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經早餐
作者:童夏Summer
「吃魚拯救世界!」
這是進入太二酸菜魚都會聽到的口號,也是太二的特色之一。
口號很二次元,門店裡的開放式廚房很特別,就連用家用電飯煲煮米飯都顯得與眾不同,再加上獨特的酸甜口洛神花茶,年輕人對這個主菜品只有酸菜魚,副菜品不到十種的太二酸菜魚欲罷不能。
太二酸菜魚母公司赴港上市的路演中,在回答太二在酸菜魚方面有什麼壁壘時,公司自信的說,酸菜魚,只有太二和其他。
12月29日太二酸菜魚的母公司九毛九國際控股公布香港IPO計劃,招股價為每股5.5港元至6.6港元,擬集資最多22億港元。這是繼海底撈登錄港股創下上千億市值後,又一餐飲公司登上港股。
根據招股計劃顯示,九毛九12月30日開始招股2020年1月8日定價,2020年1月15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公司計劃發行約3.33億股,佔經擴大後總股本25%,其中國際配售比例為90%,香港公開發售比例為10%。
據招股書,此次募集所得資金將主要用於擴展餐廳網絡,進一步增強餐廳的供應及支持能力並改進集中採購系統、償還部分貸款及一般營運用途。
太二是九毛九「主力」
雖然太二酸菜魚2015年才剛剛成立,但是其母公司九毛九卻已經成立了14年,其旗下有西北菜九毛九、太二酸菜魚、2顆雞蛋煎餅、四川冷鍋串串「慫」和精品粵菜「那未大叔是大廚」。
作為九毛九集團旗下比較年輕的品牌,太二對九毛九的貢獻以及推動九毛九上市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根據2018年財報顯示,九毛九集團2018年全年收入為18.92億元,其中九毛九年收入為13億元,太二酸菜魚年收入5.4億元,也就是說,九毛九和太二酸菜魚佔九毛九集團總營收的98%。公司2019年上半年淨利潤為1.02億元,與2018年同期相比淨利潤增長率為87.6%,從餐飲行業的業績表現來看,九毛九集團可見一斑。
雖說九毛九比太二酸菜魚早開了十年,但真正實現高複合增長率是在太二打出知名度之後。據招股說明書顯示,「九毛九」在2016年、2017年及2018年的總收入分別為人民幣11.64億元、14.69億元及18.93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7.5%。同期經調整後的淨利潤分別為人民幣5498.7萬、7533.6萬7863.8萬元人民幣,年平均增長率達32.0%。
根據2019年上半年數據顯示,太二為公司貢獻經營利潤達1.25億元,同比增幅146.8%。而同期九毛九的經營利潤為1.24億元,這是太二首次超過九毛九,成為該集團經營利潤來源的第一主力。
在中國,幾乎每個飯店、酒店都會有酸菜魚這道菜,而起步晚、菜品單一的太二又是怎麼做酸菜魚分類只有太二和其他的呢?
太二不「二」
2015年,大部分餐飲品牌包括九毛九,在經營上都遇到了瓶頸,客流減少、營業額普遍下滑。九毛九創始人管毅宏想再做一個品牌,這個理想的模型要滿足三個要素:好吃、產品不多、標準化程度高。除了產品力強外,酸菜魚有三大優勢十分吸引人:第一,食材健康,符合消費升級趨勢;第二,重口味,有記憶度,對年輕人胃口;第三,供應穩定、操作簡單,容易實現標準化。
2015年7月,太二就開業了。
與九毛九佔地五六百平不同,太二的門店都比較小,且門店明確表示,不接待四人以上就餐;不拼桌、不加位;不外賣。太二完全把餐飲行業完全精簡化。就在這樣的商業模式下,第一家開在廣州郊區的門店火了起來,有的網紅在直播中稱,因為太二沒有外賣,為了吃上一口寧願找跑腿等一兩個小時。
目前太二在全國有121家門店分布在全國一二線城市和省會城市,除了北上廣深,最多的城市也就三家店,主要分布在華中、華東和華南地區,門店總體翻座率由2016年的3.6上升到2019年上半年的4.9,翻臺率比海底撈還要高。除新一線城市門店之外,其他各線城市門店2017年開始翻座率基本穩定在4.0以上,一線城市在2018年之後翻座率穩定在5.0以上。城市門店少是太二的另一特色。管毅宏針對門店擴張時說,公司不會大面積擴張,但是在人多繁華、高檔區域、高檔mall等會不惜一切代價開店。拿上海來說,八佰伴、新天地、徐家匯這種人流量的地方無一例外的都能找到太二酸菜魚。
在路演中,公司稱,即使在未來幾年也只會增加1-2家門店,北上廣深會相對多一點。也就是說,太二門店即使在一二線城市如此受歡迎,但是加速擴張是不存在的,這也意味著此次募集資金用於擴張門店的那部分不會太多。
作為餐飲行業,想要做到更大規模和更高的知名度,足夠多的門店是必要的。前期為了為品牌打造好的名聲精而少沒有錯,但已躋身上市公司最大營收的酸菜魚,只有一二線城市和省會城市的繁華區域可能還不夠。
從目前的消費趨勢來看,三四線城市具有較強的消費潛力,太二的價位又屬中等消費,所以挺進下沉城市對太二來說可能會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