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命的起源是先有RNA還是先有DNA?

2020-12-10 Science科學

生命的起源一直以來都是個未解之謎,從無到有的關鍵究竟是什麼?原本只存在非生物化學過程中的地球,是如何在過去45億年間哺育出了會呼吸、會奔跑、會思考的生命體?

研究至今,我們大概知道DNA是生物的基板,因為DNA帶有構建、操作生物體的各種遺傳訊息,而RNA則充當信使分子,從DNA分子那裡複製遺傳指令,然後傳遞到稱為核糖體的細胞分子工廠,當這座工廠讀取RNA遺傳信息後,便開始合成特定蛋白質。如今,我們已知所有機體都是使用的同樣的遺傳分子來存儲信息,也就DNA(脫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但是具體是誰先開啟了地球上的生命,科學界已為此爭論已久。

近期,一項發表在頂尖學術期刊《Nature》(自然)上的研究報告首次通過實驗表明,生命在創始之初,DNA和RNA的基本構件可以同時形成和共存於地球的原始「化學湯」中。

四十億年前,地球的原始化學湯中開始出現後來發展出生命的大分子。儘管科學家們對於這些生命分子的具體成分還在進行激烈爭論,但他們一致認為這些分子應該承擔兩項重要的功能,即:存儲信息和催化反應。在現代生物的細胞中,這兩項任務分派給了DNA和蛋白質,當下,生命起源研究和生物課本的主流觀點則認為,這兩項任務最初都是由RNA完成,隨後DNA和蛋白質接管鋪平道路。不過RNA學說一直以來就存在兩個疑點,一是RNA真的能靠一己之力承擔起全部生命功能?二是它是在早期地球上形成的嗎?近日,劍橋醫學研究委員會(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LMB)的一項工作則再次挑戰了關於生命起源的主流假說——「RNA世界」理論,雖然該理論產生於上世紀60年代,並被學界所廣泛接受。

在該研究中,研究者用超算模擬了原始地球上的淺池條件。首先形成RNA的化學物質溶解在水中,隨後模擬乾燥和加熱環境,以此模擬出暴露於早期太陽輻射下的原始環境。

在這場對早期地球化學環境的模擬再現過程中,合成兩種RNA基本組成部分的中間體同時也轉化為了DNA的兩種基本組成部分。具體而言,核酸的四種基本構件,可以自相同條件及反應物中產生:胞苷(cytidine,C)和尿苷(uridine,U),是兩種RNA的組成部分;脫氧腺苷(deoxyadenosine,dA),是DNA的組成部分。脫氧腺苷部分轉化為脫氧肌苷(deoxyinosine,dI),是另一種DNA構件。

模擬早期地球化學的實驗產生了2種核糖核酸構件和2種脫氧核糖核酸構件

「至關重要的是,兩種DNA核苷可以與U和C形成鹼基對。」《自然》刊發的評論指出,「因此,U、C、dA和dI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遺傳字母表。」這也可能是原始地球上最初的遺傳字母表。

「RNA世界假說認為:生命始於RNA,後來發生了遺傳替代——包括原始生物合成機制和自然選擇——結果產生了DNA。」 領導此項工作的科學家John Sutherland教授說,「我們的工作表明,在與原始淺池一致的條件下,混合有RNA和DNA基本成分的遺傳系統在生命的黎明是共存的。要讓生命在地球上自發出現,這滿足了一個很多人視作關鍵的前提。」

研究人員相信,這四種構件在生命演化出來以前已經共存,是原始遺傳字母表的開端。Sutherland教授補充道:「核酸——RNA和DNA——互有關聯,這項工作表明它們是從某個混合先祖分化而來,而不是一個產生另一個。」

「遺傳信息總是從核酸到蛋白質而不是反之,這被稱為分子生物學的『中心法則』。因此我們現在需要做的是搞清楚:核酸存儲和傳遞的那些信息,一開始如何被用於製造蛋白質。」

在自然界中,一定存在著一條連接「原始化學湯」與「遺傳密碼」更好的捷徑。理解地球生命的化學起源,是人類自然科學的基礎,並且能為未來合成生物學設計帶來啟發。MRC分子和細胞醫學部門主管Megan Dowie博士評論說,「這項研究表明,無法立即得到應用的所謂『藍天研究』能揭示生命起源之初的迷人見解,也展現了支持基礎研究的重要性。生命科學的這類基礎性發現,將使人工生物學激動人心的未來戰略成為可能。」

