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測試 英語高考 高考英語 英語交際 禮貌原則-上海頻道-東方網

2020-12-17 東方網

  原標題:新高考英語,我們該如何應對?

資料圖

  東方網4月7日消息:2017年起,上海市外語科目的高考首次一年兩考。1月份的首場英語聽說測試的特點也許能夠為即將到來的英語高考提供一些參考。

  春考中英語的兩大熱點引起關注:一是考生聽力測試和口語應答採用人機對話,並通過語音識別技術智能評分。二是該部分由學業水平考試升級為高考必考項目並以滿分10分計入高考成績,體現出聽說測試的重要性。

  這一改動的信號十分清晰:「啞巴英語」時代重筆試輕口頭的做法已經終結,新高考已將聽、說、讀、寫都納入綜合考核體系,更加突出對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考查,也進一步體現出由對單純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考察轉向在鮮活的語境中考察語言交際功能運用的命題指導思想。

  從題型看,聽說測試的加入使得像以往那樣只是埋頭刷題的辦法行不通了,尤其是對於不太擅長開口「說」的考生而言,想要在聽說測試中取得高分並非易事。

  第一大部分

  Speaking

  口語部分主要以情景提問為例進行分析。該環節中,學生需要根據給出的情景提出兩個問題,要求符合情景設定、內容恰當,語言正確。

  該部分考查的主要是通過聽力材料來獲取、理解信息的能力以及按情景或要求進行詢問以獲得所需信息的語言運用能力。注意這兩個問題不能同為一般疑問句,但可以是一個一般疑問句一個特殊疑問句,或者兩個都為特殊疑問句。

  考生在處理這一部分時主要存在的問題是思維模式較為單一,問題種類比較局限,考生提出的多為比較寬泛的問題,如「Do you like it?」「Was it good?」「What do you think of…?」「How do you like…?」等等,有相當一部分同學無法提出針對細節的特殊疑問句,也存在兩個問題實質上針對同一信息的情況。

  其實,導致考生在這道題目上卡殼的主要問題往往不在他們的英語水平,而是他們的思維能力:很多考生更習慣於別人問自己答的模式,而需要自己發問的時候,往往壓根兒想不出來有什麼問題可以問。

  考生可以先就聽到的信息進行初步整理,先提煉出關鍵詞,然後,從英文中對於所需獲取的信息提問時一般最常用的wh-詞入手,who,what,when,where,which,why,how等等都可以是同學們用來提問的角度。比如大家聽到一句Your friend has returned from a musical festival.You ask him about the festival.大家可以迅速鎖定musical festival為關鍵詞,那麼時間、地點、內容、特色、價格、同去的人員等細節問題都可以成為提問內容。

  另外,該部分的目的是考察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際能力,因此所給出的情景設定一般都是比較貼近考生現實生活的普通情景,如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以及業餘生活、文化娛樂、校園生活等等,考生應該都不會覺得陌生。所以這也要求考生在平時生活中做個有心人,對於一些常見的場景要多加留心,並對相關的表達方式進行有意識地積累、整理和總結,這樣才能在考場上信手拈來、從容應對。

  第二大部分

  Listening and Speaking

  該部分的兩個題型都屬於綜合式考試(integrative test),即考生在答題時需要綜合運用多種語言成分或技能才能完成,強調語言熟練度的整體性。

  高考聽說測試中,考生必須首先具備較好的聽力水平,把材料全部聽懂理解,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口頭回答。所以,如果一個考生聽力很好但是口語較弱,或者聽力不好但是口語較強,都不可能得到太高的分數。客觀講來,這樣的考核方式才更加接近現實生活中語言交際活動。

  就新高考而言,聽說部分的設計也的確能更好地體現出對考生語言實際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視。

