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國心》:洋裝雖然穿在身,張明敏的心依然是中國心

2020-12-24 Ivy影視

1984年的春晚舞臺上,出現了一個來自中國香港的年輕人,一曲《我的中國心》從此紅遍大江南北,張明敏這個名字也從此被大陸人民所熟知。

張明敏,出生於中國香港,中國香港男歌手。自幼喜歡唱歌,一直想成為一名歌手,為此付出了很大努力,在22歲那年獲得過一次全港業餘歌唱大賽的冠軍,曾在198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以民歌手形象出現在舞臺上,但始終無名氣。

1983年2月,香港青年聯合會要錄一首愛國歌曲,名叫《我的中國心》,但當時香港演藝界肯唱國語歌的大牌歌星少之又少(覺得「國語歌」土),又完全是公益性的,所以找到張明敏,張明敏覺得自己一個無名小輩,無所謂,就去了。他一唱就深深地喜歡上了這首歌,後來他拿這首歌作為主打錄了一盒磁帶投放市場,但沒什麼反響。

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港澳臺歌手是還沒什麼人大陸發展的,更別說登上央視春晚了,張明敏第一個吃螃蟹的,當時可謂是一夜成名。

上世紀80年代初,張明敏在香港錄製《我的中國心》。這首歌的詞作者是黃霑,曲作者是王福齡。回頭看,這首歌從作詞作曲到演唱,都是香港同胞的創作,其真摯的歌詞、鏗鏘的旋律,寫就的是對祖國的深情與熱愛。

1984年,張明敏登上央視春晚舞臺演唱這首歌,很快風靡大江南北,更在海外華僑中引發強烈反響。也正是那次春晚亮相,讓張明敏為華人世界所熟知,他溫潤而有力的歌聲激起幾代人的共鳴。

這首《我的中國心》能夠登上1984年的春晚,還有一段頗為曲折的過程,央視在1983年舉辦春晚後受到社會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1984年的導演黃一鶴為使節目再上一個臺階,在香港將要回歸的消息啟發下,提出了能否邀請香港演員參加春節晚會。

黃一鶴和節目組來到深圳,卻無意中在深圳的一輛中巴車上首次聽到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節目組經新華社駐香港分社協助,聯繫上張明敏,那時,張明敏是香港九龍一名普通工人,在香港樂壇只能算三線歌手,是著名音樂人戴思聰的弟子。

節目組輾轉聯繫到了張明敏本人,面對春晚的邀請,他糾結了很久,最後是身為華僑母親說服了他。1984年的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是內地和港臺演員的第一次合作,張明敏以真摯歌聲唱出《我的中國心》,感動了無數人。

不過,當年唱國語歌的人在香港市場狹窄,在內地走紅的張明敏回到香港依然無聲無息。為了生活,他只能又回到電子表廠當工人,未能繼續自己的音樂事業,唱歌只是他的副業。經過多年的打拼,如今55歲的張明敏已是香港一家生物科技上市公司的執行董事。他還在香港開辦了一家張明敏文化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擁有一間1000平方米的「敏club」,他稱要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投身於文化娛樂事業,用歌舞文化娛悅大眾。張明敏曾經深有感觸地說:「我想我的人生之所以會出現這樣大的變化,全憑一首《我的中國心》所賜。」