Science科學

了解未知 開啟認知

Science科學英語平臺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TechEdge

科技 點亮未來

◢ 豁然開朗請打賞 ◣

分享票圈逢考必過,點亮在看SCI錄用率提高18%

相關焦點

  • 生命起源「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問題或已被化學家破解
    環球科學(《科學美國人》中文版)微信號:huanqiukexue撰文 羅伯特·F·瑟維斯翻譯 李軒審校 丁家琦關於地球生命的起源問題有著一系列的悖論有生命,就必須得有諸如DNA或RNA這樣的有機分子來提供藍圖生產蛋白質,但如今的細胞又不能在沒有蛋白質幫助的情況下自行完成DNA與RNA的複製。更加頭疼的是,沒有脂質,細胞也不能行使正常功能,因為脂質可以構成細胞膜,從而使包在內部的物質不會漏出來,而合成脂質又需要由蛋白質構成的酶(由基因編碼)的參與,於是這就形成了一種「雞與蛋」的悖論。如今,研究人員稱他們或許已經解決了這個悖論。
  • 先有生命?還是先有病毒?還是先有病毒這種生命?
    先有生命還是先有病毒,這個問題就跟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糾纏已久。假設,我是說,假設病毒就是源於地球的玩意兒(近來有科研證據表明病毒也可能來自外太空,這裡不做討論)。按照我們先現有的認知理論,病毒如果不依附於其他生命形式(包括生物、細胞、細菌),就沒辦法存活,因此生命肯定先於或同時和病毒存在於地球,但其中糾結的部分在於,我們迄今為止,無法給病毒一個確切的定義。過去的一百年至今,我們對於病毒的定義都在不斷發生改變。
  • 不要再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了
    昨天在高中的同學群裡閒聊,老同學們問我說:「大連,你是學生物的,那你給大家說說到底是先有的雞還是先有蛋?」在生活中,常識讓大家知道雞是蛋孵化出來的,而蛋又是雞生出來的。於是就自己陷入了一個不可破解的謎團,甚至有時會產生一種好似自己能質疑世界的錯覺。
  •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這個問題終於有科學答案了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這個問題終於有科學答案了時間:2019-11-30 22: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這個問題終於有科學答案了 一直以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都是在我們朋友圈直接被廣泛流傳的一個腦筋急轉彎問題,而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相信很多人在小時候也被自己的家人刁難
  • 究竟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我們再說進化論的角度,用正推和倒推兩個方向來推演。第2種可能是有一批魚卵,在孵化成小魚的這個關鍵時刻有某一個或者一批發生了突變,於是乎,它孵化出來了一個肺部進化了的魚,可以在岸上呼吸,注意,必須還是魚而不是兩棲類的蛙,因為跨物種間的直接突變是不符合進化論的(這個大家自行複習達爾文《物種起源》我就不囉嗦了)。那麼問題來了,這個受到刺激而變異的卵,雖然孵出變異功能的魚類是從它而來,但是它本身依舊是來自於前面一代未變異的魚。
  • 先有地球,還是先有月亮?為什麼地球是個球,月亮卻有各種形狀?
    不管是古代神話,還是流芳百世的詩詞歌賦,其中不乏與月球密切相關的內容,這也印證了月球從古至今都在人類的心中佔據著不一樣的地位。早在數十年之前,人類就已經多次踏上月球的土地,我們不僅從那裡帶回了月球塵土,了解到了曾經以為的「月海」不過是一些低洼的平原;更通過放置的地震儀,了解到月球上也經常有「地震」現象的發生,並因此而對月球的內部構造結構有了清晰的認知。
  • RNA與DNA曾是一體?生命起源論或被顛覆
    解開生命起源的問題將會影響到我們當前對醫藥、化學等領域的理解。我們從何而來一直是哲學和生物領域長期探討的問題,根據最新的一項研究,地球生命起源的理論可能要被推翻。研究顯示,RNA和DNA可能同時出現,成為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基石。
  • 地球的生命起源
    1、地球的生命起源 地球上生命是怎麼來的?
  • 地球生命誕生之謎:所有生命都是細菌後代|細胞|生命起源|自然界|有...
    在過去100多年間,科學家們試圖弄清楚地球上的第一個生命是如何誕生的。他們甚至嘗試在實驗室中重現「創世時刻」:從無到有憑空創造出全新的生命。儘管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取得成功,但我們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如今,許多研究生命起源的科學家堅信,他們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生命是古老的,恐龍可能是地球上最著名的已滅絕生物,它們起源自2.5億年前,但生命可追溯到更久遠的年代。
  • 生物進化史:先有蛋還是先有雞,有了答案!