  那麼,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一、快速應答部分

  該部分要求考生根據所聽到的句子快速進行反應作答,要求語言正確、結構合理、符合該社會情境並能較好地完成交際功能。該部分考查的語言運用能力主要是先通過聽的方式獲取並理解信息,在此基礎上按情景或要求做出恰當的反應並用得體的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從考生的答題情況來看,考生普遍在這一部分失分較多。其實對大部分考生而言,聽懂第一句話是沒有太大問題的,主要是在應答部分回答不夠理想。這主要是因為考生在語言運用中不能夠迅速判斷題目所考查的語言交際功能,導致回答出現方向性的偏離;此外,在回答問題時受到中式思維的限制,脫口而出的多是「中式英語」,也表現出考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欠缺。具體來說,考生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熟悉語言的日常交際功能。仔細看題目,不難發現該部分考察的多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交際功能,如:問候、致謝、同意或不同意、請求與幫助、請求允許、祝願、發出邀請、道歉、安慰和鼓勵、請求建議、告別等。今年的題目12套聽說測試平行卷中幾乎涵蓋了以上提到的所有交際功能。

  兼顧合作原則與禮貌原則。快速應答題型不僅僅考察了考生的語言基本功,也對考生的語用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講到語用能力,就必須提到著名的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這兩條原則是言語交際活動中應當遵守的兩條重要的語用原則,是保證言語交際任務得以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

  在此提醒考生的是,除非某些特別的情景事先預設了考生和對話者的特殊關係,一般情況下建議考生將自己放在與對話者平等的身份角度上(如同學、朋友)來進行應答,應答時候應注意秉承友善、積極、正向的處理原則,避免質疑、苛責、抱怨等不友好或負面情緒的帶入。

  運用英語文化中的思維習慣。

  由於長期受到中式思維的影響,在英語交際環境中不能及時地切換到英語文化思維「頻道」而導致應答不夠得體的情況在中國學生的表達中比較常見。如一方用I’m going to….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me?發出邀請,許多中國學生在表示拒絕的時候往往來一句直截了當的Sorry,I have to…。事實上,西方人如果要拒絕一般都會比較禮貌和委婉,即先表示出肯定的意願I』d love to,然後再非常遺憾地表示自己無法前往的原因but I already have an appointment。再有,如果給出的上文是Congratulations on…,How did you make it?在回答時也應該先大大方方說一句Thank you作為對對方祝賀的回應,然後再著手回答自己是如何做到的。

  二、聽短文回答問題

  這部分要求考生在聽完一篇小短文後口頭回答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往往是短文中所給出的信息,第二個問題是關於考生個人觀點和看法的開放性問題。這考察的是根據所聽材料內容回答問題,並表達個人的觀點、感受或作出評論的能力。其中第一題往往是考察短文中心思想或主旨大意類的,需要考生迅速抓住別人要表達和強調的重點。想要回答出第一題,又要談到思維能力,考生需要了解英語文章的組織結構方式,在聽的過程中注意區分哪些是主題句,哪些是支持句;哪些是陳述,哪些是例證;哪些是觀點,哪些是事實。

  能力的提高需要循序漸進積累,所以高一、高二的學生應及早準備,英語聽說練習的苦功都在平常,臨時抱佛腳是無法取得能力上的根本突破的,只有重視平時的積累,循序漸進,才能打下堅實的基礎。(作者為上海外國語大學教師,英語測試學博士,英語高考閱卷中心組成員)

