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川,來自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中學,今年高考以675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讓網友意外的是,在接到錄取通知書的前幾天,孫川還在工地上打小工。為什麼要去打小工呢?他說,要為家裡減輕負擔,賺點學費、生活費。
大涼山的寒門學子一飛沖天,像雄鷹飛上了天安門。成為當地人的驕傲。
儘管家庭清貧,但孫川挺懂事,學習與生活基本不用家庭操心。事實上,他成功做到了學習與家庭兩者兼顧。一方面,高中學習認真刻苦,班主任老師說,平時考試成績保持年級第一;另一方面,每次回家除了幫家裡幹活,他就在自己的房間裡看書,他性格溫和,在學習上很刻苦,基本沒讓家長操心過。
類似孫川這樣的「寒門學子」,今年黑龍江穆稜的趙桂寧691分拿到清華錄取通知書,另一手卻在工地搬磚。他們憑藉自己超強的奮鬥,叩開了高校大門。向命運抗爭的勇氣更是他們「扼住命運的咽喉」。
他們無法選擇出身,但可以選擇面對出身的態度。面對貧困,他們都用稚嫩的肩膀扛起自己甚至整個家庭的命運,負重前行,每一步都堅實有力。孫川、趙桂寧們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人們什麼叫做「強者」。他們這種直面困難的樣子又讓億萬網友動容。
誠然,做強者並不容易,一生要遇到很多挫折。事實上,古今中外,許多強者所走過的生活道路都清楚地表明,只有內心富有的人,才勇於做生活的強者,最終成為真正的強者。對於他們來說,困難或困境,反而是磨礪他們前行的磨刀石。
「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這樣的強悍內心,讓孫川、趙桂寧們總能以堅韌、低調和樸素,讓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同時,孫川、趙桂寧們也不是像老人與海那樣,在茫茫大海一個人艱難奮鬥。他們的身後,國家、社會和愛心人士正用力拉著他們的手,助力他們能夠在溫暖的目光裡堅定前行。這不,熟知孫川的情況後,當地愛心人士和社會團隊及時奉獻了愛心善舉。
近年來,日益完備的學生資助體系讓更多學生受益。比如高等教育階段,國家建立了以國家獎助學金和國家助學貸款為主、其他資助項目為輔的資助政策體系,且資助體系範圍也在逐漸擴大。除了國家、社會的幫助,這些貧困學子自身努力拼搏,的底氣。
大涼山的寒門學子孫川一飛沖天,像雄鷹飛上了天安門,成為當地人的驕傲。母親說,看到兒子實現夢想,一家人都感到欣慰,既為兒子感到驕傲,又感覺挺內疚。
孫川雖然是寒門學子,但他的內心其實挺富有,他以堅韌、低調和樸素姿態,感恩奉獻、自立自強,在學習與生活中書寫了「奮鬥的青春最美麗」的華章。這樣的追夢人,他或她的未來一定不是夢。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