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徐皓峰:不願正面去描寫任何東西

2020-12-16 騰訊網

[摘要]徐皓峰笑談,寫這樣的故事是為了獲得某種保護,「跟我合作的人看到我寫上海九流,就知道我也知道權謀的,他們就不好騙我了。」

2015年底,北京電影資料館大樓前往來人群行色匆匆,只有一個頭髮花白的高高胖胖的男人站在院子裡淡定自若地抽菸。

「您甭在院子裡抽菸了,壞肺。」我說。

「沒事兒,抽菸的人都不怕霧霾。」他滿臉認真地回答。

菸頭的紅火星在迷濛成雨的霾裡起伏几次,最後終於被掐滅。男人緩步走進屋子,有人迎上來說,「徐皓峰老師您好」。

那天徐皓峰出版《坐看重圍》,當天也是他導演的電影《師父》的首映。2017年4月初,徐皓峰出版《處男葛不壘》,同時他的電影《刀背藏身》也殺青了,4月中旬見到徐皓峰的那天,他給學生拉了一下午雷諾瓦的一個黑白老片兒,跟記者面對面坐下以後,他又悄悄燃起煙,掉在桌子上的幾星菸灰,他都小心捏起來。

徐皓峰。東方IC 資料

《處男葛不壘》中收九篇小說,最早的一篇《流氓家史》為徐皓峰寫於大三暑假,《者名演員郭國林》則寫於2006年冬季。徐皓峰將這些作品形容為「青春期的某種痛苦與憤怒之作」。「這裡面的痛苦之處就在於寫這些文字的人彼時就希望追求人世的完美,他懷著這樣一個巨大的動力,見到了種種不如意時,就生起一種青春期的憤怒,他要揭露要改善。」

徐皓峰說話慢條斯理,神色常淡定誠懇,即便是說起戲謔荒誕的事,也總給人一種其所言非虛的錯覺。你總覺得他性情溫和敦厚,且其行文又洗鍊雅致,書中偶爾說起唐突的故事和道理,讓人第一反應卻是將信將疑地先接受下來,而非跳腳指責「淨瞎說!」

雖然有時候徐皓峰的確在一本正經地瞎說。

寫作中的分寸感

《洞玄子》一書說:男人在妻子經後一至三天行房,他將獲得兒子;四至五天行房,他將獲得女兒;五天後行房,那麼他所做的都是白費。

——《處男葛不壘》

「我作為一個寫字的人,我對文字其實是不信任的。我一看到有人正兒八經地去寫一個事兒我就覺得是虛假的,我自己就不願意正面去描寫任何東西,我總覺得正面描寫是在說假話。當我要表達一個意思、一個真實感受的時候,我就會用旁敲側擊的方法,不對它做出一個最準確的描述,而是比最準確的狀態偏一點,這樣反而能更好地反映這個東西,這是我所認為的寫作中的分寸感。」徐皓峰說。

「在一百多年的時光裡,每到山花盛開,山谷中滿是馱了婦女的毛驢,毛驢掛著鈴鐺,當山下鈴鐺響成一片,山上的和尚便知道春季已猛烈地到來。」徐皓峰在《花園中的養蛇人》中寫。

「我的父親在一九七九年死去時,我有個不敢確定的記憶,在被推進化屍爐的瞬間,他的身體猛然脫離他的頭顱,一躍而起,飛奔而去。」徐皓峰在《劫活》中寫。

「母親是個清華學生,理科,來到北大想感受一下文科大學的氣氛,卻見到了父親。多年的犯罪生涯使父親的氣質十分沉靜,母親一眼望去,他像鬱達夫,他像徐志摩,像普希金,像雪萊。」徐皓峰在《流氓家史》中寫。

徐皓峰的文字充滿了跳躍和戲謔感,像是一泓泉水注入山巖,你眼看著它從這兒進去,但很難猜到它最後會從哪兒流出來,故事行進過程中滿是盎然的興味和躍然眼前的意象,並充滿了轉折。