相關焦點

  • [高考英語題型]情景交際
    【考綱要求】高考英語測試定位為語言交際能力測試,語言必須放在實際的、並儘可能不同的情景中運用;語言必須適合具體的交際行為;考查的焦點在於是否達到交際目的;語言交際行為除了需要語言能力外,還需要一些其他的能力,因此考綱要求考生必須熟練掌握常見功能意念和情景場景的表達法,能用地道的英語去交流。   【教法指引】培養交際能力是英語教學的目的,也是英語考試的目標。
  • 高考英語聽力測試安排試聽
    東方網3月17日消息:記者昨天從上海市教育考試院獲悉,今年高考正式考試前,市教育考試院將在東方廣播電臺安排一次英語聽力試播。  今年英語聽力考試請東方廣播電臺播音,使用頻率為A M792和FM 89.9。
  • 「高考專題」《高考英語發展史》第二期:進擊的英語聽力測試
    當然,考慮到各種條件的限制,在高考中考查「說」的能力顯然還不具備條件,但考查「聽」的能力在當時已具備可行性。1、高考英語聽力測試的誕生1993年,《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初審稿)》發布,並於1996年在全國各高級中學統一使用。
  • 上海:高考英語改革與時俱進(圖)
    【特別關注】   2007年是高考英語改革過程中極其重要的一年,系統全面地分析今年高考英語試題,結合各省、市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現狀,可以理清未來兩年高考英語改革的趨勢。鑑於上海高考英語改革21年來的成功探索,分析和研究上海的高考英語改革,尤其是今年的上海高考英語試題,無疑具有參考價值和借鑑意義。
  • 英語高考口試成必考如何應對 學生:壓力有點大
    東方網9月26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按照上海新高考方案,2017年起,外語考試一年舉行兩次,安排在每年1月和6月。與此前外語考試分為筆試和聽力部分不同,上海的改革中增加了口語測試。外語考試的改革也得到了諸多關注。  分數結構怎麼確定?
  • 專家談陝西高考英語試題:突出對外語交際能力測試
    英語試題突出對外語交際能力的測試    總體來講,2016年高考英語試卷注重基礎,強調運用,突出對考生外語交際能力的測試;題量適中,選材豐富,時代感強,各部分試題難易搭配恰當,重點突出,能夠考察出考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題型結構和難度相對穩定,體現了普通高校招生命題一貫遵循的「穩中有變、穩中求新」的原則。
  • 上海英語高考口試成必考 學生壓力有些大
    按照上海新高考方案,2017年起,外語考試一年舉行兩次,安排在每年1月和6月。與此前外語考試分為筆試和聽力部分不同,上海的改革中增加了口語測試。外語考試的改革也得到了諸多關注。  分數結構怎麼確定?
  • 高考英語作文指南:高考應用文道歉信寫作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寫作輔導>正文高考英語作文指南:高考應用文道歉信寫作 2013-12-23 15:55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王月
  • 專家點評上海高考英語卷:注重語言運用 關注能力考核
    原標題:注重對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  據《勞動報》報導:2017年上海高考外語科目(筆試,含聽力)及聽說測試已順利結束。市教育考試院邀請了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羅鵬、市三女中特級教師何亞男、市十中學特級教師魏孟勳、控江中學高級教師唐曉赩、復興高級中學高級教師樓蕾等滬上學科專家就英語試卷進行座談研討。
  • 禮貌原則在商務英語信函的運用及翻譯策略的研究
    從而為提高商務英語信函翻譯的質量有所貢獻。研究意義:對禮貌原則在商務信函中對比分析時幫助我國商務人士更加有效運用禮貌語學會怎樣運用禮貌原則進行翻譯並在對外合作時更好理解對方以建立兩國友誼促進友好合作的進行。
  •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春季高考測試重點考察英語能力
    上海2015年普通高校春季招生報名將於12月7日啟動。截至目前,上海22所高校已經全部發布春季招生簡章。其中,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商務英語專業計劃春季招生60人。各高校的自主測試內容都和專業密切相關。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招辦主任淡華介紹,商務英語專業在秋考錄取中考分基本都超過一本錄取線。
  • 上海新高考首次英語聽說測試全部採用人機對話,英語老師來支招啦!
