六點意見:一是緊盯「雙一流」目標,圍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師資隊伍、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久久為功,持續發力。二是認清差距,查找不足,以只爭朝夕的幹勁,將學校事業推向一個更加高速發展的軌道。
  • 北京語言大學是雙一流嗎?下一輪有力競爭者!
    可以說,這76所高校匯集了當時最多的教育資源,在提高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發揮著示範作用,同時也肩負著為國家發展培養高水平人才的重任。直到上世紀90年代全國高校體制改革,「985」和「211」取而代之。二十年後,「雙一流」概念橫空出世,至此,我國高校已經進入「雙一流」時代。
  • 中山大學:明確新目標,把握新機遇,開啟一流大學建設新徵程!
    會議以「十四五」規劃為主題,羅俊校長作了題為《明確新目標,把握新機遇,開啟一流大學建設新徵程》的大會主題報告。報告從戰略規劃的角度,全面總結了學校新時期發展內涵,明確了未來五年的目標和發展路徑,為做好學校「十四五」發展規劃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確要求。全體校領導、校長助理,各院系、職能部門、附屬醫院等二級單位負責人,各類人才代表出席會議。
  • 「雙一流」建設中一流學科建設政策檢視
    為加快一流學科建設有必要對「雙一流」建設中一流學科建設政策的非預期效果進行必要的檢視,以為相關政策創新提供參考。但當前「雙一流」建設中各建設高校和學科對於進入世界一流學科「行列」和「前列」的理解趨於簡單化,似乎只要進入了某個學科排行榜的前多少名就是世界一流學科,從而導致地方政府和建設高校在學科建設規劃中對於一個學科成為世界一流的難度估計嚴重不足。低估了世界一流學科建設所需要的「硬實力」,高估了「雙一流」建設中一流學科建設在數量上可能取得的突破。
  •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行業特色型大學發展戰略路徑的探索與實踐
    [摘 要]行業特色型大學推進「雙一流」建設,要明確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堅持科學的辦學理念,探索新時代行業特色型大學發展的新路徑。本文基於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實踐經驗,提出行業特色型大學要堅持黨建統領、改革先行、優化布局、合作發展,不斷探索爭創一流、走向卓越之路。
  • 衝刺一流大學或一流學科!雙一流評估白熱化?!
    貴州省目前只有貴州大學是一流學科高校,據說還具有照顧的性質。不過,貴州大學明確指出,到2025年力爭1個以上學科達到國家一流學科建設標準,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陣營。(2)廣東工業大學。廣東省目前雙一流高校是,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暨南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提出「三步走」打造特色鮮明、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學。首次明確衝擊「一流」。
  • 「雙一流」建設是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題中之義
    ——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  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從1995年11月啟動的「211工程」到後來實施的「985工程」,我國一直在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不懈努力。新的歷史方位之下,提出建設「雙一流」大學,有怎樣的時代意義?  劉獻君:高等教育重點建設是我們黨一貫的政策。
  • 東北師大校長談「雙一流」:以一流學科助推世界一流師範教育
    然而大學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既需要處理好一流學科建設與新興學科發展、局部帶動與整體發展的關係,還需要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的保障。學科是大學的基本功能單元,一流學科建設在大學內涵發展中具有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地位。東北師範大學將以此次雙一流建設為契機,紮根中國大地,堅持內涵發展,努力建設世界一流師範大學。
  • 華中科技大學:優化學科布局、突出交叉創新,加快建設一流學科!
    學科建設規劃目標,已一步步從藍圖變為現實。學科和學術機構布局更加優化構建了與世界一流大學相適應的學科體系。結構決定功能。學科建設有力促進學校整體發展,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進入世界前150,較2015年前進100餘位,並列大陸高校第7;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列第8;USNews全球最佳大學排名第209位,列大陸高校第10。學科建設管理體制機制更加完善創新「雙一流」建設管理機制。
  • 2020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公布,這所非雙一流大學,上榜37個學科
    10月15日,高等教育評價專業機構軟科發布了「2020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該排名採用的學科口徑是教育部最新《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中的一級學科,共有96個。排名的對象是在每個一級學科設有學術型研究生學位授權點的所有高校,發布的是在該學科排名前50%的高校,共有485所高校的4946個學科點上榜。
  • 第五輪學科評估啟動,這些非「雙一流」建設高校可能獲得A+學科
    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公布於2017年底,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也剛剛啟動。在上一次的評估中,有一些非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而部分未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的學校,也在其中取得了號成績,有3所高校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了A+學科。
  • 亞非語言文學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名單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的重要補充,為進一步促進高等學校的學科建設,建立一個全面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的高水平學科體系,教育部決定 在國家重點學科評選的基礎上,從申報學科中再擇優確定一批水平較高的學科作為國家重點學科的培育對象,予以重點扶持。
  • 一流大學建設發展論壇丨郭進軍:積極融入黃河國家戰略 助推一流學科內涵發展
    2020年底學校迎來「十三五」收官、國家「雙一流」建設首輪驗收,9月17日學校召開了「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專家評議會,專家組對學校「雙一流」周期建設的符合度、達成度和建設成效給予高度評價。學科建設方面,學校構建了一流學科牽引的綜合性學科體系,學科實力和水平顯著提升,為一流大學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為進一步凝練學科特色、充實學科內涵,形成學科制高點,完成建設國家一流大學的階段發展目標。
  • 「雙一流」背景下的日語學科建設—— 第五屆山東省高校日語專業...
    唐院長在致辭中首先代表我校向與會的各位專家、學者和老師們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她指出,本屆論壇的舉辦對我校來說是一個新的起點和開端,這不僅將對我校的日語人才培養、日語學科建設產生重要影響,也必將促進我校與國內外日語學界更加廣泛深入的交流
  • 第一輪「雙一流」建設接近尾聲,中文學科發展如何?
    一流中文學科建設的方向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的歷史時期,為提升我國教育發展水平、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新文科背景下中文學科的人才培養如何實現觀念轉型與培養機制、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這是當前我們落實立德樹人、實現中文學科內涵式發展的一項艱巨的時代任務。
  • 重慶大學召開雙一流評議會,專家組沒有明確表態通過
    二、本輪雙一流自評情況2020年9月11日「雙一流」建設周期諮詢評議會在重慶大學A區主樓召開。(一)專家意見和建議各位專家充分肯定了重慶大學在「雙一流」2016-2020建設周期中,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探索、師資隊伍質量提升、學科建設體制機制健全、學科特色凸顯、國際化辦學水平、服務國家重大需求貢獻、科研原始創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的重要進展和突出實效。
  • 建設北科特色的世界一流學科
    摘 要:在「雙一流」建設中,北京科技大學秉持「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和「特色化、精品化、國際化」的辦學思路,以「探求真理、培育棟梁、造福社會、傳承文明」為己任,積極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需求,服務北京「四個中心」建設,以內涵發展建設北科特色的世界一流學科,提高學校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推進學校整體實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