而徐皓峰早期文字中的荒謬感,讀起來很博爾赫斯。

徐皓峰說:「文學實踐之初,給我影響比較大的有博爾赫斯;當然還有卡夫卡,王小波等等。但是他們對我的意義不是一個文學的意義,更多的是給我一種觀察事物的方法。他們教給我怎樣去理解世界和觀察事物,他們打開我的思路以後,我常去找人做採訪,和人聊天,他們教給你的所有經驗只有在你拿著和現實碰撞的時候才有意義,就像你拿著一把手槍,手槍的牌子是博爾赫斯,你只有拿著這把槍去和黑幫交鋒,它才具有意義。」

「這就進入到你的血拼階段:一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在什麼都不懂的時候,很生硬地去和環境碰撞,你會遇到一些真的事兒,見到一些真的人,他們會跟你講一些你在資料中沒有看到的話,一切超出你的常規想像、並激發你的大腦。在這個階段,我自己會儘量避免和文學名著相逢,因為這個時候營養太多反而就不成長了。」徐皓峰說。

「下一個階段其實就是我的學者時期,當時我給一個道教學者去整理文章,到他那去學習,我在他的指導下讀道藏經典,那個時候我開始追求文字的簡潔,我發現文字越是簡潔,就越是意義豐富。道藏的大部分話都是假的,它會非常認真地跟你說,但其實說的是假的。得有道教的老師幫你甄別哪句話是真話、哪句話是假話,然後中間還有暗語什麼的。」徐皓峰說。

《處男葛不壘》書封

「嘗試成功之作」

2000年,得了老年痴呆症的爺爺非常肯定地說:「是我殺了宋教仁」……全家人極度恐慌,查了歷史書,發現那時爺爺應該還在賣蘋果或梨。過了一個月,爺爺異常堅定地說:「聞一多是我殺的……」父親只好隨聲附和,但建議把「聞一多」三字改成「汪精衛」

……

但當了漢奸,孩子也沒生下來。那時的國民政府提倡新生活運動,取締了妓女,妓女們就轉行做了舞女,但有個別妓女不會跳舞,失業在家,爺爺去求失業的妓女:「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幫我生一個吧。」

他求的人多了,大姑、二姑就有了。當把這兩個孩子抱回家時,奶奶尋死尋活,跳了黃浦江,卻怎麼也沉不下去,原來肚子裡已有了東西。八個月後,父親張金貴降生了。

————《流氓家史》

青年評論家楊慶祥說《流氓家史》是用快進的方式處理中國的現代歷史,從民國時代梳理到八十年代初的做鄉鎮企業、做小零件賣錢,到後面寫下崗、酒吧的興起等等,他通過鏡頭的快進,這種中國現代歷史的荒謬感和非道德性被全部展示出來。

徐皓峰的《流氓家史》充滿了鏡頭感,故事不是線性的承續,更像是一幀幀畫面的切換。

徐皓峰在談起《流氓家史》的寫作時說:「這種寫法其實就是我在電影學院導演系的編劇的基本功,我們做編劇的基礎訓練中的一項——就是你先別管人物要多豐富多深刻,你先建立一個情境,先建立一個關係,建立了之後再把它破掉,破掉之後就有一種喜劇的效果。我寫《流氓家史》的時候就是一直在建立、破掉、再建立,這樣充滿了樂趣,所以我文章寫了很長,其實這就是一個技巧的操作。」

徐皓峰說《處男葛不壘》中的作品,都是他的「嘗試成功」之作。

「人很難說我為了嘗試創造一個作品創造一個人物,我寫這些小說的時候,之前改過許多遍。有一個故事在我心中存在好幾年,我想清楚了才動筆寫一些;有時候為了進入一個中篇的寫作狀態,我要兩周的時間什麼都不做。」徐皓峰說。