相關焦點

  • 我在越南的中國心: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
    「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每當想起這首1984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張明敏的成名曲,總能讓人熱血沸騰。如今身在海外,共鳴更強烈:當時他穿西裝,西裝由西方國家流入,不是我國的傳統服飾,但是,在骨子裡,他的細想和所受的教育是純正的中國的。所以,在衣著上雖然穿西裝,骨子裡仍然是根深蒂固的中國人。時光過去三十多年,當年風華正茂的張明敏也快變成小老頭,卷著大陸賺的財富到了美國,過起真正穿洋裝喝洋酒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言,唯一不變的,是他的那顆中國心!
  • 張明敏唱了《我的中國心》後,被香港娛樂圈抵制,導演:你來春晚
    1983年,張明敏在演唱了《我的中國心》之後,遭到了香港娛樂圈的封殺和抵制,他不得不去擺攤,後來,導演說:「你來參加春晚吧」。在這首經典歌曲中,「洋裝雖然穿在身上,我心依然是中國心,」熱情洋溢的歌詞感動了無數的觀眾,一夜之間收穫了無數的粉絲。
  • 香港著名歌手張明敏:香港人的「中國心」一直都在
    「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28年前,香港歌手張明敏的這首《我的中國心》唱出了全球華人對祖國的深情讚美和無限嚮往,令海外遊子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如今在香港,「祖國」這個詞似乎正在被複雜解讀,國民教育的開展引起不小爭議,為此張明敏曾在香港媒體上撰文支持國民教育。
  • 洋裝雖然穿在身,你心還是中國心嗎
    中國近代風雨飄搖,孱弱的國力使得中國人曾經被外國列強稱為東亞病夫。1949年,新中國開天闢地,迎來了中國人民嶄新的一頁。「懂語文」之「懂」,董欣年,女,美國國籍,1959年出生於中國湖北武漢,分子生物學、植物生理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杜克大學生物學系教授。
  • 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那些全力報國的華僑們
    這些散布在國外的華人們,雖然穿著洋裝,但是,還是有一顆希望祖國強大起來的心。只有祖國強大起來了,華僑在外才不會遭受到欺辱。華僑遊行募捐而為了支持中國革命,廣大華僑們是捐錢又捐人。孫中山先生早年在海外陸續募資達31萬美元左右。而海外華僑參與起義從而犧牲的更是數不勝數。
  • 憑一首《我的中國心》火了的張明敏,現在過得怎麼樣?
    而提到1984年春晚,就不得不提唱了一首《我的中國心》的張明敏。張明敏因演唱了《我的中國心》、《我是中國人》等歌曲,素有「愛國歌手」之稱。在那個年代,他渾厚、獨特的嗓音仿佛能激起人們心中澎湃的情感,也因此受到許多聽眾的喜愛。
  • 張明敏時刻中國心!抗擊疫情《我們能》!唱響14億中國人的中國心
    屢遭磨難能心手相牽,有你有我,我們能!歷經坎坷能越過萬重山。有你有我,我們能!直面挑戰能信念如磐,有你有我,我們能!代表作:《我是中國人》、《外婆的澎湖灣》、《壟上行》、《我們擁有一個名字叫中國》、《鄉間的小路》、《畢業生》、《夢駝鈴》、《青年人,中國心》、《新世紀的太陽》、《凡人戀曲》、《塵緣》、《懺悔》、 《龍的傳人》、《爸爸的草鞋》、《中華民族》、《三月裡的小雨》、《長城謠》、《故鄉》、《故鄉的風》、《又見柳葉青》、《年輕人的心聲》、《難尋舊時夢》、 《一剪梅》、《拜訪春天
  • 「我是中國人,我的中國心」香港經典愛國歌曲集錦
    從屈原的「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到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愛國主義是古今中華兒女始終堅持的精神原則。愛國是不需要理由的,不愛國才需要理由,一個人為什麼會不愛自己的祖國呢?一、我的中國心這首歌的原唱張明敏發聲:「我是中國人,我的中國心。」其由香港著名作詞人黃霑填詞,於84年唱響春晚舞臺,自此紅遍神州大地。此歌經久不衰,即便至今已達30餘年,但常在我們夢縈。
  • 《精英律師》德才兼備才是精英:洋裝雖然穿在身,依然心懷中國夢
    關於原因,靳東半開玩笑地回應:「下次再與朱珠搭檔,估計大家的焦點依舊在朱珠身上,大家還怎麼關注我,還怎麼向你們展現我的演技呢?」在靳東老幹部式風趣中,我們聽出了言外之意,那就是靳東對朱珠的另類讚賞。情商與顏值俱佳的慄娜確實是《精英律師》中殺出的黑馬,也別怪實誠人靳東的泛酸調侃。
