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書》作為傳世經典的存在,為何英國報紙評價罕見的殘暴

2020-12-16 向東向南看

在通訊不便的時代,書信稱為人們寄寓相思的載體,而古人給家中寫的書信統稱為「家書」。在古代很多文人的家書中,都蘊涵著很深的情感與哲理,至今也仍有教育意義,其中晚清名臣曾國藩的《曾國藩家書》就是其中臻品。不可否認,其中哲理不言而喻,而曾國藩本人也因此成為人們口口相傳的聖人。愛屋及烏,因為家書的廣泛流傳,其中智慧儼然構造出一個活生生的曾國藩形象,他不僅睿智,更是廉潔自律,仁愛博雅的典範。然而,這只是我們根據其家書為其貼上的標籤,在當時經歷過太平天國的西方人是怎樣評價曾國藩的呢?

很明確,在西方人留下的文字記載中,完全塑造了一個我們不曾相識的曾國藩。尤其是參與當時平定太平天國的英國留下的報紙記載。在最初,西方並不承認清王朝統治。而1860年之後,清政府一系列條約的籤訂,使得英國開始傾向清政府,甚至幫助其剿滅太平天國。而對於參與其中的英軍來說,曾國藩愛民自律的形象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極為殘暴。

英國在太平天國全盛時期對其投遞出示好的花籃,但太平天國認為英軍是外來的,在中國經商可以,但是對殘害百姓的貿易必須杜絕。這一句話便斷絕了英軍的主要貿易來源,而更讓英國憤怒的還在後面,太平天國拒不承認英國與清政府籤訂的條約。對於英國賠款事小,割讓的土地事大,豈有退還的道理?這讓雙方的談判就此終止,但英軍顯然沒有放棄希望,在1861年,英國海軍提督何伯、參贊巴夏禮向太平軍提出:推翻清政府,英國與太平天國平分中國。在戰略地位上,確實對太平天國有利,但割讓國土的事情直接被回絕。此次事件直接導致雙方決裂,而英國為了尋找在華代理人,轉而投向清政府。

面對此情況,李秀成決定進攻上海。在當時,李秀成是有能力與英軍一戰的,而在上海周邊的表現來看,連克敵營一百三十多座,可謂戰則必勝,只因後方湘軍進軍天京,才被迫撤軍上海。面對一百三十多座堡壘的淪陷,英法聯軍加入圍剿太平天國。太平天國內部管理的混亂加上外部的圍剿,雙重壓力下實力大傷,此時便出現了極多的太平軍俘虜。為了表示誠意,英軍將其大部分被交給了曾國藩處置,而令人震驚的一幕就此上演。

「除了對女性的凌辱,更是讓儈子手將其凌遲分肉」,英國方面的記載縮略內容大致如此,其餘則可自行想像。殘忍對待參加戰鬥的男性,曾國藩找出一萬個理由也許就能自圓其說。但對待婦女兒童的態度,直接將曾國藩拉回上古茹毛飲血的時代,除了「殘忍」二字不足以形容。

《湘軍紀》中記載,重陽戰鬥擒獲七十餘人,下場大抵如此。而圍攻江西興國、大冶時,俘獲134名太平軍,不分官兵「一概剜目凌遲」。可見,英國人在報紙上的言論並非誇張,只是對此現象發生的驚訝。類似記載在正史中數不勝數,按說對待俘虜應該以人道主義對待,但如此情況發生時,足以想見如何對待太平軍。而李秀成被俘時,更是直言「如果不是湘軍濫殺,太平天國根本撐不了這麼久」。

在清朝的立場上,曾國藩功勳卓越。但對百姓而言,曾國藩對待俘虜的方式是在不敢苟同。無論人或事,總要客觀看待。雖然其家書中流傳思想內涵深遠,經得住歷史檢驗,但也不能作為將其變成為聖人的「辯論書」。