「我一直是一個原材料主義者,就是說我的東西,不是建立在文學史、美術史或者電影史上的東西,我總是希望我的東西直接和那個現實發生關係。所以我很難成為一個很形式感的電影導演,這就跟我早年畫畫似的,哪怕我畫的是一個畢卡索風格的畫,但是我那個畫你讓我自己評估,我必須看到很現實的一個人或者一個環境,然後根據那個東西我再編,哪怕是出來的那個形象跟實際看到的東西完全沒關係。」徐皓峰說。

繪畫生涯起於「逃禪」

《處男葛不壘》中有很多徐皓峰的繪畫作品。

徐皓峰的繪畫生涯起於「逃禪」:「我小時候跟我二姥爺習武,很辛苦,他對我的考驗我常經受不住,有時候還覺得興味索然。而且他是那種傳統教學,給你上半句沒有下半句,就讓你琢磨,跟他習武就跟參禪似的。這對於一個小學六年級和初中一年級的小孩來說,太辛苦了。我是初二的時候開始正式學畫畫。他問我:『今天練沒練?』我就說:『哎呀今天畫了四個小時』,我就可以逃了嘛。」徐皓峰說,「我到高中三年級還斷斷續續有在練武,但那個練是我初中養成的習慣,不練難受,但是已經就比較懈怠了。正式停下來是在大學三年級,之後就完全沒練過。」

徐皓峰的繪畫作品

面對江湖上盛傳的徐皓峰是隱藏在民間的武術高手的說法兒,徐皓峰說:「我最多就是在簋街吃飯時,面對壞人能站出來保護一下我的責編。」

從小習武給了徐皓峰一副好身骨:「在野外畫畫的時候,因為體質好,能坐得住,抵抗風寒。有一次在山西畫畫,我就坐在比較陡峭的坡旁邊去畫,然後旁邊還有很大的風在吹。」

徐皓峰在電影《師父》拍攝現場。東方IC 資料

出版《處男葛不壘》的時候,編輯最初跟他要他的繪畫作品時,他是拒絕的,採訪中徐皓峰說,「當時畫的這些畫都給封存起來了,封存起來後也沒有很好地保管,所以有很多畫顏色都變質了,或者是皺皺巴巴的。而且當年我在做形式探索,有好多其實是屬於練習性的作品,可能一張畫裡有一筆畫得非常好,我就覺得我探索到了,那張畫的意義就在於這一筆,藝術家都不太希望把自己不完備的東西拿出來,所以我還是比較猶豫要不要讓大家看到這些畫。」

「中央美院附中的環境是非常純潔的,純潔到好像你在那裡生活了四年,很多人對你的畫、對你創造的東西完全沒有感受。所以我對畫家生涯有些疲憊,雖然研究畫畫也沒有幾年,自己畫得也不怎麼樣,但是一些死後成名的大畫家的心理歷程我都經歷了。」徐皓峰說,他在大學二年級的上半學期,主動把繪畫推掉,開始寫作。

徐皓峰是為了尋求一種更具感受性創新性的表達方式,主動離開了繪畫。

逐利與逐權謀社會

在數億年生物的彼此廝咬中產生了人類,每一代的人類也在大規模地互相傷害,但幾千年高頻率的悲劇事件,並未使人體有絲毫演變,這就說明人類的一切努力都走錯了方向。我們陶醉於老謀深算的打鬥,卻越來越衰弱,那種不動聲色地毀掉同類的智慧,並不能帶來任何進化。

————《劫活》

《處男葛不壘》所收的最後一個文章是《上海九流》。

《上海九流》寫了許多民國的騙子和騙術:念咒的和尚道士,二流的鄉村醫生、風水大師、技藝高超的偽書法家等等。徐皓峰寫「一流神道二流醫,三星四卜五風水,唯有相家排第六,七書八畫九琴棋——這是上海九流,確立了在九流文化中漢學術、元身份、民國騙術的格局。」

