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 - 左側拆線時預約右側拔牙
3月13日 - 拔牙日
3月20日 - 拆線
本文偏長,閱讀時間約需12-15分鐘
目 錄
左側拆線時預約右側拔牙 - 2月27日
超聲骨刀這麼神奇?
拔牙日 - 3月13日
恢復期
拆線 - 3月20日
心得
彩蛋
拆線加號的潛在漏洞
故事接上回《1600元拔2顆智齒!上海九院從初診、改約、拔牙到拆線的四顆智齒全拔超詳細攻略(上)》,咱講到拆線的醫生拆完後給配了消炎藥,然後就來了個收尾和下篇的預告,而,現在最後另一側2顆智齒也拔完,拆線完成,現在就來分享下另一側智齒拔除的經歷
左側拆線時預約右側拔牙
初診小哥哥醫生說我右側2顆的難度大
全埋伏且橫著長的阻生牙
九院口外的標準操作流程(SOP)中,拆完線時可以預約下回拔牙的日期
最開始那社保卡刷不出,出錯,明明本小丹是剛申請的第三代新社保卡(戳這裡看第三代社保卡申領攻略),超新的,手動輸入卡號解決
看了口腔全景片,說一顆可不拔,一顆肯定要拔,讓我自己做決定
完全不需要考慮,2顆必須給拔了,免得受苦一次後還有隱患埋著,系統裡查詢日子後,爽快商量好最靠近的日子:3月13日
故事的轉折來了
離開醫院,在地鐵站等地鐵時,發了個朋友圈
▲拆線日朋友圈
突然間醒悟了一般,怎麼就忘了要約超聲骨刀呢,明明最初是因為難度比較大,所以才被東方醫院建議來九院,怎麼就忘得一乾二淨,當下翻開病曆本看到醫生寫的渦輪
果斷不猶豫,刷App出站回到診室
還是那個醫生,交流後,重新看過片子,確認達到了用超聲骨刀的難度,挺貴的,要考慮好自己的承受能力。隨後電腦裡調出預約記錄,在備註裡加上「超刀」就好了,日期不變
朋友他那回拔完後,醫生就立刻讓他去掛水了,3天的藥都配好,每天報導,挖的深,不掛水容易發燒,還用了青黴素(要先皮試的那種),2顆拔牙加上3天掛水用去了3000+rmb
超聲骨刀這麼神奇?
以下是一段網上的摘錄:
超聲骨刀在臨床拔除阻生牙的過程中,替代了骨鑿或是渦輪機的使用。超聲骨刀可以使刀頭與骨組織的接觸的實際面積更加均勻、精確、穩定,同時呈噴霧狀的特殊冷卻系統,能夠將磨削下來的骨組織碎屑全部帶離接受手術治療的區域,使得手術操作視野更加清晰。這樣一來,就會使得拔牙時受的創傷變小,減小創傷可減輕拔牙後的術後反應,如疼痛、腫脹、感染等
▲超聲骨刀設備
優勢:
微創手術,創口更小,恢復快
可以儘量避免傷到周圍神經
自帶止血功能
適合水平阻生齒
缺點就是:貴,往下看,有收費清單
拔牙日
熬到3月13日,預約的日子,但左側的至今還有一些些腫,加上初診和拆線時醫生都說難度比左側大,有點擔心
▲手術接待窗口
早上7點出門,30分鐘到九院,1號樓4樓的口腔外科手術室層,按上回流程機器上掛號,不過在微信上一直查詢不到已預約信息,有點奇怪,果然今天機器上已預約的列表裡沒有,試了2臺機器多次,沒有已預約的項目就沒辦法掛號
▲加號後掛號,否則是空的
▲掛號小票,護士確認後會敲章手術工具
7點45分,在窗口等護士小姐姐們開工,開工後幫我重新加了號,立刻機器上掛號,把病歷、社保卡和掛號單給窗口,等召喚
身體對於這次的拔牙比上次更緊張,還和上海老阿姨聊天了,安撫她們緊張的情緒
等了好久還沒拿到手術序號
8點26分,叫到我,遞上全景片,護士例行詢問症狀等信息,確認右邊上下2顆,扣費,結果他們電腦死機了,還教她們如何強行關閉窗口,努力後繳費成功,序號10,回去繼續等待
▲手術費用明細
手術費用清單裡,超聲骨刀的收費項目叫做「口腔頜面部軟組織缺損局部」,覺得這個發票針刺印表機的設置也太傻了,沒有換行居然?應該去機器上查一下明細,後來拆線時機器上沒辦法查到歷史明細,仁濟醫院的自助機系統做的優秀
完全性骨埋伏的牙齒價格都是一顆805元,動力鑽是200元,超刀一個是2760元,但不明白計價是為什麼算作是0.5個,於是價格是1380元,貴麼?真貴
▲手術序號
聽到隔壁護士對另一個患者說,哎喲,這個牙齒拔起來有難度啊,然後我問我的難度如何,她說當然難啊,不然也用不到超刀了,果然很難啊