    在上海市一所實驗性示範性高中,高三班主任正在向班級學生傳遞新高考制度下的首次外語考試報名信息。2017年1月8-9日,高三學生即將迎來新高考制度下的首次外語考試。根據新高考方案,外語考試一年兩考,包括筆試和聽說測試。高中生最多參加兩次外語考試,可選擇其中較好的一次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 英語單詞記憶的交際價值原則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英語單詞記憶的交際價值原則 2014-05-21 09:50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2013高考英語專業關注度最高的高校
    該專業旨在培養有紮實的語言文學基礎,基本的翻譯理論,廣博的知識,具有熟練運用外語進行交際的教學與研究的能力,能夠在教育、科研、外事、外貿等部門進行工作和研究的複合型外語人才。所招學生隸屬於英語系。該專業主要課程有:綜合英語、英語中級閱讀、高級英語、英語寫作、視聽、口語、泛讀、報刊選讀、翻譯理論與實踐、口譯、語言學概論、英美文學史、英語國家概況、英語語音、第二外語等。
  • 高考英語改革歷程!
    我國歷史上綿延數千年的科舉考試制度曾經對我國古代社會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與繁榮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被認為是世界上起源最早、最科學的考試制度之一,也是對世界測試文化的重要貢獻。由於我國考試歷史悠久,具有優良考試傳統,因此考試在我國擁有很高的權威,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被認為是選拔人才、保障社會公平的重要手段。
  • 傳英語退出上海高考 改革方案的「概念化」誤讀
    近日,上海市相關部門向市政協部分委員通報了關於此輪「上海版」高考改革的相關情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改革內容是,以英語為主的外語將退出高考統考,變為社會化考試,有望打破「一考定終身」。對此,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表示,各地高考方案需待教育部總體方案公布,報經教育部審批後方可公布,但不排除上海等地已根據此前公布的相關改革思路精神,先行制訂方案草稿。(《新京報》2月13日)  這再一次引起輿論對高考改革方案的關注。對於上海高考改革方案,各種解讀都有,包括英語退出高考、英語實行社會化考試、打破一考定終身、其他科目不考了等等。而實際上,這些解讀都存在偏差和誤讀。
  • 江蘇醞釀高考不考英語 上海明年高考政策暫無變化
    東方網10月10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昨天,網上一則關於「江蘇正在醞釀高考不考英語,而是改為一年兩考,英語不再計入總分,改以等級形式計入高考成績」的消息引來不少上海學生的羨慕:「要是上海也能採用這種方式就好了。」不過專家稱,上海假設實施這一政策未必就對考生有利。據悉,上海目前並沒有出臺明年高考變化的政策,明年上海高考政策還將保持穩定。
  • 高考英語測試的發展歷程
    高考微信   回顧我國高考英語測試的歷史發展軌跡此時我國的高考英語測試主要有3種題型,即閱讀題、英譯漢、漢澤英。閱卷方式採用人工閱卷。   英語閱讀題型所佔分數比例為全卷的20%到36%,一般為100-300詞的英語短文,要求考生在仔細閱讀後用英語回答幾個問題(1959年的閱讀題甚至只要求考生用中文回答)。問題難度不一,三分之二的問題可以從原文中直接找出答案,三分之一的問題用How、Why之類的疑問詞提問,相對來說難一些。
  • 2020上海高考英語備戰(第一講)
    轉眼2020年1月上海春季高考英語即將來臨。很多同學反映往年上海高考英語的「難」,而這種難到底有哪些方面的體現,以及如何針對「難」進行相應的2020年的備戰即將臨近的高考。因此在上海高考英語備戰中,你不要一直處在學習的「舒適區」進行低效重複的涮的「1模」和「2模」以獲得所謂「量」的成就感,而去面對真正上海新高考英語外刊閱讀的「質」硬核,勇於挑戰高考英語的「學習區」上端和「恐慌區」,實現自己理想大學的目標。
  • 上海高考英語有多難?2017上海高考英語真題試卷參考
    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聚集了我國大量的優質高等教育資源,作為有當地戶口的學生,絕對是祖墳上冒青煙了!特別是北京的孩子,學渣都能考上一個211大學。可是,上海的孩子並沒有那麼幸運,雖然他們的錄取比例也很大,學生讀名校的機會更多,但是,上海高考的英語卻是出了名的難!­  上海高考英語難到了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