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革軍:關於《中共遂寧市委關於制定遂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
關於《中共遂寧市委關於制定遂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
邵革軍
受市委常委會委託,我就《中共遂寧市委關於制定遂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起草情況,向全會作說明。
一、建議稿起草背景和過程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十四五」規劃布局之年,又處於「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站在新的更高起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分別對全國、全省未來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審議通過中央、省委規劃建議,擘畫美好藍圖,明確目標路徑,為我市謀劃「十四五」發展和2035年遠景目標明確了指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制定和實施好我市「十四五」規劃,既是向中央、省委對標看齊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富民強市再上新臺階的必然要求。為此,市委決定召開七屆十一次全會,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審議我市「十四五」規劃建議,對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進行系統部署。今年11月初,市委成立全會文件起草組,由我任組長,正權、景臨同志任副組長,京東、張峰同志牽頭負責,28個部門(單位)負責同志參加,在市委常委會領導下開展工作。11月11日,文件起草組召開第一次會議,建議稿起草工作正式啟動。
建議稿的起草,始終堅持政治引領,市委先後召開6次常委會會議、3次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跟進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十四五」規劃編制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領會把握中央、省委有關重要會議、文件精神,堅決提高政治站位,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穿文件起草全過程。始終堅持統籌謀劃,同步推進規劃建議、規劃綱要、空間規劃和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確保規劃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始終堅持開門問策,市委先後召開4場專題座談會,聽取專家學者、企業家、中省駐遂單位、基層幹部群眾、離退休老幹部等各方面意見建議;在媒體平臺「遂寧發布」開設專欄,網上收集建議留言,多渠道吸納專家意見、社會期盼、基層經驗。
起草過程中,認真對標中央、省委規劃建議和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多次徵求有關市級領導同志意見,多次召開文件起草組會議討論研究、修改完善。12月8日,建議稿印發黨內一定範圍徵求意見,包括徵求黨內部分老同志意見,並召開黨外人士專題協商座談會,專門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代表的意見。從各方面反饋的情況看,大家一致認為,「十三五」以來遂寧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各領域實現多點突破、競相發展,為「十四五」多點開花、齊頭並進奠定了基礎;「十四五」時期雖有挑戰,但機遇更好、優勢更足、潛力更大,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前景。大家一致感到,建議稿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總結成績全面客觀,形勢研判科學準確,目標要求務實可行,任務部署具體明確,有利於指導我市「十四五」規劃綱要的編制。大家一致表示,建議稿經全會審議通過後,必將指導和推動遂寧「十四五」乃至更長一個時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溫度、更富活力的發展。
同時,各方面也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見和建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充分總結成績,建議逐條、全面總結,補充各縣(市、區)、市直園區相關內容,以驕人成績鼓舞人心。二是完善目標願景,建議提出清晰具體、可感可觸的目標,激勵黨員幹部為之奮鬥、廣大群眾為之嚮往。三是積極打造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建議提出更加明確的目標、更加具體的措施,真正放到極為重要的位置來抓。四是強化製造業發展,建議更加重視鋰電、天然氣產業發展,進一步充實相關內容。五是加強科技創新,建議在做實創新平臺、引進培育創新人才等方面有更具體的抓手。六是突出現代物流發展,建議充實發展載體、強化工作舉措,鞏固發展物流樞紐地位。七是注重招大引強,建議作為「十四五」發展主要路徑之一,持之以恆、久久為功。八是重視集聚人氣,建議更加注重創造高品質生活,在就業、教育、醫療、養老、旅遊、賽事等方面更好回應群眾關切。
對這些意見和建議,文件起草組逐條分析,認真研究,充分吸收,對建議稿增寫、改寫、精簡文字共計163處,覆蓋各方面意見和建議249條。一些具體事項將在編制規劃綱要和相關專項規劃時統籌謀劃,一些工作層面的意見建議及時轉交相關部門研究辦理。經市委常委會兩次召開會議審議,形成了提交這次全會審議的建議稿。
二、建議稿的主要考慮和基本框架
建議稿起草的總體考慮是,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的決策部署,對「十四五」時期遂寧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提出2035年遠景目標。主要把握了以下原則。一是堅持把握上情與立足市情相結合。既以中央、省委規劃建議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為根本遵循,又緊扣遂寧市情實際和發展階段性特徵,確保一脈相承、上下銜接。二是堅持方向指引與具體實踐相結合。既突出規劃建議的方向性、戰略性和指導性,又強化重點任務部署和重大項目支撐,謀劃了一批事關長遠的重大改革、明確了一批牽引全局的重大項目、提出了一些務實管用的重大舉措。三是堅持正向激勵與問題導向相結合。既注重以成就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又深入分析遂寧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短板不足,激勵廣大黨員幹部接續奮鬥、再譜新篇。四是堅持傳承發展與開拓創新相結合。既認真總結拓展「十三五」時期的好經驗好做法,一以貫之推進「一核三片、四區協同」「雙聯雙拓、全域開放」等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到底;又深刻把握內外環境複雜變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因時因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舉措。五是堅持系統謀劃與聚焦重點相結合。既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系統謀劃遂寧各項事業;又緊盯重點區域和重點領域發展,作出了具體詳實的安排部署。