徐皓峰笑談,寫這樣的故事是為了獲得某種保護,「跟我合作的人看到我寫上海九流,就知道我也知道權謀的,他們就不好騙我了。」

「我年輕的時候其實是有一種反社會、反習俗的風氣,因為整個1980年代延續到1994年,中國年輕人受西方影響比較大,有認真看書的年輕人,但是大部分年輕人都是憑著幾個詞兒,或者看過某些名著的前言,就拿那個來反社會,或者想像去塑造自己的生活,這是那個時代的特點。所以我們認為,我們的父母以及長我們十五歲以上的那代人的東西——一些繁文禮節和常規的東西,都是要破壞掉的,我們希望有一個更本真、更直率的東西。」徐皓峰說。

「所以我的小說不單是記錄青春的叛逆,同時也記錄當時社會的叛逆狀態,我們當時是為了追求到更大更好的文明。但是為什麼後來我對禮又有了興趣,是因為從1994年以後呢,中國社會就逐漸商業化了,社會對文化的追求迅速地變為對商業的追求,我們的青春軌跡並沒有貫穿下來,這個社會逐漸變成了一個逐利和逐權謀的一個狀態。所以我中年以後提倡禮和規矩,都是因為年輕的時候吃過逐利和逐權謀的苦。」徐皓峰說。

「舉一個例子,我大學畢業到回家決定寫書這段時間,我也有過電影界的實踐,我的實踐經常就是寫了白寫,拿不到錢。你被騙了以後,大家評價的標準是:哎呀,這個製片人真聰明啊。人家不會想到一個大學畢業的小孩吭哧吭哧給你寫,你最後玩一個權謀。」徐皓峰說。(文/高丹 丁曉萌、竹君對此文有貢獻)

