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對話《一代宗師》編劇徐皓峰:武術,儘量不要去碰

2020-12-18 上遊新聞

從《一代宗師》到《道士下山》、《刀背藏身》,可能在絕大多數觀眾心目中徐皓峰身上的標籤都是「硬派武俠」的代表人物,但他其實還有一個身份是寫小說的文學青年:繼不斷帶來硬派武俠電影作品後,徐皓峰也在25日舉行了自己最新小說集《處男葛不壘》的新書發布會。編劇史航、青年批評家楊慶祥、青年作家蔣方舟都親臨現場。

隨後,徐皓峰接受了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等媒體的採訪。在提到武術時,徐皓峰說:「儘量不要去碰,它會給你帶來不幸。」

《處男葛不壘》一共收錄了徐皓峰的9篇小說,全都是他青年時的作品,這個創作期「涵蓋了青春的初始與結束」。因為是美院附中及電影學院導演系學生,所以這些小說裡既能可以看到西方現代文學藝術的影子,也可以看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北京的風貌人情。同時,書中還收錄了徐皓峰在中央美院附中油畫專業學習時創作的六幅油畫,從另一個角度展現了他的創作才華。

用徐皓峰的話來說,自己開始寫小說純粹是為了能幹點不一樣的。「我最早寫小說是大學三年級,」徐皓峰說,這時自己已有整整一年時間沒有畫畫了,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附中的他當時開始想自己是否有人生的另外一種可能。徐皓峰說,還有一個客觀情況是,自己當時雖然已經進了電影學院,但因為當時拍電影是膠片,因為價格高昂,所以即便進入電影學院,也根本實踐不上拍電影。「所以那時候我閒得發慌,就從大學三年級開始寫文章。」

「我開始寫小說的時候沒有進入過仔細的文學學習。讀前輩作家作品、分析文學技法,這些東西我都沒有。」徐皓峰笑稱,自己其實是用一種學畫畫的方法去寫小說。他舉例說,比如只之前畫油畫的時候就明白了「你看到這個東西有感受,就不要管自己的手,這樣才能畫成一張畫」的道理,所以自己在寫小說時也遵循的是要想有把握地清楚表達一件事,就必須放棄方法。「所以創作小說時,我想表達一個原本的事件,但就像當初畫畫,你只有一個小時到四十分鐘,我當時的文學能力只夠寫一個短篇小說或者中篇小說的能力,所以這個時候就那樣去寫。一旦寫了之後,原來在野地畫畫的那種分寸感,自然而然能夠幫助你,你有一個遠處的目標,寫到一個具體的事和情節就覺得這塊可以收筆,那個地方可以再濃一點。」

《處男葛不壘》書封

有趣的是,徐皓峰還直言自己的長篇小說形態較為落後,更像「雨果那一代作家的長篇小說,因為那一代人整個冬天無事幹,所以長篇小說很多時候要承擔雜誌的作用,全家人三個月圍在火爐旁,有一個家中的長者讀小說,每天讀幾頁。」徐皓峰說,受此影響,這樣的長篇小說除了要承擔故事的作用之外,很多時候要承擔雜誌的任務,裡面要放好多知識點。自己之所以對這樣的小說感興趣,是因為自己附中畢業時有一種急需,「為人處世上很多東西都不知道,突然就對故事、情節是去了興趣,非常希望自己能夠回到寫有很實在的人生經驗和人生知識的小說。」徐皓峰說,以至於自己創作長篇小說時,有時候往裡面故意的加知識,其實也是安慰十來年前的自己,如果十來年前的「我」讀到這個小說,他可能會需要。

對話

Q:您真的會武術嗎?中國作為武術的起源地,但感覺近年好看的動作片越來越少,韓國電影近年反倒除了不少出色的動作電影,您怎麼看?

