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好,我就是憲老師之前說的那位踴躍投稿的朋友。本想一年前就投稿的,奈何拖延癌晚期患者難以自愈。
現在是什麼促使我斬斷拖延症的呢,不是因為今天是教師節哦,ohh,又拖到了中秋節。看到憲老師凌晨兩點發的良心巨著《做一名高中日語老師是什麼感受》初稿,感慨良多,做一名高中日語老師真的是太難了。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自身所感所悟,一家之言,僅供吐槽。
與前篇文章同行們經歷的心酸一樣。
我也是研究生畢業通過教育局招考進入到一個十八線城市教日語一外,後來離職到上海,目前在中職教二外。
當老師這個夢想最早出現在小學三年級的作文裡,只是當年女生的夢想基本上全都是當老師。
如今夢想成真,當然不是我執著追求,我不是師範生,壓根沒想過要去教中學,也沒有學過教育學心理學。
當高中日語老師只源於我陪師妹去考試,我考上了這個編制(這是一個過於戲劇的真實事件,不過後來我師妹常年教高三,受不了也辭職了,我也不內疚了哈哈)。
當年的教師資格證還沒有高中日語科目,我是拿著高中語文教師資格證上崗的。
上課之前雖然有很多登臺授課經驗,但是真正的一外教學還是很茫然,要熟悉教材、學情、備課、聽課等等,還有很多種類繁多的規培。
每周接近30節的課時(每天六點半開始早自習,每兩周周末雙休一次),唯一的欣慰就是不是班主任可以不坐班,但是每天的作業批改量和備課量讓我在工位上流連忘返。
後來因為一些原因選擇告別了離家千裡的地方,奔赴更遙遠的上海,但是還在日語教育行業。我想是因為本身的性格還有愛好和興趣促使我繼續選擇當一名高中日語老師。
做老師,尤其是外語老師,累是肯定的,有多心累想必大家自有體會,但哪個行業都有辛苦。成就和自豪感肯定是有的,每每看到學生在自己的指導下,取得好成績,考到好大學,甚至找到人生的方向,學生的收穫和成長,每一點都讓我很欣慰。
如果能做到不忘初心,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大概就是我畢生追求了。
這個問題不如先問做老師有什麼要求。百度上能搜到官方的基本要求,列舉幾點一起複習一下。
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
二、要具備普通話資格證書。
三、當教師需要具備精深的專業知識,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和良好的人文素養,要有良好的學習能力,要學會不斷更新自身知識體系,跟進最新的學術動態,不斷學習新知識,站在學科的前端,由經驗型教師向科研型教師轉變。
四、當教師需要有教育科學理念。用積極的教學觀念去武裝自己的頭腦。
五、需要有良好語言表達能力。
六、要有教學創新能力。
七、具有較強的組織和管理能力。
八、需要具備教師資格證等等。
(現在去機構也要有資格證,沒考趕緊考)
這個偏向理論了。
動筆囉嗦之前,我看了2019年人教社和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聯合舉辦的全國中等日語教師研討會的講座內容。
山東大學邢教授在《中等日語教育與高校人才培養 --基於山東的調查與思考》講座裡詳細介紹了目前高中日語老師的學歷、專業分布以及大家很關心的也很困惑的日語高考生的日語學習及日語認知,中等日語教師與高校日語專業人才培養等等內容,大家可以自行找憲老師閱讀PPT內容,對自己和正在從事的職業有一個稍微清晰的認知和定位。
看完ppt你就明白,目前社會、學校、學生對老師都有要求,對日語的老師就更細化了。如果仔細分析,差不多我們要成全能神,不僅要會上課,能管學生,還要能上比賽,能搞科研。對於這些都能兼顧的老師我只能奉上膝蓋,至於我呢當個班主任頭髮都白了。
我自己的感受就是,小學時候校長說過雖然只要教學生一滴水,但當老師要有一桶水。
當了老師的同學基本上都具備了比較系統的學科知識,欠缺一點教學能力,但這些可以通過授課經驗獲得。
最重要一點這桶水要是活水,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做老師也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雖然有些同學不在編制內,沒有官方教育系統的培訓,但是還有很多比賽、研修可以參加。
(關於必要性可以參考張教主文章。推薦給大家一個人教社日語編輯室張金龍老師主管的公眾號---伊佳日語。裡面內容短小勵志接地氣。)
