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全球iPhone SE供求似乎趨於穩定

2020-12-22 硬派科技

摩根大通:全球iPhone SE供求似乎趨於穩定

來源:IT之家 2020-05-19 10:43:55

5月19日消息據外媒報導,根據投資銀行摩根大通(JP Morgan)編制的新的出貨量數據顯示,全球iPhone SE供求似乎趨於穩定。

IT之家了解到,JP Morgan在iPhone SE的相關數據記錄中表示,除了5月首周略有下降以外,iPhone SE的發貨量一直保持穩定。以美國市場為例,自iPhoneSE 2於4月15日在美國發布以來,平均發貨時間在15天左右。而美國市場佔iPhone總出貨量的35%。中國市場的情況與此類似,其佔iPhone總出貨量的15%。中國用戶下單後花8天左右的時間即可拿到手機。摩根大通(JP Morgan)還表示,中國客戶仍然可以在下單當天在店內拿到iPhone SE。

德國和英國的天數已從前一周的9天增加到了10天,而西歐地區約佔iPhone總出貨量的15%。

總體而言,摩根大通的數據顯示,所有地區的總出貨時間為11天。和iPhone SE上市後第二周的17天交付相比,這一數字已明顯下降。

該數據表明iPhone SE 2的供應與需求關係正達到平衡,或者表明需求開始減弱。儘管還沒有關於iPhone SE的銷售數據,但蘋果高管認為,自iPhone SE推出以來,該公司就看到了「出色的用戶反饋」。