徐皓峰:武術,儘量不要去碰,因為它會給你的人生帶來不幸,武者不祥,所以我現在很幸運,自己熬過成為武林高手的時間,成為一個中老年人。

在沒有發明電影前,中國的的武術呈現更多就是滿足舞臺上效果的京劇武生,一直延續到現在。像翻跟頭、耍花槍這些,是大眾都最容易接受、最容易得到快感的東西。但像我這樣拍(很傳統、硬派武打)電影的很難賺到錢,所以我不是一個值得效仿的對象,因為你可以效仿得了我,但是你效仿不了投資方。投資方投的時候,我說你賠了還拍不拍?他說拍。所以這個投資方你也不要效仿。

Q:《一代宗師》裡說過習武有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那您現在是在什麼階段?今後有沒有打算拍一部關於太極拳的電影?

徐皓峰:我現在還是見天地的階段,所謂天地就是一個學理,你去揣摩這件事情。《道士下山》開頭就是寫的太極拳,我自己也有太極拳的傳承,但是我的太極拳老師跟我講,說我講過太極拳的東西,你不要告訴別人了,所以我以後會用一種婉轉的方式告訴別人。

Q:我看《道士下山》,從一開始確實感覺很硬很寫實,但是小說寫到最後出現一些佛、妖、怪,最後的結尾讓我感覺很困惑,這是失控了還是早就布好的局?

徐皓峰:我們受電影和電影編劇的訓練,你首先採訪期至少兩個月,然後寫一個環境、寫一個人群,起碼到那兩個月,這是最少的時間,然後才能夠寫,才能夠相信自己的想像和發揮。如果沒有的話,你要最大限度的使用史料。那些點都是我看到史料裡面的,你覺得是玄幻,但是對於我來說是紀實。

作者簡介

徐皓峰,1973年出生,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現就任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導師。中國內地男導演、編劇、武俠小說家。

此前他走進大眾的視野主要是因為電影。2011年,他執導的古裝武俠電影《倭寇的蹤跡》入圍威尼斯和多倫多兩大國際電影節。次年,王家衛執導、徐皓峰參與編劇的電影《一代宗師》上映,影響巨大,他憑藉此片榮獲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2015年7月,陳凱歌改編自其同名小說的電影《道士下山》上映。同年,徐皓峰首次涉足商業電影,執導「武林傳奇」巨製《師父》,並憑藉該片獲得第23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與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

此外,他在文學創作中也作品不斷。非虛構作品「武林紀實」三部曲(《逝去的武林》、《高術莫用》、《武人琴音》)均在圈內引發熱議,同時還有《道士下山》、《刀背藏身》等虛構作品。其中,收錄於《刀背藏身》中的短篇小說《師傅》曾榮獲《人民文學》短篇金獎。徐皓峰也因此被稱為「硬派武俠小說第一人」。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裘晉奕)

 