  • 唱「中國心」的張明敏的「中國心」,在漢奪全國賽馬冠軍
    組委會供圖長江網11月28日訊(記者張琳 通訊員胡莜桅)11月28日,中國武漢速度賽馬公開賽年終總決賽在武漢東方馬城國際賽馬場隆重舉行。這是國內賽馬歲末的壓軸之戰,是繼第十八屆中國武漢賽馬節後,武漢賽馬奉獻的又一場年度盛會。 年終總決賽,六場經典速度大戰輪番上演。作為今年武漢公開賽的收官之戰,各參賽隊調兵遣將,為年終排名而戰。
  • 葉振棠熱血迎敵,張明敏故土之心
    或許,葉振棠的《萬裡長城永不倒》與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可以作出解答。《萬裡長城永不倒》,旋律鏗鏘豪邁,歌詞盡顯不屈。葉振棠的演唱剛勁有力,愛國情懷與昂揚鬥志都化作了擲地有聲的咬字與發音。面對強敵,每個中華兒郎都應熱血迎敵,睡獅醒來,也正是你我奮發圖強之時。千裡黃河浩浩湯湯,萬裡長城蜿蜒無盡,民族氣節也應不逝!
  • 紫月說之:紫月法語朗讀:我的中國心(音頻加中文,法語文稿)
    @.mp301:40來自弘揚華夏名紫月說紅歌我是紫月,一個身在異國他鄉,常常思念祖國的中國人,我願以:中,英,法,荷蘭語多語種朗讀的方式,說中國紅歌以及經典歌曲,傳承經典,與大家講咱們中國故事。我是紫月,一個長居海外的中國人,我把「我的中國心」用法語說給你聽:我的中國心 法語文稿:Dans mes rêves, les paysages sont tellement divins.
  • 洋裝雖然穿在身,心依然是中國心,華裔大美女朱易將加入中國花滑
    女子花樣滑冰,是中國隊的弱項,這項賽事長期被俄羅斯以及日本選手把持著,在李子君退出國家隊後,本來就實力較差的中國花樣滑冰,更下一層樓。不過現在情況有了轉變,那就是有一位大美女,且實力不俗的選手,將代表中國參數。那就是華裔天才花樣滑冰選手朱易。
  • 紫月說之:紫月荷蘭語朗讀:我的中國心(音頻加中文,荷蘭文稿)
    @01:41來自弘揚華夏名紫月說紅歌我是紫月,一個身在異國他鄉,常常思念祖國的中國人,我願以:中,英,法,荷蘭語多語種朗讀的方式,說中國紅歌以及經典歌曲,傳承經典,與大家講咱們中國故事。我是紫月,一個長居海外的中國人,我把「我的中國心」用荷蘭語說給你聽:我的中國心 荷蘭語文稿:In mijn dromen zijn de landschappen zo goddelijk.
  • 經典歌曲《我的中國心》是如何登上春晚舞臺的?從一份報紙說起
    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經典歌曲《我的中國心》登上春晚的始末故事。第一,意義非凡每一個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都會哼唱這首《我的中國心》,《我的中國心》的演唱者叫張明敏,來自於香港。因為這首歌曲,讓他成為了一代中國人的印記。
  • 網友之家丨正者無敵「中國心」
    當年錢學森回國時,不也有某國海軍次長說:我寧肯槍斃這個傢伙也不能讓他回國,他足足抵得上五個師!一個海歸的中國科學家為何讓那些西方發達國家如此頭痛害怕、心存敬畏?難道他們就真的「一人能敵百萬兵」?我想決不是。心有大愛,正者無敵。真正讓對手敬畏的,應該是他們胸中那顆堅定不移、滾燙如初的「中國心」!也許有人覺得,現代社會談愛國,是一種「唱高調」;也許有人還會問憑啥要我愛國,國家給了我什麼?
  • 縱論中國心身醫學發展態勢 展望心身同治絢麗明天
    為了更好地了解心身醫學,中國醫學論壇報近日採訪了《共識》的執筆專家、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袁勇貴教授和《中華內科雜誌》編輯部主任兼副主編侯鑑君女士。 20世紀30年代起源於歐洲,在我國起步比較晚,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才宣告成立。幸運的是,近年來我國對心身醫學的重視程度有了明顯的提高。此次新冠疫情期間,從管理層到醫生都對心身疾病高度重視並積極應對,大量心理醫生奔赴抗疫第一線,對抗疫人員和患者開展心理疏導。 袁教授介紹,心身同治的理念在中國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
  • 印度華人的最後倔強,客家人歷經風雨,依然堅持中國的傳統文化
    "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就算身在他鄉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這是張明明在20世紀80年代演唱的《我的中國心》。世界上任何有中國人的地方都可以聽到這首歌。雖然中國人離開了家,但他們仍然依戀著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