▲手術間,我是下一個要躺上去的那個
開拔了
▲手術前在手術間外長凳上等待
輪到我,跟上回一樣,帶一次性頭罩和鞋套,脫外套,進去躺好,消毒嘴巴和口腔,朝口腔右邊內側扎了2針麻醉,有點痛,半邊臉沒知覺了
正躺著拔牙ing……
9點32分,拔牙結束,下面花了挺久的,上面快,反正超刀、渦輪和榔頭都用到了,牙已經全部敲碎了,沒的東西可以拍照,其中一顆比較深
出了手術室後,坐著等護士臺交代術後注意事項和寫病歷,都記下來了:
新門診樓1樓繳費,10號樓2樓輸液,剛拔完牙可以持續冰敷8小時消腫
嘴裡的止血紗布咬半小時
吊鹽水一天,第二天開始吃口服消炎藥,拆線跟上回一樣,周三下午或周五上午去新門診大樓4樓專家4室加號後拆線,按需可以再配點藥
護士給了上回忘給的術後須知,我那天還用吸管喝了奶茶,網上其他醫院建議拔牙後當日不要用吸管
▲手術結束,自帶的小冰袋冰敷著自拍
▲手術後,醫生直接開了輸液單
▲手術結束後的注意事項
我一個人,嘴裡咬著止血棉,左手扶著冰袋敷於右臉,右手劃手機跟小學妹交代進度,在新門診樓1樓排隊繳完費,對面藥房10號窗拿輸液藥和口服藥
▲手術結束後的注意事項
在1樓排隊繳費時,移開小冰袋自拍了下,有一點點腫,但覺得還好
▲冰敷時在繳費取藥時自拍,觀察腫的情況
▲輸液和藥的費用明細
接著走去馬路對面舊樓10號樓,順路在路邊雜貨店買了個醫用冰袋8塊錢
▲前方的10號樓
2樓,輸液室外,用社保卡在機器上取號
▲輸液室外機器上領取的序號
等待的間隙上了個廁所,吐了紗布
吐紗布時又有故事了…手拉著紗布邊緣後想扯它出來,卻怎麼拉都不行,個記複雜了,紗布難道黏住了,結果是一直在拉扯沒有知覺麻木了的嘴唇
護士關照要緊緊咬住紗布半小時止血,我這嘴巴總是不自覺會鬆開,嘴裡現在肯定很噁心
輸液室裡:
護士們拿走了需要的藥和輸單
在領到牌子的號碼對應椅子坐下
半小時後(對,沒錯,我足足等了有30分鐘左右)輪到我
輸液的人是有多多,人工配藥的效率真比機器低很多(國內醫院在自動配藥領域還是比較落後的,含靜脈輸液藥等)
4瓶(袋),看上去體積不大
自帶的小冰袋沒多久就不太冷了,換用買的大冰袋,一小時後也不冷了,個記又尷尬了,沒辦法出去買冰袋,只能先等吊完,回家的路還需要冰敷
▲座位序號
▲瓶瓶罐罐
▲輸液中,無聊中,痛中
掛水無聊的間隙只能靠Kindle,但麻藥的效果逐漸在過去,開始微微有點痛了
護士在換瓶子時,居然插在了個已經掛完的空瓶裡,當時在看kindle的我太專注劇情沒留心到,要感謝隔壁座好心阿姨提醒我,管子已經空了一半
來了個護士,分離了管子,排除管中的藥水和空氣後繼續
因為沒了冰敷,感覺右半邊灼熱般的火燒
12點45分,最後一瓶,麻藥效果完全褪去,右半邊臉已經痛到不行…喉嚨也開始痛
13點12分,掛完了,又忘記看瓶,超時大概有段時間,點滴速度或許是快了,導管又空了段,幸好空氣沒有進去
醫院輸液室人來人往好密集,才拔除輸液管後坐了2分多鐘,下一個患者拿著號碼牌就來了,只能理理東西離開了醫院
還是那個雜貨店又買了個冰袋,好冰冷,但效果真的是好,臉上一點都瞧不出腫,強烈推薦拔牙後冰敷
回家路上買了點不需要咬的蛋糕和果汁,就當主食了
恢復期
上回左側拔牙時有一直自拍監測消腫的幅度,這回並沒有,第二是懶,第一主要是忘了
前面1、2天因為冰敷面部沒有腫起來,之後稍微有點,但程度絕對比左側的好
因為上下兩顆都有縫線,傷口較深,恢復的並不如左側,但左側的咀嚼能力是ok的,就是喉嚨會痛
因為不腫,於是術後都沒帶口罩遮醜
拆線
3月13日,一周過完,拆線了
這回右側沒上回恢復得好,能從肉體上感受到腫脹和酸痛,上回沒有,但到了該拆線的日子還是乖乖去拆線,順便配點消炎藥
上回熟悉了這裡的SOP,1點多到新門診樓,4樓等1點半開診
平日裡掛號推薦在一樓的拐角內側這裡,人相對較少,不明白為什麼大家都喜歡擠在右側那一排機器上
▲新門診樓1樓掛號機器,推薦左側,人少
哎喲喂,在專家4門口居然已經有5、6個人在等了(翹首以盼???),難道他們是看了我的文章???咳咳,當然不可能。。。