建議稿共11個部分、39條,分為三大板塊。第一板塊為總論,包括導語、第一、第二部分,主要是總結「十三五」時期遂寧發展的主要成就,分析遂寧所處的新階段新方位,明確「十四五」時期遂寧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基本要求。第二板塊為分論,包括第三至第十部分,闡述了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全局、融入新發展格局、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創造高品質生活、統籌發展和安全等重點任務。第三板塊為保障,包括第十一部分和結束語,主要闡述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鞏固發展良好政治生態、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強力推動規劃落到實處等內容。
三、需要說明的幾個重點問題
建議稿圍繞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遂寧新徵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發展要求和重大舉措。這裡,主要就其中幾個重點問題作簡要說明。
第一,關於「十四五」發展主要目標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中央和省委把未來五年發展規劃和十五年遠景目標一同謀劃,體現了堅持系統觀念的重要原則。建議稿從講政治、抓落實、促發展的高度,結合遂寧市情實際,錨定到2035年與全國、全省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以定性的方式進行了描述性展望;統籌長期與短期,從7個方面提出了「十四五」發展主要目標。考慮到市委的建議主要是管方向性、起引領性的,並且未來一個時期外部環境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對有關目標採取定性表述為主、蘊含定量的方式。編制規劃綱要時,可以再深入論證、科學測算,綜合考慮科學性、合理性、落實性,研究提出相應的量化目標。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體系,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鮮明提出「四高一升位」的相對目標,即地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經濟總量提檔升位;具體到每一個子目標,都有「明顯提升」「不斷提高」「更加優化」等要求。這些發展目標,兼備速度、質量、效益等多方面取向,既有可行性又具必然性。制定這些目標,主要基於三個方面考慮。一是現實有需要。遂寧建市較晚,基礎薄弱,經濟總量小、人均低、欠發達、不平衡的基本市情沒有改變,發展不協調不充分問題突出,要在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全局、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勇擔使命、作出貢獻必須自我加壓、快人一拍,必須在發展速度上適當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努力實現跨越趕超。二是發展有基礎。「十三五」以來,我市經濟總量以百億為臺階逐年跨越,在全省躍升3個位次,年均增長8.6%,較全國、全省分別高出2個、0.8個百分點;投資規模穩步擴大,年均增長11.5%,較全國、全省分別高出4.9個、0.8個百分點;不管是產業培育、招大引強,還是城市建設、民生保障等各方面均取得了長足進步,良好的發展態勢和強勁的發展勁頭,為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增強了底氣、增添了信心。三是未來有潛力。面臨「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等多重國家戰略,特別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我市在成渝地區加快實現中部崛起提供了機遇、創造了條件。除這些疊加的政策優勢外,遂寧還有突出的區位優勢、良好的生態優勢,這些都將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巨大潛力。我們相信,只要積極搶抓機遇,保持專註定力,勇於攻堅破難,就一定能夠實現上述目標。
第二,關於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面對國際大循環動能明顯減弱,國內大循環活力日益強勁的態勢,黨中央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涉及國家長遠發展和經濟社會安全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如何推動遂寧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拓展新空間、積蓄新動能、構築新優勢,是市委思考謀劃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工作的重點。遂寧位於成渝發展主軸,交通區位優勢突出,融入新發展格局具有良好基礎條件。從需求層面看,我市經濟本身具有內需拉動為主的特徵,自身擁有370萬人口,背靠1.2億人口的成渝地區市場,甚至擁有輻射整個西部4億人口市場的潛力;從供給層面看,我市產業大多配套國內特別是成渝地區,產業鏈具有較強的國內循環能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我市參與區域內產業分工、協同延伸產業鏈的機會更多。特別是黨中央明確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項重大舉措,這不僅進一步提升了包括遂寧在內的成渝地區戰略位勢,更進一步放大了成渝地區市場規模大、經濟潛力足、迴旋空間多的優勢。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遂寧可望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協同、要素配置等方面獲得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釋放更多內需潛力。建議稿提出,遂寧要夯實基礎支撐穩預期,擴大協同開放聚資源,建設流通體系促循環,在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於實現經濟循環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而這兩點都離不開高效率的現代流通體系作支撐。遂寧作為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在全國打造現代流通體系的大格局中佔據重要地位。基於此,建議稿對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推進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深化全國城鄉高效配送試點市建設等作出部署。