相關焦點

  • 曾國藩被視為完人,但一份英國報紙戳穿真實面目,真是罕見的殘暴
    毛主席在青年時對曾國藩有著極高地評價,「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即便主席到了晚年,也認為「曾國藩時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 蔣介石對曾國藩評價也頗高,很早就開始研究他的著作,曾在日記對曾國藩的評價隨處可見,「看曾文正雜著,其文章真是千古」、 「終日在常平、候東看曾文正日記,公以勤、恕、敬三字自勖,可為規範矣」等等。
  • 作為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也有殘暴的一面,還被海外報紙揭露了
    《華北先驅周報》是一份英文報紙,其創始人是一名英國商人,報刊的總部也設立在上海的英租界。所以這家報紙敢直白地刊載這樣一封信,告訴世人近來在被清軍攻破的原本由太平天國佔領的地界裡發生了什麼事。而造就這些人間煉獄的,正是曾國藩。鹹豐元年(1850),洪秀全在廣西金田起義,太平天國運動爆發。
  • 國學經典集錦:道德文章冠一代——《曾國藩家書》
    每天讀點國學精粹,可以讓你領略中華文明,感受先賢睿智,體悟民族精髓,品味經典人生。請馬上開始這段愉快的文化之旅吧!道德文章冠一代——《曾國藩家書》曾國藩是清朝的一位大臣。《曾國藩家書》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廣,大到政治、經濟、軍事、治學、修身,小到家庭生活、人際關係,無所不及。
  • 《曾國藩家書》10句智慧語錄,經典睿智,引人深思!
    《曾國藩家書》10句智慧語錄,經典睿智,引人深思。1. 至於擔當大事,全在明強二字。——《曾國藩家書》至於成就大事業,全在「明強」二字。2.——《曾國藩家書》這樣的人憂慮的是,自己不如舜,不如周公,自己的德行沒有修煉好,學問沒有講習好。4. 弟若能謹守星岡公之八字,三不信,又謹記愚兄之去驕去情,則家中子弟日趨於恭謹而不自覺矣。
  • 《曾國藩家書》好句好段摘抄
    《曾國藩家書》好句好段摘抄 1、 凡正話實話,多說幾句,久之人自能亮其心。即直話亦不妨多說,但不可以訐為直,尤不可背後攻人之短。——《曾國藩家書》。 2、 惡莫大於毀人之善,德莫大於白人之冤。——《曾國藩家書》。
  • 專訪丨徐志頻:以家書為媒,與左宗棠「神交」
    此次,徐志頻的新作《左宗棠:家書抵萬金》收錄了從鹹豐二年到光緒九年的32年間,左宗棠和家人通信的160封家書和其玄孫提供的大量獨家珍貴圖片。左宗棠作為晚清歷史的重要見證者和參與者,讀者在書中可以看到晚清歷史的一個側面。
  • 讀《曾國藩家書》的幾點啟示
    東楚網黃石新聞網(黃石日報)  ○張國良  曾國藩是晚清重臣,湘軍創立者和統帥,是修身齊家治國典範。中國自古就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說,曾國藩就是其中之一。他克己唯嚴,崇尚氣節,標榜道德,身體力行,獲得上下的一致擁戴,實現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曾國藩寫在家書中的8字箴言:該如何為人處世,如何教子持家?
    清室能將這一特權交給一個漢人,這足可見曾國藩地位之高。而說到歷史功績,曾國藩的一生其實是毀譽參半、褒貶不一的。但無論肯定還是否定,人們莫不對他的家書推崇備至。因為《曾國藩家書》不僅記錄了一些家務事,還蘊藏著許多為人處世、教子持家的深刻道理。
  • 傳承家風家訓,弘揚中華美德 ---讀《曾國藩家書》有感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最顯赫和最有爭議的人物,既有「中興第一名臣」的美稱,又有「賣國賊」的惡名。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對他這位赫赫有名的同鄉評價甚高,他在1917年致友人的信中說:「吾於近人,獨服曾文正。」我有幸拜讀了《曾國藩家書》,書上反映了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他治政、治家、治學、治軍的重要思想,這些思想對他所處的歷史時期和後世的中國社會,都產生過重要的影響。本人才疏學淺,雖尚未領悟透徹,卻也受益匪淺。現談幾點粗淺認識:修身當「自強自立」。書中曾國藩在寫給沅、季二弟的信中說:「從古帝王將相,無人不由自強自立做出。」