做老師太難了,太操心了。
從我誤打誤撞從事中等日語教學到現在,感受很多。初入杏壇,躊躇滿志,現實也不差,畢竟我是學校唯一一個留學歸來的研究生,傳達給學生的教學理念也較為新穎,課程開展自認為還算有興趣,與學生相處很愉快。
再來滬上,二入杏壇,滿懷激情,充滿挑戰。
教一外要考慮分數,教二外要管理學生,都難,頭髮都白了,都開心,每年都能收穫很多感動。裡面故事太多了,另起一篇吧。
如前所述,我覺得當老師要不斷提高。
所以從教至今我一直很積極參加各種研討會,也很積極帶學生去參加各類比賽(結果不提了,畢竟重在參與嘛)。
在參會過程中我明顯感覺中國日語學生人數和從教人員有了令人非常吃驚的轉變。一個很明顯的變化就是我所加入的中學日語教師群原來只有四五百人,這一兩年一下子突破兩千人大關,每天都有全國各地老師加入。
高考日語市場目前成為市場中的香餑餑,很多機構都想加入進去。至於將來這個市場如何,本人才疏學淺,無法預測。
我曾問過認識的培訓機構,他們目前正在大力推廣高考日語,他們說將來市場萎縮他們還是會推留學、赴日工作和日常培訓。
今年八月,我的大學師妹和研究生同門也相繼投入到高考日語行業裡來,也是通過機構派遣到當地學校。
入職之前曾問過我一些課程問題,其實我個人非常佩服他們,因為做一名高中日語老師太難了。尤其是高三零基礎的,教師本身也毫無講臺和備考經驗,被機構和分數壓制,被家長和學生所期盼,需要承受非常大的壓力。
這裡插一句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話,也是對自己的勉勵。如果你喜歡並選擇做一名高中日語老師,那就要擺正自己的心態,那就做好這個崗位。
研讀好高考日語考試核心要素,如果不懂一定要抽空讀一下PPT上面的課程標準(封面見下圖)。
提高教師自己短板,比如佔比率很大的高考日語寫作能力等等。教學好壞,不在體制內外,像是圍城,各有利弊。
我一直覺得要珍惜每個能夠發揮專長,專心教學的時光,做好自己才是最主要的。
全球N1第一名的炸雞老師和他的boss不會因為沒去公辦學校而自暴自棄,相反呢,故事就很多,你可能就是那個傳奇者。
首先也是最主要最基礎的,研讀課程標準、研究教學大綱,熟悉教材,熟悉學情,備好每一課,上好每一課,做好課後反思。
其次呢,當老師有很多會議,什麼教學法啊,班主任啊,也有很多系統的培訓,噓(很多都是為職稱湊學分之類的)。
但目前日語還是還有很多地區組成的官方和民間的聯盟,定期舉辦講座等等。各個學校的老師都可以參加。目前有人教社和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每年暑假會舉辦夏季教師研修會,11月份還有一個二外研討會。
上海地區有中等日語設置會,每年舉辦研討會以及全國中學生日語演講比賽,這個屬於不限地區的會員制聯盟,每年需要交3000會費,可是有些學校因為是各種限制,很難入會。人教社還根據需求不定期在全國各城市舉辦研討會。
人教社創建了中學日語教師群qq群,大家可以選擇加入。然後還有很多方式和途徑,文筆粗糙,不能成文,容我三思,再從起筆。
囉囉嗦嗦寫流水帳,到最後發現還要說很多,暫且先寫這麼多吧。
不是師範科班出身去做一名教師,往往會迷茫、會壓力很大。自己的教學是否符合教學規律,是否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等等能不能勝任的問題。除此之外還有來自家庭的生存問題,我自己也深有感觸。
但無論外界如何變化,首先先堅守好自己的講臺吧。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學生送走一屆又一屆,說不定哪天你我也告別這個行業。現在日語市場火爆,以後市場很難預料,如果你不喜歡,也不要勉強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萬事開頭難,誰不是含著淚開始職場生活。如果你是一名優秀的高中日語老師,其實也無需太杞人憂天。真心喜歡這個行業,那就請大家一定要認真備課。現在很多地方跟風上日語課程,其實完全無視了日語學科素養,那麼作為老師要如何做呢。
希望大家能夠不以混的心態對待這個工作,體質內外不重要,那畢竟是別人的一生重要轉折點。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未經本平臺授權禁止轉載
想要了解更多日語知識,考研相關,歡迎關注公眾號【聯盟日語】、【初心聯盟日語】、【日語MTI】、【日語專業考研】,小編在那裡等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