相關焦點

  • 王家衛電影《一代宗師3D》簡介
    一代宗師一代宗師(2013)導演: 王家衛編劇: 鄒靜之/ 徐皓峰/ 王家衛主演: 梁朝偉/ 章子怡/ 張震>類型: 劇情/ 動作/ 傳記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香港語言: 漢語普通話/ 粵語/ 日語上映日期: 2015-01-08(中國大陸3D) / 2013-01-08(中國大陸) / 2013-01-10(香港) / 2013-08-23(美國)片長: 111分鐘(3D重映) / 125分鐘(中國大陸)又名: 一代宗師
  • 《道士下山》原著作者徐皓峰:商業武俠片走向末路
    陳凱歌認為,有些動作場景不用威亞無法呈現,而徐皓峰覺得,威亞像是明朝人用「雙鉤填墨」的技巧去偽造王羲之的書法,而他要拍的武俠片是刀刀刻在石頭上,無法偽造的「魏碑」。  武術演員速成兩個月就夠  記者:據說主演廖凡幾個月時間,功夫已經上身了,而此前《一代宗師》裡張震也練出了一身功夫,這有何奧秘?  徐皓峰:我訓練演員基本都是兩個月,其實兩個月就已經夠了,原因就是中國武術裡有一些門派是有速成法的。搶碼頭,走鏢路,在人手不夠的情況下我們的武術前輩就總結出了一套習武的速成之法。
  • 《一代宗師》幕後那些事,周星馳想指教梁朝偉功夫,張震意外成武術...
    2013年,王家衛帶著他那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電影《一代宗師》登陸影壇; 這部電影在上映後,在各大網絡論壇上引起了熱議。
  • 《一代宗師》一部真正用心拍的電影,一部值得再看的電影
    早在1997年王家衛就開始醞釀《一代宗師》的劇本,2002年他帶著梁朝偉拜訪葉問之子葉準先生然後又等了五年,這一部電影依然沒有聲音,坊間玩笑已經45歲的偉仔對墨鏡王說,再不拍我就老了就打不動了,2009年《一代宗師》
  • 專訪|徐皓峰:不願正面去描寫任何東西
    我一看到有人正兒八經地去寫一個事兒我就覺得是虛假的,我自己就不願意正面去描寫任何東西,我總覺得正面描寫是在說假話。當我要表達一個意思、一個真實感受的時候,我就會用旁敲側擊的方法,不對它做出一個最準確的描述,而是比最準確的狀態偏一點,這樣反而能更好地反映這個東西,這是我所認為的寫作中的分寸感。」徐皓峰說。
  • 葉問4,一代宗師的最後戰爭
    葉問4,是甄子丹拍的關於一代宗師葉問的第四部電影。故事講述的是葉問為了兒子葉正去美國留學而應李小龍的邀請去美國。李小龍在美國發展的很好,開了很多振藩國術館。但是他教其他人種武術,違反了唐人街拳師的規矩。
  • 《葉問4》一代宗師的落幕
    只是,讓人嘆息的是,終結者再也不會回來了,宗師,也即將落幕了。從2008年《葉問》的第一部,到即將上映的第四部,過去11年來,《葉問》拍了四部。第一部《葉問》發生在1930年代,當時適逢日軍侵華,葉問看不慣日本將領三蒲以切磋之名殺害中國武林人士,於是奮而出頭。
  • 被稱為爛片的《一代宗師》,憑什麼能幫章子怡奪得12個影后?
    眾所周知,這是一部講述武林的影片,而它最要下功夫的,便是這部影片最中心的表現者——那個時代名聲在外的武術了。為了能在電影中展現出更貼近於事實的武術,導演王家衛幾乎尋訪了半個中國,拜訪了多位武術屆在世元老,搜集了許許多多的關於武學的資料。
  • 南京八極拳傳人看《一代宗師》 給片中功夫打5分
    《一代宗師》正在熱映,電影中,王家衛選擇了形意、八卦、詠春、八極四大拳種,再現了民國武林。不過,電影終究是電影,日前,揚子晚報邀請、南京市白下區武術協會副主席楊長松在萬達影城觀賞了《一代宗師》,他表示,從武術的角度,《一代宗師》只能得5分。 實習生 許興成 揚子晚報記者 馬彧  八極拳已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出生於1953年,學習八極拳差不多有50年了。現在每天早晨還會在公園練一會兒。」
  • 「一代宗師」馬保國的三大絕技:接化發、三鞭,以及太極總開關
    但是從賽前賽後的各種言論來看,馬保國似乎從來都沒覺得自己輸了,他又是提醒裁判不要被誤傷,又是公開表示自己手下留情了,沒有使用氣功,一副大宗師的模樣。那麼「一代宗師」馬保國究竟有什麼絕招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葉問:一代武術宗師的逝去,一部經典的完結