相關焦點

  • 摩根大通:iPhone 12 Pro與iPhone 12 Pro Max依然供不應求
    這4款iPhone中,上市時間最長已超過7個周,最短也已超過3個周,但從摩根大通的追蹤結果來看,iPhone 12系列中的iPhone 12 Pro與iPhone 12 Pro Max,目前依然供不應求,另外兩款在大部分市場依舊沒有現貨
  • 摩根大通:iPhone 12 Pro Max需求在放緩 iPhone 12 Pro供應依舊緊張
    iPhone 12 Pro目前供求緊張,源自摩根大通的調查,他們在最新的一份有關iPhone市場的追蹤報告中表示,iPhone 12 Pro Max的市場需求正在放緩,但iPhone 12 Pro供應依舊緊張。
  • 全球系統重要銀行最新排名:摩根大通「跌下神壇」
    美東時間周三(11日),全球金融監管機構表示,摩根大通不再是全球最具系統重要性的銀行。根據最新排名,摩根大通資質被下降一檔,並與花旗集團、滙豐控股並列為世界三大系統最重要銀行。  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每年都會更新被稱為「G-SIBs」的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排名。
  • 摩根大通:iPhone 12 Pro Max需求放緩 iPhone12 Pro供應依舊緊張
    iPhone 12 Pro目前供求緊張,源自摩根大通的調查,他們在最新的一份有關iPhone市場的追蹤報告中表示,iPhone 12 Pro Max的市場需求正在放緩,但iPhone 12 Pro供應依舊緊張。
  • 摩根大通財報前瞻: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公司
    1.摩根大通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摩根大通公司是投資銀行業務、金融服務、金融事務處理、投資管理、私人銀行業務和私募股權投資方面的領導者。摩根大通的業務分成六大塊:投資銀行、零售金融服務、銀行卡服務、商業銀行、財產及證券服務和資產管理。
  • 摩根大通期貨股權變更獲批,摩根大通...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6月18日,證監會官網消息,摩根大通期貨變更股權事項獲得核准。該公司股權結構表顯示,變更前,摩根大通期貨有3名股東,珠海市邁蘭德基金持股50%、江蘇威望創業投資持股1%、摩根大通香港公司持股49%。
  • Lex專欄:摩根大通「茶壺裡的風暴」
    在人們就傑米•戴蒙(Jamie Dimon)是否應當(甚至是否能被允許)繼續身兼董事長和執行長兩職辯論了數周之後,摩根大通(JPMorgan)的股東們舉行了投票表決。最終,只有32%的股東贊成一項設立獨立董事長的提議,這一數字甚至低於去年的水平——去年在就一項類似提議進行表決時,投贊成票的還佔到40%。
  • 百度背後的摩根大通:神秘的交易撮合者
    這是摩根大通為百度制定的一系列策略的第一步—確定發行窗口。然後,百度需要說服資本市場。故事的腳本仍舊是「中國的Google」,但令百度略感尷尬的是,當時中國公司的VIE結構風波正在美國發酵,在摩根大通帶領百度管理層與投資者一一見面時,這成為繞不開的話題。他們為此定的策略是坦然承認VIE結構,但強調公司具有長期穩定的現金流和盈利性,風險很低。
  • 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正式開業
    3月20日 ,由摩根大通控股的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正式開業,為中國以及國際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投資諮詢以及證券承銷與保薦。摩根大通將藉此機會,進一步拓展研究團隊對於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覆蓋的深度和廣度。
  • 摩根大通:蘋果 iPhone 12 Pro/Pro Max 仍然嚴重供不應求
    IT之家 12 月 7 日消息 投資銀行摩根大通跟蹤的訂單交付時間繼續表明,iPhone 12 Pro 和 iPhone 12 Pro Max 的需求超過了供應,但更便宜的 iPhone 12 和 iPhone 12 mini 卻並非如此。
  • 花旗、滙豐\摩根大通等全球五大銀行遭重罰
    原標題:花旗、滙豐\摩根大通等全球五大銀行遭重罰   綜合新華社電英國、美國和瑞士金融監管機構12日就匯率操縱一案作出裁決,對全球五大銀行共處以34億美元的罰款,被罰銀行包括花旗銀行、滙豐銀行、摩根大通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和瑞士銀行。
  • 摩根大通成為全球外匯市場最大交易商
    根據歐洲貨幣機構投資公司(Euromoney Institutional Investor Plc)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按照2018年市場份額來看,摩根大通榮登全球外匯交易商榜首,結束了花旗集團連續4年稱霸第一的格局。
  • 考完CFA優先進摩根大通
    國際投行大佬摩根大通國內搶人放大招就在剛過去的2018年4月,珠海市正式出臺了《關於實施「珠海英才計劃」加快集聚新時代創新創業人才的若干措施(試行)》的政策,對人才的優待他們以高薪、津貼加送房產權等福利證明自己是認真的。
  • 摩根大通任命高培德為中國公司新行長
    摩根大通銀行近日宣布,任命高培德(布雷特·克勞斯)擔任其在中國的本地法人銀行摩根大通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作為行長,高培德將與本地法人銀行董事會及摩根大通亞太區管理團隊緊密合作,共同推進本地法人銀行在中國的長期戰略發展。高培德同時也是摩根大通大中華區資金服務部主管。
  • 首家外資全資控股期貨公司誕生 摩根大通期貨正式完成股權...
    近日,外匯局廣東省分局指導中國銀行廣州越秀支行為摩根大通期貨有限公司辦妥外商直接投資股權轉讓(中方轉外方)外匯登記手續,其境外股東持股比例由49%變更為100%。券商中國記者查詢工商網站後發現,摩根大通期貨股權及相關變更已在7月21日全部完成。
  • 摩根大通:獲準建立控股證券公司是公司在華業務發展重要裡程碑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3月29日,摩根大通宣布,已經獲中國證監會核准,在中國建立一家全新的、由摩根大通控股以及為實際控制人的證券公司——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  摩根大通方面表示,這一控股證券公司的建立將有助於摩根大通進一步加強其中國在岸業務能力,更好地為中國以及全球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解決方案。摩根大通是債券資本市場與股票資本市場全球領先的承銷商,在跨境併購、全球市場研究、分析和交易執行等領域也走在全球前列,能夠為政府部門、全球大型企業和機構投資者提供服務。
  • 摩根大通完成基於區塊鏈的實時盤中回購交易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比推BitpushNews原文標題:摩根大通完成基於區塊鏈的實時盤中回購交易投資銀行摩根大通表示,其已使用區塊鏈解決方案完成了一筆實時盤中回購交易。該銀行周四官方宣布了這一消息,這一回購交易是在經紀自營商和銀行實體之間進行的,交易所使用的區塊鏈應用程式是摩根大通內部開發的,據稱可以支持以小時而不是以天為單位的此類交易的結算。摩根大通表示,這一當日回購應用程式是由其區塊鏈業務部門Onyx開發的,使用摩根大通內部的穩定幣JPM Coin作為抵押品。
  • 摩根大通執行長Jamie Dimon:比特幣仍然不是我的菜
    周三摩根大通執行長Jamie Dimon表示,他仍然對比特幣不感興趣。 他評論稱,「區塊鏈本身對於讓人們以更低成本在全球轉移資金至關重要」,摩根大通將「永遠支持區塊鏈技術」。 據《比推》此前報導,早在2017年,Dimon稱比特幣是「詐騙」。不過上個月在一份報告中,摩根大通認為,家族理財辦公室等機構投資者可能正在考慮將比特幣作為黃金的替代品。
  • 摩根大通擴大市場規模,已有超220家銀行加入IIN
    據報導,摩根大通於近期一直在關注金融科技領域。幾年前,該行推出了基於以太坊的區塊鏈平臺Quorum,該平臺可提高交易速度以及開發智能合約。摩根大通的目標是與Ripple這類日益強大的加密平臺展開競爭。據悉,後者的目標是融入全球銀行體系,並使市場參與者通過其代幣XRP進行即時支付。銀行間信息網絡2017年,摩根大通在Quorum的基礎上推出了銀行間信息網絡(IIN)試點。去年,全球約有75家銀行加入該網絡。據報導,IIN可幫助銀行快速解決導致金融交易延遲的問題。
  • 摩根大通、高盛等外資巨頭髮出招賢榜
    新一輪全球金融機構裁員潮似乎在上演。澳新銀行、滙豐集團、德意志銀行、巴克萊等多家機構正進行裁員。然而,在全球經濟動蕩的近期,有外資巨頭在中國地區開啟了大規模招聘。分析人士稱,外資加碼中國業務,體現了對中國市場的持續看好。長期來看,如果發達國家市場進入經濟衰退導致的熊市,那麼外資的確可能進一步提升中國資產的配置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