本文摘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相關焦點

  • 《道士下山》原著作者徐皓峰:商業武俠片走向末路
    陳凱歌認為,有些動作場景不用威亞無法呈現,而徐皓峰覺得,威亞像是明朝人用「雙鉤填墨」的技巧去偽造王羲之的書法,而他要拍的武俠片是刀刀刻在石頭上,無法偽造的「魏碑」。徐皓峰和陳凱歌兩人同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年齡相差近20歲。1993年至1997年,在徐皓峰的大學時代,還沒拍《無極》的陳凱歌依舊是神一樣的存在,《黃土地》《霸王別姬》等是學院派「第五代」不倒的大旗。  相比之下,陳凱歌對徐皓峰並不太了解。前幾天接受鳳凰網專訪時,他用「君子之交淡如水」來形容與這位學繪畫出身的師弟間的交情。
  • 上遊對話《一代宗師》編劇徐皓峰:武術,儘量不要去碰
    隨後,徐皓峰接受了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等媒體的採訪。在提到武術時,徐皓峰說:「儘量不要去碰,它會給你帶來不幸。」徐皓峰說,還有一個客觀情況是,自己當時雖然已經進了電影學院,但因為當時拍電影是膠片,因為價格高昂,所以即便進入電影學院,也根本實踐不上拍電影。「所以那時候我閒得發慌,就從大學三年級開始寫文章。」「我開始寫小說的時候沒有進入過仔細的文學學習。讀前輩作家作品、分析文學技法,這些東西我都沒有。」徐皓峰笑稱,自己其實是用一種學畫畫的方法去寫小說。
  • 徐皓峰新片亮相蒙特婁電影節 《刀背藏身》許晴成最大看點
    2017年8月31日訊,在拍攝了《師父》後,徐皓峰導演的新作《刀背藏身》當地時間8月27日在第41屆蒙特婁國際電影節上舉行了全球首映式,該片也是本屆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參賽作品之一。導演徐皓峰率領主演春夏、張傲月、耿樂,出品人柳德彬,製片人高維瑾、管丹丹等亮相。據悉《刀背藏身》預計今年年底與國內觀眾見面。
  • 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作文中最常用的這種寫作方法要掌握
    今天我們來學習另一種比較常見的寫作方法: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可能很多同學都聽說過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可是怎樣算是正面描寫,怎樣又是側面描寫並不是很清楚。所謂正面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態直接具體地描繪出來。所以又叫直接描寫。
  • 強勢的獅子座,竟不願與情敵正面交鋒,選擇逃避
    大多數人都選擇與情敵正面對峙,也想要重重地擊打對方並追上自己的意中人。但也有一些人不喜歡和情敵交鋒,而是用自己的力量去贏得意中人的心,就像十二星座裡的這三個星座一樣,他們一般對情敵都不夠強硬,而是直接忽略,因為他們的力量太大了,下面一起來看看!
  • 【描寫技巧及句例】側面描寫
    通常情況下,文學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畫多採用正面描寫的手法,即直接通過對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方面的描寫,去表現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時恰當地藉助一些側面描寫,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寫無法替代或者很難達到的藝術效果,側面描寫幾乎所有的作家都喜歡。
  • 作文中側面描寫的運用
    地下的無一個不彎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著笑去的,也有忍著笑上來替她姊妹換衣裳的,獨有鳳姐鴛鴦二人撐著,還只管讓劉姥姥。  之所以放在正面描寫之後,是因為這一部分是正面描寫內容對應的結果,正面描寫內容是這部分內容之因,二者是必然的因果關係,所以才能通過側面表現正面!2、側面人物的選擇——側面描寫的人物必須在事發現場;既可以是事發現場的一個相關人,也可以是多個人。
  • 作文:側面描寫13法
    此法又分為正襯和反襯。正襯就是利用同描寫的對象相類似的事物來作陪襯,也即「烘雲託月」,或曰「水漲船高」 之法。如《三國演義》中「三顧茅廬」部分,作者意欲表現孔明超人的智慧和才華,先有徐庶、司馬徽的推薦介紹,後又路遇崔州平、石廣元、黃承彥、諸葛均等人,這些人均仙風道骨,才氣不凡,多次讓劉備誤認為是諸葛亮,但所有人都自言比諸葛亮遜色的多。
  • 臺中監獄不願正面回應
    但對此事,臺中監獄副典獄長吳照明不願正面證實,僅回應「還要了解」。據報導,陳水扁日前在社交帳號發文聲稱,他是「有夢最美的快樂播音員」。有媒體報導,高雄市議員陳致中今天證實,陳水扁是在臺中監獄的同意下,自明年元月3日起,每周日早上10點至11點在網絡開廣播節目,企劃主題是談「人生勵志」,而非政治時事。
  • 正面思考----任何事情一定都要往好處想嗎?