第三,關於深化拓展「一核三片、四區協同」發展戰略。為加快解決市域內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問題,市委七屆六次全會鮮明提出並強力推進「一核三片、四區協同」發展戰略。通過兩年多的實踐,全市縣域經濟呈現出競相發展、多點支撐的良好局面,充分證明其符合遂寧實際。當前,全國各地區域發展格局都在發生變化,「雙核」「多中心」在區域發展版圖中逐步增多,做大中心城區增強資源要素集聚能力更加普遍,這也印證了我們這一發展戰略是順應發展大勢的。特別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打造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賦予我們新的重要使命,有必要從國家戰略高度進一步審視區域發展布局,持續深化拓展「一核三片、四區協同」發展戰略。
建議稿著重從3個方面作出了安排。在做強中心城區經濟發展極核方面,提出要進一步優化空間布局,擴大主城區空間資源供給,構建「一城三區、一帶兩廊」空間格局;推進遂寧經開區、市河東新區、遂寧高新區差異化、特色化發展,加快推動大英縣「撤縣設區」,促進安居區、大英縣與市主城區同城化發展,構建「一體兩翼」大都市區框架;持續提升城市品質,加快完善城市風貌管控體系,構建「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空間形態;實施中心城區「緩堵保暢」攻堅行動,規劃建設公交路權優先的基礎設施,探索建設BRT、智軌等大容量快速城市公共運輸系統;加快實施老城區雨汙管網治理,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創建綠色社區,打造美麗街道、示範街區;推進產城融合發展,加快特色優勢產業集群發展。作出這些部署,旨在不斷做大做強中心極核區,讓其真正成為遂寧發展的主力軍、主戰場和強引擎。在構建市域發展共同體方面,提出要強化「核」「片」聯動發展,健全重大招商項目統籌布局、重大基礎設施統籌推進、重大民生事項統籌共建機制,支持各縣(市、區)、市直園區發揮優勢、競相發展,全面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活力和綜合競爭力。作出這些部署,旨在加快實現區域空間布局整體優化、功能體系整體完善、發展能級整體提升。在加快形成現代城鎮體系方面,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大力推進縣城新型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推進城鄉公共服務一體發展等重點任務。作出這些部署,旨在通過夯實底部發展根基,加快構建「網絡化、多中心、組團式」現代城鎮體系。
需要指出的是,推動遂潼一體化發展、建設遂潼涪江創新產業園區,既是我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抓手,也是深化區域合作的重要載體。相關合作事項,既包括我市與潼南區層面,也包括市內相關縣(區)、市直園區。全市各級各相關部門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在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現代產業共育共興、區域創新協同協力、生態環境聯防聯治等方面幹出成績、做出貢獻。
第四,關於做強發展支撐。經濟發展需要強有力的產業作支撐。目前,遂寧正處於產業培育的加速期,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又適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為我們加快構建「5+2+1」現代產業體系,推進新興產業高端化、規模化,傳統產業特色化、新型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帶來了重大機遇。建議稿提出,建設製造業強市,做強做響中國「鋰業之都」品牌,打造全國一流的電子元器件產業集群,建設西部最大的電子電路產業基地,打造成渝地區重要的機械與裝備製造基地、綠色食品供給基地,打造西南地區綠色化工基地;並對建設「4+6」現代服務業體系、建設成渝地區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示範區,加快建設「10+3」現代農業體系、加快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跨越等作出部署。
數字經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一個重點方向。當前,全國各地都在大力發展數字經濟,遂寧要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中搶抓機遇、走在前面,必須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為此,建議稿對系統布局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打造數字經濟產業集群、探索新型智慧城市數位化治理模式等作出安排部署。
創新對加快塑造經濟發展新優勢具有重大牽引作用。一直以來,創新是遂寧發展面臨的突出短板,要從根本上改變先天劣勢,必須堅持把創新擺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持續提升創新能力和科技競爭力。建議稿提出,圍繞創新鏈提升產業鏈,依託產業鏈優化創新鏈,在做實創新平臺、做強創新主體、做優創新生態等方面重點著力,加快打造成渝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第五,關於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願望需求越來越強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極兩中心兩地」的戰略定位,賦予了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的重任,這就要求我們抓好社會事業共建共享、改善人居環境等工作。建議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準確把握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的新變化,全面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煩心、最揪心的問題,對提供更加優質的文化、教育、醫療、社保、環境等供給作出一系列制度性安排,旨在讓老百姓充分感受到更多的民生溫度、幸福質感。
安全關係到群眾切身利益,也是民生之本。建議稿堅持從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高度出發,把安全發展理念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對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加強和改進城鄉基層治理、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強化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旨在通過提高社會治理效能,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堅強的保障。
同志們!審議通過「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事關全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遂寧的前途命運。希望大家認真思考、深入討論,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見建議,共同把建議稿修改完善好、把這次全會開好開成功!
責任編輯:陳豔 編輯:楊蕊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