  • 自立立人,自達達人,「完人」曾國藩一生的智惠
    曾國藩,戰場打出來的悍將,官場煉出來的能臣。有人推崇他是「千古第一完人」,真正做到修身、齊家、平天下的,只有他。* 曾國藩曾氏有大量家書、家訓等傳世,後人只需花一些時間閱讀,就能學到他一輩子的管理、識人、交際、治家、教子智慧。
  • 人說富不過三代,而曾氏家族卻累世顯赫,是因為曾國藩喜歡寫家書
    他的九弟曾國荃也立下不世之功,官居總督;中國近代史上唯一的一次外交勝利,《中俄伊犁條約》的談判籤訂,就是曾國藩長子曾紀澤完成的,這個達官顯貴家唯一懂英文的貴公子,是中國第一位駐英國公使;孫子曾廣鈞也是一位外交家,第一任駐韓國公使;中國第一位留學國外取得學位的女性就是曾國藩的曾孫女曾寶蓀
  • 曾國藩語錄:常年在外,家書是他與諸弟最好的對話方式
    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博士大叔育兒),7年育兒的經驗和教訓我們一起分享;彎路您肯定不會再走,育兒投入還能得到超值回報;同時,您還能不定期的收到育兒電子資源(育兒經、經典繪本、經典書籍影印版)。家書,您肯定會清楚地記得,曾國藩會經常給他的弟弟們寫信,跟他們溝通「明師益友虛心請教」「謹記進德修業」「注意平和」「須戒傲惰」「不宜非議譏笑他人」等等,字裡行間透露著他對弟弟們的關愛之情。
  • 《曾國藩家書》讀後感:信紙的背後,能看到什麼
    《曾國藩家書》讀後感,拋開信的內容不談,只說說寫信這個行為本身,蘊含的啟發思考的方面。家信大概人人都寫過,但拋開信息傳遞方式變化這些因素,堅持幾十年的人,大概不多吧,且每一封都詳細,真摯,不敷衍。我從三個方面,粗淺說說我的感受。
  • 【燈下漫筆】朱會良:勤儉戒驕奢——讀《曾國藩家書》有感
    【燈下漫筆】朱會良:勤儉戒驕奢——讀《曾國藩家書》有感 2020-09-18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曾國藩文安天下武定乾坤,《家書》後世榜樣,千年前《家訓》延續
    說白了,「湘軍」就是「曾國藩的軍隊」。曾國藩在自己的故鄉一手創辦湘軍,與只有陰謀權術的袁世凱不同的是,他利用自己的處世哲學觀念,將湘軍打造成一支人情味很濃的軍隊。1853年,曾國藩喪母之後的第二年,南京陷落。
  • 「不走夜路,不獨爬惡山」的祖訓,為何會影響曾國藩一生?
    晚清名臣曾國藩的祖先是春秋末年思想家曾子,留下的祖訓非常多,比如早起、打掃潔淨、誠修祭祀、善待親族鄰裡等等。這些祖訓,對曾國藩的影響非常大,其中,他家留下的「不走夜路,不獨爬惡山」的祖訓,更是影響了曾國藩一生。那麼,在曾國藩家的這條祖訓中,有何特別之處呢?我們先來看看曾國藩是如何遵守的。
  • 乾元商學教務主任薛朗直播通稿:《曾國藩傳世治家之道》
    「人生若覺不圓滿,不如讀透曾國藩」曾國藩,被譽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 曾國藩家書:大器晚成,不必憂慮
    曾國藩的四弟、六弟科舉又沒有考中,十分難為情,曾國藩寫信告知,這大可不必,成大事者往往成名都比較晚,父母、祖父母不必為此太過費心焦慮。 曾國藩認為,一個人年輕時就出人頭地,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太容易得意忘形。而大器晚成,算是一種成功,因為邁過所有的失意和挫折,大器晚成顯得尤為可貴。
  • 曾國藩:看一個人是否靠譜,這四點就夠了曾國藩家訓
    曾國藩曾在自己的日記中寫下過這樣的四句話:端莊厚重是貴相,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著是富相,心存濟物是富相。 據說,曾國藩在還沒有見過當時的攝政王之前,只看了一眼照片,便說:「聰明信有之,亦小智耳,舉目輕浮,聰明太露,多謀多改。」曾國藩覺得親王不是一個厚重的人,作為攝政王卻不厚重也是國家的不幸了。 曾國藩是非常注重厚重的。根據歷史記載,他多次告誡自己的兒子,一定要戒掉輕佻的壞習慣,從日常的小事中修煉自己。
  • 曾國藩經典名言十句,教你如何修身與治家!
    選自《曾國藩家書·治家篇》。【譯文】如果家庭和睦,那麼福澤自然產生。2、標榜以盜虛名,是大損也。選自《曾國藩家書·勸學篇》。【譯文】用標榜自己來盜取虛名的,是會受大損失的。3、求友以匡己之不逮,此大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