    ,有網友評論說先有蛋還是先有雞,這個其實是一個歷史性的問題,很多人都對此進行了分析,也並沒有一個完整的標準答案或者答案並不能讓人信服,那麼我們今天從生物進化史來研究這個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進行探討。在各個生物考古中發現得知恐龍是一種卵生動物,也就是恐龍的生育是通過下蛋繁殖的,全球各地均有發現恐龍蛋的化石,在發現恐龍蛋後,也就是說先有了恐龍後再生育恐龍蛋,那麼我們今天的話題不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嗎?這點其實我們後面要提到,我們之前的文章中介紹雞和鳥類是恐龍進化而來,由此斷定雞是先存在的生物,從而又生了蛋,這樣說大家不一定會信服。
  • 地球上究竟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中國科學家找到了答案,真了不起
    在科學界一直流傳一個古老而又有趣的問題:這個世界上究竟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有的人認為世界應該先有雞,因為雞蛋是雞生出來的,沒有雞生產哪裡存在蛋;而有的人卻認為世界應該先有蛋,因為雞是蛋孵化出來的,沒有蛋哪裡有雞這種生物;好像這兩種結論都說得很有道理,就是因為兩種答案都有道理,因此這個問題也就沒有了答案
  • Science:溼/幹循環可能為早期地球RNA的合成提供了條件
    2019年10月7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英國和日本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的新理論來解釋RNA如何可能在地球早期產生。大多數研究生命起源的科學家們都同意RNA的出現很可能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開始。但是RNA是如何產生的還在爭論中。大多數理論從一開始都注意到RNA是由嘌呤核苷和嘧啶核苷組成的,嘌呤核苷和嘧啶核苷是在複製期間進行信息傳遞所需要的。因此,要使RNA產生,嘌呤核苷和嘧啶核苷必須同時存在並以正確的方式混合在一起,以使RNA正確形成。
  • 到底是先有的雞呢還是先有的蛋
    所以雞蛋並非雞生命傳承的必須品。但是還有有許多網友喜歡刨根問底,那麼現在的科技水平是可以讓雞做到無蛋繁殖,但是遠古時代,人類和雞都不懂科學,雞的繁衍還是靠蛋的傳承啊,所以還是得先有蛋,有了蛋才能孵化出雞。說到遠古時期我們不得不提到達爾文的進化論了。
  • 研究揭示RNA嘧啶和DNA嘌呤核苷的形成早於生命起源
    研究揭示RNA嘧啶和DNA嘌呤核苷的形成早於生命起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5 9:14:00 英國劍橋生物醫學園區John D. Sutherland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篇文章給予解答
    那麼你們有沒有想過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中間有什麼奧秘麼? 先要從生物起源說起 從大的角度分為五個代 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
  • 7-3-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目前發現地球是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地球好偉大!獨一無二!地球上生命是怎麼形成的呢?想想都fantastic!人類誕生後,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便開始思考精神層次的問題,比如.受到當時科學水平的限制,很久之前的人們是這樣回答自己的:
  •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千古謎題科學家終於給出了解答!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千古謎題科學家終於給出了解答!因為有了地球的轉動,太陽才會東升西落,為了滿足我們身體的需求,補充能量我們才要吃飯和上廁所是排洩身體廢物的一種方式,這些問題在我們鄉萬年的探索裡面已經找到了答案,但是依舊有很多問題,到目前都是一些未解之謎。
  • 最初的生命並非 RNA?
    RNA而展開;如今,新的研究正試圖摒棄RNA世界假說的陳念,設想著生命的其他起源帶方式。撰文 Jordana Cepelewicz翻譯 卓思琪審校 韓宇  譚坤四十億年前,地球的原始化學湯中開始出現後來發展處生命的大分子。
  • 這樣算不算完美解決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悖論
    一個恆久不變的悖論、一個人人都思考過的問題、一個是茶餘飯後經常討論的話題---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雞的一生我們先看看生物的進化和化學反應的關係,生物體內時刻進行著各種化學反應,每一個生物體都是一個精密的化工廠,自從地球上出現了生命,生物進化速度比早期有機分子的化學變化提高了一個數量級
  • DNA複製的過程
    學生問道這個問題,我上網搜到一個視頻可惜是英文,雖然有字幕,可細看發現是有問題的,直接發動學生的超能力,翻譯,剪輯,做字幕,最後我再加無釐頭的片頭就成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