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被稱為完人、聖徒,所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從近代至今,曾國藩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毛主席在青年時對曾國藩有著極高地評價,「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即便主席到了晚年,也認為「曾國藩時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
蔣介石對曾國藩評價也頗高,很早就開始研究他的著作,曾在日記對曾國藩的評價隨處可見,「看曾文正雜著,其文章真是千古」、 「終日在常平、候東看曾文正日記,公以勤、恕、敬三字自勖,可為規範矣」等等。
曾國藩受到如此之高的評價,顯然他確實在做人做事方面有著獨到的地方。但是,即便是聖人也有缺點,曾國藩也是如此。我們歷史書中對曾國藩指責最多的是他指揮湘軍屠城事件,尤其是攻下南京城後,湘軍對南京城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連婦女兒童也不放過,為此獲得了「曾剃頭」的稱號。
看看《曾國藩奏摺》裡觸目驚心地描述吧,「生擒老賊二百二十一名。每生擒一賊,輒剖腸,剝皮掛樹,磔石,見者無不凜凜」、 「各營生擒逆匪一百三十四名,僅予梟首不足恨,概令剜目凌遲」、 「殺之以祭壕頭堡陣亡將士,諸勇猶痛憾切齒,爭啖其肉」等等,類似這樣的記載數不勝數。
如果說國內史書、資料自己有偏頗,那麼同時期洋人的記載就值得深思的。太平天國的壯大威脅了洋人在中國的利益,而湘軍鎮壓某種程度上來說就幫了洋人一把。按理,洋人應該美化曾國藩的行為,事實告訴我們,在洋人筆下我們看到了最真實的曾國藩。
《太平天國史料譯叢》收錄了一份1862年5月13日印度版《英國泰晤士報》的報導,內容是一名英國軍人在上海親眼目睹湘軍在刑場上用殘酷之刑屠殺太平軍俘虜的場景。這名英國軍人寫道: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從剛出世的嬰孩,到八十歲蹣跚而行的老翁,從懷孕的婦人,到十至十八歲的姑娘,無所不有。清軍把這些婦女和姑娘交給一批流氓,讓惡徒們把她們帶到僻靜處所去強姦,強姦完了,再拖回來把她們處死。有些少女甚至昏倒了,也被拖到劊子手面前,劊子手將她們翻轉來面朝天,撕去衣服,然後用刀直剖到胸口。」
這名軍人憤怒地指出,這樣的場景是自己迄今為止,所看見的、讀過的、聽到的等,還沒有能和這樣的場面相比。無獨有偶,當時一直關注湘軍和太平軍之間戰事的英文報紙《華北先驅報》也刊發了類似的報導。
一名英印聯軍的隨軍軍醫麥塔孚描述他看到湘軍屠殺太平軍俘虜的場景,「他們的衣服全被剝光,每個人被綁在一根木樁上面,受到了最精細的殘忍酷刑。他們身體的各部分全被刺入了箭簇,血流如注。」毫無疑問,如果不是曾國藩的授權,湘軍將領是不敢如此殘忍屠殺俘虜的,曾國藩真是罕見的殘暴。
參考資料:《曾國藩奏摺》、《太平天國史料譯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