站定在一人後面,靠牆,拿出Switch帶上耳機開始打飛機(Skyforce Reloaded,有一起玩的可以私信Switch帳號給我加好友,我喜歡看排名被虐),玩到1點27分,乖乖收起設備,等啊等。。。
不一會,專家1室何冬梅開始叫號,但沒有上回從1診室裡跑出來喊我們加號的助手醫生,所以這回又體驗了新的加號流程
跟隨著人群在何冬梅的專家1門外排隊,助理醫生在何醫生電腦上操作加號了
所以,大家如果將來選擇去九院拆線,最優的選擇是在專家1室外等待,IF 直接在這裡加號,就沒意外,ELSE IF 醫生跑到專家4加號,那就迅速條件反射盡你最大可能邁出一大步跨到對門專家4門口,最最最最完美的是去裡面坐著,這樣一來,你就穩穩的第一個加號
但,第幾個加到號並不足以影響你拆線的掛號序號
記得我的建議:去往別的樓層自助機器上掛號,推薦樓層是1、2和5,我這回還是去了5,在我離開醫院時(2點不到),2樓的機器上是沒人用的
掛完號,我還特意去專家1加號的醫生那問了下,得到確認的答案:拆線在專家4操作,機智如我地去了專家4診室裡,坐在了醫生的位置上,病曆本和社保卡放在電腦桌前,穩穩的會是第一個輪到拆線吧
幾分鐘後,估摸著加號的人都加完了,2個醫生從不同方向房間拿來了剪刀、止血棉和撩開嘴巴的東西,醫生讓我直接躺上去,哈哈。。。一切在計劃之中,果然第一個,所以真的,加號順序無所謂,掛號順序也無所謂,最最最關鍵的是你要在做完這些後第一個守在專家4裡
▲拆線工具
拆線,剪掉黑色縫線,比拔牙手術簡單,過程中出了點血,疼痛感明顯加劇,對比上次,是無痛、操作快速效率高
上下兩顆都拆完,醫生用酒精棉消毒口腔和擦拭血液,告知我上面那顆還有點腫,下面的還不錯,可以繼續吃消炎藥控制下
▲路人拆線中
下了操作臺,等了幾個男的拆完線,她一起書寫了病例本,給我開了消炎藥,一切都行雲流水般流暢和順利,在4樓窗口繳費和列印發票,回到1樓取藥,熟悉的奧硝挫和頭孢各2盒
每次拆完後,都要再問醫生是不是真的拆完了,沒漏掉吧,被各種新聞裡的什麼紗布遺留在體內弄怕了
拆線後的痛感在1天後消失,但腫的部分依舊還在,吃東西時小概率會碰到
估摸著還需要一周時間恢復,靜靜的等吧,吃東西已經沒問題了,張嘴也沒問題了
另外,剛拔完牙後的冰敷真的是大力推薦的,能把腫脹儘可能的早早的扼殺在萌芽裡
更新:
大概4天後喉嚨逐漸不痛了,一周後嘴巴能張到最大,12天後,右側依然有肉在內側凸出著,痛感幾乎沒有,但時不時的會碰到,有點不舒服
心得
至此,四顆智齒的拔牙過程都結束了
九院的流程清晰
技術水平過硬
各環節提醒到位
紙質化告知詳細
醫護人員各階段的用心和態度都值得肯定
加號稍有點亂但也算節約成本和節省病人時間的一種做法
彩蛋
彩蛋發生在我重新回到診室詢問13號預約的拔牙是不是需要超刀時
有遇到一個男初中生,拆線時還在留血,然後他預約下回另一側的2顆時,就有點猶豫,甚至開始動搖還要不要做牙齒正畸,而且他的那2顆醫生說挺難拔的,最後還是他老爸讓他堅定了意志,但在醫生說,最早能預約到3月下旬,突然他問:那最晚呢??我們其他人都笑出來了,大家都想著快點拔掉解決後患,他居然想要晚拔,不過後來明白了,學生嘛,推後到暑假裡拔更合適,不然一拔牙就要休息幾天,會落下進度,不過也是挺可愛的,看上去還挺稚嫩的
期間在拆線時,醫生說他要記得清潔口腔啊,因為他口腔裡全是飯後的殘渣,接著他爸爸就爆料說兒子已經一個禮拜沒有刷牙了,也沒有漱口,被我們其他患者科普了2天後可以刷牙,不想刷牙也可以買專業的漱口水每次飯後漱口,醫生就笑了:都不用我講了,你看看大家都知道
拆線加號的潛在漏洞
每個專家的拔牙後都會有固定門診時間來拆線,加號後等同於掛到了口外當天的專家門診,加上醫生其實並不檢查你是否真的要拆線,那患者完全就可以假借拆線來加號,實際上並不是拆線,而是看當天的專家,而那些乖乖在微信或者網上一直預約不到專家號的人就吃虧了
關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