    首集把葉問這角色刻畫得有血有肉,武術高強卻低調內斂。剛開始或許劇情稍有平淡,從廖師傅登門與葉問切磋到金山找踢館,都是一個勁亮相中國武打,和傳統武打片沒有太大區別。直到劇情走入侵華戰爭。當武術沒落,葉問一家的大宅被日軍侵佔,葉問被迫帶著妻兒移居街區,面對艱苦生活,這才使電影有了色彩。
  • 《一代宗師》:混亂年代,葉問的江湖與兒女情長
    身為一代宗師,葉問的經歷無疑是十分豐富的,在經歷過後來人的藝術化處理和各種傳聞與故事的相互結合,葉問的經歷就猶如傳奇般的存在了。細數那個混亂的年代,從光緒到民國再到抗戰以及後來內戰,葉問是如何堅挺過來的並且還贏得了如此廣泛的好名聲,我想也許答案就源自於電影《一代宗師》裡梁朝偉所說的一句話,「我之所以能夠挺過如此動亂的年代,全憑藉師傅當出說過的那句話,人活一輩子,靠著就是一口氣。」
  • 《一代宗師》2D版和3D版差別在哪裡?
    從《旺角卡門》到《一代宗師》,很多人熟悉王家衛拍電影的風格,他一直都是一個調調,不過王家衛在拍攝《一代宗師》這一武俠電影時,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不一樣的功夫人生,在江湖裡,王家衛用自述的形式描繪了每個人物不同的境遇。同一部電影,《一代宗師》分別用2D和3D的方式卻先後呈現出兩種不同的效果。
  • 武術之鄉?李小龍葉問黃飛鴻都是在這裡練成一代宗師?
    傳統的武術伴隨著中國的歷史與文明發展史,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歷經歲月的沉澱,承載了中華兒女基因構成的魄。溯源起武術的來龍去脈和前世今生,不得不提嶺南的佛山,佛山是傳承中國武術的一大勝地,武術底蘊深厚且富有價值。這裡曾出過許多功夫界的名人,風靡全球備受矚目的李小龍,黃飛鴻,葉問等都是源自於此地的一代宗師。
  • 《一代宗師》王家衛十年磨一劍,梁朝偉、張震為角色拜師學藝
    王家衛在偶然間看到葉問離世三天前拍了一段視頻,葉問在打拳中的一個停頓引起了王家衛對武術的興趣。在對眾多武術門派了解後,王家衛想通過籌拍《一代宗師》來再現民國時期武林的生態。梁朝偉拍《一代宗師》可謂盡到全力,拍攝過程中梁朝偉被王家衛「抓」去了開平,進入了角色。
  • 王慶祥揭秘"一代宗師"幕後:王家衛不是每場戲都慢
    老戲骨揭秘《一代宗師》幕後故事  儘管梁朝偉飾演的葉問才是《一代宗師》的男一號,但看完全片,不少評論認為這個「葉問」有點打醬油的意思,反倒是章子怡、王慶祥飾演的北方宗師宮家命運多舛,在戲份上頗有壓過南派宗師的氣勢
  • 他是李連杰和吳京的師父,多次扮演一代宗師,如今76歲寶刀未老
    今天說的這位即在戲裡是少林寺的高僧,在戲外也是一位武術家,他叫於海於海,1942年出生於山東煙臺,中國武術家、演員,10歲的時候便開始學武,1954年,12歲的於海便開始學習正宗的螳螂拳,以該拳法聞名。
  • 「武林高手」齊聚順德杏壇 紀念一代宗師陳華順
    他們師承永春拳的一代宗師陳華順,近日,在第十屆順德陳華順永春拳文化節裡,不少人從世界各地奔赴至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只為紀念永春拳的一代宗師陳華順,弘揚永春文化。順德杏壇馬東村人陳華順此前在錢莊做帳房先生,39歲時拜當時佛山有「永春拳王」之稱的梁贊學習,其悟性頗高,對梁贊所傳之技苦練不綴,故得其師衣缽真傳。
  • 繼太極雷雷餘昌華之後,一代宗師馬保國被ko
    而除了武僧一龍之外,號稱不打傷張偉麗的一代混元太極宗師馬保國最近也是登臺獻藝,以70歲高齡迎戰武術教練王慶民,官方資料顯示王慶民1971年2月出生,今年50歲,自幼喜愛武術,當過兵,是一位業散打和武術愛好者。對於這場相差20歲的比賽,外界還是充滿好奇的,畢竟,當年馬寶國可是將國外知名搏擊選手輕鬆擊敗,堪稱是傳奇一戰。
  • 「陳華順永春拳文化節」傳承武藝 緬懷一代宗師
    10月14日,第十屆陳華順永春拳文化節在永春拳一代宗師陳華順故鄉——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馬東村舉辦。文化節現場,旌旗招展,醒獅威風,鑼鼓喧天,來自全世界50多個陳華順永春拳武術分會約1500多人云集於此,共同緬懷先輩,切磋技藝,以武會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