    任何事情都要往好處,這樣就能夢想成真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早晨,我故意問了先生:「老公,你覺得正面思考是什麼?」他很直接的回答我,就是遇到事情要往好處想,相信自己呀。隨後,我在微信也問了幾個好朋友,他們給我的答案都驚人的相似。如果是你,你會不會也是這樣認為呢?我們都知道,事物有兩面性。傳統的正面思考,就是任何事情都應該往好處想。當好事發生時,恭喜你,轉念成功。
  • 學習五年級下冊課文《刷子李》,體會正面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表達
    在開始今天的學習之前,我們先來回顧第13課《人物描寫一組》中結識的人物形象。梳理文章結構第1、2自然段寫了有關刷子李刷牆絕活的傳說、他刷房的規矩;第3—11自然段寫了新收的徒弟曹小三跟著師傅去刷房時的所見所聞和想法。
  • 中國詩詞的意境描寫有哪些,正側描寫空間大,動靜描寫生動靈活
    以下說一下古代最常見的幾種景物的描寫方式。正面與側面相結合的描寫,景物描寫不管是從正面和側面描寫,都可以起到詩人反應內心感情的作用,不同的是,正面描寫能讓讀詩的人更能明白自身感悟,而側面描寫則可以讓詩作增添更多的思維創作空間,不僅可以將景物的特色描繪得更加細緻,還能讓內心想法表現得更加強烈。
  • 人物描寫之心理描寫
    描寫人物心理刻畫人物的內心活動、自我感受等,就是人物心理描寫。心理描寫能表現人物的性格,它一般是以敘事為基礎,和人物的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結合起來進行的,因為個人的想、做、說總是相互關聯的。描寫人物心理,可用人物獨白,也可對人物內心活動作說明,還可寫夢境、幻覺等。心理描寫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符合人物身份,這樣才真實可信。
  • 蔡英文接受臺媒專訪:期待大陸再展現一些善意
    蔡英文接受臺灣《中國時報》專訪表示,520就職之前是雙方展示善意、累積互信難得的緩衝期,沒有這段過程,520說什麼都沒有幫助。她期待大陸可以運用這個機會「展現一些善意」,並「相信中國大陸應有能力做此思考,不需要我們去指點他什麼。」  蔡英文:累積信賴 得靠善意  選舉已經結束2個月,這段期間蔡英文是否感受到大陸的善意?
  • 李仲軒&徐皓峰:「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一年打死人」
    而「武」本有一段真正「風光」的歷史——民國初年,新政權為解救民族危機,曾大興武風,由此,武學出現一個高峰期,形意拳也迅速發展……《一代宗師》編劇、《道士下山》作者徐皓峰曾根據李仲軒的口述,撰寫《逝去的武林》一書。李仲軒年輕時,拜入三位形意拳老輩唐維祿、尚雲祥、薛顛門下,後退隱几十年,未收弟子。他的口述裡有往年武者軼事,也有師徒道義、拳術用途、武德等論。
  • 專訪義大利翻譯家李莎:「中國故事,我只解讀了一小角」
    從自己的閱讀和翻譯經驗出發,李莎認為,從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直至90年代,描寫痛苦以療愈創傷成為一批中國作家的創作目標。在經歷了翻天覆地的歲月之後,中國人以獨有的韌性對付苦難、找回自己、確定獨立的角色。雖然也受到了世界文學潮流的影響,吸收了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的敘事和表現方式,但中國作家也在尋找自己獨特的文學樣式和風格。
  • [詩歌賞析]高考古代詩歌常見的六種描寫手法
    描寫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高考常見的描寫鑑賞角度主要有以下六種:  (1)側面描寫———襯託  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風起,散作乾坤萬裡春。  這首詩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報春的特徵,主要運用了襯託、對比的手法,襯託是通過描寫甲來使乙表現得更突出的方法。襯託分映襯和反襯。
  • 專訪義大利翻譯家李莎:它又是陌生,又是親切
    2019年9月,為錄製系列短片《文學的力量》,中國作家網記者獨家專訪了李莎。今年2月,記者就訪談中的部分細節與李莎做了溝通、訂正,得知李莎年初時回到羅馬照顧生病的母親,她還對記者表達了對於新冠肺炎疫情的關注和對中國朋友的關切和祝福。3月7日,李莎按照之前的行程安排回到北京,需在家中隔離到22日。她也期盼義大利能儘快控制住疫情,恢復正常生活。
  • 《儒林外史》中的正面人物形象
    這些正面人物形象是作為「儒林」群醜的對立面而出現的。他們鄙棄功名富貴,不願與社會上的黑暗勢力同流合汙,有些人甚至不受封建禮教的束縛,對程朱理學表示懷疑。這在當時是有一定進步意義的。 王冕是作者心目中的主要理想人物,因此在全書一開始就用他來「敷陳大義」「隱括全文」,正面表明著書的宗旨。
  • 細節描寫及相應的中考滿分作文及評析
    寫人的記敘文,要讓人物「活「起來,細節描寫是關鍵。怎樣進行細節描寫呢?抓住典型的細節。魯迅的《社戲》中描寫「我「得到母親允許後和雙喜他們「立刻一哄的出了門「來到「平橋內泊著一支白篷的航船&34;這裡加黑的一系列動詞形象地突出了一群少年的輕鬆愉快,勞動本領強的特點。當然,要做到典型的細節描寫應注意:①必須養成細緻觀察的習慣。②精心鍛鍊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